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
摘 要: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是其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为了验证、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有效地提高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校形态学实验中心新建的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应用,本文首先对传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与弊端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应用数码互动系统进行人体寄生虫学学实验教学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传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与弊端
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利用录像、挂图等形式重复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再由学员各自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典型的形态结构,有问题时再向教师提问。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常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弊端:①教学效率低:每个实验班的学员一般在20~30人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员需要频繁地往来于学生之间回答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答疑只能走近学员旁观察其显微镜下图像后才能进行,这种形式的单独指导费时费力;其次实验课上学员提出的问题存在较高的重复性,教员需要多次地回答相同的问题,而且常会碰到几位学员同时提问的情况,一位教员远不能满足20~30位学员的答疑需求;再者,在虫卵标本考试过程中,对学员的考核也只能逐个一一观察后才能打分。此外,由于学员只能通过显微镜这一种方式观察标本,教学方法单调,而且眼睛容易疲劳,易导致学员的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②互动交流困难: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学员与教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非常困难和有限的。学员孤立地观察自己显微镜下的实验内容,当发现到典型的形态结构时,难于向教员获得求证,也难于让其他学员共同分享和讨论相关的结构特点。但是目前的教学目标期望培养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理论课上由于众多的知识点需要讲授,让学员发现问题并互动讨论是不现实的,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弥补这一缺憾。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由于互动交流困难,因此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2 应用数码互动系统进行人体寄生虫学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目前,数码互动教学系统是形态学教学技术的一大革新与突破,它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形成更完善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及灵活互动为一体的多媒体微观显微形态学互动系统[1]。将先进的数码互动技术引入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可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并使学员能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2.1 利于教员的互动教学:数码互动教学具有良好的交互方式,可以提供教员和学员之间实时的信息交流,这种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利用该系统,教员在指导学员观察标本时,可通过显微摄像演示系统和投影对特殊的标本和典型的成虫及虫卵结构进行重点说明,不用反复多次地讲解某些结构特点。其次,该系统可以提供师生交流的语音问答系统,可使教员与学员间及学员与学员间的相互沟通变得简单易行,不用走近学员进行单独指导。另外,教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模式,即可以对全部学员,也可以选择部分学员或单个学员进行语音交流,可使教员迅速有效地掌握全体学员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和精确的指导或帮助,利于教员教学[2]。
2.2 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员进行标本讲解时,只有教员身边的学员可以观察清楚。而现在利用数码互动系统,可将标本投到大屏幕上,并且教员可对标本的影像进行缩放、聚焦等操作,使每个学员都可以清晰地观察标本的细节。同时为了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考、创新能力,也可由学员自行在电脑前演示、描述标本,并特征性地联系理论进行生活史、病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学员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病例与寄生虫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3 利于学员自检: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测试的手段,学员对于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是模糊不清的,不清楚是否掌握了全部的重难点,也不清楚是否掌握了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而应用数码互动系统教员可以根据学员掌握知识点情况,有针对性的制作实验测试软件,如对显微镜下标本图像进行拍照储存,或者应用录像功能录制在镜下寻找标本结构的过程等,积累丰富的图像和动态音像资料。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显示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对形态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它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实验教学,尤其是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如避免教员和学员过分地依赖数码互动网络教学系统的便利而忽略了培养和发挥自主操作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在使用该系统进行实验的同时喜欢玩电脑而容易分神,如何对这种情况进行引导和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教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提高自身的相关技能尤其是善于发现和解决应用先进手段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彭 安,郭冬生,张 维.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4):56.
[2] 熊直双.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09,(4):21.
上一篇: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进展
下一篇:检验室质量管理监督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