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82

爱吃烤鸭的小猫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实验碘化钾对小白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先生899547

已采纳

一、二氧化氯基本性质二氧化氯分子量,常温呈气态,水中溶解度为(22℃),沸点11℃,熔点―59%,二氧化氯以自由单体存在,氯―氧键呈明显双键特征,键角°,键长。Cl/ \ (Gordon et. al. 1972)O O二氧化氯具有共轭共振结构,氯的3d轨道参与C―π键共轭。液态二氧化氯极不稳定,光照,机械碰撞或接触有机物都会发生爆炸。气态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的含量高于10%时,易于爆炸。1、二氧化氯的氧化性:二氧化氯的氯含量为∕,ClO2中Cl为+4,再转变为-1,2ClO2+10Iˉ+8H+→2Clˉ+5I2+4H2O二氧化氯实际有效活性含量为×5=263%,等于Cl2的倍。2、二氧化氯与水反应: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离解常数(K)很小。ClO2+H2O HClO2+H2ClO3K=(HClO2)*(H2ClO3)∕ClO2=×10-7 (at20℃)二氧化氯在水中基本上保持不离解的形式,二氧化氯溶液对光敏感即使在黑暗中,室温下每天离解率仍有2―4%,2℃时离解率可下降至1%以下。3、二氧化氯与酚反应:二氧化氯与酚反应速度很快,生成物为无害的1、4–苯醌,而氯制剂可与酚生成氯酚(属致癌物质),由于环境污染日趋恶化,水中含酚量不断升高,即使天然地表水中酚的浓度也可达1ppm,大量氯制剂消毒中形成大量氯酚,不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氯酚有很强的刺激味,1ppm浓度也能感觉,即使有少量的酚被氯化也会发生难闻的臭味。ClO2不与酚反应产生氯酚,在水处理中有去除水中的异味的功能。4、二氧化氯与烷、烃类反应:一般情况下二氧化氯不和烷类生成氯代烷,与绝大多数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不发生反应,而氯制剂的氯化作用可生成三氯甲烷类强致癌物质。这就是二氧化氯被希望作为饮用水消毒的根本原因。5、二氧化氯与氨、胺反应:氨与氯可生成氯氨,氯氨的杀菌效果微弱,氯氨的形成可大量消耗氯制剂,甚至在含氨量较高的合成氨、化肥等物质中,即使投入极大量的氯制剂也难以出现自由的游离氯,使水质中微生物及藻类大量繁殖。而二氧化氯不和氨起反应,少量的二氧化氯即可对水中微生物及藻类起到有效杀灭作用:氨与有机物可生成伯胺、仲胺、叔胺等有机胺,具有极大腥臭异味。而氯制剂和氨和一元胺(伯胺)相结合形成氯代氨:二氧化氯不和氨起反应,主要和腥臭作用最为明显的仲胺、叔胺起氧化分解作用,因此ClO2对于畜牧养殖、试验动物饲养场及肉类加工等企业有特殊的除腥臭功能。6、二氧化氯对无机硫化物及有机硫化物的反应:二氧化氯在很宽的pH范围内和硫化物、硫化氢迅速地氧化为硫酸盐,能迅速地解除硫化物的“臭皮蛋”气味,且不会形成胶体状硫而堵塞设备,二氧化氯对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对工业污水及市政废水的处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硫醇(RSH)及二硫化物(RSSR)是有机硫的主要成分,具有令人极不愉快的气味,并能引起恶心呕吐。ClO2可迅速地氧化有机硫化物,最终产物为磺酸类物质。7、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反应:氰化物毒性极强,常存在于金属加工业(电镀)和金属开采的废水中,主要有游离氰化物不稳定的金属―氰化物、稳定的金属―氰化物。除后者外,前二者ClO2在弱碱条件下(pH<10)即可发生氧化作用。而其他氧化剂均需在pH>12时发生氧化作用,ClO2对氰化物氧化生成无毒的氰酸盐、二氧化碳、氮气。而氯制剂的氧化作用生成有毒的氯化氰气体(CNCl),尚需进行水解处理。8、二氧化氯与铁、锰的反应:二氧化氯能迅速氧化铁、锰离子,以去除铁、锰离子造成水质的沉淀和着色,氯化作用的速度较慢,氯气氧化水中的锰离子需要几天时间,且不能氧化被有机物螯合的铁离子。二氧化氯能够把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使之形成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MnO2),即:2ClO2+5Mn2++6H2O=5MnO2+12H++2Cl-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锰的去除率为69%~81%,而氯对锰的去除率仅为25%,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二、二氧化氯杀菌原理二氧化氯同样也能够把二价的铁氧化成三价的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即:ClO2+5Fe(HCO3)2+13H2O=5Fe(OH)3+10CO32-+Cl-+21H+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铁的去除率为78%~95%,而氯对铁的去除率仅为50%左右,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氨基酸内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从而达到消毒灭菌和除臭的目的。由于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单细胞的低级生物,其酶系分布于膜表面,易受到二氧化氯的攻击而失活。人和动物细胞,酶系藏于细胞器之中而受到保护系统的保护,二氧化氯难以和酶直接接触,即使二氧化氯能透过细胞膜,也很快被细胞内保护系统提供的电子使二氧化氯得到电子而失去氧化功能,从而避免了二氧化氯对酶系的攻击破坏。这里明确地揭示了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广谱高效杀菌作用,而对人和动物却是安全无害的。氯制剂的氯化作用,即能破坏细胞膜的渗透性,又能抑制细胞体内呼吸酶系,使磷酸转移酶失活。这些作用在微生物和高等动物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显示了氯化作用在杀菌同时也可对人和动物的人健康造成危害。