•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4

盛开的七月
首页 > 学术论文 > 《财经》杂志主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爆米花糖糖

已采纳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自 1998 年 4 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在2008年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财经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影响力,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称号。《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1998年4月18日,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创办了《证券市场周刊Money》杂志,并聘任胡舒立担任主编。杂志后更名为《证券市场周刊月末财经版》、陆续刊发多组报道和评论,关注中国证券市场、电信业重组、中国加入WTO等重大话题。2000年10月杂志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2002年1月,《财经》改为半月刊。随着“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盘”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财经》开始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发表了《基金黑幕》一文,矛头直指中国几乎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揭露了许多腐败的现象,比如在桑拿浴间里头接庄等等。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十家基金公司在《中国证券报》等三大报上发表了严正声明,对《财经》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人打来电话,意思是基金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我们要小心呵护它、爱护它。批评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批评一家公司可以,但怎么可以针对一个行业。面对着重重压力,《财经》发表了《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一文予以反驳,严正指出: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体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财经》继《基金黑幕》以后,又发表了《银广夏》的报道,揭露了宁夏一个上市公司造假的事实:他们不但改财务报表,生产线是假的,连海关报关单也是假的。《财经》懂得“打蛇要打七寸”的道理,为了这篇报道,厦门的记者整整跟踪了一年多,才掌握了充分的事实,然后经过了严格谨慎的调查研究,才写出了这篇力作。《财经》的文章斩断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财路,胡舒立却说:“我们要保护的是更多人的财路。”由于《财经》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同时《财经》杂志也一夜成名。为此,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财经》又推出了《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结果: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辞去主编职务。新任主编由何力担任,在何力及新编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财经》继续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方针,保持原有犀利风格的同时,注重可读性和服务性,发行量继续稳定增长。2010年3月1日出版的第五期《财经》杂志,其封面文章《再问央视大火》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及民众的广泛关注。杂志全国范围脱销,后紧急加印5万册。这在《财经》12年的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231 评论

吃货和世界

叶檀吴晓波说,“有‘北胡南叶’在那里,中国财经评论界的性别力量就平衡了。”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则称,叶檀对中国问题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文笔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对正处于快速转型、变迁的中国社会来说,挑战当然很多。在这种时期,叶檀的多方位视角尤其珍贵。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复兴与崛起道路上激动人心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纵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也需要贴近现实的密切跟踪与记录。历史藏于细节之中,在宏大的叙事与细节的结合方面,叶檀以她的勤奋、 敏感和独立思考,作出了富有影响力的探索。也许读者并不一定都赞成她的结论,但是,这些长期跟踪形成的思考成果,有着特有的参考价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对叶檀如是评价。‘北胡’即指曾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1998年4月,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自己担任了杂志主编。《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

196 评论

西兰花007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邮箱: 详细介绍: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财经》杂志创刊于1998年4月,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商业财经类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由于其成功的报道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商业类媒体中最受尊重的杂志。 《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 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自1998年4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被海外重要财经类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和引述,是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财经》杂志简介:《财经》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自1998年4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随着专业采编人员素质与规模的提升,一个强大的经济类资讯采集、整理、分析系统亦日渐成熟,并成为该刊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库。 《财经》杂志隔周周一出版面市,同时出版中英文电子版(网址)

86 评论

青春你还

财新传媒采编团队是《财经》杂志的创始团队,是中国最受尊崇的媒体团队之一,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以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和专业素养享誉业界。他们既是谙熟中国经济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深具全球化视野的经济观察家。胡舒立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财新《新世纪》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舒立女士是《财经》杂志创办人,并担任主编11年。她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国际新闻界的认可。2011年 荣获“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2011年 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2010年、2009年 两度获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年度世界百名思想者”2007年 获得由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颁发的“2007年度刘易斯·李仰士新闻责任与正义奖”2006年 被《金融时报》列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2006年 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亚洲最值得关注的十位女性”之一2003年 获得《世界新闻评论》颁发的“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2001年 当选美国《商业周刊》50位“亚洲之星”之一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财经杂志是主流媒体吗

    财经杂志一个月两期。 《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

    狂睡不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纽约股票交易所。这一天成为金融界及实业界的噩梦。持续很久的牛市当天惊人下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骤跌508点,一天内跌去的股

    黑糖丸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财经》杂志主编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

    盛开的七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财经杂志和第一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报道,天天财经经济新闻联播,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等。

    猫熊奶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新财经杂志女主编

    一路睡过来就出名了,试想一个非本专业的人整天胡说八道还能频频上电视节目你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蜜儿桃子1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