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1

gengxiewei
首页 > 学术论文 > 财务风险论文研究思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水晶朵朵

已采纳

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及其规避措施探究

摘要: 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它所依存的环境并且贯穿于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风险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财务风险的管理在企业理财工作中尤其显得关键。文章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来源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措施,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来源

Abstract: financial risk from its interdependent environment an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corporate financing, investment and profit distribution. With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the financial risks are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work is especially critic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and reasons for the financial risks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avoid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provides a useful way of thinking.

Keywords : financial risk; source of risk; management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小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财务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一)代理风险

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的体制下,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他们的财产,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是不一致的,而这种目标不一致加上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信息迟缓等使得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可能利用权限恶意代理、无责任代理,造成代理风险,或者说道德风险。而两权分离使得委托人对代理人监控比较困难,从而加大了代理风险管理的成本。

(二)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到用户、从生产至成品交货的各种工作。这种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带来诸多单个企业所不能提供的经济效应。但由于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目标并不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由此带来了合作风险。同时由于信息在不同企业与部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并沿着供应链流程逐级放大,导致了信息获得、理解和处置的风险。

资金运动风险的根本来源是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应当在正确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的前提下进行。

二、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规模扩张

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会导致企业失败。

(二)内部控制不力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针对上述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规避措施

(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等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三)利用信息系统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

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都需要靠技术手段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能预先发出风险警告,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财务风险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就是用来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潜在事件,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建立一个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态度、选择最优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案的执行、风险管理的反馈与控制等内容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汤谷良.试论企业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

2、王展.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J].交通财会,2006(6).

3、张承惠.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现状与产生原因[J].中国金融,2008(1).

174 评论

生命若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财务活动日渐成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财务成果反映了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而财务成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财务风险的大小和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一、财务风险的含义财务风险是指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摔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等经营活动都可能产生风险。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风险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控网)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无法准确预见和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能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就不能施用科学的管理。(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人的财务风险。(四)债务资金比例过高,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举债筹措一定数量的资金,维持企业经营活动,这确实是现代企业经营者的一个重要的经营策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筹借资金经营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造成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筹借资金需要企业还本付息,按期支付。企业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就会陷入财务困境,并使经营活动逐步进入瘫痪状态。(五)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不良资金占用大。目前国有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金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导致资金回笼困难,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三、企业财务风脸的防范财务风险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一)应该认真分析宏观环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风险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二)理顺内部关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其次,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对财务风险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再次,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度量和防范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分析财务风险就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防范也就无从说起。因此,要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做到及时、准确、全面。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同时,投资决策也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决策者必须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便做好投资决策。这就要求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四)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五)建立应收账款防范机制。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有如下几点:一是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在应收账款尚未发生前,对合同的谈判、签约阶段就应进行管理,调查客户资信能力等相关信息,对不同类型客户采取不同交易方式,合同内容应翔实全面,对每项条款进行严格的审查核对。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事中、事后管理,欠款由专人负责。一般企业以财务部门为主要角色进行欠款管理,这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时刻关注债务人的债务回收成功率,从销售负责人到具体业务人员要层层分解落实,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追收方式,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督。必须对客户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动态监督客户甚至包括优质客户,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给客户建立信用档案及等级,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加强对其近期付款状况的动态跟踪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在防范风险上优质客户不能享有特权。四是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编制一定期间客户的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者。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以及下一步的策略。(六)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对策的评估系统建设。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必须及时对其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建立财务风险档案,来指导未来财务分析防范。具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于无法规避和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二是对防范风险做好的对策,要进行评估和总结,将其结果写入历史资料库,为今后更好防范财务风险制定对策。由于财务风险是不断变化的,新的财务风险的出现,旧的财务风险可能减弱或消失,应根据环境变化,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也应进行动态的调整。总之,对于风险防范来说,损失前的预防胜于损失后的补偿。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防范财务风险是加强财务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工作。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效益和风险同在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我们应在原有不足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00 评论

我的宝贝叫小啦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作者:王保林 文章来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会计系 45119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来愈大,现代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就会产生财务风险。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管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还是资金回收、利益分配等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使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在对外投资中,由于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分析,或投资项目的相关政策、经营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4.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对长期库存,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再次,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所占比重过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最后,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过分分散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同时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减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注重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谨慎签订合同,定期分析账龄,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对于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存货量,以减少损失。同时,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减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具体包括:(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延芹.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丁元纯.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02期 [3] 陈文俊.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透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广生.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探讨. 财务与会计.2004年01期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财务风险的研究方法

    从资金来源划分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笼风险。(1)筹资风险。我国房地产开发其主要动因是资金驱动型。在现行模式下,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一般

    肥肥肥肥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财务风险研究论文好写吗

    财务风险论文还是比较好写作的。论文代“笔”

    果冻爱之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财务风险论文研究步骤

    好写。1、首先先去搜集香雪制药财务风险方面的资料,仔细观看阅读。2、其次开始写论文,写目录,绪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3、最后写研究内容,国内外文献综述,结论。

    旷野和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财务风险研究的意义

    一、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企业应做好财务控制,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

    柚子chatmonke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财务风险论文研究内容

    财务风险分析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风险,更要把风险意识深化到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财务风险分析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森源实木家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