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7

小优的爱人
首页 > 医学论文 > 我看城市病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ris大王

已采纳

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我国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我国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我国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我国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亿元,新增利税约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台湾、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绿恒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鹏说:一次性餐具以稻壳为原料,不但在我国资 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后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谓一举两得。 绿恒公司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营,其投资约为980万元,生产能力为40万 个餐具/天,目前达20万个餐具/天。年产值约为36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 一年半,投资利润约在30%左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组织的 技术鉴定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据介绍,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规 模经营,拟在近期内成立集团性公司,并且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期使生产 线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据科技部主持召开的绿色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介绍,1998年7月18日,温家 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要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 禁止乱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三是尽快研制和批量生产替代 品。11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在第12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也 提出发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广应用问题。看来,绿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领 导同志以及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可谓 生而恰逢其时,现在,既需要我们能够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人员继续从事攻关和开 发,需要我们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市场开拓,也需要我 们有远见卓识的金融家、风险投资家慧眼识珠,给予绿色一次性餐具的产业化以足 够的资金投入。 我国从事绿色一次性餐具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大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小,抗御风 浪的能力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足够的产业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导,有个较好的开局,使这个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242 评论

芊芊百合Y0Y

没有事实论据的议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下面请看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议论文的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1)回报的方式

一对法国农民夫妇15岁的儿子得了一种恶性皮肤病,夫妇俩借了所有能借到的钱,领着儿子到处去看病。那年冬天,在马塞一家医院里,母亲陪护儿子治疗,儿子睡在病床上,母亲就和衣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几十个日日夜夜,她没有安静地睡过一宿觉。母子俩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面包,大夫们实在看不下去,午餐的时候,总会给他们打来两份牛排,而母亲依旧吃冷面包,把牛排留给儿子吃。

后来,儿子的病情不断恶化,医生告诉母亲:“孩子的病治不好了,维持生命需要很多的钱。”母亲回到病房,默默地收拾行李,然后平静地对孩子说:“咱们回家吧。”

再后来,孩子的不幸遭遇被巴黎一些媒体报道了,好心的人们纷纷捐款,希望能留住他的生命。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孩子还是死了。

孩子在离开人世之前,把能够知道姓名的好心人一个一个地记在笔记簿上,他告诉父母:“我不想死,可我知道自己的病拖累了你们。我死之后,一定把这些钱还给人家。”

埋葬了孩子,家里已是空荡荡的,连生活都成问题,但他们还没有忘记孩子的遗愿。夫妇俩变卖了家产,踏着积雪,敲开那一扇扇门,把钱一笔一笔地退给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对那些好心人说:“孩子已经走了,多谢你们帮忙。”

人们拒绝接受,他们哭了:“孩子的心愿不能违呀!”大伙只好含着泪收下。那些无法退回的钱,他们建立了一个基金,谁家有病有灾的,尽可以拿去使。他们说,养了一年的牛可以卖了,种植的葡萄园也能收入点钱,他们想把那基金再充实一下……

(2)索尼:不迷信专家

近几年,日本索尼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对学校名称采取“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的“三不”方针。公司认为,在激烈竞争和多变时代,企业需要各种人才,只有将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开发出新产品。只在少数名牌大学中招聘人才,会使企业失去活力。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井深大说:“我从不迷信专家,专家倾向于争辩你为什么不做或不能做某种事情,而我们经常强调的是从无到有去实干。”因此,索尼喜欢思想敏锐、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创新的人,他们鼓励科技人才“跳槽”,可以在公司任何部门寻找新的职位,“毛遂自荐”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公司认为,这种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有培养和发展前途,应加以重用。

(3)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成功和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它是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谁能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货、貌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的正确。

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的时候,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说着错误的方向,并提示我们:转过向去,对面便是成功。

(4)一枚金币的推销术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的偏僻小巷里,人们拥挤得水泄不通。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人,拿出一瓶强力胶水,然后拿出一枚金币,他在金币的背后轻轻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再贴到墙上。不久,一个接一个的人都来碰运气,看谁能揭下墙上那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

小巷里的人来来往往,最终没有人能拿下那枚金币,金币牢牢地粘在墙上。

原来,那男人是个老板,由于他的商店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气,他便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广告办法:用出售的胶水把一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粘在墙上,谁揭下,那枚金币就归谁。

那天,没有谁那下那枚金币,但是,大家认识了一种强力胶水。从此,那家商店的胶水供不应求。

(5)选择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却让他们走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要求是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穗,高兴地摘下来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的那个大,但已经没有机会,只得遗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要提醒自己,后边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弟子的教训。当走过全程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穗。虽说,这穗不是田里最好最大的一个,但对他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6)平凡与不平凡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7)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那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来。

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无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8)和为贵思想协调人类发展

在20世纪,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更发现已有基本理论观念存在问题,导致人类社会一系列危机的存在,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世界的主题。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生的话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学者认为,在道德伦理层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已为大家公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多种事物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少数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

(9)愚顿的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顿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谁最先挖到水。

愚顿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起来。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选择错了,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块地方重挖。愚顿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顿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的人挖了半米,而聪明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人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他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顿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但他还是在原地挖,在他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

比赛结果,这个愚顿的人获胜。爱因斯坦后来对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聪明强壮者不一定会得到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顿的力量啊!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城市病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疫情的议论文600字篇一 在病毒出现的这些日子里,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怕感染,他们冲上了前线,在工作岗位默默奉献,默默守护着病人的健康,甚至有人感染病

    胖小咪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我看城市病议论文

    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

    小优的爱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我国城市病报告论文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

    W了然于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城市病议论文题目

    交通拥堵是近年频发的城市病,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能源,还污染环境,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问题,也是广受市民诟病的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城市规划的不合理,

    爱美柯净水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治理城市病的议论文

    例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过度膨胀,出现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人口过多等问题,被称之为“大城市病”。未来大城市发展应该采取多中

    珠宝理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