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huaxiaoer
名】蚂蚁【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汉语拼音】mayi【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归经】肝;肾经【功效】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科属分类】蚁科【拉丁文名】Formica【中药化学成分】1.丝光褐林蚁,全体含多种九碳到十九碳的饱和直链和支链烷烃,十三碳的不饱和烷烃,金合欢醇(farnesene),高金合欢醇(homofarnesene),甲酸(formicacid),多种游离氨基酸,R,S-3,4-二氢-8-羟基-3,5,7-三甲基异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2.拟黑多翅蚁,含以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m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和丝氨酸(serine)为主的多种氨基酸;硒,锗等无机元素;维生素(vitamin)B1、B2、E、B12,粗蛋白,脂肪等。另外,还含油酸(ole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e),亚麻酸(linolen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等多种脂肪酸。3.赤蚁,全体含以十一烷(undecane)为主的饱和及不饱和非偶数碳的烷烃。多种甲酸酯,以十六烷基甲酸酯(hexadecylformate),含量较高,另含3-乙基-4-甲基戊酸甲酯(methyl3-ethyl-4-methylpentanoate),3-异丙基戊酸甲酯(methyl3-isopropylpentanoate),3,4-二氢-8-羟基-3-甲基异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此外,尚还游离和结合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及蛋白质等成分。4.黄蚁,含多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十一烷(undecane),十三烷(tri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1-辛醇(1-octanol),龙脑(borneol),橙花醇(nerol),1-壬醇(1-nonanol),3-癸醇(3-decanol),3-癸酮(3-decanone),3-十二烷酮(3-dodecanone),已酸已酯(hexylhexanoate),已酸辛酯(octylhexanoate)。尚含脂肪酸(fattyacids),卵含糖蛋白,水解后可得D-甘露糖(D-mannose),D-半乳糖(D-galactose),D-葡萄糖(D-glucose),2-乙酰氨基-2-去氧-D-葡萄糖(2-acetamido-2-deoxy-D-glucose)。另外,不同种蚂蚁普遍含α-皮黄质(α-doradexanthin)。【主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生态环境】营群体生活,常筑巢于地下。【采收和储藏】采收时间应在婚飞之前进行。尽量选择阴雨天,在蚁群大部分归巢、数量集中时进行。要连蚂蚁带土背入布袋中带走。然后过筛而取成蚁置于60℃水中迅速处死,晾干。【资源分布】1.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动植物形态】1.丝光褐林蚁,工蚁体长约13mm。全体漆黑,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排列。触角屈膝状,12节。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胞背析较小。足3对,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缩小成细柄状。有向上的鳞片1枚;腹部5节。兵蚁与工蚁相似。雌蚁与雄蚁相似,均有翅,触角细长,不呈屈膝状。幼虫头胸部细小,腹部较宽,体黄白色,无足,蛹白色。2.拟黑多翅蚁,体形较丝光褐林蚁小,工蚁体长约6mm,雄蚁体长6-7mm,雌蚁体长7-9mm。【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1)丝光褐林蚁,体长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泽。前胸背板基发达,中胸背板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鳞片。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5舔之有酸味。(2)拟黑多翅蚁,体长4-5mm,黑色,胸部两侧有刺。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舔之有酸味。【功效分类】补肾益精药;通经活络药;解毒消肿药【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5g;或入丸剂;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捣烂涂敷。【出处】《中华本草》
樱桃大丸子子
蚂蚁,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1970年代后期,中科院指令当时的浙农大组成了蚂蚁研究小组,对蚂蚁进行专题性研究。经研究后认为:蚂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广的开发前途。因此被誉为是一座微型的营养与药用宝库,同时被医务界引人了临床应用,形成了一个新的治疗举措一一蚂蚁疗法。“蚂蚁与蚂蚁疗法”的开展,为风温性疾病、肝炎、糖尿病等虚损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全国掀起了一股蚂蚁应用热。而追根溯源,我国则是食用蚂蚁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文献记载,蚂蚁药用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该书载有独角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蚂蚁为“玄驹”,并对它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到了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蚁卵为“状元子”,谓其能“益气力,泽颜色,催乳汁”等。而民俗中,人们用蚂蚁粉散布患处以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用蚂蚁熬水洗涤化浓性淋巴腺结核的窦道;用蚂蚁磨粉炼蜜为丸(即“金刚丸”)治疗筋骨软弱;吃蚂蚁补血、补腰(肾)……等等。蚂蚁治病,在民间已有较长的历史。
