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枫2007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数已经跃升到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肠癌要如何预防?害怕做肠镜怎么办?2022年4月15日晚,在“肠治久安”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首场专家科普直播活动上,多位专家就肠癌如何进行早筛早诊早治给出详细讲解。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大肠癌约56万,在城市里,肠癌发病率位列肺癌之后,跃居第二位,每10个癌症病人中就有1人患大肠癌,并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
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这也直接导致我国目前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很低:约9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反观美国,从2000年-2010年,在50岁到75岁的人群中,得益于肠镜筛查,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王锡山教授表示,在他接诊的肠癌患者中,最小的患者年龄只有2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有107岁,跨越了不同的年龄阶段。但大肠癌虽然高发,却并不可怕,我们大可不必谈癌色变。只要做好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就能把肠癌拒之门外。王锡山教授认为,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去保养自己的爱车,却不愿意去医院做体检。如果每个个体都有肠癌筛查意识,建立起防癌的体系和意识,对提高国家结直肠肿瘤防治是加分项。
王锡山教授表示,肿瘤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高危人群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都应该早做肠癌筛查。王锡山教授诊治过一个有家族遗传史的典型案例,一家10位家庭成员,有7位得了肠癌,可见肠癌的家族史要特别得到重视。而现在常见的“夫妻癌”则不属于遗传因素,这是由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引起的。“每个人都应该善于捕捉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并在早期介入,肠癌完全是可防治的。”
阿雯雯777
甘肃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这是一个很吓人的案例。每年我国都会有很多人因为肠癌而离世,所以引起了大众对肠癌的关注与重视。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也不再不断的上升。那么,为何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
一、为何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肠癌的发病率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饮食不当,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喜欢暴饮暴食,喜欢吃一些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喝酒,挑食,只喜欢吃肉,喜欢吃宵夜……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这些坏习惯就会增加肠癌的风险。还有,生命在于运动。现在的人都不喜欢运动,运动量不合格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然后,现在的人也喜欢熬夜。熬夜就会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就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就会增加细胞突变的机会,从而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然后,肠癌的发病率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本人患大肠癌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很多。还有,如果患有肠息肉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肠息肉病变,最后发展成为肠癌。
二、生活中该怎么预防肠癌?
预防肠癌,在生活当中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经常吃一些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粮。然后,要多运动,不要久坐不动。运动能够有利于排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如果自己的家里面有人患过肠癌的,那么其直系亲属一定要定期去体检,做胃镜检查,这样才能提前发现身体的癌前病变。最后,一旦患有肠息肉这种疾病,及时治疗很重要。
37856552ah
肠癌的发生和什么因素有关?一、饮食因素: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有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有关。二、职业因素:虽然一般认为,大肠癌并不是一种职业病,但职业因素和大肠癌发病的关系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肠癌患者中生产石棉绝缘材料的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也证实,吞食的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此外,在金属工业、棉纱或纺织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等行业中,大肠癌的标化死亡率和死亡率也较高。
24678happy
引发大肠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这些:1、年龄因素。我国40-74岁人群中,约有亿人属于肠癌高危人群,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2、饮食因素。久坐缺乏运动、长期吸烟喝酒、饮食辛辣重口人群;3、遗传因素。便秘3个月以上、出现粘便血便、间接性腹泻人群或是有肠癌/息肉家族史、有糖尿病或胆道疾病人群,建议及时的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孩子的笑
在美国矽谷和台湾皆设有研发中心的全球癌症检测龙头CellMax Life合度精密生物科技公司,以致力透过非侵入性血液检测,提供一般大众都负担得起的早期癌症侦测及管理的方案闻名,今天于2018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年会消化道癌症研讨会临床研究发表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显示运用 CellMax Life专利CMxTM平台进行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测(CellMax CTC blood test),不仅能早期侦测出大肠直肠癌,并在许多临床案例中,也能侦测出早期癌化病变,检测的准确率达到84-88%!
