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懒虫菲菲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听着: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学家都如生活炼狱之中,倍受煎熬。伦敦已是深夜, Deborah Dormouse依然辗转难眠。她已经焦急地等待了4周,她不知道如果她打电话给 《自然》杂志的编辑询问她的论文处理情况是否会产生负效应。在阳光灿烂的悉尼, Wayne Wombat正在大发雷霆,因为他的学生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拒绝了,《细胞》杂 志正在请他审阅一篇内容相似的论文,他要对之实施报复。在旧金山,Melissa Mariposa阅知她递交给《当代生物学》的论文必须缩减一半后才能被重新考虑。她不得 不忍痛删除一些关键数据,并且极端简化结果,因为她的博士后需要将这一期刊列在他 的简历上,否则他就得不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工作。 一篇论文是否能发表取决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科学家们 正在孤注一掷地只将论文投递到少数几个顶尖的期刊,然后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论 文,讨好编辑。这种做法最终危害了论文发表的目的、文章的可获得性和研究质量本身。 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日益加大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更是 助长了这种趋势。甚至在我们的日常言语里也反映出对顶级期刊的迷恋 - 我们说某人 是一位好研究生,是因为他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认为期刊比科学 信息本身更重要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部分原因是掌握经费和职位分配大权的人在评价科学 家时不是评价研究本身,而是根据“表现指数”来衡量,因为将一些数字加起来比严肃 地思考一个人的成就更容易。管理者正在窃取科学家们的权力,他们营造出“成绩责任 制”文化,目的是建立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有效地控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结果, 这使得社会成为了一个“审计社会”(Audit society):每一项指标都被精确地计算, 最后指标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样的“审计社会”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在名单中的排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成为评价科学家的依据。在日本、西班牙和世界其它地方,这种评价方式发展到成为精 确的公式化行为。但是,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对此全扛涸穑芏嗫蒲Ъ颐侨惹榈夭斡?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为的指标成为科学工作的目标?尽管有各种堂皇的理由说, 将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会有更广泛的阅读量,但是,当我们将期刊的重要性置于科学 本身之上时,我们就是将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变成了俗气和无教养之辈。 (我们就是将 自己在学术界置于平庸之辈。) 一些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如此热衷于期刊的名 望呢?这里有心理和职业两个方面的原因。年轻的科学家们将在好期刊上发表一篇好论 文视为进军科学皇冠的起点。而已有声望的科学家则希望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以证明 自己仍有高见。与在科学发现的王国中树立声望相比,所有的人都逐渐认识到,在当今 实实在在讲求硬通货的审计社会中聚集“资本”更为安全和容易。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 的社会疯狂地追求知名度,科学家们也身不由已。许多科学家在自己的工作被媒体报道 (无论准确与否)时会心存感激,而那些领头的杂志也通过新闻发布来为此铺平道路。 比如说,西班牙的大报El Pais就经常会对西班牙科学家在Nature,cell和Science上发 表的任何文章进行特别报道。
璐璐308738
不清楚具体内容,只就我所知给一点参考。关于难度日本所有专攻里面,医学部最难。同一所大学的医学部录取分数最高,入学之后读得也最费力气。至于医学博士不清楚,但是据说比起考大学的医学部容易的多。另外,好的大学,大学院(博士硕士都考进大学院,前期毕业是硕士,后期毕业是博士)也不是可以混到毕业的。我只知道某知名私立大学的文学硕士,可以毕业的大约一半多一点。大家戏称考进大学院是“入院”。当初我曾打算试一试的,但知难而退了。我们大学的教授,有不少是大学院后期“修了“,而非”卒业“。日本的大学不可以大量发博士号。一般来说,博士毕业要求在国际科学杂志至少发表两篇论文。当然,有能力的人还是很多,在日本读下医学硕士(本来最低也是硕士)的也不少,读下博士的也不是没有。关于是否先上预科。肯定是上了预科更有优势,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教授等。也方便找到导师。当然只是优势,不是绝对把握,考不上的可能肯定有。只能根据你自身判断取舍。
叶子晓桐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个方专面:文章是原创的,抄属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爱学术论文网,我同事都在那里发表的,期刊也都拿到手了,很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饿魔娃娃
