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沫小若
弯孢菌叶斑病主要有2种防治方法,第一种是栽培防治,主要是大面积的清除田间植株的病残体、适当的将农作物进行早播、增施肥料;第二种是药物防治,施药时每亩用烯唑醇20-30克或15%三唑醇30-40克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但是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次数。
一、弯孢菌叶斑病防治
1、栽培防治:一是大面积的清除田间植株的病残体,以杜绝和减少侵染来源;二是适当的将农作物进行早播,早播可以避病、逃病,从而减轻发病;三是增施肥料,除增施农肥处,还要增施氮肥,凡是土层厚的土地,以及施肥、追肥多的地块,一般发病都比较轻。
2、药物防治:施药时每亩用烯唑醇20-30克或15%三唑醇30-40克兑水30-40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喷药时可以适当加入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来增加防效,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加抵抗能力。
3、或者每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克+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30-40千克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
二、弯孢菌叶斑病的症状特点
1、该病主要是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患上此病的作物会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1-2毫米大小,中间出现枯白或黄褐色,边缘为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部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
2、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者在植株的病残体和病秸秆上越冬。第2年分生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会传到玉米植株上,侵入体内引起初侵染。
3、植物发病后病部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在经过风雨、气流传播又可引起多次再侵染。尤其是7-8月份,此时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一般在涝洼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風雨飘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几年在北京郊区和河北省玉米上发生的1种异于小斑病和圆斑病的叶斑病。1994年北京夏玉米上发病的品种(系)有西玉3号、京早10号、怀玉1号等;河北省隆化、平泉在黄早417上和黄早四自交系为亲本的制种田严重发生,一般减产20%,严重的达60%,有可能成为玉米生产的潜在威胁。
症状
病斑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4毫米,中央乳白色,外围有褐色环并带有褪色晕圈(彩版四,21)。严重感病的品种全株叶片密布病斑,病斑偶有联合,导致全叶枯死。此病害症状极易与眼斑病的症状混淆。
病原
Curvularia lunata(Walk)Boed属不完全菌亚门,弯孢霉属。该菌在PDA平面上不同条件下培养,以28~32℃菌落生长旺盛,16℃时生长缓慢,40℃时停止生长。菌落平展,菌丝呈放射状,表面絮状,呈墨绿色。经镜检,分生孢子梗褐色,较直或稍弯曲;单枝或分枝,分生孢子聚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呈花瓣状,分生孢子为3隔4胞结构,中间2个细胞膨大,暗褐色,两端细胞较小,淡褐色,大小为20~30微米×8~6微米。
发病特点
病株残体上的病菌在室内、外干燥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流行。据在温室分离接种试验,21~29℃的条件下,4~5天后可在接种植株上出现水渍状斑点,7~10天后病斑成熟。品种抗病性有较大差异,高抗类型有燕单501、京垦114、92-1、中试11、4976和高油115;抗病类型有京垦109、2223和中2996;中抗类型有407X701、京玉1号、中单120、农大108、中玉4号和6号;中感类型有怀玉1号、掖单4号、唐抗5号、703×478和农大60;感病的有西玉3号、京早10号、京育3号、京单12和478。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消灭侵染源。处理秸秆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药剂防治有待今后研究。
1、修剪叶片:使用干净的剪刀将玫瑰花上有黄斑的叶片全部剪掉。2、正确浇水:将玫瑰花置于通风处,晾干土壤中多余的水分。3、补充光照:将玫瑰花移至散光照射的室外,促
是蓝莓的红点病。彻底清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法。 染病初期,叶面产生橙黄色、稍隆起、边缘清晰的近圆形斑点。病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加深,病
沈小杰 请采纳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植物的作用主要为对污染物的治理及其预防和监测。但由于各环境要素存在差异,植物在各环境要素保护中的作用不尽
石榴产业已成为增加我市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随着石榴面积的不断增加,石榴病虫害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由于去年我市石榴大面积发生早期落叶病,为提早预防和除治,现将
叶片上的病斑是圆形,暗褐色的,背面有许多的黑色小点儿;尽量选择一些抗病的品种增强田间管理,多施一些肥料,尽量减少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