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双原发肿瘤12例临床研究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2 09:18

【摘要】 目的 研究双原发肿瘤的发病原因、诊断、病理分型、部位、治疗及预后, 以便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12例双原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病理分型、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双原发肿瘤, 异时性双原发肿瘤约占66.67%;同时性双原发肿瘤约占50.0%, 同时性跟异时性双原发肿瘤的发生时间平均为(6.3±1.8)年;存在家族遗传史的约占83.33%;无家族遗传史的约占16.67%, 且患者中癌症发生的年龄主要阶段在41~60岁间。结论 双原发肿瘤呈现出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应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检查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 促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 双原发性肿瘤;病理分析;治疗效果
  双原发性肿瘤指的是同一机体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两种恶性肿瘤, 这两种癌症在性质上无任何关联[1]。自Billroth在1889年首次对多原发性癌症进行报道以来, 临床上对其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增多。医学界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但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其中对双原发性肿瘤的研究报道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提高对双原发肿瘤的认识, 有助于增加确诊率, 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 从而提高其生存率[2]。为此本文展开了对12例双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本科收治的12例经病理确诊的双原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发病原因、病理分型、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中男7例, 女5例;第一癌的发病年龄32~70岁, 平均发病年龄(46.5±5.2)岁;第二癌的发病年龄35~70岁, 平均发病年龄(45.6±5.8)岁。详见表1。双乳癌合并卵巢癌1例, 食管癌合并胃癌3例, 胃癌合并乳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 直肠癌合并胃癌、宫颈癌、食管癌各1例, 结肠癌合并肝癌、肺癌各1例, 肺双原发1例。
  1. 2 纳入标准 依照Warren和Gates在1932年提出修改的肿瘤诊断标准, 制定本研究纳入标准[3]:①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②经临床病理诊断后, 均符合双原发肿瘤的诊断标准, 且每一种肿瘤均为恶性;③肿瘤的发生相互间不连续;④每一种原发性肿瘤均能够行放疗、化疗以及根治性手术;⑤排除两种以上的癌症、复发癌、转移癌等。
  1. 3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第一原发肿瘤进行单纯的手术切除, 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或综合进行治疗;第二原发肿瘤进行癌症根治术治疗。手术切除的组织全部进行4.0%的甲醛溶液固定, 脱水后行石蜡包埋处理, 切片厚度保持在约3.0 μm, 进行HE的常规染色后, 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诊断[4]。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本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 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癌症分类 12例患者均为双原发肿瘤, 异时性双原发肿瘤8例, 约占66.67%;同时性双原发肿瘤4例, 约占50.0%, 其中出入院即确诊的有2例, 出院后复诊时确诊的有2例。发病时间与年龄的关系, 详见表2。
  注:患者癌症的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此年龄阶段
  2. 2 患者中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有10例, 约占83.33%;无家族遗传史的仅有2例, 约占16.67%。
  2. 3 双原发癌发生的间隔时间 同时性跟异时性双原发肿瘤的发生时间在0.5~20.0年, 平均时间(6.3±1.8)年。
  3 讨论
  临床上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 一直沿用的是Warren和Gates在1932年提出修改的肿瘤诊断标准, 具体内容为:每一个肿瘤组织都拥有自身的病理特点及形态、在病理学组织检查中均呈现为恶性、发生在不同的器官或部位并且不包含复发癌及转移癌[5]。由于近几十年来, MRI、PE-CT、CT等检查方式的应用及不断完善, 医学上对肿瘤的诊断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同类型的多发性癌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诊断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临床上对第二原发癌的确诊率, 同时也使得第二原发癌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 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促进意义[6]。
  临床上常根据各肿瘤类型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性双原发肿瘤和异时性双原发肿瘤。国内大量的学者研究报道, 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恶性肿瘤的同时发生时间在半年内, 或者是先后发生即为同时性双原发肿瘤, 而两种恶性肿瘤发生的时间大于半年则称为异时性双原发肿瘤[7]。本文研究中, 异时性双原发肿瘤约占66.67%, 同时性双原发肿瘤约占50.0%, 异时性患者较同时性患者比例高, 符合上述研究结果。同时性跟异时性双原发肿瘤的发生时间在0.5~20.0年, 因癌症发生间隔时间无显著的差异性, 且癌症的发生时间不具有可预测性, 因此, 对其划分的界限没有那么绝对, 大部分是根据患者的诊断时间、病史以及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所以两种癌症会存在交叉存在的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报道, 双原发肿瘤的多发年龄阶段为40~ 70岁, 发病率占癌症的约1.5%~10.2%。双原发恶性肿瘤的常见多发部位在人体的乳腺、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等, 其中以乳腺、消化、呼吸系统癌变的发生率最高。所以, 在临床检查时, 应对患者这些系统的筛查更为仔细, 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本文研究中, 12例双原发肿瘤患者的高发年龄在41~60岁此年龄阶段, 其中均为呼吸、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
 双原发肿瘤的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上对其无统一的界定, 但是大多数研究表明, 其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 除年龄、性别等外, 还具备以下因素:①患者自身体质的差异性, 有的患者对致癌因子的敏感性高, 较其他人易发癌症。②遗传因素, 大部分患者的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 本文研究中, 12例患者中存在家族遗传史的约占83.33%, 无家族遗传史的仅占约16.67%。③环境致癌因素, 因为接触到的环境不同, 部分患者接触放射性物质等, 发生癌症的几率也较其他人高。④个人饮食习惯也可造成癌症的发生, 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癌症, 可能与患者喜欢使用腌腊食品、吸烟等相关。
  双原发肿瘤患者的早 期诊断和预防是治疗的关键,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均应该对此类病症提高警惕, 对疾病要有足够的正确认识, 对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应改正或戒除不良习惯, 如吸烟、饮酒、喜食腌腊食品等, 有利于消除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双原发肿瘤, 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并对确诊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制定长期严密的随访, 以便观察病情的变化, 特别是第一原发癌治疗后, 在复查时, 不仅要对原癌灶进行复查, 也要对机体其他部位进行检查, 重点放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检查上, 若发现可疑病灶应立即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对其治疗也应该根据肿瘤类型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主要以放疗、化疗、综合性疗法以及根治术为主。
  综上所述, 双原发恶性肿瘤的预后较单发性恶性肿瘤差, 但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 及时检查, 做到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 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努力劝诫患者不应抱有消极的态度, 甚至是放弃治疗。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宣教, 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 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可促进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书, 赵婧, 纪元, 等.肝原发性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2, 18(3):161-165.
  [2] 张静敏, 马捷, 石群立, 等.同时性双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上皮性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 18(14):1127-1130.
  [3] 肖觉, 李进, 周文文, 等.乳腺原发性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 19(1):7-10.
  [4] 郭庆, 沈勤, 王少华, 等.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 28(11):1206-1210.
  [5] 方仁年, 戴瑜珍, 金永海, 等.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 36(6):584-586.
  [6] 何亚平, 何愿真, 谢宏莲, 等.原发性声带肌上皮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肿瘤防治研究, 2011, 38(7):850-851.

上一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黏膜

下一篇:胃癌早期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