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5

油炸妹子
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恙虫病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吹吹再吹

已采纳

有时候我们碰到老朋友或者老熟人的时候都会兴高采烈地说一声“别来无恙啊”来表示问候,例如在平时的写信当中,我们也会在篇首加一句“老朋友,别来无恙啊”。今天就为大家来普及一个关于这句问候语的一个历史冷知识,人人都知道“恙”在古代表示的是疾病的意思,但是“恙”到底是什么病呢?

根据史书记载“无恙”这二字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而它的来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易传》了:“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按照《易传》的说法,“恙”最早描绘的是一种具有攻击性而且喜欢群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简直像食人虫,而不是一种疾病。

《易传》的说法可能让人听了有点些许不舒服。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是恙虫,又称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传播疾病。恙虫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持续高热、皮疹、皮肤受刺叮处有焦痂和溃疡、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而这种可恶的恙螨通常寄生在杂草丛生的野外与许多家禽牲畜的身上,借此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野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再有一点,当时的古代社会通常会爆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在此期间就避免不了行军打仗,而战后尸体的清理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点,否则是很容易导致瘟疫的传播的。

这一点对于的那些深居宫中的人士可能构不成威胁,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的,极大部分人还是要每天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之中成长,因此,如何巧妙地避免和防止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见面的时候,生怕传染给自己,于是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久而久之,“别来无恙”也就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有生怕传染的担心变成了一句透着亲热和关切的问候语。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汉语的魅力与古代人民相互尊敬的优良品德。

265 评论

c阿c的鲁鲁

据报道,前段时间广东省河源市两位村民被恙虫咬伤,不幸离世。同样地,有报道称前几天厦门一男子去水库钓鱼一周后发烧40℃,被确诊为恙虫病。

其实,一直以来关于恙虫病的报道并不少见,恙虫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被称为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病原体而引起的传染病。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微生物。鼠类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恙螨幼虫可通过叮咬鼠类而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进而叮咬人则可导致人感染。

如何会被感染恙虫病?

恙虫又称恙螨,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草丛中,人坐卧在这些草丛中,就可能会被叮咬,而如果叮咬人的恙虫又感染了恙虫病立克次体,则人就会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类体内能长期保存恙虫病立克次体,因此是恙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恙虫可通过叮咬鼠类而感染,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感染。

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后,如果免疫力又处于下降的状态即可发病,出现恙虫病。

感染恙虫病会有什么症状?

1. 高热

大多数患者在被恙虫叮咬后一周突发高热,可在1~2天内高达39~41℃,且可持续1~3周。常伴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食欲下降等。

2. 焦痂和溃疡

焦痂为恙虫病的特征,可见于70%~100%的患者。人被感染的恙虫叮咬后,局部随即出现红色丘疹,然后形成水泡,再发生坏死和出血,结成黑色痂皮,即形成焦痂。

由于恙虫喜好叮咬人体湿润、气味较浓及被压迫的部位,因此焦痂多见于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腋窝和腰背处。

3. 淋巴结肿大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常伴疼痛和压痛。

4. 皮疹

恙虫病的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为暗红色充血性的斑丘疹,不痒,大小不一。

如何预防感染?

(1)避免雨后坐卧在草地上。雨后可引起地面恙虫扩散。

(2)在野外工作活动时,扎好衣袖口和裤腿口。

(3)灭鼠。鼠类体内可长期保存恙虫病立克次体,应做好灭鼠工作。

(4)恙虫非常小,大小不到1mm,野外活动后应注意检查身体有无被叮咬的地方。

本文系就医160原创文章,作者:Edge,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58 评论

lostangelus

恙螨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草丛中,雌虫在泥土中产卵,约经三周孵化成幼虫。它分布在北纬30°的我国岭南以南和云贵以东的亚热带地区。其幼虫主要寄生于鼠类、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体色朱红。

寄生前其体型为257×170微米,寄生后为510×343微米。网络上的相关照片中恙虫张牙舞爪有些恐怖,实际上,恙虫非常小,大小还不到1毫米,不仔细看,容易被人忽视。

一、对人的危害

恙螨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草丛中,雌虫在泥土中产卵,约经三周孵化成幼虫。当动物或人经过草地时,幼虫爬至动物或人身上短期寄生,吸食组织液及淋巴液。通常恙螨的幼虫一生中只饱食一次。经3~5天后,离开动物宿主坠落于地上,约经三个月的发育由稚虫而至成虫。稚虫及成虫均生活于泥土中,以节肢动物的虫卵及幼虫或植物的液汁作为食物,并在泥土中越冬。恙虫立克次体在恙螨幼虫体内繁殖,并经卵传递至第二代幼虫。当第二代幼虫叮咬人或动物时,才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或动物而引起发病。

