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饭无范儿
郑家伟,男,1964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研究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山东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7月考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邱蔚六院士的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院工作,2001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7年2月-2008年11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助理,2008年11月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参与创办《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网》,成功使《上海口腔医学》被MEDLINE收录。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治疗与发病机制。自1986年以来,在《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IJOMS》、《J Oral Maxillofac Surg, JOMS》、《Oral Oncol》、《Head Neck》、《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及评述273篇,其中第一作者(141)和通讯作者(63)207篇,被SCI收录60篇,教学论文32篇。发表译文、文摘165篇,发表各种述评171篇。主编专著4部(英文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23部(英文2部)。荣获1998年度宝钢教育奖,1998年度上海联合利华(Unilever)一等奖,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200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6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临床擅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致力于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基础研究,领衔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头颈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Head Neck》上。与秦中平教授一起,率先在国际上采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取得显著效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率先在国内采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血管瘤,并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南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制定国内首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开展颈动脉切除重建的实验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应用到临床。其英语水平出色,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或主持人。
悠悠岁月里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教研工作。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及颞下颌关节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70年代末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创造性地提出经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紊乱病及颞下颌关节强直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80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科书及参考书12本。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并为《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杂志《Oral Oncology》编委。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后出站5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以及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王佐林,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口腔种植科、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国际种植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口腔医
基本学制:五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100301K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
选题不是一两个,抓住一个小病例写就可以了。我写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雅文网的专家帮忙弄的,靠谱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
我国权威医学期刊有, , , , ,. .. .等等啊
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外科学和所有的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