三、二氧化氯杀菌特性测定项目二氧化氯浓度作用时间灭菌率测定单位大肠杆菌10mg/L5min100%杀灭上海市卫生防疫站金黄色葡萄球菌10mg/L5min100%杀灭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50mg/L10min100%杀灭上海市卫生防疫站HBSAg50mg/L15min 100%有效破坏上海市卫生防疫站HBSAg现场测试500mg/L15min 杀灭杂菌上海市虹口区卫生防疫站淋病双球菌 有效杀灭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白色念珠菌 有效杀灭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梅毒螺旋体25mg/L15min有效杀灭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阴道毛滴虫25mg/L5min有效杀灭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空气杀菌(金葡菌)杀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空气杀菌(枯草芽孢)3mg/杀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毒理试验结论微核实验无毒无刺激,无致突变作用。急性径口毒性实验(LD50)2%应用原液5ml/Kg 对小白鼠灌胃观察二周,未见动物死亡和急性中毒症状。LD50》5克/Kg。急性吸入毒性实验(LC50)10l/ M3的剂量对动物进行加热染毒,染毒两小时,观察两周,未见动物死亡和急性中毒症状。LC50》10 L/M3。眼黏膜刺激实验平均指数48小时后为零,属无刺激性。多次皮肤刺激实验刺激指数《30,病理组织检查积分〈4,判定对皮肤无刺激性。重金属含量属正常范围。(上海卫生防疫站)稳定性实验稳定性强,样品放置56℃水浴二周后测二氧化氯有效成份在(测前含量为)下降率为。(上海卫生防疫站)四、二氧化氯杀菌特性比较氧化作用氯化作用水中的腐植酸氧化作用强,阻断了形成卤代物的基础。二氧化氯自身不和腐植酸起反应生成卤化物形成有致癌作用的卤代烃(T HMs)酚氧化生成无害的对一笨醌,不生成氯酚生成有致癌作用且有异味的氯酚NH3不反应生成氯氨,下降消毒效果且对鱼类有害有机胺氧化仲胺、叔胺,去除腥臭功能除和伯氨结合生成氯代胺外,和仲胺、起反应,无除臭功能pH pH影响不大,在碱性中效果更佳,对于工业水处理采用的磷系碱运行极为有利只能在偏酸条件下作用较大CN不生成氰化氢,而且是唯一生成有毒的氰化氢可在pH<10条件下可以氧化的氧化物硫化物生成硫酸盐作用不明显有机硫化物生成磺酸及磺酸盐类物质,有除臭功能作用不明显杀藻作用破坏叶绿中吡咯环,夜间投放二氧化氯以避免日光对二氧化氯破坏,效更佳有杀灭作用杀菌作用高效消毒剂,破坏微生物氨基酸,使微生物尸体分解,难以形成耐药性及结垢中效消毒剂,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结构,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铁、锰迅速氧化去除铁锰,有消除水质沉淀及去色作用能氧化但速度较慢,不能氧化和有机物螯合的铁离子氧化杀菌机理只对聚于膜表面的酶系起作用,而难以对藏于高等动物细胞器内的酶系起作用,体现安全无毒、高效杀菌的双重特征对膜表面酶起作用也能透过细胞膜而对细胞内酶系起破坏作用,体现了杀菌作用和毒性间的关系五、二氧化氯杀菌检测1.试剂(1)KI溶液:10%。(2)淀粉溶液:。称取克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的沸水中,加入后不断搅拌,并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加热时间不易过长且应迅速冷却,以免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能。如需久存,可加入少量的HgI2或ZnCl2等防腐剂。(3)H2SO4溶液:2 mol/L。(4)K2Cr2O7标准溶液: mol/L。将K2Cr2O7在150-180℃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克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5)Na2S2O3溶液: mol/L。将克Na2S2O3 ?5H2O溶解在500毫升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加入克碳酸钠,储于棕色瓶中并摇匀,保存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低浓度的溶液需稀释)(6)丙二酸:20%溶液。2.实验步骤(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用25毫升移液管吸取 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三份,分别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5毫升6N盐酸、5毫升20%KI,摇匀后在暗处放置约5min,待反应完全,用100毫升水稀释。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棕色到绿黄色,加入2毫升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亮绿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计算其浓度。(低浓度的溶液标定类似)(2)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取10毫升待测消毒溶液,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2 mol/L 硫酸10毫升,10%碘化钾溶液10毫升,此时溶液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在暗处放置约5min。打开盖,让盖缘蒸馏水流入瓶内。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装于25毫升棕色滴定管中)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浅棕黄色时,加入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无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V,ml)。重复测3次,取3次平均值进行以下计算。因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 ml相当于有效氯,故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有效氯含量=M×V××100%/W式中:M表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V表示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W表示碘量瓶中样液的毫升数。¥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二氧化氯基本性质一、二氧化氯基本性质二氧化氯分子量,常温呈气态,水中溶解度为(22℃),沸点11℃,熔点―59%,二氧化氯以自由单体存在,氯―氧键呈明显双键特征,键角°,键长。Cl/ \ (Gordon et. al. 1972)O O二

