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0

漫山红遍
首页 > 医学论文 > 食管癌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熊猫大王

已采纳

我觉得主要就是人们的饮食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且也和平常的吃饭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

208 评论

米诺很努力

论文不会写,提供点资料吧1 癌症与饮食有关肝癌 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病率最高。肝癌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如下: ①食物的黄曲霉菌污染: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率也高。 ②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我国人群中,约有10%的人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由于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不好,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和未消毒的餐具传染给健康人的。-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会发生肝癌。 ③水源的污染:饮水污染的程度与肝癌发病呈正相关,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质,例如蓝绿藻毒素、腐植酸等。 ④酗酒:酗酒明显损伤肝脏,可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变,在这基础上可发展成肝癌。食管癌 经调查研究,已发现以下几个要点: 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 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 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致癌物质亚硝胺可引发多种癌症,其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亚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类与鱼类、粗制的鱼露中发现。此外,在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变食品中,甚至香肠、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④喝酒加吸烟则食管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胃癌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胃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美食中国] ①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熏烤过程中,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的成分。 ②饮水及粮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而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能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③喜吃腌制食品。 ④吃霉变食物,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也检出霉菌及其毒素。 ⑤饮酒:酗酒可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损害和减弱肝的解毒功能。结肠、直肠癌 ①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这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 ②膳食纤维不足:饮食中植物纤维素多的国家如非洲、芬兰、日本、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③其他因素:多吃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他酒的人群,其大肠癌发病率较高。其他癌 很多资料证明,高脂肪与高热最的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有报告认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含物(如亚硝胺)污染有关。2 九类食品对抗癌症这九大类食物是由国防医学院生理学科副教授金忠孝所提供,分别是:一、鱼:因鱼类含有ω3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管内的血小板凝集,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塞机率,动物实验发现可抑大肠癌。二、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芥菜、高丽菜、白菜、绿花椰菜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此外,这些蔬菜还含有「引朵类」及「含硫有机化合物」,前者有预防乳癌的功能,后者能在体内产生许多酵素,解除致癌毒素危害。三、黄豆:黄豆中含「异黄酮类物质」,对预防部份癌症的发生有帮助。而医学研究证实,每天吃进60公克的黄豆,血中抗癌有效浓度足以抑制一半的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的生长。四、五谷杂粮:五谷杂粮含丰富「皂角」,能解除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活性,丰富的纤维质已确定有防止肠癌发生的功效。五、含硒、硫等有机化合物的蔬菜:葱、蒜含丰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胱氨酸」,能帮助肝脏解毒及防止肝癌发生。根据美国大规模研究显示,大蒜除能预防心脏病外,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每周吃3瓣蒜头的人,罹患大肠癌的机率比不吃的人少三分之一。六、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减少体内自由基对细胞基因的伤害,避免细胞癌化,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柠檬、文旦等。七、红色蔬果:西红柿、木瓜、洋香瓜、番薯等都富含胡萝卜素,摄食后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达到保护眼睛及抗细胞氧化压力的目的。研究还发现,多摄取胡萝卜素能抑制摄护腺癌发生。八、茶和红酒:红酒是连葡萄皮一起发酵,可保存葡萄皮中珍贵的抗氧化剂,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已知人体细胞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会引起高血压、糖尿 病、心肌梗塞、脑中风及癌症。研究显示,每日喝一小杯红酒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但过量反会增加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此外,茶和红酒都含有黄酮类 物质,对部份癌症具有预防效果。九、菜叶:绿花菜、花椰菜、甘蓝菜和菠菜含丰富叶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防癌作用。

196 评论

向着好吃奔跑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139 评论

卢卡与凯丽

民以食为天,不健康的食物是食道癌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

全球食道癌患者比往年增加明显,其中中国患病数量占全球一半的比例。根据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示从2018年全球癌症报告死亡发病数据显示,食管癌高居第五位。在中国食管癌的患者和死亡人数在全球也占了将近55%的比例。食管癌的发病和致命原因主要是因为食物健不健康引发的,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缺乏。

根据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成年人抽烟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的吸烟人群率达到了26%。其中男性居多。虽然和以往的结果进行比较,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与我们所制定的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中国的酒桌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酒桌上可以谈天阔地放松自己,甚至可以谈成一笔上千亿的交易,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有的酒桌文化,使中国的食道癌患病率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快餐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视线之中,火锅、麻辣烫等一些滚烫的食品在中国人的舌尖上跳跃,许多人感觉只有吃着滚烫的食物才会有感觉,但是这种吃法会让人的食道粘膜受损,滚烫的食物经过食道黏膜日期月累会使食道粘膜受到伤害,并且不可能自己修复,这也是引起食道癌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的饭桌上有一种调味品辣椒。中国最能吃辣椒的地方是四川和重庆。人们认为辛辣的食品可以刺激人的味蕾上的细胞给人带来无辣不欢的感觉,但是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表皮是引起细胞的癌变,上皮细胞的代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食用辛辣的食品会使食管粘膜出现炎症长期下去也会促使食管癌的发生。

腌制食品在中国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是四川的腊肉、熏肉、酸菜、腊肠等腌制食品,在中国人的早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咸菜,这些腌制食品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量的食用会增加食管癌患病的几率。腌制食品的腌制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一些身体其他的疾病,所以不健康的腌制食品也是诱发食管癌病变的原因。

总之,食管癌发病逐年增加,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有一定的关联,不健康食品和无规律的饮食习惯,是造成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定期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食管癌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重于救治工作。

227 评论

爱吃之虎虎

伙计,看看这个行不?

317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药学论文是药学工作者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

    小白黄条条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血糖病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颖的时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皮肤科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皮肤科亚专科之一,是一个以皮肤病学为基础的,综合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主要是以外科相关技术和手段,治疗和解决皮肤疾病、修复皮肤缺损、改善皮肤质量。其范围主要包括:

    你瞅谁啊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治未病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

    可爱小伶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

    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冷暖自知66暖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