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teria1221
小儿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有同有异,具有儿科自身的特点。小儿外多伤于六*及疫疠之邪,内多伤于乳食,先天因素致病是特有的病因,情志失调致病相对略少,意外性伤害和医源性伤害需要引起重视。 先天因素即胎产因素,指小儿出生前已形成的病因。 遗传病因是先天因素的主要病因。调查表明,约的婴儿有明显的出生缺陷,即有先天畸形、生理缺陷或代谢异常,其中70%-80%为遗传因素所致。父母的有害基因是遗;传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现代社会又增加了工农业及环境污染·,导致新的致畸、致癌与致突变的机会。已被认识的遗传性疾病达3500种以上,其中相当部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或需要终生进行饮食及药物治疗。对于有碍优生的遗传性疾病基因携带者应劝其不结婚或不生育,这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 怀孕之后,若不注意养胎护胎,也易于造成先天性疾病。诸如孕妇营养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不当、感受外邪、接触污物、遭受外伤、房事不节、患有疾病、用药犯忌等等因素,都可能损伤胎儿。分娩时难产、窒息、感染、产伤等,也会成为许多疾病的病因。《格致余论·慈幼论》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说明了胎养因素与小儿健康的密切关系。 小儿因于外感因素致病者最为多见。外感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和疫疠之气。 风性善行数变,小儿肺常不足,最易为风邪所伤,发生肺系疾病。风为百病之长,它邪常与风邪相合为患。风寒、风热犯人,常见外感表证,正气不足则由表人里。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伤气阴;暑多夹湿,困遏脾气,缠绵难解。风寒湿或风湿热三气杂至,合为痹证。燥性干涩,化火最速,易伤肺胃阴津。火为热之极,六气皆从火化,小儿又易于感受外邪,故小儿所患之热病最多。 疫疠是一类有着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易于流行等特点。小儿形气未充,抗病力弱,加之气候反常、环境恶劣、食物污染,或没有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等原因,均可造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疫病一旦发生,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甚至造成大批伤残。 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或家长喂养不当,易被饮食所伤,产生脾胃病证。 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往往小儿幼稚不能自调饮食,挑食偏食,造成偏嗜作疾,饮食营养不均衡,或过寒伤阳、过热伤阴、过辛伤肺、甘腻伤脾、肥厚生痰,少进蔬菜成便秘、某些食品致过敏等。生活无规律,饮食不按时,饥饱不均匀,如饮食质、量的过度,小儿脾胃不能耐受而遭损;饮食质、量的不足,小儿气血生化无源而虚怯。又有因家长缺少正确的喂养知识,婴儿期未能用母乳喂养,或未按时添加辅食,或任意纵儿所好,都易于造成脾气不充甚至受损,运化不健,好发脾胃病证。进一步因脾胃生化乏源,还会引起肺、肾、心、肝诸脏不足而生病。 饮食不洁也是儿科常见病因。小儿缺乏卫生知识,脏手取食,或误进污染食物,常引起肠胃疾病,如吐泻、腹痛、肠道虫症,甚至细菌性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小儿思想相对单纯,接触社会较成人少,受七情六欲之伤也就不及成人多见。但是,儿科情志失调致病也不容忽视。例如,婴幼儿乍见异物、骤闻异声,易致惊伤心神,或使已有的肝风惊厥发作加剧;所欲不遂,思念伤脾,会造成食欲下降,产生厌食或食积;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期望值过高,儿童忧虑、恐惧,产生头痛、疲乏、失眠、厌食,或精神行为异常;家庭溺爱过度,社会适应能力差,造成心理障碍;父母离异、再婚,亲人丧亡,教师责罚,小朋友欺侮等,都可能使儿童精神受到打击而患病。近年来,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引起重视。 小儿缺少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对外界的危险事物和潜在的危险因素缺乏识别与防范,加之生性好奇,常轻举妄动,因而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婴儿蒙被受捂,或哺乳时*堵住口鼻,可造成窒息;小儿碰翻热汤热水,或误触火炉水瓶,会被水火烫伤;家用电器安装不当,可能被小儿误摸触电;小儿在水边玩耍,或儿童无人保护下水游泳,容易溺水;幼儿学步摔倒,或遇交通事故,或小孩互相打斗,可造成创伤骨折;蛇咬、虫螫、猪狗咬伤,造成意外伤害;误食有毒的植物、药物,发生中毒;误将豆粒、小球放人口鼻,因气道异物而呼吸道梗阻。凡此种种,在儿童均比成人更为常见。 