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在彼岸
主要包括:岐伯《素问内经》,轩辕《黄帝内经》,李时珍《本草纲目》,张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方要》,太乙雷公《炮灸论》,扁鹊《八十一难》,华佗《神农本经》,王叔和《脉经》《脉诀》《脉赋》,皇甫士安《甲乙经》,葛洪《肘后救卒方》,孙思邈《千金方》。
小不点儿淘气
一、《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三、《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四、《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五、《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六、《诸病源候论》
证候学专著。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年)。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各种疾病病因、病机和证候之专著。
全书分67门、1720候。卷1~27论内科诸病;卷28~30论五官科诸病;卷31~36论外伤科诸病;卷37~44论妇产科诸病;卷45~50论小儿科疾病。此书继《内经》、《难经》、仲景著作之后,使中医理论更为丰富。于病因方面尤多创见,使中医病因学说趋于系统、全面。
如对传染性疾病之认识,就明确指出“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又如山区多“瘿”病乃其民“饮沙水”之故;岭南“瘴气”系“杂毒因暖而生”等等。亦明显超出前人见解。于病理及病证方面之论述亦较精审,超越古人。
如消渴病每多发痈疖或水肿,这正是对糖尿病并发皮肤病及泌尿系统感染之最早描述。其对水肿一病,分述至详。于妇科则经产带下、妊娠、无子等类;外科则详述痈疽疔肿诸疮之理,证候及预防等;于创伤外科,则记载有难度较大之肠吻合及血管结扎术等。
在证候分类学上亦有较大发展,其别类分门系统而有条理,且征引典籍甚富,如《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所载近300种、5300多卷医书赖此书而保存。为研究隋以前医学成就重要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难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脉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病源候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医书
柔和的风0751
1.《批判性思维 : 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作为入门,可以先看。
2.《学会提问 》,比较通俗易懂,并且涉及范围比较全面,有助于搭建整体框架。
3.《逻辑学导论》,如果有时间最好把啃下,因为前两本书限于书本厚度,各个知识点虽然都有涉及但是很多都是蜻蜓点水式,而《导论》则是我目前看到的逻辑相关内容最全面的入门教材,对夯实基本功非常有益。
辩证和批判性思维书籍(二)
1.《笨蛋!重要的是逻辑! : 谬误的分析、破解与运用》
2.《清醒思考的艺术 : 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3.《误区 : 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4.《明智行动的艺术 : 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行为错误》
这几本则重点分析了常见思维谬误,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这些谬误才是我们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以上供参考。
吥唥靜尐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医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医药指南》 《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药导报》《中外医疗》 《中国临床医生》 《亚太传统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实验方剂学》 《中医基础医学》 《临床骨科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空间里有更多的相关资料,你可以了解一下。
参考文献:[1]游雪晴.人类基因组进程及重大意义.科技日报,2000.[2]李夏.浅谈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程及重要意义.民营科技,2011年第5期. [3] Co
1 浅谈医药营销人才职业能力及评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2 浅谈医药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技广场 2007/02 3 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 教育 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
推荐《身体使用手册》,基本把内科书科普一下,只能让非医学专业的人了解疾病的皮毛,通俗易懂,至少没有像很多养生书一样误导消费者。药理方面推荐《药理学》,虽说是专业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太素》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温热论》 《难经》 《濒湖脉学》 《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