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结果:12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管腔A型40例(32.1%),管腔B型17例(13.6%),Her-2过表达型24例(19.3%),三阴性型(包括基底细胞样型) 23例(18.6%),其余22例均未确定分类;靶向治疗复发率为12.6%。结论:乳腺癌分子分类,并进行靶向治疗对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其药物毒性小,肿瘤的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类;靶向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异质性[1]。基因芯片的开发与利用和2004年公布的完整人类基因图,推动了乳腺癌的分子分类的研究和靶向治疗的发展。回顾性分析126例进行乳腺癌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肿瘤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26例,均为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进行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3~76岁。其中左侧66例,右侧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1.2 分子分类与靶向治疗:管腔型癌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适合进行内分泌治疗;Her-2型适合应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目前仍未发现对基底细胞样型有效的治疗靶点。Her2-neu是与乳腺癌相关的主要致病基因表达产物,抑制其过度表达可改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Herceptin针对Her-2靶点,作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用于乳腺癌早期的辅助治疗及乳腺癌晚期的解救治疗,可与紫杉醇联用。Lapatinib可抑制Her-2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 B(AKT)磷酸化、ErK1/2磷酸化、cyclin D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它的小分子结构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治疗乳腺癌脑转移[2]。Gefitinib(ZD1839)可通过竞争酪氨酸激酶腺苷三磷酸的结合位点,来抑制EGFR磷酸化,阻断该通道对癌细胞的增生、转移及抗凋亡等功能。Cetux-imab是抗 EGFR 的分子靶向药物,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细胞增殖与生长[3]。Bevacizum-ab是通过抑制配体VEGF来阻断它与内皮细胞的受体相结合,破坏肿瘤的血管形成,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单抗Vitaxin能够阻断内皮细胞的表面整合素,使新生血管的形成破坏,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死亡。Neovastat有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
2 结果
分子分类:本组12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管腔A型40例(32.1%),管腔B型17例(13.6%),Her-2过表达型24例(19.3%),三阴性型(包括基底细胞样型)23例(18.6%),其余的22例均未确定分类。本组患者中,经过靶向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有16例,复发率为12.6%。
3 讨论
Perou等首先提出了乳腺癌的分子分类,经过Nielsen等的不断完善,将其分为5型,即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BLBC、正常乳腺样型。早年的文献将管腔A型和B型统称为管腔型,占乳腺癌的50%~70%,与国内报道相似[4]。分子分型对指导乳腺癌治疗非常重要。
通俗地说,靶向治疗就是瞄准靶心、有的放矢。乳腺癌的靶心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其靶向治疗主要针对Her-2阳性者。目前,靶向治疗中最大的挑战是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靶点确定;可能的靶点包括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尽管有1/3基底细胞样型c-kit过表达,但是c-kit并不是适合的靶点,因其缺乏激活的突变,后者又预示了乳腺癌对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研究提示,乳腺癌的亚型不同,尽管化疗制剂相同其作用机制也可能不同。Goldstein等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的亚型间,存在着不同的化疗反应,Her-2型与基底细胞样型对新的辅助化疗最为敏感,管腔A型最有耐药性,管腔B型则居中。也有研究表明,ERPRHer-2均为阴性者,对传统治疗或者曲妥珠单抗治疗不依从,基底细胞样型对于化疗的敏感性则高于其他的表型,因此该型治疗以化疗为主,这又使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的增加。综上所述,靶向治疗的药物毒性小,患者耐受性好,复发率低,对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分子分类,并进行靶向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其药物毒性小,肿瘤的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刘德纯,吴礼高,赵云霞,等.乳腺癌分子分类临床病理745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
[2] Geyer CE,Forster J,Lindquist D,et 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HER2 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2006,355(26):2733.
[3] Modi S,DAndrea G,Norton L,et al.A phase I study of cetuximab/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breast cancer[J].Clin Breast Cancer,2006,7(3):270.
[4] 唐 平,魏 兵,Hicks DG,等.乳腺癌的分子分类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13.下一篇:电子支气管镜诊断肺癌20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