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锦Baby
1. 加速溶剂萃取并结合 LC-TOF/MS法(ASE-LC-TOF/MS)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清肝 散结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结合 LC-TOF/MS 技术对清肝散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借助数据库自动匹配功能对色谱峰进行定性鉴别. 对清肝散结方中的 30 个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中药及复方中多种药效成分的同时定 , [1]量研究提供借鉴 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是一种新兴且发展比较迅速的质谱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离子扫描范围宽等优点,能够测定化合物精确质核比、扩大扫描范围而不损失检测灵敏度,现已广泛用于中药复杂体系化学物质基础的研究中[1]。 2. 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清肝散结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结合 LC-TOF/MS 技术对清肝散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借助数据库自动匹配功能对色谱峰进行定性鉴别,为阐明清肝散结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制剂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实 [1]验依据 3. 运用快速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RRLC-TOF/MS) 技术对中药淫羊藿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其灵敏度高,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 [2]通过比对已建立的已知化学成分数据库,能对被测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别。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藜芦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共鉴别出黎芦药材中32 个化学成分,通过比较碎片离子对其中的 3对同分异构体进行了结构解析,这种方法能快速地在一张图谱上表征出藜芦, 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藜芦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化学成分体内代谢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5] 5. 加速溶剂萃取-HPLC-TOF/MS(ASE-HPLC-TOF/MS)法同时测定重楼中6种甾体皂苷类成分. 本方法建立了一整套中药的提取分离分析方法,并对5个批次的重楼药材中6种重楼皂苷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该法溶剂消耗少、分析速度快、分离度好、便于自动化,能够同时测定重楼皂苷I 、重楼皂苷II 、重楼皂苷VI 、重楼皂苷VII 、薯蓣皂苷和纤细薯蓣皂苷的含量。[6] 6.. 分子印迹聚合物定向分离分析药材中白术内酯III 的研究中以白术内酯III 为模板分子、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白术内酯III 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S) ,再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SPE) 填料对中药白术和党参药材提取液中白术内酯III 及其结构相近的活性成分进行富集分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可以作为定向富集低含量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7]江一帆. 等. 分子印迹聚合物定向分离分析药材中白术内酯III 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3);1077-1079 快速鉴别白狼毒药材中的化学成中对大戟科白狼毒2种药材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从狼毒大戟提取物中得到23个稳定的色谱峰,月腺大戟提取物中得到26个稳定的色谱峰,并对其所代表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中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8-10] 8. 提高毛细管电泳表征中药材重现性的方法研究对中药所含的众多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讨了迁移时间归一化法改善中药毛细管电泳分析迁移时间重现性的原理,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11] 9. 微乳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MELC 是以微乳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微乳流动相通常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 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 低粘度的, 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水汕混合系统, 粒径小于100 nm。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如血清、尿液。[12] 10. 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基于代谢组学的质量评价研究,采用UPLC-MS 方法,, 尤电其是具备喷雾离子源的(超)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 因能完整给出待分析物质的分子离子碎片, 有利于质谱分析器对物质的准确鉴别[13]。 离子色谱法在药品检测中的最新进展。离子色谱法已开始应用于药品领域的检测,检测含有带电基团的药物或带电配位基团的药物。,包括在阴离子和有机酸、阳离子和有机胺、抗生素、中药材和多糖类等方面的应用进展。离子色谱法检测的独特性在于离子分离分析。[14-18] 11. 用GC -MS 结合PCA 技术对川白芷与杭白芷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白芷和杭白芷挥发油,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 并结合PCA 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共鉴定出川白芷和杭白芷中122个挥发油成分, 其中有57个共有成分。[19-20] 13. 新型SFE-HPLC 中药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其方法学研究。以切换阀/捕集柱为接口,根据样品在流路中输运特征的差异,构建了两种新型的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FE-HPLC )在线联用系统。针对中药组分的复杂性,构建了新型的SFE-2D-HPLC-APCI-MS/MS在线联用系统,实现了样品的预处理、分离、检测和鉴定的集成。采用该系统发展了灵芝子实体的全分析方法,分离鉴定出73种化合物,总系统峰容量达到1643。[21] 14. 釆用前沿亲和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FAC-MS)用于化合物分子库中蛋白质和酶的活性配体的快速蹄选, 所谓FAC-MS 是设计用于快速高效从化合物库中蹄选蛋白和酶的抑制剂的色质联用技术[22] 结合GC 一MS 应用于中药车前草质量的分析研究,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集萃取,浓缩,解吸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具有方便, 快捷, 样品用量少, 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 同时避免了样品中不稳定成分的氧化! 分解等问题, 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23] 参考文献 [1]赵 亮. 中药复方清肝散结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3. [2]吕 磊,张 海,赵 亮,贾 静,李悦悦,张国庆等.RRLC-TOF/MS快速鉴别中药淫羊藿中43种化学成分[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3):306-310. [3]章 斌,董 昕,娄子洋.UHPLC-Q-TOF/MS对藜芦药材化学成分的快速分离与鉴别[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536-539 [4]覃莎.UPLC-MS/MS在中成药多组分同时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 [5]Yang Yang,Hong-Jie Wanga,,Jian Yang,Adelheid H. profil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a systematic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using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hypid quadrupole-orbitrap and triple quadrupole massspectrometers [6]王本伟,赵 亮,张 海,吕 磊,李悦悦,张国庆等. 加速溶剂萃取-HPLC-TOF/MS(ASE-HPLC-TOF/MS)法同时测定重楼中6种甾体皂苷类成分[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549-552. [7]江一帆. 等. 分子印迹聚合物定向分离分析药材中白术内酯III 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3);1077-1079 [8]金柔男等.HPLC-TOF/MS快速鉴别白狼毒药材中的化学成分[J].中南药学.(8):571-577. [9]吕昉,赵亮,郑磊,吕磊.HPLC-TOF/MS 对中药猫人参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J].中南药学.2014 12(2):165-168. [10]刘晓帆, 娄子洋, 朱臻宇, 张 海, 赵 亮, 柴逸峰. 