学术堂以医学论文发表为例,给大家讲讲论文发表需要什么条件:一、文章质量要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文章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二、文章的选题要符合刊物的定位,不能乱投稿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风险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杂志发表了论文都有效的.杂志有正规的有非法的,因为期刊行业开始了收费发表论文,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期刊征稿,其目的无非就是敛财.非法期刊发表的论文属于无效的.如何辨别期刊的真伪?通过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的回答:凡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查询系统里查询不到的刊物,均为非法刊物.所以作者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局的数据库进行刊物查询.三、文章格式要规范,还需控制字数学术性期刊的格式是非常严格的,医学论文的格式可以参照你所投刊物的要求去做.至于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所谓的版面设计实际上是一本杂志的页面,一般为16开的标准.但由于一些期刊对字体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其特点是不同的.加上除了文字外,还包括标点符号、空格等.在论文中,如果它涉及到图像、形式、空间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还可以根据一定的字符空间.因此,每个期刊的版面编排都是有限的,所以一些核心期刊对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如一些对文章提交的论文在6000-8000字的字数适当规定的核心期刊,文本空间一般从5000到10000字的要求,包括简介、语篇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太少的话不能充分讨论.除公共知识外,公共知识和公共事业的第一次出现,应标明对外汉语的汉译或对外汉语的全称.四、提前投稿,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比如现在投稿的文章,发表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份之后,这样发表的文章在6月份的使用中就绝对没有问题.而每年4月份的职称评审通知,通常是在当年出通知.等作者收到通知再发表论文,通常就会错过了时间.五、版面费起到破财免灾的作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所以作者们也不用在版面费上纠结,关键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花点钱也是必要的了.六、选择合法刊物,避免非法期刊发表医学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根据我的判断,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
眼角落下的泪
1、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由于当时没有激光功率计,因而,梅曼用激光照射兔眼的视网膜,通过生物效应对眼的损伤程度来粗略测定激光的功率和能量,这样拉开了激光医学的序幕。2、1961年,世界第一台医用激光机——红宝石视网膜凝固机在美国问世,美国医师Campbell、Koester等对剥离的视网膜进行焊接;Sonlon、Zeret、Eichler等人首批发表了“激光的生理作用”、“光脉冲引起眼的损伤”、“相干光源产生的光凝固”以及“激光在生物医学的应用的生理学基础”等论文。1962年,欧洲的Bessis小组报道了他们用红宝石激光照射细胞器的研究成果。1963年,苏联也开始发表激光生物效应方面的文章。1966年,渥美和彦等发表了日本第一批激光医学论文。3、在我国,1961年制成了第一台国产红宝石激光器,1965年北京同仁医院开始了红宝石激光视网膜凝固的动物实验。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有关激光医学方面的论文已有几百篇之多,专著10多部。4、从1964年开始,美国、英国、苏联等国相继召开了激光生物医学方面的学术会议。于是,激光医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兴起,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它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很不成熟。例如在临床方面,虽然早已做过用激光焊接剥离了的视网膜的实验,但真正用于临床则始于1968年。又如1963年首次做了用红宝石激光消除尸体血管粥样斑块的尝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几乎停顿了20多年。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只是激光医学的基础研究阶段,但“激光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步形成。
一般来说是没有学历限制的,这些期刊都是注重文章质量的,但是因为你的学历啊,你接触的医学设备来说,对他们(SCI)没有说服力,但这也要看你的专业是什么,可能会有例
没用专门的论文网页 但是你可以去日本的雅虎或者谷歌去搜,我写论文的时候资料全是在那上面搜集的。
省级期刊:普通论文大概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要提前做好准备。国家级期刊:需要六个月左右,核心期刊难度会更高,六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不同类型的论文,发表时间也
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
真正的论文发表时间是刊期,也就是期刊上面印刷的出刊日期,不是拿到期刊的日期,比如一本期刊,上面印刷的刊期是今年10月份,但是真正出刊的日期是明年2月份,这个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