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道云笔记在护理毕业论文中的具体应用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对医学护理学专业而言,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应用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理论、思维认知方法,对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高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本科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主要在其临床实习阶段,与指导老师进行当面交流的时间不多,为了更好地进行指导老师与学生在两地针对论文书写问题的交流,近年来不断地探索各种交流方式。利用有道云笔记和云协作在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起到了全面有效的作用。
一、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诸多问题与指导老师当面交流时间少的矛盾解决方式
(一)提高学生的对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是增加学生与指导老师主动沟通的基础
本科新生进入学校后就应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往届因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未拿到学位的例子,打消学生侥幸过关的心理,端正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在指导环节也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这项教学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二)合理的选题是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积极性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合理的选题更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选题除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大小适宜,题目新颖以外,更应重视学生对此选题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和做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三)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指导老师当面交流,一定要充分把握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最好在其进行临床实习之前能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四)利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异地交流指导
传统的方式是电话沟通,其优点是直接快速,但很难直观地展示学生问题及资料。用QQ或微信,QQ和微信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可以进行在线聊天,离线留言,传送文件,但不支持手写签名,图片绘制等功能,最大的问题是对资料的保存不安全。有道云笔记很好地兼备了这些功能,同时还有其自身更多的优点。
二、有道云笔记及协作功能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具体应用
(一)功能简介
有道云笔记是网易有道出品的一款云存储软件,解决个人资料和信息跨平台跨地点的管理问题。具备文字、拍照、手写、录音多种方便快捷的记录方式;免费的云端存储空间,自动同步,有道云笔记采用三备份存储技术,数据被分别保存在三台服务器上,为数据提供三重保险;支持桌面版,网页版,iPad版,手机iPhone版,手机Android版,手机网页版等多形式,信息一处记录,云端存贮,多终端查看。
(二)有道云笔记及协作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具体应用
1.下载和安装:分别下载和安装有道云笔记的手机、桌面客户端,手机用户根据自己使用的手机情况选择相应iPhone版,Android版下载号,可以注册网易通行证后登录,也可以用QQ帐号登录。
2.打开软件,进入操作界面,进入云协作,指导老师建立一个毕业论文辅导群后立即会显示一个群号,学生则选择加入群,输入刚才这个群号即可加入该群,这样指导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群进行一对多的辅导。群成员可以在线对各类文档进行编辑、修改等。
3.学生进入云笔记界面,选择新建笔记,输入笔记标题,在新笔记中输入要与指导老师进入咨询、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将论文初稿的Word文件插入笔记中。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手机或PC终端随时进入有道云笔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可以直接在云笔记中打开学生的Word文件,点击审阅-新建批注,对学生论文写出修改意见。
4.在有道云笔记的编辑状态,指导老师将学生可以参考的各种论资料以插入附件的形式保存在笔记中,供学生使用,这些附件可以是Word,PDF,PPT,甚至是图片和视频文件。
5.有道云笔记在手机端提供了录音记录功能。灵感的思路往往在不经意中突然而至,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老师只要想到了关于论文的各种问题,而此时又不方便打字时,利用这个录音功能很好地记录下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功能学生和指导老师可以进行语音交流。有道云笔记在手机端同时也提供了手写功能和涂鸦功能,利用手写功能进行原笔重现增加了交流的亲切感。护理学涉及了许多技能操作,学生可以用云笔记的拍照片功能记录下自己技能操作的瞬间并保存在笔记中,老师可以用涂鸦功能点选其操作中的不足,并配以文字说明。
综上所述有道笔记和云协作在对学生进生异地论文指导中提供了较强大的功能。当然,对学生的论文指导更好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的讨论分析,有道云笔记只是众多的异地交流方式之一,它只能是毕业论文辅导中一个辅助工具。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受教学设施、师资、实验室建设等条件的限制,只有学校、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高度重视,并应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规范答辩模式,合理评价标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才能保证本科护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生素质。
作者:张莉蓉,魏酉龙(成都大学基础医学与护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