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8

麻辣土豆56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名词解释技巧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初夏红豆冰

已采纳

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学习方法:生药学是中药学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与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及有关天然药物、中药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生药多来自植物,因此药用植物学是生药学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习生药学要多联系实际,除学好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要十分重视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多在野外或药材仓库,标本馆(室)和实验室中辨认,多进行观察和比较,比较各类药用植物和生药标本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再对照教材及课堂讲授的内容或其他参考书,以便加深印象和理解、掌握书本有关内容。

268 评论

老娜再修行

药学的解释

[pharmacology]

研究 药物的科学

词语分解

药的解释 药 (药) à 可以治病的 东西 :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药剂。药膳。药到病除。良药苦口。 有 一定 作用的化学物品:火药。 * 。杀虫药。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药。 毒死:药老鼠。 古同“约 学的解释 学 (学) é 效法,钻研 知识 ,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 讥讽 人只知 模仿 ,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

277 评论

潇潇若雨

生药学名词解释总汇 1. 药物(P1):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 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2. 生药(P1):就是药材,一般是指取自生 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料)药之意,实为经过简单产地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 3. 中药(P1):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 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4. 中成药(P19):指根据一定的处方,中药 饮片的性质和临床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剂型。 5. 饮片(P21):指制成适合于中医临床选用, 以供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的总称。 6. 地道药材(P6):指特定产地所产的优质 高产药材。如浙江产的白芍、白术。 7. 中药炮制(P20):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 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发霉(P10):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8. 变色(P10):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 变质现象,指生药在采收加工、贮藏中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色泽改变。 9. 泛油(P10):即“走油”,是生药在贮藏 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指含油生药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也指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0. 生药鉴定(P38):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 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 药 作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鉴定。 11. 原植物鉴定(P39):是应用植物分类学的 方法,把各种植物药的植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学名的一种方法。 12. 性状鉴定(P40):指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从而鉴定生药的一种方法。 13. 理化鉴定(P41):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分 析来鉴别生药的有效成分或利用生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殊反应来间接的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 14. 显微鉴定(P41):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 物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其后含物的特征,以供鉴别生药的真品、伪品、类似品或代用品的一种方法。 15. 显微化学反应(P42):是将中药的干粉、 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或产生特殊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亦用于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16. 微量升华(P42):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 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有黄色针状(低温时)、片状和羽状(高温时)结晶。 17. 荧光分析(P42):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 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 18. 层析法(P43):是利用生药中所含各种化 学成分因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当选择某一条件使各个成分随着展开剂流过支持剂或吸附剂时,各成分可彼此分离,然后在支持剂或吸附剂上经显色剂显色(或不需显色剂显色)、或在紫外光下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获得一定的层析图谱,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 19. 水试(P41):利用某些药材放入水中,能 产生特殊的现象如旋转、沉浮、水染色、粘滑等,来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20. 火烧(P41):利用某些药材用火烧之,能 产生特殊的气味、烟雾、响声、颜色等现象,来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21. 总灰分(P45):将药材加强热灰化,则细 胞壁和细胞后含物中的无机物质即成为 灰烬而残留,所得的即为总灰分,其中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22. 生物碱: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 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3. 甙:甙类又称配糖体,它是糖或糖的衍 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其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中非糖部分就称为甙元(aglucone),又称配糖基,其连接的键则称为甙键。 24. 车轮纹(P40):指川木通断面导管孔洞排列呈环轮状。 25. 星点(P52):大黄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26. 