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面对一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可遗传,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01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1.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2.肥胖,尤其有家族病史者;
3.明显的乏力;4.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
5.皮肤瘙痒,或反复的皮肤起痈疥;
6.视物模糊;
7.手足麻木;
8.反应性低血糖,多在餐后3-4小时,或餐前发生低血糖症状。
02
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
糖尿病的出现与饮食有关系,如果有糖尿病的遗传背景,再加上饮食上不加以控制,暴饮暴食,摄入过多油脂、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总体热量超标,容易使人体出现脂肪堆积的情况,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标准体重计算好,每天可以摄入的总质量,同时选择清淡的食物,进行食物种类和量的分配才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粗粮饮食,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与稳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03
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器”?医生研究结果公布,越早了解越好
常言道:病从口入,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有人提出:鸡蛋治糖尿病的催化剂,这种说法起源是一位德国 养生 学者发布了一篇论文,中心思想为: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会造成糖尿病的产生。
主要是因为这位德国 养生 专家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忘记了一部分的潜在因素,他所进行的研究,被调查人员以50到60岁的老年人为主,通过观察老年人的生活、作息、饮食规律以及运动方面。
随后对这399名老年人进行了专门的饮食习惯调查,发现老年人吃一些食物会诱发糖尿病的三高问题。其实这个 养生 学家忽略了一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三高疾病、脑血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数据并不能准确的得出“吃鸡蛋会诱发糖尿病”的结论。
通过研究数据,吃鸡蛋和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影响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生活习惯、运动等,都可能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经建议,成年人最好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而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鸡蛋,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04
鸡蛋对 健康 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2015-2020年美国人饮食指南》建议将这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但本月《美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却引起了轰动,因为它报道了吃鸡蛋与心脏病和早死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
适度食用鸡蛋可能有益于心脏 健康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过量食用鸡蛋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中发现的风险与饮食有关,正常情况下,除了一般饮食之外,额外每周吃3到4个鸡蛋,或每天摄入300毫克的膳食胆固醇。以前的研究表明,那些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
1、 鸡蛋与老年人 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鸡蛋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增加乙酰胆碱的数量,达到预防老年痴呆的目的。
蛋黄中含有可以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其抗氧化的作用可过滤损伤眼睛的紫外线,延缓眼部衰老,显著降低老年人退行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病率。
2、鸡蛋与儿童 健康
2015年,华盛顿大学从163名6 9月龄的婴儿中选出80人,每人每天喂食一枚鸡蛋,喂食6个月,其余婴儿不吃鸡蛋。
其结果显示:吃鸡蛋的婴儿体内的胆碱和DHA(一种ω-3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不吃鸡蛋的婴儿,胆碱和DHA系婴幼儿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报道,儿童每天吃鸡蛋可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智力,增强体质。
05
延伸阅读——糖尿病疫苗要来了,每月打一针就能降糖?
在新闻中,有些人已经听说了糖尿病疫苗,糖尿病疫苗是我国的科研团队,在2019年研制出的治疗性DNA疫苗,听说用药频率可以稳定在每个月一次。
虽然这种疫苗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是也不需要天天吃降糖药,一个月只需要用药一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算是好事一桩。
那么,这种疫苗真的对糖尿病患者有效吗?