蔡一诺1989
【动植物形态】 1.丝光褐林蚁,工蚁体长约13mm。全体漆黑,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排列。触角屈膝状,12节。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胞背析较小。足3对,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缩小成细柄状。有向上的鳞片1枚;腹部5节。兵蚁与工蚁相似。雌蚁与雄蚁相似,均有翅,触角细长,不呈屈膝状。幼虫头胸部细小,腹部较宽,体黄白色,无足,蛹白色。 2.拟黑多翅蚁,体形较丝光褐林蚁小,工蚁体长约6mm,雄蚁体长6-7mm,雌蚁体长7-9mm。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1)丝光褐林蚁,体长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泽。前胸背板基发达,中胸背板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鳞片。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5舔之有酸味。 (2)拟黑多翅蚁,体长4-5mm,黑色,胸部两侧有刺。质脆,易碎,常有头足缺损,舔之有酸味。 【功效分类】补肾益精药;通经活络药;解毒消肿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5g;或入丸剂;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捣烂涂敷。 蚂蚁的药用价值: ①风湿骨痛人群,防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半身不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痛、骨头坏死;②保肝护肝,防治乙型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等;③止咳平喘,防治哮喘、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肺气肿、肺心病、痨伤、百日咳等肺、脾气虚症;④补肾强身、滋阴壮阳、填精固髓、增强性功能,防治阳痿、遗精、前列腺炎,女子性冷淡、月经不调、子宫寒冷、产后风、产后缺乳;⑤均衡营养平机体、双向调节免疫,防癌抗癌、延缓衰老;⑥调整血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手脚麻木、中风前兆、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⑦补气益血提高耐力抗疲劳,改善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耳鸣、晕厥、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等; ⑧痔疮、便秘;⑨红斑狼疮、病后脱发、少白头。 蚂蚁药理作用 1 . 延年益寿、润肤驻颜、强壮筋骨: 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证实, 唾液腺激素对唾液缺乏症造成的间接营养异常所导致的疾病, 以及由此而起的各种老年性疾病, 有相当好的疗效。对实验性无唾液腺激素动物的全牙槽组织发育有促进作用。 2 . 促进代谢,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 进入老年前期的人, 一般体力开始衰退, 但有人在过了60 岁后会出现精力充沛、胜任工作且心情舒畅。有的学者认为, 这是由于唾液腺与甲状腺、垂体、胰岛、肾上腺皮质、甲状旁腺及性腺等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 口津唾是人的唾液, 其中含有黏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唾液淀粉酶等。此外, 还含有重要的内分泌激素, 即唾液腺激素。该激素对全身代谢产生广泛的影响, 尤其与衰老具有密切的关系。但这方面的基础实验工作,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已然晕菜
蚂蚁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昆虫,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27种氨基酸、28种微量元素及多种重要的化学成分;从其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消化系统的影响等方面阐明了蚂蚁的药理与临床研究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药用蚂蚁资源的途径: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开展蚂蚁的人工驯化养殖;加强管理,使蚁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市场规范化。
yanrongsun
一、蚂蚁是天然微型营养宝库,是天然活性营养源。二、蚂蚁是微量元素的营养宝库。三、蚂蚁是天然的药物加工厂。四、蚂蚁是天然的免疫抗衰老剂。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可比喻为培育免疫细胞的“指挥中心”。胸腺对人的健康和寿命关系非常密切。用蚂蚁粉喂小白鼠14天,小白鼠的胸腺几乎恢复到青年时代。能让萎缩的胸腺再生长,即叫“返老还童”。人民日报1990年2月3日也登载:“蚂蚁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抗衰老剂,使退化的胸腺增生,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增多。”五、独有的草体蚁醛。六、健脾、补肾、护肝拟黑多刺蚁有补肾、壮阳作用,这在古代医书上就早忆记载。“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不足,则五脏精气衰退,筋骨不能强壮。广西中医学院用蚂蚁液做动物试验结果,精囊增重25%,睾丸增重10%。有力证明了蚂蚁的补“肾”作用。蚂蚁具有护肝功能,可通过免疫调节,提高肝脏的抗病毒能力,减轻炎症,防止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复制,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与常用药物相比,最大优点就是不增加肝细胞的负担,这对担负繁重任务的肝脏特别重要。熊从来不得肝病,是因为它吃蚂蚁。“脾”是后天之本。由于蚂蚁是最全面、最丰富、最均衡的微量元素宝库,又由于蚂蚁含有丰富的几丁质(甲壳质、又称第六生命要素),还含有丰富的动物纤维,所以是人体真正的清道夫,同时蚂蚁还含有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酵素,又称做“酶”,帮助胃、肠同化食物,调节肠内的微生态平衡,所以也是健脾的最佳产品。