大肠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 如果在早期发现,其治愈率是非常高的,然而在台湾,大肠直肠癌却已连续九年稳居十大癌症的第一名!传统的大肠直肠癌筛检方法,如大肠镜或及粪便检测,是侵入式或不便利的,以致于民众接受大肠镜的意愿偏低,导致大多数的大肠直肠癌被发现时为时已晚,无法达到提升存活率的目标。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暨本研究计画领导人蔡文司医师表示:「本项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早期大肠癌或前癌病变中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就可能产生,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CMxTM平台能非常灵敏的检测出CTC,精准评估癌症风险,为那些想要定期接受检测,但却抗拒大肠镜检测,或不愿意接受粪便检测的民众,提供一项全新又便利的癌症筛检选项,并且此项晶片平台检测技术未来也能应用在乳癌、摄护腺癌、肺癌等等癌症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TC) 循环肿瘤细胞(CTC)来自于癌症肿瘤转移的过程,癌细胞由原位肿瘤剥离并进入血液循环中。循环肿瘤细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可以被用来检测癌症,但目前大部分循环肿瘤细胞的技术都只能侦测晚期的癌症。CellMax合度生技的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测(CellMax CTC blood test),也称为”液态切片(liquid biopsy)”,可以早期在血液中侦测出这些循环肿瘤细胞。这是最早的临床研究之一,显示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测(CellMax CTC blood test)可以有效地在早期、更易于治疗的时期侦测出癌症。
在这次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620位超过20岁自愿接受此研究的受检者,这些包含了到医院接受常规大肠镜检查或是已经证实罹患大肠直肠癌的患者。在接受大肠直肠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切片后,438位受检者被发现罹患有癌前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s, pre-cancerous growths)或是早期到晚期的大肠直肠癌。剩余的其他参与检测者则没有罹患瘜肉或是大肠直肠癌的迹象,因此做为此临床研究的对照组。
受检者只需要透过常规抽血取得2ml的周边循环全血,即可进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血液检体接下来经由CMx检测平台处理,血液检测结果与大肠直肠镜结果再进行盲性分析取得最终的比较数据。
本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此检测的敏感度(sensitivity),在有检测到CTC的癌前病变群体中有77%,在有检测到CTC的第一到第四期癌症群体中有87%。在同时计算敏感度(sensitivity)和专一性(specificity)后,检测的准确度(accuracy)在癌前病变和癌症检体中高达84%~88%。此外,此项检测的准确度也优于现行大肠直肠癌筛检指引的粪便潜血检测(FOBT)。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肠胃科医师暨生物工程创新与设计中心的医学主任Ashish Nimgaonkar医师表示:「CellMax的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测(CellMax CTC blood test)可以填补大众对于同时兼具便利且可以正确侦测早期大肠直肠癌的检测需求。由于这项检测的血液检体只需要一般常规的抽血,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整合进入一般大众的检查项目,提高检测率。」
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者计画在台湾展开更多的临床研究并在将来延伸展开美国的临床研究。由于循环肿瘤细胞剥离的机转,以及CMx TM 平台侦测的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实体肿瘤,因此,预计此平台将可为其他实体瘤如乳癌,肺癌和摄护腺癌提供良好的结果。
CellMax Life合度生技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Atul Sharan表示:「早期侦测或许才是癌症的唯一解方。为了能够更有效果,早期癌症的筛检检测必须是非侵入式、简单、可负担得起且准确的,而CellMax Life的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测(CellMax CTC blood test)符合所有这些要求」,他进一步指出:「近来的调查显示,在未选择侵入式大肠直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有超过80%的患者倾向选择血液检测而不是粪便筛检。本检测可以提供患者另一个选项并且也可提高筛检率」。
本临床研究是由台湾卫生福利部第二期癌症研究计画资助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执行的提升癌症存活率转译研究中之一项子计画,研究成果将由此研究第一作者蔡文司医师在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消化道癌症研讨会发表(2018 ASCO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ymposium)。届时参与大会者也可以到CellMax Life合度生技公司的摊位(编号#27)参观并了解更多关于CellMax CTC blood test 在大肠直肠癌的研究结果与应用。
癞皮狗旺旺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曾有这样的经历:
当急切的便意来了,你匆匆奔向厕所,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泄洪之后,你无情地按下了冲水键!随着湍急的水流冲刷,这团污秽被冲洗殆尽,你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
不过有时候,排便也隐藏着 健康 的“蛛丝马迹”。
肠癌,已悄悄进入了高发期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国人平均寿命增长、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肠道疾病也逐渐进入了高发期。特别是肠癌病发率有明显增长,已然成为仅次于食管、胃癌的第三大类消化道肿瘤!
