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0

j解y语h花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草鱼出血病流行病学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五堂宅修

已采纳

1.改良底部环境,定期交叉使用聚铁类、过硫酸氢钾类和中药添加的底改产品;2.水环境消毒,每半个月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鱼虾混养池塘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溶液,且用药要避开虾类集中蜕壳期;3.科学饲养管理,定点、定时、定量投喂正规厂家的饲料,提高鱼的机体抗病能力,不可过量投喂饲料,保持优良水质;

136 评论

小脸欠捏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引起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饲料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三大类:1、引发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营养因素: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多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并在肝脏蓄积,特别是中性脂肪的积累,会导致肝脏脂肪积累过度、肝细胞空泡化、肝细胞出血坏死,干扰鱼体的正常营养代谢。鱼类摄食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足或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饲料会引起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积累,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速度加快。1. 2饲料中缺乏胆碱 胆碱不足导致鱼体脂肪代谢紊乱,鱼类生长减缓,从而引起肝脏中脂肪含量显著上升,肝脏病变损伤。 饲料霉变、饲料脂质氧化 饲料霉变或脂质氧化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酸败的脂肪酸等,这些会引起鱼类肝脏细胞肿大、胆囊肿大变黑,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细胞核固缩,造成肝细胞损伤,代谢机能失调等症状。 饲料非常规原料的使用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2、引发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环境因素:过度密集的养殖环境会引起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由此导致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3、引发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药物因素:水产养殖中普遍存在滥用药物的状况,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或者是使用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这些都会造成草鱼的肝损伤。不论是饲料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药物因素,草鱼肝胆综合症的主要诱因都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导致肝胆功能逐渐丧失。肝脏是鱼类最大的腺体,也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除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吸收外,还可把吸收的营养素合成糖元、脂肪和蛋白质,同时也担负着解毒、维生素贮藏、免疫等重要的作用。其一旦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就会导致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也极易爆发继发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草鱼的健康养殖发展。

185 评论

母婴家居学院

【症状】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黯黑而发红,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或是轻微出血肌肉充血明显,住往全身的肌肉都呈红色,10厘米以下的病鱼,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可见皮下充血;10厘米以上的病鱼,剥去皮肤后肌肉有点状或斑块状淤血。病重者,全身的肌肉充血,呈鲜红色,鳃部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重者有“白鳃”现象。此类型在较小的草鱼种中较常见。(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及各鳍基部有明显的出血,有的鳞片下也有出血现象。肌肉有点状出血或全身出血,肠道多数充血,少数病鱼的肠道和肌肉出血不明显。这一类型多在较大的草鱼中出现。(3)肠炎型:主要表现在病鱼肠道的局部或全部因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壁微血管充血特别明显,体表及肌肉的出血现象不明显,少数病鱼的肝、脾、肾等器官局部出血或因失血而呈灰白色。该类型在大小草鱼种中都可见到。【诊断要点】(1)根据疾病症状与病变,特别是全身多组织与器官的出血可做初步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结合病鱼的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2)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发病早期,这两种病的症状是很相似的,但是对病鱼活检时,便可以发现:患病毒性出血病的草鱼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而患细菌性出血病的草鱼肠壁弹性较差,轻者仅见前肠和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现紫红色,肠腔内一般无食物,而有很多淡黄色的黏液。

310 评论

失忆看星星

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海水梭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淡水梭鱼更高。另外,海水鱼中的欧咪伽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梭鱼高得多,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318 评论

最好的我~

近年,苏北地区水产养殖行业中梭鱼养殖比重逐渐增加,梭鱼属鲻形目梭属, 外部形态与鲻鱼相似,但脂眼睑不发达,生活于沿海和河口,也能生活在淡水中,是广温、广盐性鱼类。连云港地区俗称丁鱼,海淡水均有养殖。由于环境污染和混养模式下梭鱼养殖的推广和普及,梭鱼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害,而急性出血病在各种病害中传播性广,发病速度快,危害性最大。连云港永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对苏北地区养殖户的走访和各发病池塘的研究与分析,对梭鱼的急性出血病提出了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梭鱼急性出血病(连云港地区养殖户俗称眦眼病)是由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的变种病毒感染引起,草鱼出血病病毒原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因所在,是中国分离的第一种鱼类病毒,多年的混养模式使梭鱼被交叉感染从而产生变种,因为病鱼症状与草鱼出血病相似,故而按照草鱼出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只能起到延缓发病的作用,且维持时间短,症状缓解约2~3天后,继续大批量死亡,直至大部分鱼死亡,死亡率约为85%~95%。因为死亡率和传播速度使养殖户闻之色变。

理论上梭鱼的急性出血病发病时间在4~11月,水温在9~36℃时均可发生,但在梭鱼养殖中以夏至到冬至为主,且立秋后较为高发,此病易与肝胆综合症混淆,病鱼前期出现口腔、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症状,背部从头到背鳍发黑,肠道内有少量食物,后期充血症状加剧,眼突出,肝肾肿大,部分病鱼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整个背部发黑,鳃丝肿大发紫,严重时出现烂鳃、白鳃症状。

梭鱼急性出血病一般分为:潜伏期、急性期和发病期,在养殖过程中非常难以实现通过免疫学来诊断疾病,大多数养殖户只有发现死鱼了才知道,而此时梭鱼急性出血病已经进入了发病期,对梭鱼养殖已经构成了危害。潜伏期一般是4~10天,梭鱼无明显症状,摄食、活动均正常,潜伏期的长短因水温的高低而不同,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反之则较长,此阶段基本无法判断是否感染。急性期一般为1~2天,病鱼停止摄食,背部颜色明显变深,出现离群独游。经解解剖可见皮下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肝出现灰白色或局部充血,脾、肾肿大并伴有轻微出血,胆囊颜色较深,因病毒毒株不同也有部分胆囊颜色变浅,易与肝胆综合症混淆。发病期长短不一,短则2~3天,最长可达15天以上,在此期间,病鱼出现眼突出、急性脏器出血等症状,同时开始大批量死亡。

鱼急性出血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1、改良底部环境,定期交叉使用聚铁类、过硫酸氢钾类和中药添加的底改产品;2、水环境消毒,每半个月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鱼虾混养池塘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溶液,且用药要避开虾类集中蜕壳期;3、科学饲养管理,定点、定时、定量投喂正规厂家的饲料,提高鱼的机体抗病能力,不可过量投喂饲料,保持优良水质;4、解除水体毒素,定期使用正规厂家的有机酸类解毒产品,解除藻类代谢死亡产生的毒素以及日常进水的农残、重金属离子等毒素。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草鱼出血病论文

    主讲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类药理学、高级水产养殖学、动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与技术、水产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等博、硕士生课程。曾任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

    rememeber2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草鱼出血病论文摘要

    姓名: 章怀云 动物遗传与育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51年8月 最高学位或学历: 本科毕业 职称:教授 本人主要经历: 198

    wangjue051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论文

    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它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草鱼出现鳃盖、鳍基、头顶、口

    7爷爱美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论文

    问题一:草鱼的烂鳃病怎么治? 一、对症施治 1、准确诊断,找出病因。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弄清病原是什么,不能仅仅凭症状判断。比如赤皮病、打印病,虽然发病

    元信上成客服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鱼类出血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1.改良底部环境,定期交叉使用聚铁类、过硫酸氢钾类和中药添加的底改产品;2.水环境消毒,每半个月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鱼虾混养池塘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溶液

    难忘那缕羁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