丹儿你个丹儿
蚂蚁的药用价值极高,作用很广泛,蚂蚁与酒制成的饮品能起到护肤、抗炎、抗衰老、平喘、镇静、解痛等作用。对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痛风、失眠、恶疮、肺结核、阳痿、遣精、月经不调、坐骨神经痛、神经根炎、病后脱发、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它能治多种病,能有效增食欲、助睡眠、去疲劳、提精神、益气力、泽美容、壮筋骨、抗衰老、延寿命。我国用蚂蚁治疗疾病相传甚久,汉代的“金刚丸”就是用蚂蚁磨粉炼蜜为丸,治疗筋骨软弱等症,在民间流传甚广。中药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唐代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原书早佚,佚文收辑在宋代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唐慎徽篡集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记载了独角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明朝嘉靖年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对蚂蚁的习性、毒性、食用药用作了详细的记载东北、内蒙古用“蚂蚁炖豆腐”为产后催奶和乳汗不足;兰州用蚂蚁浸酒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老寒腿);广西有用蚂蚁磨粉掺肉馅蒸丸子给老人及虚损性疾病者进补的。蚂蚁制剂能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增生;促使细胞分裂,增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含量;促使生殖细胞增生,提高性功能。蚂蚁治病的机理就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在国外蚂蚁的药用也有很多例子,如前苏联30年前就将蚂蚁用酒精提取物或制成软,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或用蚂蚁干粉擦于患处,治疗由于缺锌引起的老烂腿(慢性下肢溃疡)。美国迈阿密大学对一种玻利维亚蚂蚁进行研究,证明这种蚂蚁的毒液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他们撮的毒液,注射在病人身上,每日注射1毫升,14日为一个疗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哈萨克斯坦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巴维尔·马利科夫,对当地的红蚂蚁作了长期研究工作他们发现红蚂蚁的毒腺内不含蚁酸,并从中分析出5种生物碱,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由蚂蚁产生的能有效抑制人类致病的徽生物(尤其是真菌)的新抗生素。这各抗生素能有效地杀灭引起鹅口疮的白色念珠真菌,并能有效地抑制化脓性金黄色葡萄表球菌的繁殖。因为这种抗生素是从蚂蚁后胸侧板腺分泌出来的,故称为“后胸侧板腺素”。
Elephantwoman
中国食用和药用蚂蚁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食用蚂蚁以健壮身体的记载。据分析测定,蚂蚁体内富含有27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台有高磷化合物三磷酸腺甙、多种激素、草体蚁醛(又称柠檬醛),蚂蚁体内蛋白质含量比牛肉、鸡肉、蛋类高1倍以上。
中医认为,蚂蚁是一种温和滋补良药,具有扶正固本作用。实践证明,食用蚂蚁制荆还有强筋壮骨、延缓衰老的作用。现代医学临床用拟黑多刺蚂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且无毒、无副作用。北京、广西、哈尔滨等地区巳制成山蚁健身粉、山蚁壮骨酒、中国蚁王酒等蚂蚁中成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阳萎、病后脱发,肺结核等,中国有食用蚂蚁1000多种,现已查明的有180种,大部分生活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北方种类较少。可作为药用的已有大黄蚁、拟黑多刺蚁、黄惊蚁等几个品种。
由于蚂蚁入药的品种少,近年来研究人员着手于选择优良品种进行人工养殖试验,但据有关材料表明,人工养殖比较成功的仅有拟黑多刺蚂蚁。拟黑多刺蚁已是国家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可食用蚁种。因这种蚂蚁适应能力强、繁殖快、周期短,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已成为一项新的高效养殖项目,应有计划地加以利用。
八宝爱上粥
蚂蚁是古老的昆虫,它的祖先可追溯到一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随着环境的变化,躯体宠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躯体细小的蚂蚁却生存了下来,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不断地繁衍、壮大,发展至今已有15万种以上,其数量之多居百万种陆生动物之首,形成 了鼎盛的蚂蚁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以品系、家族的不同,有蚁王、蚁 后、工蚁、兵蚁之分。它们分工不同,都忠于职守,纪律严明,有着团结合作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它们那种不知疲倦的劳动态度。基督教《圣经》的“箴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懒惰的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以得慧。” 在这个王国里,其品系的不同,地区的差异,使得蚂蚁世界五彩缤纷。有的蚂蚁(如公牛蚁)体长在厘米左右,而有的蚂蚁(如贼蚁)体长却只有2毫米左右,有的蚂蚁(如法老蚁)万多只才只有一克重;有的蚂蚁有毒,如小黄蚁、举尾蚁等;而有的蚂蚁却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与药用价值,如鼎突多刺蚁和血红林蚁等。