进入现代社会,儿童的医源性损害日益受到重视。 儿科感染性疾病较多,对住院患儿要尽可能按病种类别安排病室,对传染病患儿更要做到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对小儿的检查、护理动作都要轻柔,注意无菌操作,与患儿讲话要亲切,减少其抗拒,防止对儿童带来身体、心理的伤害。 儿科用药应当谨慎,因小儿气血未充,脏腑柔嫩,易为药物所伤。凡大苦、大寒、大辛、大热之品,以及攻伐、峻烈、毒性药物,皆应慎重使用,中病即止。治疗热病要顾护阴津,治疗虚证要顾护脾胃,急当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失治误治,药过病所或损伤正气,则使旧病未去又添新病,加重病情。 某些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多,如糖皮质激素的柯兴氏征,阴伤火旺证候;一些抗生素的胃肠道反应、抑制造血功能、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免疫抑制剂导致脏器损害、骨髓抑制、生殖毒性等等,都为临床所常见。
球球阿月
邪犯肺卫 证候:鼻塞流涕,咳嗽阵作,咳声高亢,2—3天后咳嗽日渐加剧,日轻夜重,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此证见于初咳期,为时约1周左右。 分析:邪犯肺卫,肺失宣肃。时行邪毒由口鼻入侵,郁于肺卫,肺气不宜,故鼻塞流涕,咳嗽阵作。2—3天后邪气内侵肺络,与痰浊郁结气道,肺气不利,上逆而咳,故见咳嗽日渐加剧;痰属阴邪,夜归阴分,故咳嗽日轻夜重。时邪有兼夹风寒、风热之别,夹风寒者,则痰稀白,苔薄白;夹风热者,则痰稠不易咯出,苔薄黄。邪在卫表,故脉浮。 治法:疏风祛邪,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味。 常用药:麻黄辛温解表,宣肺止咳,杏仁降气化痰止咳,甘草佐麻黄,以辛甘助发散肺卫之邪。偏风寒者,加苏叶、百部、陈皮辛温发散,理气化痰;痰多色白者,加半夏、胆星、枳壳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偏风热者,加桑叶、黄芩、生石膏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痰黄而粘稠者,加葶苈子、鲜竹沥、黛蛤散清化痰热。
金舟创元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至满口糜烂,疼痛流涎。 2.外感引起者,初起有时可见口腔疱疹,继则破溃成溃疡,常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3.发病多与发热疾患或饮食失调有关。 4.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二、鉴别诊断 鹅口疮多发生于初生儿或体弱多病的婴幼儿,口腔粘膜上出现白屑而不是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不明显。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轻重口疮轻者仅见口腔出现溃疡点,妨碍哺乳进食,饮食时可因疼痛出现哭闹。重者发热、烦躁、啼哭不安,或见呕吐、腹泻等症。‘ 2.辨虚实凡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尿黄便干者,多属实证。以心火偏盛为主者,舌体溃疡较多。以脾胃积热为主者,口颊粘膜、上腭、齿龈、口唇等处溃疡较多。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兼有神疲、颧红者,多为虚证,病变脏腑以肾为主。 二、治疗原则 实证治宜清热解毒,泻心脾之火。虚证治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原。均应配合外治疗法。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究论文 儿科患儿的年龄普遍偏小,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且通常表现为治疗护理配合度低等特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儿科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科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论文 范文 一: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及评价构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妇产科护理更是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0引言 当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究论文 儿科患儿的年龄普遍偏小,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且通常表现为治疗护理配合度低等特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儿科护理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