首先,这款疫苗针对的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对二性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很小。
根据科研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疫苗通过DNA层面的干扰与控制,抑制机体对胰岛素以及胰岛B细胞的异常免疫应答,恢复胰岛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这是专门针对一型糖尿病的疫苗,二型糖尿病本身没有免疫系统紊乱问题,自然也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虽然这款疫苗在2019年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并且申请进入临床实验实验,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成临床的数据收集,还没有获得药品上市的准字号。
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相信总有一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能获得特效药,早日恢复 健康 。
沈阳硅藻泥
要区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头痛,长期依赖止痛药有引起胃溃疡、肾炎等风险,而且止痛药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治本。 止痛药成分分析家中的药箱和办公室的抽屉,总放有止痛药,头痛发烧、感冒初起,多数人会自行处方退烧止痛药。要有效对付牙痛和头痛,需要不同的止痛药。同一药厂出品的止痛药和特效止痛药,止痛功效其实没有差别,关键在你是否认清楚成分。你能否对症下药?止痛药两大类型市面发售的退烧止痛药主要分为两类:●扑热息痛(Paracetamol/Acetaminophen);●非类固醇消炎药物(NSAID's),分为亚士匹林(Aspirin)和布洛芬(Ibuprofen)。香港药学会副会长梁佳乐指出,简单来说,止痛药分为匹林类和非匹林类,非匹林类即扑热息痛,匹林类即亚士匹林,两者分别大致如下:止痛药危险●流产危险《英国医学学报》(British Medical Journal)引述丹麦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一些常用的止痛药可能会增加孕妇流产危险,怀孕愈后期服用,流产机会愈高。据《United States Patient Drug Information》指出,在人体的实验并没有显示亚士匹林会导致流产或其它问题;但在动物测试中,会引致流产。该药典建议孕妇在怀孕期最后三个月,除非有医生指示,否则不应服用亚士匹林,有些报告显示,怀孕后期服用大量亚士匹林,可能导致婴儿夭折或体重过轻。●消化溃疡《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报告,每年因止痛药导致消化溃疡死亡的人数约一万六千五百人。●致命雷氏综合征十二岁以下儿童服用亚士匹林,可能引致雷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的致命疾病,一种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中毒脑病,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水痘或胃肠道病后出现。阅读成分最实际你可知道,必理痛和特效必理痛的分别?根据非正式调查,很多人以为特效必理痛的止痛功效较强,有些人更误以为,一粒特效必理痛的效力相等于两粒普通装的必理痛,要是你懂得翻看药盒上的药物成分,你会发现,两种药同样含五百毫克朴热息痛,不同的是,特效必理痛加了咖啡因,具有提神功效。下次到药房选购止痛药,你会考虑什么:牌子?价钱?药厂?还是,你会留意止痛药的成分?其实止痛的有效成分离不开扑热息痛、亚士匹林、布洛芬,部分还加上咖啡因。若你懂得留意药物背面的成分表,便不会被那些「强力」、「特强」的卷标混淆。请教药剂师看不懂那一串串的英文字,其实可以请教一下药房的注册药剂师,梁佳乐指出,止痛药成分中的咖啡因,并没有止痛功效,只有提神作用。此外,药物是糖衣包装、胶囊、水剂或普通药丸包装,都有不同功效,糖衣包装的药物,糖衣外壳在肠脏才被溶解,作用是保护胃壁,因此,药力不及其它剂型迅速;胶囊、普通药丸和水剂同在胃部吸收,当中以水剂最容易吸收,而胶囊包装的,则需待胃液分解胶囊后,才能吸收药物。成分解析�7�1非匹林类/扑热息痛类必理痛成分:Acetaminophen 500mg特效必理痛成分:Acetaminophen 500mgCaffeine 65mg幸福止痛素成分:Acetaminophen 500mg散利痛成分:Paracetamol 250mgPropyphenazon 150mgCaffeine 50mg儿童必理痛成分:Acetaminophen 120mg儿童克痛成分:Acetaminophen 80mg阿司匹林类成人克痛成分:Acetylsalicylic Acid 500mgCaffeine Anhydrous 30mg亚士北罗成分:Aspirin 300mg特司匹灵成分:SolubleAspirin 300mg
流虹星607
日上三杆尤在眠,这里是怎么睡都睡不够的深空小编。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不让大家久等了,下面马上进入正题吧。针对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传出的令人振奋的临床试验结果的消息,吉利德作出回应。4月17日,吉利德科学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坊间的报告令人鼓舞,不过从统计学角度尚不足以确定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地时间4月16日,医疗新闻网站STAT News报道,芝加哥大学第三期药物临床试验中,试用吉利德公司旗下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大多数患者“发烧和呼吸道症状迅速恢复”,不到一周即可出院。芝加哥大学传染病专家Kathleen Mullane在一段视频中向STAT News表示:“最好的消息是,我们大部分的病人都已经出院了,这很好。只有2名病人突然死亡。”据CNBC当天报道,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招募了125名新冠病毒携带者入组吉利德的两项晚期临床试验,其中113名患者病情严重,吉利德希望招募4000名病人参加试验。消息传出后,吉利德科学的股价盘后交易中大涨。在给予澎湃新闻的回应中,吉利德科学表示:“我们知道,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药物有迫切的需要,也因此会非常关注我们的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数据。任何试验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对全部的数据进行分析。”吉利德科学还表示:“我们期待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陆续获得多项研究的数据,以帮助确定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感谢参与研究的所有研究者和患者所付出的努力,并期待着分享完整数据的结果。”