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之美adahe
《包头医学》、《当代医学》、《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贵州医药》、《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广西医学》、《广州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哈尔滨医药》、《中外医疗》、《淮海医药》、《黑龙江医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药科学》、《河南医学研究》、《华夏医学华中医学杂志》、《交通医学》、《吉林医学》、《九江医学》、《吉林医学(护理版)》、《继续医学教育》、《江西医药》、《开卷有益(求医问药)》、《辽宁医学杂志》、《旅行医学科学》、《现代实用医学》、《农垦医学》、《内蒙古医学杂志》、《宁夏医学杂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求医问药》、《日本医学介绍》、《首都医药》、《山东医药》、《数理医药学杂志》、《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进修杂志》、《实用医药杂志》、《西北医学教育》、《现代医药卫生》、《新疆医学》、《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右江医学》、《亚太传统医药》、《医学理论与实践》、《微创医学》、《医学信息(下旬刊)》、《医学信息(上旬刊)》、《医学新知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药杂志》、《中国乡村医药》、《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新医学》、《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新月之垣
替硝唑可经口、静脉、直肠及阴道给药,吸收后迅速分布于全身,大部分在肝内代谢。临床常用于厌氧菌和原生动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随着本品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报道也增多,本文对替硝唑不良反应作一简介。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替硝唑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有口腔金属味、恶心、胃痛、厌食、呕吐、腹泻、肝脏功能损害等[1]。胃肠道反应替硝唑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0-35%。报道在可评价的1030例病例,仅用替硝唑抗感染治疗的1003例,病种为冠周炎、牙周炎。服用方法均为qd,首日2g,以后1g/d共3d。结果:约1/3病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49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口服替硝唑制剂消化道不良反应出现较快,王莉等报道一患者因牙周炎口服替硝唑片1 g,服药后约30min时开始出现胃部不适、剧烈呕吐,难受如针刺、牵拉,并伴有严重的头昏、眩晕,2小时后呕吐缓解,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3]。肝功能损害刘杏琴等报道1例女性患者55a,因牙周炎服用替硝唑1g/d,5d后口腔感觉有金属味,厌食,腹泻量少,尿少色黄,并伴有进行性加重头晕头痛。经生化全套检查诊断为药物性肝功能损害[4]。2.过敏反应替硝唑引起过敏反应屡有报道,主要有皮肤症状、过敏性休克,也有报道替硝唑导致过敏性哮鸣。过敏性皮肤症状替硝唑引起过敏性皮肤症状时,可致皮肤组织水肿、渗出、分泌物增多,出现皮痒、皮红、皮疹,如斑丘疹、荨麻疹、麻疹样型药疹[5]、固定性药疹。汤风英等报道1例女性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替硝唑400 mg,次日患者颈部、胸部、四肢瘙痒,出现散布性红色斑丘疹,停用替硝唑,并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始消退[6]。另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霉菌性阴道炎,口服替硝唑片1 g,其后患者颈部、四肢出现红色丘疹,次日皮疹出现在全身,瘙痒难忍。采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患者3d后方痊愈[7]。季明兰等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患子宫多发性肌瘤伴妊娠2mo行子宫全切术,术后脉滴注替硝唑,当日即有轻度瘙痒感,但未注意。术后第10d使用替硝唑时原部位又发生瘙痒,出现类圆形紫红色斑块,虽压而不退色。肌注异丙嗪后上述症状消失。第2d再经脉滴注替硝唑,在原有部位又出现相同症状,经皮肤科会诊确认为替硝唑引起的“固定性药疹”[8]。过敏性休克杨玉等报道1女性阴道炎患者31a,无药物过敏史。口服替硝唑片,2次/d。第1次服药后约,皮肤瘙痒、恶心,全身出现迅速扩大融合并形成大片的红色丘疹,视物模糊。急诊检查: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神志模糊,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异丙嗪等药物,约15min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好转,神志转清,皮疹逐渐消退[9]。本例患者服用替硝唑片时并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经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后好转,应判定为替硝唑片所致的过敏性休克。余春玉也报道了1例女性患者,因阴道滴虫病,首次顿服替硝唑2 g,15min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20分钟后症状好转[10]。