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2

雪皑皑xueaiai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中医学杂志季光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沙小小囡

已采纳

王承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40载,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医保咨询专家,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中国中医风湿病杂志》主编,《中国中医急诊杂志》副主编,《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药材》杂志编委等职。主编或合编《中医风湿病学》、《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诊断治疗学》、《中医心病诊疗规范》、《中医心病治法大全》、《谢海洲验案精选》、《今日中医内科》、《痹病论治学》、《临床中医内科学》等15部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在路志正 、焦树德两位教授的带领下,一直从事中医风湿病学科的组织、学术、人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中医风湿病的标准化研究,牵头组织制定了风湿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研发推广风湿病系列中成药,承担国家风湿病攻关课题研究,共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及基础理论研究一、二、三等奖共6项奖项,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风湿病学术带头人。在风湿病学术方面,首先提出“痹从内生”(血虚生风、阳虚生寒、阴虚生热、脾虚生湿,风、寒、湿热、痰浊、瘀血自内而生)、“痹必夹湿”、“痹多夹瘀”,强调脾胃在风湿病的发病、转归、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治疗重视扶正培本、健脾化湿、养阴清热、解毒化瘀等法,倡导内、外治相结合,综合治疗风湿病。沈丕安,男,1937年12月生。上海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1962年起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免疫病研究室主任、免疫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免疫病中医会诊中心主任,上海市红斑狼疮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风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在研究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中医治疗方面,曾完成养阴清热法治疗红斑狼疮、复方地黄颗粒、降脂剂、舒肝祛脂胶囊等局级、市级、部级课题多项,曾获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专利4项。任主编与个人编著的著作有《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现代中医免疫病学》、《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虚弱的药补与食补》、《补益中药的临床运用》;以及参编的著作十余部,包括上一版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发表论文等文章80余篇。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访美会诊讲学,荣获旧金山市政府颁发的由市长威利·布朗签署的荣誉市民奖状,2004年聘任AUSTRIA Diakonissen医院客座教授。2000年起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11医院高级顾问。2002年起兼任浙江宁波市中医医院顾问。2006年起兼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健局专家委员会顾问。胡荫奇,男,66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药和制剂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类疾病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有特殊贡献的知名专家。他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承担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证治的现代研究”等。科研成果曾获得多项国家及北京市等科研奖励。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了30余部学术专著。

81 评论

写下文字

余西古镇,龙地生辉,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出过不少历史名人。但鲜为人知的余西古镇的中医事业曾一度十分兴旺,不仅推动了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且为余西古镇及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解决了就医的困难。同时,也出过不少中医名人,主要有朱姓和曹姓两家。朱姓名中医,是指朱竹斋、朱煦堂、朱作舟祖孙三代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同志就出生于这个中医世家。他们分别是朱理治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朱竹斋是清代的太学生,即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在当时是最高级的学员。后来他转攻中医,成为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按照当时传统的习惯,他将中医事业和他毕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长子朱熙堂。朱熙堂在其父亲中医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朱熙堂长子朱作舟又继承父业,他将祖上传授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融为一体,成为地方上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朱姓祖孙三代,虽以行医为业,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从不巴结权贵,以病患者为重,且乐善好施,对没钱看病的贫民百姓,凡是他们开的药方,到药店打药欠费的都记在他们帐上,到年底由他们结算。所以他们行医,名声在外,百姓受益,自己却挣不了多少钱,除开销外,有时还得欠债。到了朱作舟手上,连儿子朱理治被推荐到南通上学,还付不起学膳等费用。朱理治的启蒙老师王小楼觉得朱理治是个可堪造就的材料,不读书实在可惜,就去南通找他的好友朱溥泉,正巧朱又是朱理治的族叔,经极力举荐,朱溥泉答应供给朱理治在南通上学的费用,这才解决了朱理治无钱读书的困难。以上所述的朱姓祖孙三代,都是余西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曹姓名中医,是指曹政明、曹晋书、曹蕴山、曹筱晋等。他们都出生于余西,而又名闻通东的著名老中医。曹政明精通医典,擅治内科杂症。其侄曹晋书对治疗温病时疫、麻痘惊疳有独到之处。曹姓户族曹蕴山为儒医,注重内科、妇科诸症。而曹政明的嫡孙曹筱晋更是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成为中国一代医圣,闻名江苏的著名老中医。他十四岁时,在其祖父曹政明和熟娴医古文的父亲曹素履影响、指导下兼读医书,为其学习中医奠定了基础。十六岁时,他正式拜曹蕴山为师,指读三载,专攻医典,初奠基业。后随伯父曹晋书老中医临证二年。他潜心钻研中医学,既崇古训,又不泥古,善于博采诸师之长,搜集百家众方,做到兼收并蓄,融为一体。他二十一岁开业行医,对内科杂症、急性热病、尤其麻痘惊疳、妇科疾病,在临床实践中,不拘泥陈规,辨证辨病精当,组方严谨灵活,疗效显著。对抢救危重病人,治疗疑难杂症,常有绝招,往往是药到病除,出奇制胜。每当疫病流行时,他宵衣旰食,昼夜应诊,且人不分贫富,路不论远近,酬不计有无,均热情对待,精心诊治。对有困难的病家,他常自讨腰包,为其支付药费。他自始至终为病家着想,常以低药费、高疗效而深得病家欢迎、感激、爱戴。他悉心为病人医治,济世救人,屡起沉疴,治愈病人无数,名扬通东、海门等地。因其排行为老五,当地百姓均尊称其“余西五先生”而闻名遐迩,早在上世纪三十代就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流名中医。他先后带徒多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协同卫生局创办中医班,为培养中医人才倾注了很大心血。他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医事业的骨干,成为主治、主任级中医师,在全省第二`、三代当代名中医中都有他培养的学生。季光是他在余西的入门弟子,现已成为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他治学严谨,热心于祖国学的继承、发掘和创新、提高,结合临床实践,深研医术,留下了《曹筱晋医集》等许多专著。余西古镇,还有一位顾香斋老中医,他擅长妇科,注重调理,也挺有名望。余西古镇出了这么多中医名人,中医事业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历史文化和高尚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

24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9

    是激光医学临床与基础、光生物医学和医用激光设备与技术研究工作者,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及理科、工科领域。

    lin2000wes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论文

    1).Research on ultracold cesium molecule long-range states by high-resolution ph

    败家小歪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医学杂志季光

    季光,男,1968年8月生,汉族,江苏张家港市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 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医药大

    川猫之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曾晶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1、Buhong Li; Zhihai Qiu,Fundamental studies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Recent adva

    黑马胖子666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终审

    《激光杂志》创刊于1975年,市科委主管(原四川省科委主管单位,名称:四川激光),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主办,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市光学机械研

    喵布拉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