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3

刘阳780210
首页 > 医学论文 > 对麻风病的评论文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ianpingyao

已采纳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麻风病主要分布于农村和边远地区。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病晚期病人颜面和四肢外观出现严重畸变。长期以来,由于科学知识不普及和社会偏见,导致人们对麻风病人心存恐惧、歧视和麻风病人的自卑心理。事实上,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很低的疾病,正常人群中,约有95%以上的人即使感染了麻风病菌也不会发病,只有免疫力低下者才有可能患病。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了麻风病联合化疗(MDT)方案能够快速有效的治愈麻风病。所有病人之需要治疗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可完全治愈。通过MDT治疗,即使最严重的病例也会在几天到几个星期内完全失去传染性。所有治疗过程都在当地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的监督下完成,并且全部免费。。所以,只要认真贯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就可有效地控制麻风病的传染、预防畸残的发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任何残疾的发生。但不幸地是,由于害怕、对麻风病的无知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使世界上很多人患了麻风病都由于怕被人知道而不敢就医;甚至治愈了后也没有信心重新融入社会。到2002年底全世界共有现症病人60多万例,中国有现症病人3510例,大部分分布在偏远贫困的农村。目前我国麻风现症病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省份。目前全国有大量的治愈康复者,由于缺乏自我保护知识、防护用具,再加上经济和卫生条件的落后,在不可逆的原发性残疾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继发性残疾,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贫穷,如此恶性循环,使他们处在社会的最边缘,过着与世隔绝,贫困和孤独的生活。关爱、理解、接受麻风病人和康复者,最终的消灭歧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所有有爱心的人,伸出我们的手,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共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返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86 评论

小小荷尖

可能会使得人们丧失劳动力,会导致人们身体变形;因为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而且治疗的成本非常高。

290 评论

蹦蹦跳跳321

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免疫力降低。而且会导致寿命减少。主要是因为这种病一旦沾染上就没有治愈的可能。

251 评论

小蘑菇少吃点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病原学 麻风杆菌属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 ̄6μm,宽约 ̄μm,抗酸染色呈红色,革兰氏染色阳性。麻风杆菌在0℃可活3 ̄4周,强阳光照射2 ̄3小时便丧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钟可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麻风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其中瘤型和界线类病人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儿童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为2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 临床表现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麻风病按五级分类法分为:结核样型麻风(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麻风(BB)、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瘤型麻风(LL)。各类麻风病的早期阶段为未定类麻风(I)。 1、结核样型麻风(TT) 临床上本型较多见,损害常局限于外周神经和皮肤。皮损为红色斑疹、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表面干燥无毛,有时有鳞屑,局部感觉障碍出现早且明显。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 常见皮损为斑疹、斑块和浸润性损害,基本特点似结核样型,但损害多发。典型皮损中央有明显的"空白区",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多发,皮损感觉障碍明显。 3、中间界线类麻风(BB) 典型皮损为斑疹与浸润性的双型损害,基本皮损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见有特征性的倒碟状、靶状或卫星状损害。面部皮损呈蝙蝠状者,称"双型面孔"。皮损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皮肤与神经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介于结核样型和瘤型之间。中间界线类麻风可向结核样型或瘤型麻风转化。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皮损有斑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等,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少数皮损边缘可见。有的弥漫性浸润中央可见空白区。浅神经肿大,多发但不对称。晚期患者皮损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润可形成"狮面",鼻中隔溃疡或鞍鼻。病变还可以侵犯内脏。 5、瘤型麻风(LL) 早期瘤型皮损多为斑疹,呈淡红色或浅色,边缘模糊,形小数多,分布对称。无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可有痒和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病程长者可出现温觉、痛觉迟钝。 中期瘤型可出现斑疹、弥漫性浸润和结节等损害,边缘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布广泛,局部可出现轻度浅感觉障碍。 晚期瘤型麻风弥漫性浸润更加明显且向深层发展,体表皮肤绝大部分都有浸润。面部皮肤弥漫增厚,额、颞部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躯干广泛深在性浸润,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与闭汗。 神经损害早期不明显,摸不到神经粗大。中、晚期可出现广泛而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可导致严重的残废畸形。 早期眉毛外侧对称性稀疏。随着病程的进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脱光。头发等也可逐渐脱落。 粘膜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中晚期常有淋巴结、睾丸、眼球及内脏损害。 6、未定类麻风(I) 为麻风病的早期阶段,常见少量斑疹,多为浅色,少数淡红色,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 7、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二)、 治疗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治疗麻风病。一般选用氨苯砜、利福平、苯丙砜和丙硫异烟胺等对麻风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或采用免疫疗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对麻风反应,可选用酞咪哌啶酮、肾上腺皮质素等进行治疗。 检疫监测 (一)、随时掌握国内外麻风病流行的最新疫情动态,有重点地对出入境人群进行监测。 (二)、当在来自疫区的交通员工和旅客中发现有斑疹、眉发脱落、歪嘴兔眼、虎口无肉、勾手吊脚、足底溃疡、"马鞍鼻"或"狮面"等麻风病体征者,应立即检诊,并及时做出诊断。 (三)、对来自疫区人员,在入境时应填报"旅客健康申明卡",凡曾患过麻风病者,应立即实施体检,以检出麻风病复发者。 疫情管理 (一)、在国境口岸发现的外国人患有麻风病时,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立即阻止其入境。入境后发现患有麻风病也应令其出境。 (二)、凡在国境口岸或交通工具上发现的外国人为麻风疑似患者时,应立即隔离检查。征得疑似患者同意后,进行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麻风病诊断标准者,应立即劝告其离境。对不愿接受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者,也应立即劝告其离境。 (三)、出入境的中国公民患有麻风病时,不能签发健康证明书,应立即实施隔离,并通过有关部门,将其送往当地麻风院(村)隔离治疗。必要时取得公安部门协助,对麻风病患者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对麻风疑似患者,也要立即隔离,并实施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当诊断明确后作出相应处理。 (四)、对密切接触者(尤其家庭成员),应立即实施健康检查,以判断是否患有麻风病,然后作出相应处理。 (五)、对麻风患者或疑似患者用过的什物、用具等应进行消毒。 (六)、当旅途中因患有麻风病而死亡的尸体到达国境口岸时,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按规定令其就近火化处理。 (七)、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阻止移运因患麻风病而死亡的尸体、棺柩和骸骨出、入境。