335 评论

philips1111

氧化细胞膜,溶解细胞壁,抑制芽孢的形成,使细菌着色中毒死亡

328 评论

只爱小火锅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类解析生物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实验试题所占比分较大,而且是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实验的考查试题材料背景丰富,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与创新能力都在考查范围之内。“3+2”考试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根据生物实验试题的考查方式和要求,大致可以把生物学实验试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实验改错或实验改进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结果或结论等内容熟悉,能找出错误的地方并给予改正。这类试题多为验证性实验,是以生物学中一些经典实验或学生实验为基础而设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例1: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例2: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①取1支试管,注入2ml浆糊。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③向试管内加入2ml唾液。④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⑤将试管振荡后放十分钟。取出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例3:植物根系对外界环境中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即使同一种盐类,植物对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吸收量也可能不相同。如果吸收同一种盐类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该盐类称之为生理酸性盐;如果吸收同一种盐类中的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该盐类称之为生理碱性盐。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植物根系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1)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完好的小麦种子若干粒;②(NH4)2SO4(生理酸性盐);③ NaNO3(生理碱性盐);④蒸馏水;⑤精密pH试纸;⑥移液管、广口瓶(200mL)(2)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在实验前培养出发育良好具完善根系的小麦植株若干。②实验过程:第一步:取2个广口瓶,分别编1号和2号。第二步:用移液管分别向2个广口瓶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NH4)2SO4溶液(1号瓶)、NaNO3溶液(2号瓶)。第三步:取二株根系发育完善,大小及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放在2个广口瓶中并固定好,置于适宜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中培养。第四步: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植物,测定1号瓶和2号瓶内的pH值。实验结果:1号瓶pH值下降。2号瓶pH值上升。结论:1号瓶中植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2号瓶中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植物根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指出上述实验中两点明显的不足之处,并阐述其理由。 例4: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答:(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答:(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答:(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答: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解释原因,得出结论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正确地解释实验现象及原因。通过解题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此类实验不一定是学生已做过的实验,但其实验原理是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题时一定要用所学生物学知识,结合题中的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类现象、原因的解释通常是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切忌就事论事,答案中要体现出实验现象的本质。例5:“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实验一说明 实验二说明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的认识? 例6:(09福建卷)26.(25分)回答下列Ⅰ、Ⅱ题Ⅰ.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C ③ ④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例7: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①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运动反应。②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试分析回答:(1)根据实验①判断背根的功能是 。因为(2)根据实验②判断腹根的功能是 。因为三、分析实验数据、图表,得出实验结论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数据或图表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的分析所给实验数据或图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此类题时,要善于从完备的知识网络体系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例8:用蛋清制备一定量的混浊液,然后用其进行下列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一 单位:mL处理 试管号 1 2 3 4水 2 0 0 0蛋清混浊液 0 2 2 2A酶溶液 1 1 1 0煮沸后冷却的A酶溶液 0 0 0 1稀盐酸溶液 0 碳酸钠溶液 0 0 037℃水浴30min结果 无变化 液体变清 无变化 无变化实验二 单位:mL处理 试管号 5 6 7 8水 2 0 0 0蛋清混浊液 0 2 2 2B酶溶液 1 1 1 0煮沸后冷却的B酶溶液 0 0 0 1碳酸钠溶液 0 稀盐酸溶液 0 0 037℃水浴30min结果 无变化 液体变清 无变化 无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回答:(1)A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pH环境为____________;B酶发挥作用的pH环境为____________。(2)第4管和第8管液体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第2管反映的是胃内的消化过程,那么A酶是____________,蛋清的分解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4)如果第6管代表小肠内消化过程,且B酶由多种消化酶组成,其消化产物能否被吸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9:氮是植物生活必需的重要元素。为了研究植物体氮元素的含量与植物生长状态之间的关系。人们对某地区生长在不同田块里的同一品种水稻施加不同数量的氮肥,并在某一时期同时测定不同田块水稻体内氨基氮含量,并收获后统计其产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氨基氮含量(ppm,百万分之一) 90 130 160 200 150 300水稻产量(千克/亩) 250 390 446 448 447 400(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表示水稻产量与体内氨基氮含量的关系。(2)水稻体内氨基氮含量低于 时,生长不够良好,原因是影响了水稻体内 ,从而使水稻生长受到影响。四、完成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考查实验设计的原理及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这是“3+X”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出题方向,属应用层次的高要求题目。要求实验者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能根据给定的实验用品,来设计、完成实验,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要正确解答实验设计类试题,首先应加强实验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原则和技巧,以提高解题能力。例10: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的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一、验材料和用具(1)兔 (2)生理盐水 (3)酒精棉 (4)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6)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和生理盐水(见下图)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________例11: (2)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如生长素只能从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二.