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j快乐柠檬头
我院于2003年4月成功的实施了1例成人异体肝移植术,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于2003年因肝癌收住入院。患者因半年前一次饮酒后感上腹胀痛不适,伴乏力,小便发黄。于外院就诊,B超、CT均示肝占位,细胞学穿刺检查,病理诊断为肝癌。于外院行5次放射介入治疗,复查示病情进展,治疗无效。20余天前出现全身黄染而入院。入院时慢性病容,全身黄染,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 mmol/L,直接胆红素 mmol/L,γ-谷酰转肽酶1171 u/L,碱性磷酸酶193 u/L,血小板72×109/L。经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经外院会诊,有肝移植手术指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遂于2003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成人异体肝移植术,术后患者转入ICU,5月13日转入普通病房,于2003年7月16日痊愈出院。 2 术前准备 病房准备 准备单间病房,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墙壁及室内用物,紫外线灯消毒房间。 患者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以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并避免增加肝脏负担。患者皮肤准备,双侧腋窝、腹股沟及全胸全腹备皮。 心理准备 患者从确诊到手术前已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虽经治疗,但病情仍在进展,故表现较为焦虑,希望能尽快治疗痊愈,可是对手术及手术后的效果,特别是对术后预期寿命问题顾虑较多,家属也希望尽快手术,以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要稳定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介绍其他手术成功的病例,从而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其次对家属要争取配合,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情,使家属对手术既抱有希望和信心,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思想准备。 3 术后护理 病情监测 循环呼吸系统监测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每小时尿量,严格记录出入量每12 h 1次,每24 h总结1次。术后患者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手术次日摘除呼吸机,改用挂耳式双腔鼻导管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为99%~100%,同时监测血气分析。观测咳嗽咳痰情况,每日雾化吸入3次,雾化液中加入沐舒坦,以稀释痰液,利于患者排痰,同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并协助拍背排痰,患者能自行将痰液排出。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经自行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本次手术后因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使血压升高,升至180/122 mmHg,遵医嘱使用爱络、亚宁定、利血平降压,待患者进食后,改为口服降压药后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管道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患者所带管道较多,如右颈内静脉置管,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腹腔引流管4根(包括肝上、肝下、脾窝、盆腔),T形管2根,胃管,尿管,右桡动脉置管,接患者时要妥善放置各种管道,并用胶布贴在管道上写明加以区分,谨防脱落打折。每日更换引流袋,量多时随时更换,并详细计算量分另记录,最后总结。定时挤压引流量,防止引流管堵塞。 保护性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进病房,要穿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换鞋,戴鞋套。患者使用的被服、衣裤、腹带都经高压灭菌消毒,病室内的墙壁、地面、用物,每日消毒液擦拭。病室保持恒温,约在25 ℃,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3次,每次30 min。患者每日温水擦浴1次,口腔护理3次,每次为稀碘伏碳酸氢钠液,呋喃西林液交替使用,进食后每次进食结束都予碳酸氢钠液漱口。除工作人员外,减少探访人员,转入病房后固定陪护人员,减少探视。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褥疮 肝移植患者因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怕翻身过剧引起肝脏移位,及避免右侧卧位以压迫肝脏,以及使用腹带而因腹带接缝处不平整压迫背部皮肤。虽已使用气垫床及平卧、左侧卧位交替,但背部和臀裂处仍出现3个小褥疮,发现情况后,增加患者翻身次数,由每次3~4 h翻身1次改为每1~2 h翻身1次,每班用稀碘酊(碘酊)或碘伏擦拭创面1~2次,并用氧气吹创面,每次5 min左右,之后涂上珍珠粉,创面逐渐愈合结痂。 出血 此患者术前血小板偏低,术后引流液较多,色鲜红,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等,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量挤压引流管,及时更换引流袋及浸湿的敷料,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经各项处理措施后,患者引流液逐渐减少,性质由血性逐渐混血性。 高热的护理 2003年5月3日,患者术后1个月,体温突然升高,达 ℃,予腹水作培养和药敏试验,示洛邓葡萄球菌生长,改用敏感的抗生素后体温逐渐下降。至5月11日体温上升达 ℃,又予腹腔引流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提示牛链球菌生长(+),根据结果再次改用敏感抗生素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发热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同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 ℃予以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大动脉冷敷,体温超过 ℃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降温后及时测量体温,发热时及时测量体温,发热时每2~4 h测量体温1次,注意观察面色、呼吸、血压和出汗量,并为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和被服,防止受凉,并嘱患者多饮水并漱口,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术后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此患者原来性格比较开朗,但因术后体质虚弱,卧床时间较长,加上身上管道较多,活动不自如,事事需要别人帮忙,再加上家属不能探视,表现的较焦虑。鉴于此,护士经常开导患者,使患者对自己现在的病情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其知道消极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现在减少探视是为了预防感染;对家属,患者病情稳定时允许每日探视1次,当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帮助患者家属解除悲观情绪,以免影响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4 小结 本例患者是我院经治的第一例肝移植患者,我院是在只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很少的情况下逐渐摸索出来的,肝移植的患者术后特别要注意的是抗排斥反应和抗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要定时定量,准确掌握服药前后禁食时间,经过此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历,为我院今后的护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上善若水maggie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1
浅谈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
【摘要】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比较多,注意事项比较多,因此难度比较大,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话,就更加的加重了护理过程的风险性问题。
肝胆外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往往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素质问题、医疗器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肝胆外科应该要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和处理,让医院的医疗纠纷尽量的避免,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不统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因此导致了护理质量得不到患者的满意,加上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总是得不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就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些帮助,让护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人员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一些危重患者,同时会有并发症存在,因此护理起来并不轻松。
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护理安全意识,工作也是比较粗心大意,因此容易出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而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对患者的不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绪,将情绪向患者发泄,导致了患者的投诉,引起了护患纠纷。
还有就是护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操作生疏,因此对患者的抢救产生了影响,或者是进行药物的使用不够灵活,导致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所诟病。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比较重因此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其心理会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目前社会群众普遍的具有比较高的法律意识,也导致了护理投诉量直接增长,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就会不依不挠的,因此纠纷往往很难避免。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与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了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
医院医疗器械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维修,导致了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不善和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对于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没有进行训练,使其无法胜任护理工作。
社会方面的问题 新的医疗体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的医疗技术先进度比较高,而且医疗风险一直都存在,因此,也是比较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满意,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问题和冲突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
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
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
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其和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有关,甚至是关系生命安全,如果没有足够强烈的防范意识,那么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待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不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导致了护理质量跟不上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通过总结和反省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
[2]苗青,杨晓丽.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8).
[3]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07)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然后应用NRS评价量表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且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患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肝胆手术,它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其范围涵盖肝脏手术、胆囊手术、脾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等,它具备治疗范围广、患者众多的特点。
相应的,肝胆手术医疗意外及并发症也较多。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适[1]。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2]。
患者切口疼痛以术后24h最为剧烈,术后(2-3)d疼痛逐渐缓解。
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器官的生理功能及休息,因此进行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5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在干预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P>,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 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一般护理等。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干预组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二大方面即术前疼痛护理及术后疼痛护理。
术前疼痛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接诊,收集患者的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住院制度,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然后,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病情相关的问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有创伤经历及手术史的患者,我们应了解以下一些问题:创伤及手术是怎样发生的;患者既往止痛药的应用情况;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
在现今社会下,培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 教育 的重要目标。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护理专业的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护理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护理专业论文 范文 篇一:《试论提高护士水平
要保证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与满意度,就必须从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入手,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并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正确进行
胃肠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因此,管道护理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胃肠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