关于恙虫病的危害,如果延误治疗,由于恙虫病发展迅速,可能很快出现发热并引发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不过,并非每个被恙螨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经过4~21天的潜伏期后,被咬者会出现发烧,体温持续在39~40摄氏度左右。

每年5月是华北及港澳地区恙螨发生的起始期,6—9月达到高峰。天气偏暖,发生期有所提前。一些缺乏经验的医生容易将恙虫病误诊为癌症和流感等,误人性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临床表现

随着地区立克次体毒力的强弱以及流行的不同,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轻微,7~10天即可痊愈,重者有明显的中毒现象及神经症状,病程多在三周以上。

本病的潜伏期为6~18天(平均9-12天)。在此期间在恙螨幼虫叮咬处可出现一无痛的厅.红丘疹,约0.3-1.0cm大小。继之形成水泡,中央部位发生坏死、出血,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痂皮,即为焦痂。其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焦痂或溃疡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等隐蔽、潮湿且有汗味的部位。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焦痂的发生率各地报告不同,国内报告为85—98%,且绝大多数患者仅有一个焦痂。

潜期过后,体温迅速于2~8天内升至39.5℃~40.5℃,偶有畏寒,伴有剧烈头痛全身疼痛乏力,食欲不振,少数患者有恶心及阵发性腹痛,大便秘结。患者表情淡脉搏相对徐缓,偶有干咳,咯少量粘痰,偶带血丝。

至第一周末,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的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皮疹罕见于头部及足心.

严重病例皮疹可呈出血性。皮疹一般持续约4~7天,无脱屑但可出现色素沉着。此时,全身淋巴结肿大,约40%的病例脾脏肿大并有轻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也可肿大,或出现轻度黄疸。

病情常予第二周更行加剧,体温持续升高且多呈弛张型。脉搏、呼吸均增快。多数患者眼球结膜充血、畏光,同时尚有耳鸣、耳聋,患者由淡漠无情转为烦躁不安、谵妄,部分患者尚可出现言语不利、吞咽困难、肌肉震颤,甚至抽搐、昏迷。血压一般下降,收缩压多低于100mmHg。第一心音减弱,并可听到期外收缩及收缩期吹风性杂音。两肺底呼吸音偏低,并可闻湿性罗音。严重病例尚可出现紫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衄、眼底出血及便血等出血性症状。

至第三周病情开始恢复,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心率减慢,血压上升。约经一周症状基本消失,焦痂也趋愈合。

三、预防措施

在恙虫病发生的高峰期,旅游及野外作业者应使用驱避剂涂在衣领、袖口和裤脚上,以防幼螨上身。在裸露的皮肤上抹上罗浮山百草油或硫化钾溶液,也是防止幼螨叮咬的好办法。[3]

硫化钾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先取硫磺及氢氧化钾45克,加水375毫升,混合后加热煮沸,至硫磺接近完全溶解为止。冷却后进行过滤,并在滤液中先加入95%酒精75毫升,再加入30%酒精至总量为1500毫升为止。最后按1%的比例添加薄荷等香料,混匀后分装在小瓶内备用。使用时应先摇匀,再用脱脂棉蘸药液涂在皮肤上。

另外,在恙螨发生高峰期,在野外旅游或作业者要注意不在草地上坐卧,谨防幼螨叮咬,随身携带罗浮山百草油可治可防恙螨叮咬。特别应结合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灭老鼠,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

四、注意事项

1、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衣服和环境,保持一个清洁物环境。喜欢种植花草的家庭应注意定期除虫,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2、定时进行消毒除虫,防患于未然。

3、外出效野时要穿上防止皮肤被叮咬的布鞋及衣物。

4、被虫子叮咬后,要及时就诊,切勿怀着饶幸心理。

5、对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要照顾好,预防他们被毒虫叮咬。

6、身体出现不适,要检查身体是否被虫子咬伤,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五、相关成语

“别来无恙”的由来:

人们在信中或久别重逢时,总喜欢写上或说上一句:“别来无恙”。“无恙”意指没有疾病和灾祸,更常用的是问候语了。

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一种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者老鼠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初蜇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疱,并有发烧以致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问候语。

13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恙虫病的护理论文

    宝宝肌肤娇嫩,一不小心可能就成为蚊虫的“盘中餐”。然而,有一种虫子可要当心,一旦被它“叮”上,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健康!这种虫子就是——恙虫! 可能

    四肥居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驱虫病的论文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

    王道之战约定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恙虫病的论文

    恙虫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杆形,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蜱虫肉眼可观,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状

    木雨大大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恙虫病论文

    陈心陶一生致力于研究寄生虫学,有着广泛的学术兴趣。他对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恙虫病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严密的科学性。对于学术上的问题,没

    鱼米芝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恙虫病论文文库

    中医经典著作 杏林春暖 2003/12/29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之《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它既不属于某一时期

    楞大个肚兜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