方法、步骤与结果:(一)制备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箱中间部分,上面放合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例1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方法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3: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五、综合类解析:此类试题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可同时考查多个方面,如实验改错、完成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等。例14:(09广东卷)31.(8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例15:蚕豆染色体数目为2n=12,蚕豆根尖在19℃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分裂周期所占时间为 h。大多数致癌物质都能提高生物的突变频率,癌症是由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其得病率是不吸烟者的倍。某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染色体变异,需在课前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现有如下材料:10粒干的蚕豆种子(假设发芽率为100%)、烟草浸出液、蒸馏水及必须的实验设备和药品,请你帮助老师完成上述的课前准备工作。(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蚕豆作为实验材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写出实验课前准备工作过程中的3个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光镜检查染色体时,应找到处于细胞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5)为了得到更多的蚕豆根尖,你应如何处理实验材料?_________。(6)蚕豆根尖的培养至少需要多少时间?_________。例16: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坏、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0H溶液,清水、碘液.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_________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新鲜唾液.(2)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步:分别向试营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后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______________的烧坏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步:10min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分析:(6)实验结论应符合下列曲线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例1参考答案:(1)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改为绿色安全灯。(2)实验步骤⑤中“葡萄糖”是错误的,应改为淀粉。(3)未设对照。对照的作法是:a.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目干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b.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c.重复题干中步骤③、④。d.重复改正后的题干中的步骤⑤。例2参考答案:有三处错误:(1)未设立对照实验,步骤①还应取1支试管,③往这支试管中加入2ml清水 ;(2)步骤顺序颠倒,步骤④应与步骤⑤对调;(3)实验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淀粉被水解,而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什么。例3参考答案:第一,该同学在放入植物之前未测试实验前两溶液中的pH值,故不能说明实验结果pH值是否上升或下降。第二,该同学未设置对照实验,即在3号瓶中装入蒸馏水,同样放入相同的植物加以培养。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pH值,以便与其它两瓶的pH值比较,才能消除植物根系呼吸作用等各种生理活动对外界溶液pH值的影响。例4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蒸馏水和镁盐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而使两组植物生长均不正常。(2)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3)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4)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例5参考答案:实验一说明: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实验二说明:根部生理活动(答“根部渗透吸水”或只答“根部”也给分)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运动的压力。根据这两个实验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例6参考答案:Ⅰ.(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 自(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例7参考答案:(1)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2)传出功能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出功能。例8参考答案:(1)酸性碱性(2)高温煮沸使A酶及B酶均失去活性(或答酶失去活性)(3)胃蛋白酶多肽(4)能吸收蛋清已被分解成氨基酸例9参考答案:(1)曲线标注及形态正确,基本反映表中数据给分(2)130ppm 蛋白质的合成(或代谢)例10参考答案: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兔血(3分)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鲜血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结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3分) 第四步:将等量的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 结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2分) (第四步中B管中不加溶液CaCl2不扣分) 问题:作为A管的对照(2分) 注:①试剂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本题对此不作要求 ②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可能有多种情况,请参照上述答案和评分标准适当给分。 例11参考答案:(2)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一):(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上面放含 IAA 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二):(4分)取补充步骤(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注:考生只用文字或图示答题均给满分。例12参考答案:方法步骤: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③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例13参考答案:(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青蛙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例14参考答案:(1)降低 增加 细胞代谢(代谢)(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呼吸(分解) 能量(ATP)(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例15参考答案:(1)利用烟叶细胞中的诱变物质引起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辨认染色体变异 (3)加蒸馏水使种子吸水膨胀萌发,长出幼芽;将发芽的种子分为二等份,一份放在蒸馏水中培养,一份放在烟草浸出液中培养;按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要求制作装片,以供观察 (4)中 (5)剪去主根,让其长出更多侧根 (6) h或20 h例16参考答案:(1)三(2)分别向 1、2、3号试管中注1mL盐酸溶液、lmLNaOH溶液、1mL清水 (3)35℃温水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4)取出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 (5)1、2号试营变蓝,淀粉末被分解,因为过酸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3号试管不变蓝,淀粉已被分解 (6)B

