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十月
【摘要】目的:探讨在施全麻下行肺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2007年收治的305例施全麻行全肺、肺叶切除术病例,严格遵守全麻行全肺、肺叶切除术前、术后护理操作常规。结果:本组305例全肺、肺叶切除的病人,通过手术前训练,术后早期采取整体有效护理,无一例肺不张、胸腔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等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施全麻下行肺切除术必须采取积极有专业性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才能确保肺切除术的成功。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 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据统计发生率均为5~10%,因此施全麻下行肺切除术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才能确保肺切除术后的成功。 1一般资料 本组自2003年1月~2007年11月,施全麻行全肺、肺叶切除术608例,其中男308例,女300例,年龄者66岁,最小者17岁。全肺切除者108例,肺叶切除者500例,608例均在特护室进行特护。 2术前护理 除按胸外科常规护理外,病例均在手术前护士向患者进行导向性护理,既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后如何配合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和术后各种护理。 呼吸训练和方法:正常人呼吸分为胸式和腹式两种,胸式呼吸幅度浅,省力但潮气量小,呼吸频率快。腹式呼吸潮气量大,呼吸频率慢,这种深而慢的呼吸可使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如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着,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令病人先行深腹式吸气后然后缓慢呼出,呼毕再徐徐吸气使腹部隆起,反复练习,这种训练可增强膈肌运动力,减少气道阻力和呼吸器官无效四腔,增加肺泡通气量,增大潮气量,是预防肺部手术后并发症的措施之一。 咳嗽训练和方法:术后有效的咳嗽是一种技巧,许多病人不能正确掌握,护士必须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以便达到排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肺部张,训练咳嗽有四步法(1)深吸气,(2)憋住气,(3)声门紧闭,使膈肌抬高增加胸内压,(4)声门打开使气体快速冲出。上述这种术前训练方法,在术后咳嗽时反复实践,运用时可产生使痰液松动及咳出的效果,尤其对惧怕伤口疼痛的病人能较好的将痰液咳出,达到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目的。 3术后护理 变换体位,体位与排痰有直接关系,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不可忽视的环节,科学做法是,对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床头抬高300,对手术后不能半卧的患者,要适当变换体位,一小时变换体位一次,以减少分必物潴留,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气道以利排出,如生命体征平稳术后6小时后该半坐位,以利引流。 叩出震动法:一般术后卧床病人肺部分泌物粘稠,单用变换体位的方法如不见效果,这时配合肺部叩击震动法使粘稠的分泌物松动脱落而排出,方法是护理人员手掌屈曲呈环杯状叩击,一般每次叩击3~5分钟,次数视病情而定,叩击震动可促气管的分泌物松动而流入大气道中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改善通气/血流比值、预防肺部并发症。 4结果 48例不同年龄、全肺、肺叶切除术的病人,通过手术前训练,术后早期采取整体有效护理,无一例肺不张,胸腔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等肺部并发症发生。 5讨论 施全麻肺切除术病人的肺脏处于特殊复杂的病理状态下,其原因肺切除时余肺通气与换气处于最低值,人体全身靠人工给氧,因此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肺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肺泡萎缩,肺泡内分泌物积存,这些情况都对肺部的通气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据Schlenker报告,如果麻醉时间在2小时内肺不张发生率为19%,如果长于4小时肺不张发生率为50%,因此手术时间长短与肺部并发症有直接关系。 肺脏本身病理改变和术后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如:大量输血、输液等,也是造成肺功能改变的原因。 肺脏切除由于较长时期一侧肺代偿病侧,可限制健侧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造成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均可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使施全麻下行肺切除术一般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康复出院。
Smileの夏天
老年人由于年龄特点,重要的生命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胸外科手术往往又会对病人身体产生较强的压力和刺激,有计划的术前护理是增强耐受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人,术前的护理重点在于建立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同时尽可能的使病人的生理状态接近正常,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60~69岁40例,70岁以上20例。入院时心电图异常26例,肺功能减退38例;入院时测血压23/11kPa以上15例,血糖以上8例。本组60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呼吸系统气管及肺疾病48例,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疾病8例,循环系统心脏疾病6例。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老年人思考问题细致、处世经验丰富,当看到、听到他人手术的良好效果后,对手术会寄予希望。但确定手术后,焦虑、恐惧、思前顾后的心态会接踵而来。各种心理变化过程都会影响饮食与睡眠。护理中不应因手术简单与否而忽略心理护理,应根据心理状态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护理措施及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全面观察及常规检查 对病人全身状况的观察和必要化验检查是全面了解病人生理状态的必要手段。不可因一般状态佳而漏掉某方面的检查。老年人脏器的储备功能低,应激能力差,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或失衡的边缘,应予以重视。发热、多汗、食欲不振均使机体入量不足或丢失营养成分,为适应手术,术前应予以纠正,加强营养。老年胸部疾病患者多数营养差,胃肠功能低下,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按成年人中等体力劳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利术后机体恢复,防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如消化道进食无法达到要求,遵医嘱给予补充静脉营养支持,如输入清蛋白、血浆、新鲜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老年病人的输血、输液要严格掌握输入速度,过快不仅增加心脏负荷,还会因高龄者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高而并发肺水肿,一般40滴/min为宜。结肠灌注也可作为手术前、手术后补充营养的方式,但需行胃肠道准备的病人不宜使用。 加强呼吸功能锻炼 胸腔手术患者,手术前常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常有清理呼吸道无效,并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前1~2周戒烟,锻炼腹式呼吸及排痰,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术前1周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炎症。对于咳嗽剧烈而不能平卧的老人,应按医嘱应用化痰药,补充足够水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按医嘱适当运用止咳药,以利于老人睡眠和休息。