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婉儿
发表相关论文 36篇重要的第一作者论文有: ERCP中采用气囊导管造影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实用价值(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5(6):327胆管癌栓的非手术治疗(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5):301-302ERCP联合胰管内超声小探头胰管镜诊断胰腺疾病3例报告 (1):2000上海市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新进展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66-68164例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ERCP表现(1):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60-61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1):肝胆外科杂志,2002;10(4)244-246、胆胰管多点位引流的临床体会(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62-365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胆漏的内镜治疗(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3):255-257HCC合并阻塞性黄疸ERCP164例(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1):1686-1689晚期肝外胆管癌的化疗(2):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4(14)、吉西他滨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进展期肝外胆管癌(2):中国癌症杂志 2004;14(3):282-283G蛋白基因在胆管癌中的表达(2):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71-772EST术后止血夹子预防性止血的回顾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3):183-185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01-40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附786例报告(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2007;1(1):20-22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007;1(1):50-5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分型及治疗预后评估(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5):321-325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内镜处理策略(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龙龙爱龙眼
目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方法繁多,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草药治疗和介入治疗,但最有效的方法仍为手术切除。1. 根治性切除术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治疗态度的转变,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有明显的提高。1985年以前该病的手术切除率仅占10%,而目前手术切除率可达64.1%。肝门部胆管癌只有彻底手术切除,才能给患者提供唯一可能治愈的机会,且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远优于各种引流术。因此,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态度,力争切除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包括肝外胆道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血管“骨骼化”、广泛切除十二指肠韧带上的纤维脂肪组织、神经、淋巴,必要时切除一侧肝叶,重建肝管空肠吻合。肝门部胆管癌多有尾状叶浸润,侵犯汇合部或左、右肝管者均须切除尾状叶,并被认为是否合并尾状叶切除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Nagino等主张肝段切除+尾叶切除进行治疗,报道193例,其行肿瘤切除138例,其中124例合并肝段及尾叶切除,合并门静脉切除41例,并肝胰十二指肠切除16例;其住院病死率为(12例),治愈切除97例,3年存活率为;5年存活率为。认为在正确估计侵犯程度的基础上积极行肝切除可改善预后。2.姑息性手术2.1左侧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一般在镰状韧带左侧找到扩张的左外叶胆管,与空肠吻合。该方法手术相对简单,但一般只能引流左半肝,我院大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用该方法或同时加用U型管引流,通过U管侧孔内引流,使全肝胆道起到引流减黄的作用。2.2右侧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近年不少学者采用右肝管-胆囊-空肠吻合术。这种内引流术不需分离胆囊,创伤小,手术也较简单。2.3置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直接支撑肿瘤段狭窄胆管,将梗阻近段胆汁通过患者自身胆管达到内引流目的。放置胆道内支架管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胆道(PTD)放置内支架、经十二指肠镜(ERCP)放置内支架、经剖腹探查术中放置内支架、经外引流管运用介入方法放置内支架。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肝穿刺胆管内置放记忆合金支架引流,或剖腹经胆总管向肝内胆管置放记忆合金支架引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合金支架经胆管穿过肿瘤上、下端,使梗阻的胆汁经支架流入肝管下段而进入十二指肠。但记忆合金支架价格昂贵,而且一般基层医院难以开展。3.原位肝移植术(OLT)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肝内转移、生长缓慢、肝外转移较晚的特点,故有学者提出其可作为肝移植的一个良好的适应证。具体做法是选用原位肝移植,胆管重建,并行胆总管与受体空肠Roux-Y吻合,最大限度的切除患者的近端胆管,防止复发。肝门部胆管癌肝移植术的适应证为:①已确诊为国际抗癌协会分期(UICC)Ⅱ期患者,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者;②拟行R0切除但因肿瘤中心型浸润,只能做到R1或R2切除者(R0切除:切缘无癌细胞;R1切除:切缘镜下可见癌细胞;R2切除:切缘肉眼可见癌细胞);③手术后肝内局部复发者。国外报道,行全肝切除加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生存率与根治性切除组无明显差异甚至优于根治性切除组。
长虫虫的橘子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1
浅谈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
【摘要】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比较多,注意事项比较多,因此难度比较大,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话,就更加的加重了护理过程的风险性问题。
肝胆外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往往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素质问题、医疗器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肝胆外科应该要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和处理,让医院的医疗纠纷尽量的避免,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不统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因此导致了护理质量得不到患者的满意,加上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总是得不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就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些帮助,让护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人员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一些危重患者,同时会有并发症存在,因此护理起来并不轻松。
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护理安全意识,工作也是比较粗心大意,因此容易出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而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对患者的不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绪,将情绪向患者发泄,导致了患者的投诉,引起了护患纠纷。
还有就是护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操作生疏,因此对患者的抢救产生了影响,或者是进行药物的使用不够灵活,导致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所诟病。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比较重因此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其心理会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目前社会群众普遍的具有比较高的法律意识,也导致了护理投诉量直接增长,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就会不依不挠的,因此纠纷往往很难避免。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与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了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
医院医疗器械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维修,导致了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不善和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对于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没有进行训练,使其无法胜任护理工作。
社会方面的问题 新的医疗体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的医疗技术先进度比较高,而且医疗风险一直都存在,因此,也是比较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满意,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问题和冲突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
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
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
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其和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有关,甚至是关系生命安全,如果没有足够强烈的防范意识,那么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待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不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导致了护理质量跟不上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通过总结和反省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
[2]苗青,杨晓丽.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8).
[3]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07)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然后应用NRS评价量表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且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患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肝胆手术,它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其范围涵盖肝脏手术、胆囊手术、脾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等,它具备治疗范围广、患者众多的特点。
相应的,肝胆手术医疗意外及并发症也较多。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适[1]。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2]。
患者切口疼痛以术后24h最为剧烈,术后(2-3)d疼痛逐渐缓解。
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器官的生理功能及休息,因此进行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5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在干预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P>,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 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一般护理等。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干预组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二大方面即术前疼痛护理及术后疼痛护理。
术前疼痛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接诊,收集患者的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住院制度,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然后,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病情相关的问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有创伤经历及手术史的患者,我们应了解以下一些问题:创伤及手术是怎样发生的;患者既往止痛药的应用情况;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早期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且适应症非常局限,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此外,手术治疗后需及时服用
胸腹水、癌性疼痛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好的治疼痛的方法是肿瘤血管阻断法,阻断肿瘤血管后,随着肿瘤血管的萎缩、破坏,肿瘤患者的胸腹水很快吸收,癌性疼痛也会得到缓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
(一)治疗1.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仍为手术切除,但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切除率较低的临床特征,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处于肝
般意义上的恶性肿瘤就是平常人所说的癌症。 医学上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又将肿瘤进行分类。对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定义为“癌症”;将其它组织(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