冯丽霞等报道1例男性牙周肿痛患者,口服替硝唑3片后,全身即出现荨麻疹,瘙痒,压之退色,融合成片,约3min后口唇紫绀,面色苍白,言语低微,全身无力。血压10/4 kPa,脉搏97次/min,经抗过敏休克药物治疗,5min钟后症状好转,血压16/ kPa,皮疹消退,紫绀消色[11]。某些药物过敏时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甚至由于全身血容量骤降而致过敏休克[12]。以上3例替硝唑引起的过敏休克,均见到过敏性皮肤症状,说明替硝唑引起过敏时微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过敏性哮鸣周立春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56a,因牙周炎服用替硝唑2g,1h后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听诊两肺有湿罗音、哮鸣音,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用沙丁胺醇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停用替硝唑,上述症状未再复发[13]。3.神经、精神反应硝唑引起的神经、精神反应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样反应和神经肌肉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样反应文献指出,替硝唑剂量大、疗程长时,可引起癫痫样发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毒性[14], 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谵妄,多语,幻视、幻觉及行为异常[15,16]。既往报道病例,在常规应用口服替硝唑2~3d后发生精神症状,停药2~3d后精神症状消失。何安萍等报道替硝唑注射液引起精神症状3例(女2男1),患者用药后的7~12d,出现精神症状,如:啼哭、幻觉、寡言、拒食、咀嚼棉絮、谵妄、多语、幻视、行为异常等,于停药后2~3d症状消失[17]。神经肌肉综合征刘晓梅等报道1例男患者40a,患胃炎伴局灶糜烂(胆汁返流)十二指肠炎,口服枸橼酸铋钾、莫沙必利、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3d后患者胃部疼痛减轻。第4d替硝唑注射液静滴结束后约3h患者双下肢肌肉发热、疼痛,肌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软瘫不能行走,同时皮肤呈现散在暗红色斑丘疹。体检肌酸激酶升高后电解质正常,考虑不良反应症状可能与替硝唑关,即停用可疑药物替硝唑,维持其它口服药。次日,双下肢肌肉发热减轻,末见新药疹出现。3d后体温正常、皮疹消失,肌肉疼痛减轻;5d后疼痛消失,可自行下地行走;7d后痊愈。该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出现肌痛、软瘫症状,体检可排除低钾引起的肌无力,停用物替硝唑后,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消失,故判断此不良反应症状系替硝唑所致[18]。魏建平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60a,拔牙后预防感染口服替硝唑,半天后全身疼痛,右侧肢体尤明显,且症状逐步加重,剧痛难忍。经氟美松静脉注射、异丙嗪肌肉注射、消炎痛肛门给药等处理1d后疼痛消失。患者1wk前曾服用替硝唑4片,数小时后也出现类似症状,程度稍轻可忍受,此次再服用替硝唑引起全身剧痛,故判断是替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19]。4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付洪珍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64a,因阴囊炎行会阴部肿物切开引流术,术前血常规白细胞×109/L。术后抗感染治疗给予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用药后第6d、第8d血常规白细胞约×109/L,第16d后白细胞为×109/L,怀疑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即停用替硝唑,并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6天后白细胞升为×109/L,逐渐恢复正常[20]。粒细胞缺乏寿建平等报道了1例男性患者71a,因反复干咳、盗汗、乏力1 mo入院,诊断:右上肺浸润型结核,进展期;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给予氧氟沙星、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四联抗痨。后因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急性发作,加替硝唑% 200mL静脉滴注,4d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使用抗痨药物治疗期间,血常规正常,故考虑替硝唑致粒细胞缺乏[21]。片状出血巢勤华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扁桃体炎61a,医生给予乙酰螺旋霉素片 g,tid,po;替硝唑胶囊 g,bid,po。4d后炎症消退,但患者双膝以下及前臂出现对称性点状出血,逐渐发展成片状出血,胸腹部、背部出现不规则点状出血,皮肤无瘙痒等其他不适反应,停药数天后片状出血及点状出血自然消失。患者以往有呼吸道感染时也常服用乙酰螺旋霉素均未发生上述现象,故认为片状出血及点状出血与口服替硝唑有关[22]。5继发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吴亚娟等对60例已婚妇女随机分为盐酸克林霉素栓(A)组30例,替硝唑栓(B)组30例。两组分别于睡前将1粒栓剂塞入阴道,qd,7d一疗程。结果:治愈率A、B组分别为%和90%。不良反应A组产生白色念珠菌病1例(%),B组为4例(%)[26]。