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6

格子女77
首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与灾难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柠檬草星冰le

已采纳

社会急救医疗应重点体现一个“急”字,这就决定了相关立法必须围绕“应急”、“救急”来做文章。然而,如何将这些基本道理转化为法律原则,并由具体的法律规范表现出来,成为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则不像做算术题“1+1=2”那么简单明了。那么,一个“急”字如何体现在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中的上述两项内容之中呢?首先,关于“伤者是否可以选择医疗机构”的问题。笔者的态度是,不可以。这是“应急”“救急”的本质内涵和必然要求。所谓“急救”,最直接和最通俗的含义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获得合理的施救,以免危及生命。因为在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延误治疗,都可能带来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请注意,这里必须特别强调“合理施救”,而不是“全面治疗”,更不是“最佳治疗”,如果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更好治疗和进一步康复治疗,在无生命危险或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转院来实现。当然,选择医疗机构也决不是越近越好,而必须充分考虑到送诊医疗机构的资质和急救能力。为了切实防止送往的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而耽误急救的情况,医疗主管部门应当对加入急救医疗网络的医院进行全面或单科评估、确定相应的急救资质,并绘制成社会急救医疗地图,作为就近送诊的必备参考资料。在急救医疗机构的选择上,无论是管理部门、急救人员,还是患者或其家属,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急救的基本任务就是先保证患者生命无虞或病情不急剧恶化,保住了患者生命或稳定了病情就完成了急救医疗的任务,之后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都不再是急救医疗的范畴,而属于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患者及其家属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此外,关于“120救护车出车和达到现场时限是否可限定”的问题,笔者觉得必须限制出车时间,而对于到达现场时间则很难给出一个时限。救护车的出车时间以限制3分钟为宜,因为这是急救,是救人性命,必须越快越好,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比照火警出警时限来确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既能督促政府和医疗机构加强社会急救医疗设备设施投资和建设,也可以督促医疗机构对急救工作和人员加强管理,强化敬畏和尊重生命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并不取决于急救人员的主观意志。因而不宜明确规定时限,否则一旦超时就是违反法定义务,非常容易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矛盾和纠纷。

307 评论

Joy9999999

急诊医学论文

从所周知,急诊科工作繁重而复杂,每天要接诊各种不同的病人,其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要求准确而迅速,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不良后果;以下内容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急诊医学论文,欢迎参考!

护理纠纷是指在临床诊治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或陪伴所发生的各类矛盾。

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理纠纷的原因

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病人及其家属因素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护士方面就护士本身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同时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抢救护理措施。②加强护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1],在急救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③强化院前急救意识,接听呼救电话须认真仔细,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详细记录呼救电话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目前的情况以及院前的急救过程,出车路线及其到达的大概时间,同时需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注意事项,并将电话记录存档备案。④呼救电话一到,急诊科立即召集急救人员即刻到位,并检查抢救设备、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备、到位,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平时对上述物品及药品必须做到四固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随时清点、补充、交接、记录。⑤牢固专业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并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念服务于社会,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过程中不做、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注意沟通技巧及方法,实行保护性治疗及护理,不扬病人隐私;及时、准确而规范的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实施情况的`记录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⑦强化急诊科管理和制度建设,更新院前急救理念,加强对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2]。⑧实施医学继续教育:制订护士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或进行急救演练;培养急诊科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服务、服从于当代急救工作。

病人及其家属方面主要包括: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急救理念与功能,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民众初步掌握一般急救技能,当发现急危病人或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2]。②针对病人的疾病及其病情,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年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给他们讲述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该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及其恢复的过程,同时有必要告知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经费。③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感化病人及其家属,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高超的护理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圆满地完成治疗、护理计划。

2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的比较: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急诊病人368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152例次,Ⅱ级54例次,Ⅲ级27例次。2009年10月~2010年9月接收急诊病人396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32例次,Ⅱ级18例次,Ⅲ级9例次。经x2检验,有显著性的差异(P<)。

3讨论

从所周知,急诊科工作繁重而复杂,每天要接诊各种不同的病人,其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要求准确而迅速,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不良后果;同时由于急诊病人的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和护理失误或沟通不当,以及护理技能和服务态度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而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更新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首先从首诊负责制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与此同时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和护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3],这是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和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可靠保障。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务必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强化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目标,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体现护理工作的职责是病人与治疗之间的呵护主体[4]。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人文素养,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和优质态度服务于病人,才能积极地避免和化解各种矛盾,使急救护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平时加强急救训练,定期考核,与此同时做好人力、物力等资源配制,也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强调急救护理文件是病人的健康资料和诊治经过的客观记录,既涉及病人的法律、医保、赔偿等问题,同时又是护理科研和教学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医疗纠纷或技术事故鉴定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务必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和详细记录。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急救与灾害医学杂志

    栏目有述评、论著、专家论坛、急救与心肺复苏、应急管理、灾害医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综述、病例讨论、重大灾害突发事件回顾,国家有关医师执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文摘和信

    Macchiato~070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

    李宗浩,男,汉族,1939年12月生,浙江湖州南浔人。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急救事业,主持筹建并在北京急救中心担任领导工作,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急救医学专家。

    蓝莓嘉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急救与灾害医学杂志

    这个期刊 现在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就是普通期刊。

    都市月亮飘飘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急救与灾害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创刊于2006年7月,本刊以促进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的发展,提供救援医学和应急管理科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办刊宗旨。经中华人民共和

    fairyzhangyant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急救与灾难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好发。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信息,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在杂志中所占的文章比例较大,容易出版发行。

    一个M精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