近年来,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的蚂蚁主要是鼎突多刺蚁和血红林蚁两种。目前,国家卫生部己将这两种蚂蚁批准为药食用新资源;浙江省卫生厅将鼎突多刺蚁指定为中药材加以推广应用。鼎突多剌蚁等蚂蚁由于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蚂蚁,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1970年代后期,中科院指令当时的浙农大组成了蚂蚁研究小组,对蚂蚁进行专题性研究。经研究后认为:蚂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广的开发前途。因此被誉为是一座微型的营养与药用宝库,同时被医务界引人了临床应用,形成了一个新的治疗举措一一蚂蚁疗法。“蚂蚁与蚂蚁疗法”的开展,为风温性疾病、肝炎、糖尿病等虚损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全国掀起了一股蚂蚁应用热。而追根溯源,我国则是食用蚂蚁的故乡,早在3 000多年前就有文献记载,蚂蚁药用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 遗》,该书载有独角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蚂蚁为“玄驹”,并对它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到了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蚁卵为“状元子”,谓其能“益气力,泽颜色,催乳汁”等。而民俗中,人们用蚂蚁粉散布患处以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用蚂蚁熬水洗涤化浓性淋巴腺结核的窦道;用蚂蚁磨粉炼蜜为丸(即“金刚丸” )治疗筋骨软弱;吃蚂蚁补血、补腰(肾)……等等。蚂蚁治病,在民间已有较长的历史。 然而,在浩瀚如海的历代医学文献中虽有不少蚂蚁的药用记载,但蚂蚁却没有被收人《中国药典》,由于中国人的正统观念较强,因此使蚂蚁有较长一 段时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药用作用。 蚂蚁富含42%以上的特种昆虫蛋白,有2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D等;还含有锌、镁、钙、铁、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以锌、锰的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代谢氧化所必需的辅酶FAD、蚁酸以及人工无法合成的“草体蚁醛”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蚂蚁所含的锌(己知为动植物中含量最高)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中老年人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它在抗疲劳、抗衰老、抗风湿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蚂蚁的多种活性物质在抑制肿瘤、活化细胞、调节生命节律方面作用显著;微量元素硒是公认的抗癌物质;草体蚁醛是珍贵的滋补物质,其滋补力可与野山参相媲美;特别是蚂蚁所含的特种昆虫蛋白,能够强有力地剌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加上锌、锰、硒、草体蚁醛、蚁酸的综合作用,通过免疫调 整,起到了增效免疫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双向免疫调节剂”,按中医的说法就是“扶正祛邪”,能起到异病同治的作用。 卫生部批准开发的“鼎突多刺蚁”经药理分析确认:具有抗炎、镇痛、护肝、平喘、镇静、解痉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用中医的观点来看:蚂蚁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良药。它性平、微温,上有扶正固本、补肾养肝、祛淤通络、养血舒筋等功效,其补肾之功尤为显著。临床总结认为:蚂蚁所富含的药物成分,能直接参予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增强或改善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能有效地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炎、阳痿等虚损性疾病,并有明显的滋补、养颜、抗衰老、抗疲劳、增性欲、助睡眠、防脱发等保健作用,体现出“扶 正祛邪”与“异病同治”的独特功效,真正起到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理想效果。 由于蚂蚁的奇特功效,全国已有近千家医院开设了“蚂蚁疗法专科”,有的地区还建立起了专门的医院,而生产蚂蚁制品的生产企业已发展到一百多家。小蚂蚁治大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众多医护人员认为:蚂蚁可单用,可复配方剂,可与西药配合应用,其中,在中医传统的方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蚂蚁疗法中的方剂复配 , 已取得了无可质疑的成就。其中一些组方被卫生部认可后批准生产成了中药新药,如南京生产的“玄七痹通胶囊” 和北京研制的“复方玄驹口服液”等 等。蚂蚁应用的范围巳越来越广。 蚂蚁虽有众多医疗作用,但因品种不同,其效果各异,有的可能还有毒副作用,因此不能擅自服用,应遵从医务人员的指导。20世纪以来,人们面对各种新的疾病病谱的不断变化和病菌严生抗药性周期的缩短,以及抗生素毒副作用的增加,人们在呼吁慎用抗生素药物的同时,一种寻求、开发天然药物用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举措在全球悄然兴起。专家预言,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导思路将是生物疗法与生物保健。而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疗效的蚂蚁疗法,则开创了生物疗法的先河,而且这种疗法与人类疾病病谱的变化十分吻合。挖掘、研究、总结、推广蚂蚁这-生物药源,对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发展前景无比宽广远大
今天,我刚吃完饭,跑到楼下来玩,发现嘴边有一粒饭粒,脑子里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把饭粒给蚂蚁吃。一回过神,又想:现在是冬天,哪里有蚂蚁?一低头,发现墙角下有一个蚂蚁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