口腔溃疡邵寅报道1例男性患者28a,因牙周炎服用替硝唑胶囊,次,2次/d,首剂量。服药后12h感觉口腔不适;24h后口腔溃烂,疼痛,溃烂表面粘膜可被添下,并伴金属苦味; 48h后,咀嚼、吞咽更疼痛、困难,服流质食物。后停用替硝唑胶囊,并含服维生素C,症状始减轻[27]。药物性口炎周民战等报道1例男性牙周炎患者53a,首次口服替硝唑片,约2h后自觉口腔不适,唇粘膜出现红色丘疹及水疱,迅速漫延到整个口腔粘膜,出现糜烂、溃疡。询问病史,患者未服用其他药物及可能引起致敏的食物,诊断为药物性口炎[28]。6其他戒酒硫样(双硫醒样)反应病人应用替硝唑时饮酒或接受含乙醇的其他药物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戒酒硫样反应[23]。正常情况下乙醇在体内肝脏乙醇脱氢酶作用下代谢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和乙酸,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病人应用替硝唑后,肝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体内的乙醛蓄积中毒,乙醛蓄积和中毒引起的症候群称为戒酒硫样反应[24]。戒酒硫样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一般持续。由于乙醛脱氢酶活性被药物抑制后,常需5-7d天才能恢复,故停服上述药物5-7内饮酒,也可发生戒酒硫样反应[25]。血压升高楼建国报道1例女性患者52a,有高血压病史,经用降压药物血压稳定在左右。因牙周炎服用替硝唑2g,感到头痛、头晕,血压达,可排除诱发其他因素(药物、食物),认为高血压病人应慎用替硝唑[29]。顽固呃逆党大胜等报道1例男性患者47a,因右舌下腺囊肿入院治疗。术后给予替硝唑注射液 g每日一次静滴,同时给予头孢哌酮钠 g每日2次静滴。术后第二天输替硝唑注射液后开始出现呃逆,起初较轻,后渐严重,3d中顽固性呃逆几乎未曾停止。采用深呼吸、屏气、刺激咽后壁等方法均无效,后停用替硝唑注射液,其余药物照常使用,停药24 h后呃逆自然缓解、停止[30]。急性肺水肿孙维平等报道1例女性患者29a,因持续性腹痛加重入院,腹部B超:双侧卵巢有囊实性包块,行剖腹探查术。术中静滴替硝唑20 mL时,患者出现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即停用替硝唑,静注地塞米松10 mg,症状缓解。续行手术,于关腹前用替硝唑100 mL冲洗腹腔,病人再现上述症状,并伴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两肺满布中水泡音。判断系患者替硝唑过敏而致急性肺水肿,即吸出腹腔内替硝唑,静注地塞米松等药物,手术台调整头高脚低位,病情有所好转,再给予吗啡、酚妥拉明等药物,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手术后11d痊愈出院[31]。参考文献1.田维荣,孙华君.替硝唑的不良反应[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2(增刊):314~3172.史宗道,温玉明,易新诠等. 国产替硝唑片剂的不良反应[J]. 中国新药杂志,1999,8(2):114~1153.王莉,何绥平.替硝唑致不良反应1例[J].中国新药杂志,1995;4(2):454.刘杏琴,欧阳军.中西医结合诊治替硝唑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4):1085.陈岚,李慎秋. 替硝唑引起麻疹样型药疹1例[J]. 医药导报,2000,19(1):786.汤风英.替硝唑致全身皮疹1例[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7;14(4):607.金钊,李荣,张承远.替硝唑致过敏反应1例[J].哈尔宾医科大学学报,1998;32(5):347-3488.季明兰.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固定性药疹1例[J].河北医药,2002,24(12):9529、杨玉、邹英华.替硝唑片致过敏性休克[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5):32310.余春玉.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8):35611.冯丽霞,孙蒸京,赵秀英.口服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J].首都医药,1998;5(8):2812.张宪安.实用药源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12513.周立春,孙树翠.口服替硝唑致过敏性哮鸣1例[J].中国药业,1999,8(8):1814. 刘松青,唐先哲,陈勇川. 替硝唑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重庆医学. 1996,25(3): 138~14015.彭良军. 口服替硝唑致精神障碍3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9,8(3):18816.刁明强,彭治忠,汪鹏荣等. 临床应用硝基咪唑类药物致精神障碍2例[J].四川医学, 2000,21(5):46717.何安萍、邓云兰.替硝唑注射液引起精神症状3例[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2):13018.刘晓梅,黄永可,刘海燕.替硝唑致双下肢软瘫[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6):409~41019.魏建平,XX.替硝唑引起全身剧痛1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19(1):920.付洪珍,许桂珍,高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1例[J].天津药学,1998;10(3):7921.寿建平,王浙萌.替硝唑致粒细胞缺乏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9):88122.巢勤华,张云峰. 