289 评论

束缚的漂流瓶

将两盆相同的植物各罩在一个玻璃罩子中,其中一个放入1只小白鼠,另一个抽成真空,比较两者的实验现象,即可发现抽成真空的罩内植物枯黄,没有抽成真空的罩内,小白鼠可正常生存,植物健康生长!

193 评论

蓝天勒蓝天

示范教案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课时)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情感目标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验探究法。●教具准备1.自制CAI光合作用课件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维持碳—氧平衡课件。2.实验材料用具准备:(1)按演示实验一装置提前两三天(或一周)准备,并每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收集足够的氧气,便于上课使用。(2)另准备一套和实验一装置完全相同的材料用具,便于上课演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地球上凡是生物都要呼吸,而凡呼吸,必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尤其是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的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缺氧呢?氧从何来?二氧化碳哪去了?大自然是怎样调节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的?要想破解这个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引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讲授新课〕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师:在第四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淀粉,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是有机物吗?还有没有其他成分,是什么成分?今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讨一下。教师按演示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看它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生:仔细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学生1:看到漏斗中的金鱼藻中有一个一个的小气泡产生。学生2:看到漏斗中有气泡向试管中移动。师:那么金鱼藻产生的小气泡是什么成分呢?下边大家接着看实验。教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集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两个瓶子,并告诉学生甲瓶为氧气,乙瓶为二氧化碳,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分别伸入甲、乙两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生:甲瓶中卫生香复燃,乙瓶中卫生香熄灭。师:再将罩在金鱼藻上的集有大约1/2以上气体的试管取出来,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中,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并与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并预测金鱼藻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可能放出什么气体?生:卫生香能复燃;与甲瓶中燃烧情况相同,所以金鱼藻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师:很好。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产生,也就是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有机物及氧气,而这有机物和氧气是由什么转化来的呢?下边请大家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课件:画面1:单击出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单击,蜡烛逐渐熄灭。单击出现问题1: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生:因为密闭的玻璃罩内缺氧。画面2:单击出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一个小白鼠,单击小白鼠渐渐死去。单击出现问题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生:缺氧。画面3:单击出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单击蜡烛不熄灭,植物也能长时间活着。单击出现问题3: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生: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蜡烛燃烧时要产生二氧化碳,可能为植物所利用。画面4:单击出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小白鼠不死亡,植物也生长良好。单击出现问题4: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放出的氧可满足小白鼠呼吸作用所需要,而小白鼠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也满足了绿色植物的需要。师:很好,那么大家再考虑一个问题: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在普利斯特利之后,也有一些科学家重复了他的实验,但有的并未成功,请你帮他们找找失败的原因。生:因为绿色植物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必须有光。师:对,分析得很好,所以每一位科学家做每一项实验都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思维。下边我们来总结一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同时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又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三、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吗?师:那么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吗?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二氧化碳确实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下面大家自己动手设计一下实验,也可以前后左右互相讨论讨论,实验材料及提示,大家可参考P129探究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并做到以下三点:①写出所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②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③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153 评论