此前报道:瑞德西韦最新临床试验消息:大多数新冠患者不到一周即可出院澎湃新闻记者 承天蒙 综合报道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又有临床试验消息传出。当地时间4月16日,医疗新闻网站STAT News报道,芝加哥大学第三期药物临床试验中,试用吉利德公司旗下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大多数患者“发烧和呼吸道症状迅速恢复”,不到一周即可出院。消息传出后,吉利德科学的股价盘后交易中大涨。芝加哥大学传染病专家Kathleen Mullane在一段视频中向STAT News表示:“最好的消息是,我们大部分的病人都已经出院了,这很好。只有2名病人突然死亡。”据CNBC当天报道,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招募了125名新冠病毒携带者入组吉利德的两项晚期临床试验,其中113名患者病情严重,吉利德希望招募4000名病人参加试验。对此,吉利德科学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我们知道,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药物有迫切的需要,也因此会非常关注我们的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数据。任何试验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对全部的数据进行分析。坊间的报告令人鼓舞,不过从统计学角度尚不足以确定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期待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陆续获得多项研究的数据,以帮助确定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新冠肺炎还没有被证实有效的特效药。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4月16日晚,全球已有超过210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至少142148人死亡。美国卫生官员表示,生产一种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需要至少12-18个月的时间,找到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经宣传瑞德西韦和疟疾药物羟氯喹“非常令人兴奋”。现在,这两种药物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检验其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但目前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尚未被证实。瑞德西韦已经在治疗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上显示出了一些希望,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目前,多国已经将瑞德西韦作为对抗埃博拉疫情的一种可能治疗方法进行测试,希望该药能够对新冠肺炎患者也有所疗效。吉利德在美国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试验预计将2020年4月内揭晓结果,对中度症状患者的测试数据预计将于5月公布。4月11日,吉利德在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了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的首个临床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53名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及日本的严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韦给68%的患者带来临床改善。其中,57%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17例已拔管。共有47%的患者出院,13%患者死亡;在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中,死亡率为18%,而未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为5%。上述患者都是在同情用药情况下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在安全性方面,总计32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肝脏酶指标升高、腹泻、皮疹、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总计12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其中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性休克、急性肾脏损伤和高血压。另外,接受治疗的53名患者中有7名在完成瑞德西韦治疗后死亡,其中包括6名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和1名接受无创氧气支持的患者。瑞德西韦目前尚未在全球任何国家获得批准,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尚不明确。欲要知晓更多《大多新冠患者用瑞德西韦不到一周可出院?吉利德冷静回应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A4纸尺寸为:210*297mm用PS做封面时是需要把封底、书脊也要考虑进去的!如果不知道书脊尺寸可先大约加上即可(如暂用5mm书脊),这样就是(210mm+书
登录点击在线投稿,或者页面右侧在线咨询的弹出框,有论文发表的选项 发表的流程是: 1.提出发表要求 → 2.报价及推荐刊物→ 3.支付服务费订金 → 4.发送材
《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仅次于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与《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225635436453453453采纳啊 采纳 谢谢啦
见效快的降血脂偏方 见效快的降血脂偏方,人体的血脂含量如果过高的话,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最严重的的心血管类的疾病发生,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脂高低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