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0

yiyiling1221
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ohollsland

已采纳

小儿腹泻(infant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 【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因此,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I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者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 SIgA等某些成分,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其以病毒、细菌为多见。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道外感染 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可伴有腹泻。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非感染因素 当喂养的时间、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其特点。 (一)腹泻相似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粪质不多,水分略多时大便呈 " 蛋花汤 " 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 2.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较急,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1)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伴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样液体。腹泻频繁,每天十次至数十次。大便呈黄绿色水样、量多,可有少量粘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的不足,导致不同程度脱水(参阅第五章第三节)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两者丧失的比例不同,从而引起体液渗透压的变化,即造成 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临床上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热量不足引起酮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使组织灌注不良、缺氧和乳酸堆积;肾血流不足,尿少,酸性产物潴留等,因此,腹泻时,绝大多数患儿都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脱水越重,酸中毒越重。 3)低血钾:由于腹泻、呕吐丢失大量钾及钾摄入不足,中、重度脱水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缺钾。但在纠正脱水酸中毒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及尿少致排钾量减少等原因,虽体内钾总量减少,但血钾多数正常。当输入不含钾的溶液时,随着血液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使钾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 移、利尿后排钾增加以及大便继续失钾,血钾迅速下降。一般当血钾低于时,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4)低钙、低镁、低磷血症: 腹泻较久、营养不良或有活动性询楼病的患儿,当脱水和酸中毒被纠正时,大多有钙、磷缺乏,少数可有镁缺乏。低血钙(低血镁)时表现为手足搐搐、惊厥;重症低血磷时出现嗜睡、精神错乱或昏迷,肌肉、心肌收缩无力等,应注意纠正。大多数小儿腹泻缺磷一般不严重,故不需要另外补充磷盐即可恢复。 (二)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好发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为主,故又称秋季腹泻。年龄以6~24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大便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2.大肠埃希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气温较高季节。起病较慢,大便呈蛋花汤样、腥臭,有较多粘液。 3.抗生素诱发性肠炎 多为持续用药后肠道菌群失调而继发肠道内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肠炎。起病急,多见于体弱、长期应用肾上腺素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和水、电解质紊乱。大便为暗绿色水样,粘液多。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以人工喂养儿多见,多与营养不良和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 (四)"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常虚胖。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19 评论

无锡美艺馨

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1、如果孩子发生腹泻无脱水征或只是轻度脱水,哭时眼泪汪汪,口渴和尿量减少不明显,则可在家自己护理和家庭治疗。

2、若呕吐频繁,腹泻次数多或大便量多,伴烦渴和尿量明显减少,即提示患儿脱水程度不轻,应到医院就诊。

3、如观察患儿神志状况改变,出现精神淡漠、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肢端发凉,则已至重度脱水,应尽快进行静脉输液等专业的救治。

4、如果孩子发生腹泻导致的脱水,单纯想靠多喝白开水或多喝葡萄糖水来治疗是不正确的。无论患儿有否脱水,家长均可在孩子每次排便后根据排便量补充相对应量的口服补液盐Ⅲ,一般小于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能喝多少给多少,婴幼儿应用本品时需少量多次给予。

5、对于轻至中度脱水的患儿服用口服补液盐Ⅲ,能有效纠正这些孩子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般用量50-75ml/kg,4小时内服完,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以后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及继续腹泻的次数(参照上述不同年龄补充剂量给予)继续补充口服补液盐Ⅲ,直至腹泻完全停止。

什么是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小儿秋季腹泻病因

秋天出现腹泻的状况是很多小儿都会发生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儿秋季腹泻的呢?相信这是很多家长所疑惑的。那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吧。

1、轮状病毒感染

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2、温差大

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3、消化系统不成熟

因为小儿正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消化系统并不是很完善,因此,这个时期给小儿喂养一些高营养的食物,会导致小儿产生腹泻的症状。

4、免疫功能不成熟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

1、发病年龄低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由于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

宝宝会伴有高烧℃、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

3、频繁呕吐

当小儿发生秋季腹泻的饿时候,一般都会出现频繁的呕吐现象,把胃中的食物以及营养物质都吐了出来。

4、腹泻次数多

宝宝患了秋季腹泻后,大便少则一天5、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则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合理用药。

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症需到医院治疗。

1、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1)米汤加盐溶液

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

预防脱水:首先给20~40ml/kg,少量多次口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糖盐水

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3)口服补液盐

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 2000ml。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2、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如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用牛奶(或羊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腹泻好转后渐恢复正常饮食,或用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有条件者可更换为不含乳糖的奶粉。如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需由少到多。可给适量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食物要很好烹调、研磨或捣碎使之容易消化。年长儿则可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的食物。

3、可选用的药物

微生态调节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

肠粘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改变饮食种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合理喂养,乳食勿过饱,勿进难消化食物。

2、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

4、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

5、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6、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7、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

8、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2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儿腹泻病护理论文

    小儿腹泻(infant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

    柴米油盐的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儿腹泻病补液论文

    送医院找医生

    Cathy傻丫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儿腹泻病的论文

    新形势下,社会对儿科护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儿科护理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儿科护理学 》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

    小梅042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儿腹泻病的护理论文

    一定要及时的去调整饮食习惯,家长一定要勤洗手,做好卫生工作,可以暂停辅食。

    四川创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儿科腹泻病人护理论文

    儿科护理论文选题参考如下: 1、浅谈儿科护理 2、浅谈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 3、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4、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儿科护理临床

    cissy5211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