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imilan
我不是专家!只能帮你找到专家的文章供你参考!附红细胞体的治疗 发表日期:2007-4-16 文章作者:山东菏泽师专农学部, 已浏览: 1720000猪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李亚峰(山东菏泽师专农学部,山东菏泽,274000)摘要: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变和诊断及其对仔猪、育肥猪、种公猪、妊娠母猪等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生产类型猪的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疗方案。关键词:猪 附红细胞体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7236(2004)00-00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本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报道,但未发生规模性流行。到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尤其是2003年,在山东某地出现大规模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本文主要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症状及此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方法。1 病变与诊断发病猪主要表现是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淤血,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表现出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力下降,毛质降低。血检可见病变血球,呈星型、多边形或破碎,部分血球还可以看到附着在血球上的小黑点(病原体)。根据病猪症状和血液检查,可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2 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2. 哺乳仔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哺乳仔猪的影响 哺乳仔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在特殊情况下受应激因素的刺激可表现出症状。但若严重患病,由于附红细胞体大量破坏红细胞,则表现出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长诱发多种其它疾病。如部分仔猪表现咳嗽气喘,长时间腹泻不愈,常出现大量死亡,有时死亡率高达30%以上。 治疗 由于仔猪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为了不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在对仔猪的治疗时,常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用尼可苏拌料投喂,注射2次“铁钴针”,2ml/次,间隔时间为1周。症状严重的仔猪注射长效土霉素2次,2ml /次。 育肥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育肥猪的影响 附红细胞体病对育肥猪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部分猪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毛长而凌乱。 治疗 采用传统的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的方式治疗发病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但用长效土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效果非常好,2ml/次,连用2次;用黄色素按3mg/kg体重耳静脉缓慢滴注,1次/天,另加多维素,连用3天,效果非常显著。 种公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种公猪的影响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对种公猪的影响主要是性欲下降,精液质量下降,配种受胎率下降等。具体表现在种公猪精液颜色为灰白色(正常为浅白色或乳白色),精子密度下降20%~30%,约为亿/ml 。部分种公猪射出的精液中的副性腺液呈破碎状或溶解于精液中,导致精液无法从过滤纱布中滤出。严重影响了母猪受胎率。 治疗贝尼尔1g/次或长效土霉素10ml/次,一天一次,连用两天。由于此病容易复发后重新感染,所以在采用上述方法后,每月采用长效土霉素和贝尼尔交替注射2次,同时注射VB12,10ml/次,每3天1次,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补血添加剂。为了巩固疗效或杜绝此病复发,此法一般要执行2~3个月。 妊娠母猪 附红细胞体病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妊娠后的母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表现为产弱仔(体重在以下)数上升,母猪产后个月左右出现无乳或少乳,有的母猪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流产率在10%左右),有的表现为推迟分娩(推迟2~8天)。 治疗 母猪在感染此病后也一般呈隐性经过。在妊娠前期感染此病,由于胎儿发育慢,一般不需要治疗。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加速,营养需求高,这一时期感染此病,母猪体内血红细胞大量被附红细胞体破坏,对胎儿的营养供给不足,导致仔猪发育不良或死亡,所以,妊娠后期感染此病要及时治疗。① 在母猪分娩前4周,每周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一次。②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补血添加剂,如Fe2SO4(按1%添加)和复合多维等。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仍然出现无乳或少乳的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① 在产后24小时内肌注催产素5~10ml/头/次。② 动物增乳注射剂5 ml /头/次,隔1~3天注射1次,一般1~2次即可。③ 使用中药治疗:方一:当归100g、 木通100g、 新鲜柳树皮500g,煎水或混入饲料中喂食。方二:木通100g、 茴香100g,煎水或混入饲料中喂食。3 小结 本病是目前影响猪场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传播途径为体液传播,所以进行体表寄生虫的消灭,对预防 本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生产上,每月要进行2次猪场消毒和猪体表灭虫,尤其是夏秋或雨水较多的季节。 妊娠母猪在患有该病后,可经子宫垂直传播给胎儿。在病猪饲料中适量添加促血细胞生长剂可加快各生产类型病猪的康复。将四环素族抗生素(如土霉素)混入饲料中,可预防猪发生本病。但在对仔猪进行治疗过程中,用喂投的方式不如用肌注的方式好,因为仔猪进食饲料量不稳定。应激因素是引起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猪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应激、加强营养、经常消毒灭菌、预防其它传染病,对于预防此病有重要作用。 造成此病在某地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猪舍卫生条件差和养殖户的防病意识差。因此,要加强猪舍、环境的卫生管理和各流通环节的管理、防疫消毒制度,防止互相感染,对病猪迅速隔离,死猪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等特别是临床上防疫注射、治疗用药前必须对注射器、针头按要求进行消毒。
水之云端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血液中引起的猪及各种动物的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和发热,耳部、唇部、尾部、四肢和下腹部的皮肤发红,所以又称为猪红皮病。多为隐性感染。本病的病原是附红细胞体,虫体呈球形、圆盘形、椭圆形或杆形等,直径为~微米,最大可达微米,多寄生在红细胞表面,1个红细胞可附着1~10个虫体。
怡安宝贝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中附红细胞体侵入血液,寄生在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变形为星芒状、齿轮状或不规则形状,继而发生破裂的一种高热贫血性传染病。该病多经吸血昆虫传播。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升高到40~℃,患病猪只没有精神、无力、喜卧,吃食减少或不吃食,先拉干粪球、尿黄色,后拉稀下痢、尿红色,呼吸加快,黄疸、贫血,耳朵、腹下、腿内侧呈紫红斑,最后衰竭死亡,大猪病程10~15天,小猪死亡较快。在临床上,发病猪常与链球菌、弓形虫混合感染,病情复杂,死亡率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夏季常用速灭杀丁或溴氢菊酯杀灭吸血昆虫。在饲料或饮水中加一些群体预防性药物,如1吨饲料加虫菌净1000克,调匀后饲喂,连喂5~7天,或1吨饲料中加精制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氟苯尼考100克,调匀后连喂5~7天。
[治疗]
(1)长效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一次性分点注射。
(2)血虫净(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7%的溶液深部肌肉一次注射。
(3)益附清(多种磺胺)按每千克体重~毫升,一次肌内注射。
(4)30%安乃近每头5~10毫升+盐酸胃复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2毫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毫升混合,一次肌内注射。
以上药品分开应用,上午使用(1)和(2),下午使用(3)和(4),连用3天。也可用多西环素每千克体重毫升+福易来每千克体重毫升混合后,一次肌内注射,连用3天。
医学遗传学论文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和核心学科,并且是生命科学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遗传学论文,欢迎阅读
第二节 附红细胞体病的分布与危害附红细胞体病为人兽共患病,不仅引起动物的发病和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本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畜牧
粘附分子表达数量的改变是粘附作用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粘附分子构型改变与表达数量的增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两者可能同时存在,共同完成对粘附作用的调节。如淋
我不是专家!只能帮你找到专家的文章供你参考!附红细胞体的治疗 发表日期:2007-4-16 文章作者:山东菏泽师专农学部, 已浏览: 1720000猪附红细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