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3

吾色真人
首页 > 医学论文 > 蓝耳病预防和治疗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客令狐冲

已采纳

流行形式与特点蓝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我国猪群中蓝耳病的感染率(包括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非常高,几乎找不到蓝耳病阴性猪场。母猪隐性感染,持续带毒,可向外排毒达ll2天,经胎盘感染胎儿,出生后的仔猪带毒可达86天之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引发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造成猪只大批发病而死亡。当前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流行病学上是以持续性感染及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为特征。在临床上则是以免疫抑制及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特征。仔猪发病多出现在5周龄~l3周龄的猪群中,-般从5周龄~6周龄开始发病,8周龄~9周龄为发病与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4l摄氏度,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减食、消瘦、皮肤发白、被毛粗乱、眼睑水肿,少数仔猪耳部和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为80%~l00%,断奶后仔猪发病死亡率为20%~50%,如出现多重感染其死亡率更高。当前在临床上多见蓝耳病常与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或猪流感发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猪肺疫、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仔猪副伤寒等,使症状复杂化,增大了防治的难度和死亡率,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的病例约占发病总数的83%。目前在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病毒株仍为美洲型,但近年来在全国不同的发病地区也分离到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免疫组织学检查发现脊髓中央管、中脑导水管、单核细胞胞质呈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强阳性反应,说明分离的变异毒株对脑组织有很强的亲嗜性。防治措施该病是-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特效药,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坚持自繁自养:胎盘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和有本病史的猪场引种是及其重要的预防措施。严格的检疫制度: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并采血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蓝耳病的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猪绝对不能引进,抗体阴性猪也应该隔离观察,直到母猪怀孕后无繁殖障碍、所产仔猪无蓝耳病症状才可与其他猪混养。疫苗接种:目前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疫苗可以用。我国也已经研制出适合我国流行毒株的灭活苗,据报道免疫后20天抗体达到高峰,并可以持续6个月左右,可用于种猪的免疫预防,对发病的猪场应用后也能大大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对于弱毒苗的应用-定要谨慎,如果猪场经血清学检查确实已经感染了该病,可以考虑用弱毒苗接种以缓解仔猪的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经济损失。弱毒苗的免疫程序是:后备母猪配种前2周~3周免疫-次,确保其高效价抗体水平以有效保护怀孕期不受病毒的侵害。仔猪23日龄~25日龄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作后备种猪使用时,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l次。仔猪每头每次加入猪用转移因子,与疫苗分别肌注。可有效地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抗体滴度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麻痹,免疫耐受的发生。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l00%的保护,而仅能起到-定的预防作用,用了疫苗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发病时的措施:-旦猪场发病,要对病猪和外观健康的猪尽快隔离饲养,料糟、水槽严格分开,猪只之间不能相互接触以防传染。

197 评论

发呆2011

预防用维生素c,复方花青素。治疗用强力霉素,复方花青素,泰勒菌素。

212 评论

louisbellen

蓝耳病由病毒引起,造成胸腺萎缩而降低猪的免疫应答,使免疫力下降。通常抗生素只杀细菌不杀病毒,所以使用抗生素对蓝耳病本身是没用的。但是,药品可以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所以使用药物仍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重保健及营养,发生过此病要做好病毒净化。具体措施和用药方法: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1000G+泰乐菌素600G+强力霉素300G/T。B.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1000克/1000公斤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C.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D.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E.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疫苗。

124 评论

治愈系小精灵

二、 临诊情况病猪不食,精神沉郁,嗜睡、便秘、妊娠母猪出现早产、流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外购种公猪有一头出现两耳发绀,呈黑紫色。三、 病理剖检剖检4头2-15日龄的仔猪,2头死产胎儿。死产胎儿眼观没有特征性变化,部分木乃伊胎呈棕色,腹腔有淡黄色积液,有的胎儿和死产仔出现皮下水肿,心包积液。死亡哺乳仔猪,眼观变化有眼睑水肿,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积液,肝呈土黄色,胃粘膜、肠粘膜出血,肺淤血水肿,肺纹理增强。四、 诊断根据猪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等特征,疑似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随后采集34头可繁殖母猪血,分离血清。采用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RS诊断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32头为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达94%。同时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为阴性,采集肾脏做猪瘟荧光抗体检验为阴性。无菌采取心、肝、脾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无细菌生长。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进一步确诊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五、 防制措施1、目前对PRRS防治仍无有效的方法。为防治本病的感染发病,应采取尽早隔离发病猪,设置病猪群和假定健康群,实行封闭式隔离饲养,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尽早断奶。育肥猪最好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消毒。2、经血清学检验确诊的病猪,实行隔离饲养,对病猪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混饲阿司匹林,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妊娠母猪用保胎中草药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充足的营养,使之迅速恢复健康。3、加强环境和圈舍的防疫消毒,用2%火碱溶液或双链季胺盐碘制剂交替对环境和圈舍消毒,每周2-3次,用白灰铺垫过道和墙根,搞好防护。六、 小结与体会1、该场未做过PRRS疫苗免疫,检验抗体是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北京旺尔有限公司PRRS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PRRS抗体,在34份样品中检出32份阳性,2份阴性,证明该猪场猪群感染了PRRS病毒。2、该场猪群发病后,由于诊断准确,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制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3、不要外购种猪如果需要先隔离饲养,通过血清学检测阴性再留用。4、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特效疫苗防治PRRS的情况下,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及中草药对症治疗也有一定疗效。5、通过实践证明,康复的母猪可继续配种繁殖,后备母猪与感染本病的猪群短时接触能获得免疫抗体。

