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毓baby
西瓜的耐水涝能力比较差,若是雨后不能及时排水,湿度过高,通风环境差,根系长期泡在水里,导致根系受损,整棵植株都会慢慢枯萎,死亡,很难救活。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雨水多的季节,所以幼苗期应尽量少浇水。西瓜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中国各地都有栽培。西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疫病,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瓜蛆、潜叶蝇等。实行4到5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1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西瓜开花坐果前控制水分,防止疯长;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增加重量。采收前7到10天则不宜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缺水时应在气温较低的早、晚夜间灌水。西瓜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中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以新疆、甘肃兰州、山东德州、江苏东台等地最为有名。
qq496257996
西瓜是世界性最重要的水果之一,其汁多味甘,质细性凉,食之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消暑解渴佳品,具有品种个性多样、种植方式多种、管理方便产量高、市场销售快、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因此种植西瓜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但是,栽培西瓜随着面积的增加,特别是保护地大面积种植,轮作倒茬难度加大,一些土传病害逐年加重,生产上常见的又使瓜农"头痛"的枯萎病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生产。
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俗称“死秧子”或“死藤”,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真菌性病害,人称西瓜“癌症”,发病后很难治愈,在西瓜种植区广泛发生,通常情况下枯萎病可造成减产15~30%,严重田块达50~80%,甚至绝收。其实,枯萎病有其特殊的发病规律,只要掌握这些规律,科学种植是可能有效防治。下面为您介绍西瓜枯萎病防治关键技术。
1、病原菌。引起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属真菌界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有4个生理小种,分别是生理小种0、小种1、小种2和小种3。生理小种0可以使感病品种发病;生理小种1能使抗生理小种0的一些西瓜品种感病;生理小种2几乎可以侵染所有的西瓜品种,但野生种质除外;生理小种3能够引起野生种质枯萎,维管束褐变。
2、习性。病菌生命力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因此在重茬西瓜地其病株率高;厚垣孢子能抵抗高低温或干燥,以在含水量为70%的壤土或红壤土地存活好;厚垣孢子和菌核即便通过牲畜的消化之后仍能存活。病菌一般分布在0~25cm土层内,主要侵染西瓜和甜瓜,很少侵染黄瓜。
1、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有机肥料、病株残体、种子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危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主要从根部伤口及根毛顶端侵入,之后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毒素,填塞导管,影响水分的正常运输,引起植株萎蔫死亡;也可以从病蔓经由果梗侵入果实而发病,或从果皮伤口处侵入,引起瓜腐烂;可使皮层腐烂,子叶和嫩叶褪绿,在胚轴上出现水浸状软腐环带,使成株叶片萎蔫。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包括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风雨、流水等,棚架、农具、地下害虫和线虫等也可传播病害。其中,借助于种子或种苗调运可使病害达到远距离传播,借助于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实现病害的近距离传播。
3、发生的条件。病菌生长发育最适宜气温为23~28℃,地温为24~30℃,土壤pH 值为~6,高湿环境。西瓜重茬地病原菌基数大、发病重,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连作明显比露地发病重;连续降雨,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诱发病害发生;土壤板结,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土质偏酸等地块发病较重;施肥不科学,偏施氮肥、有机肥缺乏等地块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病虫防治不及时的地块发生重。
三、西瓜枯萎病田间发病症状
西瓜枯萎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能被病菌侵染发病, 生产上多以开花、伸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连片发生。
1、幼苗期症状。种子萌芽后被病菌侵染后,幼芽在土壤中即腐烂死亡,不出苗。 幼苗出土后发病, 子叶、真叶呈失水状萎蔫下垂, 茎基部萎蔫变褐收缩,发生猝倒而死亡,拔出苗子可见根部黄褐色腐烂。
2、伸蔓期发病症状。幼苗地上部分表现为,初期茎蔓的基部叶片萎蔫,之后逐渐向上发展,最后全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根部初期变为褐色,之后腐烂。
3、 成株期症状。成株期发病时,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似缺肥状,并逐渐向上发展。病株开始下部叶片呈失水状萎蔫, 似水烫状, 茎蔓基部向上褪绿。病情发展缓慢时,萎蔫不显著或只是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持续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 不能复原,后期病部呈棕褐色, 发软, 常纵裂, 有松脂状胶状物溢出, 俗称吐"红水",最后全株萎蔫枯死。
一株中也常见只有部分枝蔓萎蔫,后逐渐延至全株,有的主蔓枯萎,而在茎基部长出不定根,生出新的侧枝,也有的同一枝蔓半边发病半边健全。急性发病时,茎叶突然由下向上枯萎,以中午表现明显,夜间恢复,反复几天后全株萎蔫死亡。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这即是病原的分生孢子。
4、剖检症状。横切病茎蔓,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皮层剥离,木质部开裂。检查茎基部到根部时,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根系变暗褐色腐烂,病苗极易拔起,严重时瓜秧枯死,但叶片不脱落。
snowwhite白雪
防治西瓜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换根,用葫芦或新土佐等高抗枯萎病的葫芦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种,只要注意彻底断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时,不使嫁接口部位与土壤接触,就会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对没有嫁接的自根苗西瓜,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抓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西瓜品种是首选措施,如选用西农八号、丰抗八号等品种。2、嫁接栽培。由于西瓜枯萎病病菌难以侵染葫芦、瓠瓜、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这种方法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的较好途径。我县已有一部分瓜农选用葫芦为砧木,进行靠接,减轻了枯萎病的发生。3、水旱轮作。西瓜枯萎病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但在水中存活期限只有130多天。因此,水旱轮作是预防枯萎病的最佳方法。4、种子处理。用漂白粉2-4%溶液浸泡30分钟后捞出并清洗干净,可杀死种子表面的枯萎病病菌及炭疽病病菌。5、慎用育苗土。育苗用的营养土应选用塘土、稻田土或墙土,禁用瓜田或菜园土,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不用带有病株残体的农家肥。
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不通风温度过高,再加上缺少水分,所以就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星际”中枯萎病是人类向外太空迁移的唯一原因。尽管没有在剧中解释这种“植物癌”的起源,但这种病毒已从一种食物到另一种食物大量传播。最后,所有主食工厂都遭受了损失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棉籽的短绒、种壳和种子内部,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另外,带菌的棉子饼、棉子壳及未腐熟的
出现枯萎病的话,会让香蕉的根茎和叶子出现发黄的状态,严重的直接导致香蕉树枯萎。从而导致香蕉的质量和产量大大下滑。也会传染其他的香蕉树。
土壤消毒是减少初侵染源、减轻土传性病害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增施磷钾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园,减少翌年菌源。在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