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老年人,除有心、肾和其他需要限制水摄入的疾病,应鼓励老人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制定呼吸康复锻炼计划,包括有效咳嗽,有规则的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膈肌每下降1cm可增加肺通气250~300ml)。对患有COPD的老人可指导进行呼吸操锻炼。肺切除术后有效排痰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诱发咳嗽反射:用手指在患者颈部按压气管或天突穴位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使呼吸道分泌物随咳嗽而排出。 灌肠时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肛门扩约肌功能降低,对灌肠刺激耐受性低,肛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有痔疮者要用细肛管,肥皂水一般为20ml左右,压力要低。胃肠道准备中,要注意老年人对冷、热反应不敏感,耐受力又差,灌肠洗胃用液温度准确(39℃~40℃),液量因人而异,还需防止由于反复灌洗出现虚脱。 预防切口感染 自术前准备皮肤开始,老年人皮肤张力低,给轻微压力即可伸展,伸展后又不易回缩,故清洁、涂擦或备皮时动作应轻柔,操作者注意力要集中,以防皮肤损伤。重视全身卫生,能下床者协助其沐浴,卧床者给予全身擦浴,要注意保暖。老年人皮肤干燥,对碱缺乏抵抗力,不宜使用碱性肥皂,以免引起皮疹或降低皮肤防御能力,影响切口愈合。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体位训练 为适应手术卧位,术后各种体位,术前要进行充分训练,一般训练为2~3次,平卧排便,对老年人难以习惯,麻醉后膀胱松弛,增加平卧排便的障碍,术前应重点宣教。 特殊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对特殊病情观察不容忽视。心血管疾患老人,对手术耐受更差一些,按时记录生命体征,有心衰时需纠正后再施行手术。贫血老人应针对性地纠正贫血后合理膳食。患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表现为换气功能低,运动后动脉血氧张力下降,有二氧化碳潴留,直接影响手术,术前要彻底纠正,吸烟、嗜酒病人要禁烟酒。对于存在高血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饮食,监测血压、血糖,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周密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并与家属合作,配合手术要求。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更注重“为患者全方位服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针对老年患者提出舒适护理,注重心理护理,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进行方式不同的健康宣教,制定不同的健康指导计划,使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者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休养环境,并为配合手术治疗调整好患者的状态。
牙签victor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优秀论文评奖结果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心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杂交全弓修复术与传统全弓替换术的对比研究 李岩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一等奖 2 Hippo-YAP信号通路的变化在肥厚性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姜文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一等奖 3 Matricellular Protein CCN3 Limits the Progress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张超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二等奖 4 术中直视植入肺动脉分支血管支架的镶嵌治疗 胡仁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二等奖 5 Cardiac hemangioma -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200 cases 李伟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等奖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扭转(Torsion)运动的改善情况研究——采用最新的磁共振特征性追踪技术 成楠 解放军总医院 三等奖 7 超微孔ePTFE球囊扩张型介入肺动脉瓣膜的实验研究 张本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三等奖 8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近期结果总结及学习曲线 罗天戈 北京安贞医院 三等奖 9 利用疾病特异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停搏液个体化选择 魏嵬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三等奖 10 心脏恶性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王文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胸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3D打印技术指导下的胸膜外漏斗胸Nuss术 王磊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一等奖 2 comparative study of VATS vs open thymectomy for thymoma in one single center 袁祖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一等奖 3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范宜楚 天津市胸科医院 二等奖 4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4例分析 汪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二等奖 5 食管癌病人术后不同营养途径的临床效果比较 陈宇 浙江省台州医院 二等奖 6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外科治疗模式探讨:单中心20年109例患者分析 姚烽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三等奖 7 不同肠内营养管留置方式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钱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三等奖 8 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学习曲线 张树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等奖 9 Selected Advanced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Treat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y Gefitinib 杜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等奖 10 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林宗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胃肠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因此,管道护理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胃肠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也被称为快通道外科 ( fast track surgery, F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
二十多年来,发表论文近五十篇,主要代表作品:1、脑重要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高位颈髓肿瘤(附8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颅内胰岛移植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医生应该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不断学习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