335 评论

Mr。。伍

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通风不足易导致湿度偏大,舍内空气质量差,易激发蓝耳病的发生。

1、进苗猪群以防寒健胃为主,选用姜糖水、山楂、陈皮、麦芽、神曲、黄芪、柴胡、甘草打成粉拌料,祛寒健胃提高采食量增强体质。

2、如果猪群出现拉稀的,要先控制拉稀,可使用白头翁、腹可安煲水饮用,同时及时结合多种补液(注意补液配方确保准确),饮水补液、静脉推注、腹腔补液,尽量减少脱水死亡。对于体质偏差的猪群可以考虑全群或挑出来部分猪群饲喂湿料,即是将饲料用水浸泡2小时(视气温情况)左右,呈半干湿状,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减少拉稀。拉稀后的猪群进行适当的调理和中西药保健,预防副猪、链球菌等,中药选用三原清2-3瓶/100斤水、鱼腥草,西药主要是选用头孢(只能饮水,尽量少用)、纽氟罗。

3、表现发病出现较多发烧的,则可使用头孢+强力+普清,全群肌注万特肺灵头,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3次。

4、加强病弱的运动护理,只要气温20度以上,都可以外放运动让猪只吃点泥巴、青草、晒太阳,但要注意外放后有饮水桶(适当添加葡萄糖、多维)保证猪只喝到水,同时有遮荫的地方。

5、免疫方面:进苗后合理中西药预防保健,提高猪群免疫力,蓝耳苗不宜免疫太早,一般出生50天龄免疫头份/头,如果猪群表现不稳定则相应推迟免疫,至猪群稳定后再考虑补免

猪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散发性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等因素存在,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近两年来,我国副嗜血杆菌在养猪场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等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下降时,猪副嗜血杆菌病伺机暴发,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副猪嗜血性杆菌副嗜血杆菌主要发生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该细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是属于条件性细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患猪或带菌猪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它健康猪,其它传播途径如消化道等亦可感染。目前只有较大的化验室在做实验室检验,故一般养猪场不易及时得到正确诊断。从该病发病情况分析,主要与猪场的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极大关系,如果猪发生过蓝耳病等,抵抗力下降时,副嗜血杆菌易乘虚而入;猪群密度大,过分拥挤,舍内空气混浊,氨气味浓,转群、混群或运输时多发。猪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副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它们的病情,使病情复杂化。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厌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心跳加快,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鼻流脓液,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出现跛行或一侧性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严重时母猪流产。在发生关节炎时,可见一个或几个关节肿胀、发热,初期疼痛,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起立困难,后肢不协调。

2、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皮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甚至衰竭而死亡。

三、剖检变化

解剖时可见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有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这些现象常以不同组合出现,较少单独存在。

四、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尤其是剖检病变),即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在血清学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本病主要与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包括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呈多发性;而典型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则引起的病变主要是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并局限于胸腔。

349 评论

相关问答

  • 蓝耳病诊断和预防论文

    流行形式与特点蓝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我国猪群中蓝耳病的感染率(包括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非常高,几乎找不到蓝耳病阴性猪场。母猪隐

    微尘831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治疗蓝耳病的论文

    猪病:蓝耳病治疗方案结论一:虽然疫苗是控制病毒有效的方法,但对于蓝耳病并不能保证打了疫苗就不发病。因为蓝耳病病毒很容易产生亚毒株及次集团,当有外来猪或全场抗体效

    DD大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艾滋病预防和治疗论文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征文(通用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Miko米粒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猪蓝耳病研究和防治论文

    清阳宫能彻底清除蓝耳,圆环,伪狂犬等病原

    爱在身边111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猪蓝耳病治疗论文

    1、预防:及时接种PRRS灭活疫苗,每1000kg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1kg复方花青素,0.5kg的70%阿莫西林,拌料/饮水服用,连续饲喂15-20天左右。2

    Jingelababy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