替硝唑致片状出血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3):164~16523.徐永昭.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病新药——替硝唑.辽宁医学杂志, 1995,9(2)L: 108~10924.张宪安.实用药源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10525.王立克,王金锋,钱瑞黄.静滴头孢哌酮及停药后饮酒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4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2):16726.吴亚娟;郑彩虹;邹平等.盐酸克林霉素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8): 495~49627.邵寅,严丽华,廖秋霞.替硝唑致口腔溃疡1例[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3):15728.周民战,刘玉芳. 替硝唑药物性口炎1例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15(1):629.楼建国.替硝唑致血压升高2例[J].浙江医学,1997;19(3):14730.党大胜,林建华.替硝唑注射液致顽固呃逆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5):275-27631.孙维平,孙东. 手术中应用替硝唑致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2):101
奔兔2008
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1991-1994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2年 晋升副主任医师;1994-1997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1996年 晋升主任医师;1997-至今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1997年-至今 第三、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1999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修冠心病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一年;2000-至今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该所2000年经解放军总后勤部评审通过成为全军首批重中之重研究所)。2013年12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起搏专业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介入心脏病学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分会常务理事;世界高血压联盟盟员及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军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美国心脏学院(FACC)高级会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高级会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协会(FAPSIC)高级会员;第九、十届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委;《中国临床康复医学》常务编委;《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辽宁药物与临床》编委;《辽宁医学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编委;《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世界医疗器械》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心血管病学专业》编委;《老年心脏病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编委;《心脏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杂志》第25届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第四届编委;等等。
《包头医学》、《当代医学》、《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贵州医药》、《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广西医学》、《广州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哈尔滨医药》、《中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
可能是因为你打的电话暂时无人守着接听,或者就打电话的时间是下班时间,所以无人接听。你可以在工作时间内给杂志社拨打电话,如果无人接听可以换另一个电话拨打,该杂志社
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
《包头医学》、《当代医学》、《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贵州医药》、《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广西医学》、《广州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哈尔滨医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