212 评论

穿风衣的猫2012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抗生素发明之前,麻风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而且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麻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上呼吸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现代医学表明,即使人们接触了传染源,95%的人也不会真正患上麻风病。

与麻风病人握手或并肩而坐而被感染的几率微乎其微。行为也不会导致麻风病的传播,而且这种细菌不能穿过胎盘屏障而传播给后代。换句话说,麻风病人的孩子不会得麻风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疾病是可以遗传的。

麻风病只能由长期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感染。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 "预防为主 "的原则,贯彻 "积极防治,控制传染 "的方针,实行 "调查、隔离、治疗同时进行"。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正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消灭麻风。历史上,人们惧怕麻风病,因为它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麻风病终末期可造成肢体畸形、变形,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要寸步不离,及时、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才能使健康恢复得更快,减少畸形变形和发生复发的情况。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哟,一个新手小白,等待你的关注。小伙伴们有没有看懂呢?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222 评论

栗子酱89

当初肆虐的麻风病是通过预防,隔离,治疗等多种方式被战胜的,当时从牛身上提取的一种免疫疫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就是当时普遍开展的种牛豆。

164 评论

liyaze0102

麻风病会被战胜的理由先是因为一个治疗,然后就是因为开发出了疫苗全民接种疫苗之后马蜂的传染率就会变得很低。而且其实马蜂是可以治的。只是你用药妥当与否。麻风反应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泼尼松,随着病情缓解可逐渐减量;也可选用沙利度胺,随着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一般治疗麻风患者不需要隔离治疗,但麻风患者的家属,特别是儿童,应检测是否有麻风病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及家属应加强对麻风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保持放松的心态。麻风主要靠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强调及时、足量、规律。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对麻风病的评论文章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麻风病主要分布于农村和边远地区。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病晚期病人颜

    刘阳78021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麻风病的论文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同时也是“中国麻风节”关于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活动总结怎么写?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总结范文5篇”,仅供参考,欢

    梦想空间小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麻风病的论文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会员353345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美国人对艾滋病的评论文章

    2001年6月1日,新世纪第一个国际儿童节.在非洲南端的南非共和国,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去世了.他是一个普通的黑人孩子,但他却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敬佩.他是

    Melinda麒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麻风病论文

    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我们的文章中引用一些名人事例,一定会让我们的论据更加有说服力,下面,高三网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万能事例。大家一起来看《议论文

    贝贝花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