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上、有 肠癌家族史、有慢性肠道疾病、饮食不 健康 、常年吸烟酗酒的人群, 就是肠癌的高危者。
排便次数,与肠癌也有密切联系?
早前一项研究报告,就揭露了排便次数与肠癌之间联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通过对这50万人长达十年的追踪和分析显示,在随访期间 被查出患肠癌的人群达到了3056人,其中1475人为直肠癌患者,1548人为结肠癌患者。
(论文截图)
研究调查显示,每天排便次数过多、排便习惯紊乱的人,5年内患肠癌的几率也会有所提升!
在排除其他致癌因素之后,研究显示每天大便次数多于1次以上的人,患直肠癌、结肠癌的风险,都高出了正常排便的人群。特别是 直肠癌患病风险,是每天大便一次人群的37%以上。
(论文截图)
每天排便多次的人,患肠癌风险会更高
在肠癌的早中期,受癌肿影响患者也可能会有排便习惯紊乱,比如 一天内多次大便、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里急后重感 等,都是肠癌的典型表现。
这也就是说,排便次数过多,不单单是患肠癌几率高,更可能是肠道癌变后发出的求救信号。
排便次数多,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患肠癌
事实上,排便次数,并不足以作为肠癌的前期症状,更多还得需要结合排便的质量来分析。
若出现 无痛性混合样血便、大便形状改变(扁条、细条、带有凹痕的大便)、消瘦贫血 等,那么就需要考虑这或许就是肠癌发展期的常见症状。
对肠癌高危者来说,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就需及时就医检查!
要想真正辨别肠癌,还得需要专业医疗诊断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诊断肠癌的方法主要有 粪便潜血测试、肛门指检、肠镜筛查 等。这其中肠镜筛查的准确率更高,发现早期肠癌的几率高达99%以上。
所以,即便是没有任何症状,属于肠癌高危者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但实际上,从科学角度来看,每个人的体质、年龄与饮食都不相同,排便习惯并不是固定在某一时间段,而是一周内大便次数在2次以上,且有自己的排便规律,大便成形、容易排出,这就属于 健康 情况!
经常便秘,是否会引起肠癌呢?
不少相关研究以及媒体都宣称:便秘,会引发肠癌!
但事实上,本身便秘在医学上连“疾病”都不算,本质上是一种可由多种复杂单独或共同引发的“常见癌症”,就如同发热或咳嗽那样。
而在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所列举的大肠癌风险因素,主要是年 龄、肠道息肉、某些炎症性肠病、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 。
但这些因素中却没有单独提及“便秘”,在医学越来越严谨的今天, 尚未有更确切的医学证据来证明---“便秘”与大肠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所以对于自己的大肠癌,不要被直觉欺,本身肠子就用来装实,无论你肠道运动频繁是否,这些东西本来就始终装在肠子里存活着。
不过便秘虽然不是病,但憋的时候的确难受,所以还需要多吃膳食纤维,多吃菜!
参考文献:
【1】杨淞淳,申泽薇,余灿清,中国成年人排便频率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4): 382-388
【2】《中国50万人群调查,每天多次排便者,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中国循环杂志.2019-04-2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应用(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二)、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三)、应用于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价
有两本期刊你可以参考学习下,如(环境保护前沿)、(气候变化研究快报),都汉斯汉斯出版社的OA期刊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应用(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二)、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三)、应用于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价
文发网 免费提供论文写作的参考资料 直接百度“文发网”就可以找到【关键词】甲型流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肺炎2009年11~12月,新疆奎屯地区甲型H1N1流
流行病学与统计 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 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