采用HPLC-TOF/MS对中药复方小柴胡汤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鉴别[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8):941-946. [11]盖丽娟. 提高毛细管电泳表征中药材重现性的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 [12]何素珍. 微乳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硕士学位论文 [13]梁镇标. 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基于代谢组学的质量评价研究,硕士论文 [14]封淑华. 离子色谱法在药品检测中的最新进展[J].药学专论.(11) [15]车镇涛,宗玉英. 离子色谱法测定常用药食两用中药材中的二氧化硫含量[J].中药材.2006. [16]朱雪妍 罗轶 黄捷 陆敏仪. 离子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3. [17]唐静,贺鹏飞,李茂光,李红,李亚南,梁丽,陈翠萍,叶强.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积分脉冲安培法测定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多糖含量[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 [18]韩 勖, 靳朝东. 阴离子、阳离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 [19]李玲等. 用GC -MS结合PCA 技术对川白芷与杭白芷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J].药物分析杂志.2011. [20]骆杰炉 梁 俭. 中药木瓜挥发油成分的GC-MS 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1]张洁. 新型SFE-HPLC 中药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其方法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7. [22]岳宣峰. 基于HUVECM 和色谱质谱联用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3]李丹婷.FTIR 结合GC 一MS 应用于中药车前草质量的分析研究[D].硕士论文。
小东菇1
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陈业高, 海丽娜, 毕先钧 - 微波学报, 2003 - ... 页数: 共5页. 页码范围: 85-89页.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应用 微波提取. 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物理化学过程及设备]. 相关文章: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iotic Active Materials of Plant添加成功!您可以在“我的服务”中查看您添加的引用通知列表,并且配置获取通知的方式。关闭下载PDF阅读器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作 者: 吴新安 花日茂 岳永德 朱有才作者单位: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合肥,230036)朱有才(安徽省农垦集团)刊 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年,卷(期): 2002 29(3)分类号: 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钟国华, 胡美英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赵莉, 杨文钰 - 中药材,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赵纯森, 黄俊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评论推荐下载全文收藏本文张拥军[1] 姚惠源[2] 等[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34 [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第28卷第6期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摘 要: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PP),用DEAE分级获得3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 G-100柱分级,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收集有活性的细分(PP-CG)经Sephadex G-200证实为单一峰。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高效液相色谱证明其为杂多糖,分子质量为1.16×10^5u。页 数:共4页页码范围:32-35页关 键 词:南瓜 降血糖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质 南瓜多糖 单糖组成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材 > 各类药材 > 植物药]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评论推荐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吴传万[1] 杜小凤[1] 徐建明[2] 王伟中[1][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江苏淮安223001 [2]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淮安223001《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第13卷第3期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摘 要: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余向阳, 张兴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 金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陈全斌, 湛志华, 义祥辉, 沈钟苏 - 广西热带农业, 2005 -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PDF]卢成, 曾昭海, 张涛, 戚志强, 胡跃高 - 盾叶薯蓣灭钉螺活性成分的研究崔天义, 张丽红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 花椒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近况王宇, 王钊 - 中草药, 2002 - [PDF] 枳实活性成分的研究 [PDF]彭国平, 牛贺明, 徐丽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 何首乌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王莉, 程克棣 -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 [引用]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涂永强, 吴大刚 - 科学通报, 1992 -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杨征敏, 王明安 - 农药学学报, 2001 -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姚开, 何强, 吕远平, 石碧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瑞香狼毒中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张国洲, 赵善欢 - 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 黄芪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聂小华, 史宝军, 敖宗华, 尹光耀, 金坚, …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食品与 …, 2003 - [PDF] 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 [PDF]李礼, 胡树国,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 - 高等学校化学 …, 2006 - [PDF] 金银花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PDF]葛冰, 卢向阳, 易克, 田云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 累死了 够20个了吧
bonbean棒冰
要:纳滤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分子量约为200~2000,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1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无需加热,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操作简单,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的各种分离、精制和浓缩过程。例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树脂、淀粉等一些无效成分。有资料表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数不超过1000。而无效成分的分子量在5万以上。因此现代膜分离技术正是利用膜孔径大小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它正日益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受到青睐。
中科院自己划的。先是按学科,再按影响因子排列划分。反正不怎么好,水分略大。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适应21世纪药学专业教学的需要,本书结合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更
药学论文是药学工作者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
期刊名: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指数解析如下:简介:YAKU
你们学校没有CNKI吗??那里面你要的文章用卡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