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95

众有情殇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中四季怎么划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毒的少女

已采纳

1、天文划分法

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2、气象划分法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

3、节气划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

气候季节划分指标的依据是候温法,是张宝堃先生于1934年提出来的,至今仍在气象业务中使用。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候温即5天的平均温度。但在气候季节划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天滑动平均值,即以当天及前4天为一组计算平均值。

扩展资料: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

所谓四季,是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而春、夏、秋、冬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同样一束光线斜照到地面上比直射到地面上照到的面积大,因此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少。

太阳高度角越大,就越接近直射,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所以,四季的划分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北半球则相反。

春分日何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因此,在西方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的;而我国在传统上则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属于天文上的四季划分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节划分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122 评论

浅浅浅浅灰

四季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西方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从天文意义上讲,我国的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界限更为科学。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例如,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二十四节气总览(按公元月日计算):春季:2月3--5日交节 [立春(节气),黄经315度];2月18--20日交节[雨水(中气),黄经330度];3月5--7日交节 [惊蛰(节气),黄经345度];3月20--22日交节[春分(中气),黄经 0 度];4月4--6日交节 [清明(节气),黄经15度 ];4月19--21日交节[谷雨(中气),黄经30 度];夏季:5月5--7日交节 [立夏(节气),黄经45度 ];5月20--22日交节[小满(中气),黄经60 度];6月5--7日交节 [芒种(节气),黄经75度 ];6月21--22日交节[夏至(中气),黄经90 度];7月6--8日交节 [小暑(节气),黄经105度];7月22--24日交节[大暑(中气),黄经120度];秋季:8月7--9日交节 [立秋(节气),黄经135度];8月22--24日交节[处暑(中气),黄经150度];9月7--9日交节 [白露(节气),黄经165度];9月22--24日交节[秋分(中气),黄经180度];10月8--9日交节 [寒露(节气),黄经195度];10月23--24日交节[霜降(中气),黄经210度];冬季:11月7--8日交节 [立冬(节气),黄经225度];11月22--23日交节[小雪(中气),黄经240度];12月6--8日交节 [大雪(节气),黄经255度];12月21--23日交节[冬至(中气),黄经270度];1月5--7日交节 [小寒(节气),黄经285度];1月20--21日交节 [大寒(中气),黄经300度]。*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 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40 评论

微微的辣

1、春季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一般所指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至立夏期间,即农历一月至三月,公历2月-5月,南半球是公历9月下旬~12月下旬定为春季。春季的显著特点是万物出现复苏的迹象,气候多变。

2、夏季

夏季的开始时间时立夏节气,结束时间时立秋节气,即农历的四月至六月,公历5月初至8月初。夏季的显著特征是气温高,但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夏季的气候各部相同,同时,夏季也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3、秋季

秋季的时间是立秋至立冬这段时间,即农历的七月至九月,公历8月至10月。进入秋季之后,其典型特征就是降雨和湿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出现萧条成熟的迹象。

4、冬季

冬季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开始,并以立春结束,其时间是农历的十月至十二月,公历11月至2月初。冬季的显著特征就是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我国多数地区天气寒冷,动物会休眠,候鸟会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其他四季的划分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四季的划分,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347 评论

小傻求好运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81 评论

penny900627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164 评论

Lindahellokitty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5.候温划分法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摘自《自然科学基础(下)》| 我来“揪”错 | 评论(0) | 投诉 |其他回答--------------------------------------------------------------------------------回答者:持酒劝风 级别:大师 (2005-10-03 23:17:34) 四季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对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端;民间又习惯以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致九月为秋季,十月至腊月为冬季;而气象学上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事实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当南方各省已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之际,北方各省还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之时。所以,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并不能恰切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在气候学上又通常应用候(5天,一个旬为两个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即候平均气温高于22度作为夏季的开始,低于10度作为冬季的降临,介于两者之间,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作为春秋两季(上半年为春季,下半年为秋季)。| 评论(0) | 投诉 |--------------------------------------------------------------------------------回答者:行空天马09 级别:学长 (2005-10-04 13:34:46) 对四季的各种划分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其实,四季只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对节令的概念,并且还进而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可说这是我国的民俗,在许多国家还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呢!我想,楼主在这里提问,并不是为研究气候,而在于继承传统文化。那么不必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划分四季就从传统概念好了,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也不会是错!

327 评论

maggie13050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2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四分位数怎么写

    你的问题解决了吗?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了,求告知,谢啦

    linsisty-Q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药学研究论文级别怎么划分

    学术论文发表分为六个级别:T类、A类、B类、C类、D类、E类。 1. 论文发表第一级别:T类 T类,是指特种刊物论文,是指在《SCIENCE》和《NATURE》

    背信弃翊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医学论文维度怎么划分

    医学论文的类型 一般医学刊物中刊用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述评、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诊断技术等,病例现报告.大概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到您

    心泊-李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期刊等级怎么划分

    每个学校的目录都有细微的差别。这要看学校的具体情况。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

    夏筱筱筱瞳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医学论文春夏秋冬怎么划分

    气象学上有一个方法是把3月至5月划为春季,6月至8月划为夏季,9月至11月划为秋季,12月至下一年2月划为冬季。把1年平均分为四等分来划分四季

    ~凭凑不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