云锦花纹(P54):何首乌韧皮部有4-11 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 27. 钉角(P56):附子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 围的瘤状突起的支根。 28. 菊花心(菊花纹)(P58、86):有的生药 的木部导管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似盛开的菊花,如菊花、甘草、白芍、桔梗等。 29. 过桥(P59):又称“过江枝”,指黄连根 茎中段有细廋、光滑如茎杆的节间。 30. 金井玉栏(P63):指药材横切面上,外圈 皮部(皮层和韧皮部)白色或白色,中心木部(木质部或包括髓部)黄色或淡黄色,习称金井玉栏,亦称金心玉栏。如桔梗、黄芪、板蓝根等。 31. 珍珠疙瘩(P67):指人参须根上的不明显 的疣状突起。 32. 芦头(P67):根类生药根头上的根状茎。 33. 艼(P67):根类生药上具有的不定根。 34. 芦碗(P67):存在于根类生药的根茎上的 凹窝状茎痕。 35. 枣核艼(P68):人参芦头上,茎痕数个呈 凹窝状,交互排列,上生有不定根,既粗短,两头又细,形似枣核,存在于人参芦头上的呈纺锥形的艼。 36. 铜皮铁骨(P71):三七药材呈纺锤形,质 地坚实难折断,断面中心有菊花心,外缘近似铜绿色,中间部分呈铁黑色有光泽,习称"铜皮铁骨"。 37. 疙瘩丁(P71):白芷表面灰棕色至棕黄色, 有支根痕及横向皮孔样突起,称为“疙瘩丁”。 38. 蚯蚓头(P77):指防风根头呈圆柱形,有 密集的环纹,形似蚯蚓的头。 39. 帚把头(P77):指防风根头的密集环纹上 残留的叶基维管束。 40. 狮子(盘)头(P88):党参顶端芦头周围 的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 41. 朱砂点(P90、92):有的生药断面黄色, 散有众多红棕色或橙黄色的油点,习称朱砂点,如茅苍术、木香。 42. 起霜(P92):茅苍术断面露置稍久可析出 白霉样针晶(苍术醇),习称“起霜”。 43. 针眼(P95):半夏表面中央凹陷茎痕周围 密布的点状根痕。 44. 怀中抱月(P97):指松贝外层两枚磷叶, 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型,习称“怀中抱月” 45. 观音座莲(P97):指松贝内有心芽和小鳞 叶1-2枚,底端鳞茎盘较平可直立。 46. 珍珠点(P102):天麻表面环节上的点状 痕点。 47. 鹦哥嘴(P102):天麻表面顶端的干枯芽 孢。 48. 肚脐眼(P102):天麻一端的自母体脱落 后的圆脐形疤痕。 49. 起镜面(P102):天麻断面平坦,黄白色 或淡棕色,角质样。 50. 镶嵌细胞层(P151):有的果实类生药内 果皮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并列为一群,各群斜向联合,形成镶嵌细胞层。 51. 错入组织(P152):有的种子种皮和外胚 乳形成折合层,有规则地错入内胚乳中,或仅外胚乳错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如槟榔、肉豆蔻。 52. 乌金衣(P220):天然牛黄表面具有的黑 色光亮的薄膜。 53. 挂甲、透甲(P220):牛黄用清水调后, 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称为“挂甲”。同时有清凉感透入指甲称为透甲。 54. 无影纹(P221):羚羊角表面类白色或黄 白色,光润似玉,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习称“无影纹”。 55. 通天眼(P221):指羚羊角对光透视,上 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56. 水波纹(P221):羚羊角中下部有10-20 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习称“水波纹”。 57. 当门子(P222):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 的麝香仁,由于多集中于囊口,习称“当门子”。 58. 银皮(P222):麝香剖开后半透明,可见 内层皮膜棕色,习称“银皮”。 59. 冒槽(P223):指将槽针插入麝香囊孔, 旋转槽针,撮取香仁,取出立即检视,槽内香仁应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60. 二杠、大挺、三岔(P224):仅有一个侧 枝的花鹿茸,称为二杠;主枝习称“大挺”;具二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61. 单门、莲花、三岔(P224):仅有一个侧 枝的马鹿茸,称为单门;具二个侧枝者习称“莲花”;具三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62. 珍珠盘(P225):鹿角基部有盘状突起, 习称"珍珠盘"。 63. 骨钉(P225):鹿角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角尖平滑,中下部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 以下内容为了解部分: 64. 子实体:又叫子座,系真菌中能产生孢子 的菌丝体,如灵芝、香菇、蘑菇等。 65. 子座:指能够容纳子实体的座垫。 66. 菌核:真菌的菌丝组成的坚硬的休眠体, 包括营养菌丝和能育菌丝,如猪苓、茯苓。 67. 黄马褂(P67):存在与红参表面的黄褐色 的斑纹。 68. 齿轮纹:指羚羊角基部横切面周围呈锯齿 状的凹凸。 69. 合把:指羚羊角通体如玉,有10~20个 隆起的环脊环绕,其光滑自然,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有舒适感,习称“合把” 70. 羚羊塞:指羚羊角下半段内有骨塞,长圆 锥形,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习称“羚羊塞”。 71. 连珠斑:蕲蛇腹部鳞片灰白色,杂有黑色 类圆形的斑块。 72. 佛指甲:指蕲蛇尾端的一枚三角形深灰色 的角状鳞片。 73. 方胜纹:指蕲蛇背部中央共有24个灰白 色菱方形的大斑纹,习称“方胜纹”。 74. 龙头虎口、翘鼻头:蕲蛇头盘中央,呈扁 平三角形,吻端上翘,称“翘鼻头”;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 75. 血板、烫板:乌龟捕捉后杀死,除去筋肉, 取腹、背甲直接晒干,因留有血迹,故称“血板”,习惯认为血板质量较佳;如用开水烫死后再除去筋肉,取腹、背甲直接晒干,则称“烫板”,其表面无光泽,皮多已脱落或有脱皮痕迹。 76. 马头蛇尾瓦楞身(P1):描述海马头似马 头,全身有似瓦楞子的节纹,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似蛇的特征。 77. 白颈(P1):广地龙体部前端有一条类白 色或肉白色的环带(生殖环带),习称“白颈“。土地龙生殖环带多不明显。 78. 朱宝砂(P229):呈细小片块状,色红明 亮,触之不染手的朱砂。 79. 镜面砂(P229):呈不规则薄片状,边缘 不整齐,色红鲜艳,光亮如镜的朱砂。 80. 豆瓣砂(P229):呈较大块状,色暗红, 质重不易碎的朱砂。 81. 碎砂(P229):呈细小颗粒或粉末,色红 明亮的朱砂。 82. 明雄(雄黄精)(P230):颜色鲜艳,半透 明有光泽的雄黄。 83. 天字雄黄(P230):块较大,外表橙红色, 表面有橙黄色粉末,质脆的雄黄。 84. 地字雄黄(P230):呈块状或颗粒状,较 小,色红透熟的雄黄。 85. 钉头(P232):赭石的其中一个表面的圆 形乳头状突起。 86. 血珀(P232):呈不规则块状,颗粒状, 表面血红色的琥珀。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名词解释技巧论文范文

    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

    麻辣土豆5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柔性名词解释中药学论文

    建筑物的基础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

    gansk兵临城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药学科研论文名词解释

    药学的解释 [pharmacology] 研究 药物的科学 词语分解 药的解释 药 (药) à 可以治病的 东西 :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

    wwddllhhppqq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论文名词解释

    意思不一样、用处不一样。1、意思不一样。医学研究文书:在医学上进行的一系列的问题研究,深入讨论,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医学论文: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

    梦想成真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名词解释释

    就是医生经过自己的经验 经历 写出来的具有学术性的 用来晋升职称的论文啊

    文姐吉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