新驰销售一部

你记住关键一点----单一变量(对照试验)

220 评论

洋洋和洒洒

红汞:全名2,7-二溴-4-羟汞基荧光红双钠盐,其机理是红汞中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防腐作用较弱,不易穿透完整皮肤。但对皮肤的刺激较小。但是不能与碘酒同时使用。因作用差已少用。碘酒:为碘化钾和碘单质的酒精溶液,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芽胞及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但是碘酒刺激性很强,要小心使用。龙胆紫溶液(紫药水):为C25H30ClN3。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它也能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过氧化氢:H2O2,利用其强氧化性,使细菌表面细胞膜和细胞壁坏死,细胞液外渗而达到杀菌作用,但是一般不能外用,因为对皮肤有强腐蚀性。注:近年来国外医学家紫药水(龙胆紫)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它有极强的致癌性。英国药理学家通过动物的反复实验证实,紫药水中的龙胆紫是阳离子碱性染料。这种碱性染料是一种致癌物质,为潜在的致癌剂。药理学家在报告实验的过程中说:"试实验者将紫药水分批分期地涂抹在小白鼠的皮肤上,让小白鼠系统地全身吸收紫药水,最后发现这些小白鼠全部诱发癌症,其发癌率高达100%"。紫药水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1%~2%的溶液,又叫龙胆紫溶液、甲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防腐剂。由于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还有收敛作用,临床中常用它治疗面疮、皮肤感染、皮肤癣症、溃疡、擦伤、刀伤、口腔溃疡、粘膜感染、鹅口疮、口唇疱疹、舌炎、烫伤、烧伤等。它还可以口服,其片剂内服可治疗蛲虫病。它与百部浸膏合在一起制成的膏剂,挤入肛门内,也可治疗蛲虫病。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英国卫生部门对紫药水的使用范围和包装说明作了新规定。通告中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而严禁内服,严禁涂抹于口腔、肛门、尿路等粘膜处或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防诱发癌症。【癌症的诱发需要长期及大面积的涂抹,局部的损伤致癌性不大,国内还未发现有人因涂抹药水而致癌,但用量需谨慎】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论文实验碘化钾对小白鼠

    一、二氧化氯基本性质二氧化氯分子量67.45,常温呈气态,水中溶解度为0.29%(22℃),沸点11℃,熔点―59%,二氧化氯以自由单体存在,氯―氧键呈明显双键

    爱吃烤鸭的小猫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小鼠脱脚病论文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老鼠是一种非常脏的动物,而且老鼠身上是很有可能携带病菌的。很多人家里都养了一些仓鼠,那么仓鼠身上有没有病毒的呢?如果长期养仓鼠对人体会

    格子女7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小白鼠著名实验医学杂志

    实验小白鼠现在没有在写新书,他的新书《癫狂的医学》是在2022年10月出版的。

    若伦丫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小鼠图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雄性4~5周龄ICR小鼠80只,购自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4,平均体重28.

    春天里的流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论文小白鼠实验

    因为这是一个过程 开始是老鼠 后面兔子 然后狗 然后人!~~

    旺泰纺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