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7

百合妖妖1990
首页 > 医学论文 > 实用重症医学杂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爱的小慧慧

已采纳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和《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系列刊物具有ISSN/CN标准刊号。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外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内科学、眼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栏目:论著、综述、 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管理、专题讲座、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详见各个专科杂志稿约)。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356 评论

小雨后哒晴天

临床外科杂志

233 评论

萱萱小宝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 1、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622 、 中华糖尿病杂志 895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003 、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Y 2665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249 、 中华内科杂志 2409 、 中华消化杂志 1645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934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670 、胰腺病学 137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415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6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79 、肝脏 369 、中国血液净化 229 、心脏杂志 394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68 、临床血液学杂志 256 、胃肠病学 27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167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589 、临床内科杂志 383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92 、心血管病学进展 297 、心肺血管病杂志 154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34 、临床消化病杂志 173 外科医学类 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91 、 中华烧伤杂志 673 、 中华骨科杂志 2704 、 中华创伤杂志 1545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726 、 中华外科杂志 3222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135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321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297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6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119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895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981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747 、中华手外科杂志 722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610 、肠外与肠内营养 370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392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660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991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469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912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57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663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369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210 、外科理论与实践 418 、消化外科 157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403 、中国美容医学 457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137 、腹部外科 353 、创伤外科杂志 257 、肝胆外科杂志 443 、肝胆胰外科杂志 300 、颈腰痛杂志 346 、临床外科杂志 489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74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134

272 评论

蔻蔻妖妖柒

2007年核心期刊目录2(共485种)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肿瘤医学类 1、 中华肿瘤杂志 1948 、 癌症 1534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26 、 中国肺癌杂志 313 、 肿瘤 498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56 、 现代肿瘤医学 236 、 癌变�6�1畸变�6�1突变 240 、 中国肿瘤临床 1040 、中国癌症杂志 395 、肿瘤防治研究 436 、中国肿瘤 580 、肿瘤学杂志 19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362 、白血病�6�1淋巴瘤 151 中医类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62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709 、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536 、 中西医结合学报 125 、 中草药 3696 、 中国针灸 1125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47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中药材 119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373 、针刺研究 332 、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70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5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中国骨伤 48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323 、天津中医药 20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中国中医急症 32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6 、中国中医药科技 406 、中医杂志 1020 、中医药学刊 480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32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5 、上海中医药杂志 50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4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9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4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79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00 特种医学类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2975 2、 中国内镜杂志 1919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861 、 中华核医学杂志 582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620 、 介入放射学杂志 501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104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025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121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95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59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350 、医学影像学杂志 3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31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24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70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199 、放射学实践 389 、中国法医学杂志 214 、放射免疫学杂志 312 生物学类 1、 遗传学报 1642 、 动物学报 1084 、 CELL RESEARCH 213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94 、 中国科学C 433 、 病毒学报 401 、 遗传 836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14 、 动物学研究 64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67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165 、中国病毒学 346 、动物学杂志 697 、生命科学研究 171 、细胞生物学杂志 223 、生物学杂志 233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55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11 、生命科学 220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45 以上数据摘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

150 评论

宝宝的口红

血流动力学或称血液动力(hemodynamics) 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 血流动力学的内涵不仅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特点及规律 ,还包括血液与组织间水的移 动及物质交换的规律 ,涵盖循环与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临床上通常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评估来揭示机体 的生理或病理改变 ,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 。 血流动力学监测 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血液及其组成成分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地、连续地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称为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 monitoring)。  ·一、流量指标 ·  心输出量CO与每搏量SV是具有代表性的流量指标。热稀释法应用于临床之后,测量CO的方法出现了经肺热稀释法、连续动脉波形轮廓法、超声多普勒法、呼吸气体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等。  · 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  Swan-Ganz导管可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压力参数(包括右房压、肺动脉嵌顿压、肺动脉压)、流量参数(主要为心输出量)和氧代谢方面的参数(混合静脉血标本)。以这些参数为基础,结合临床常规检查,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参数。 其通过热稀释方法测量心输出量。原理与应用染料测量心输出量的原理相似,只是热稀释方法应用温度作为指示剂,而不是应用染料。当将5%的葡萄糖冰水由 Swan−Ganz导管的近端孔注入右心房后,这些冰水立即与血液混合,随着这部分血液经过右心室并被泵入肺动脉后,这部分血液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在Swan−Ganz导管远端的温度感受器可以感知这种温度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输送到心输出量计算仪。心输出量可根据 Stewat −Hamliton公式得出。  ·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近几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同 Swan−Ganz肺动脉漂浮导管一样,PiCCO应用热稀释法监测心输出量。PiCCO技术测量参数较多,可相对全面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变化。通过置于股动脉的热敏探头,从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注入 冰盐水,通过热稀释法得到心输出量(CO)、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GEDV)、胸腔内血容量(intrathoracie blood volume,ITBV)和血管外肺水(extravas- cular lung water,EVLW),全心射血分数(cardiac ejection fraction,GEF)、心功能指数(cardiac function index,CFI)。  · 、部分CO2重复吸入法(NICO)测CO ·  NICO测定CO的基本原理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Y形管之间连接一个环形管,该环形管含有一个气 动控制阀,NICO监护仪可自动使气流通过环行管无效腔完成部分CO2重复呼吸。每3分钟附加环管部分重复呼吸35秒。 利用部分重复呼吸35秒和正常通气时CO2生成量及呼出气CO2浓度的差值,可测算肺毛细血管血流量(PCBF),代表心输出量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血流。同时监测指脉氧饱和度 (SpO2)和吸入氧浓度 (FiO2) 根据Nunn分流图测算肺分流量,即心输出量中未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血流。将PCBF与肺分流相加到心输出量值。部分CO2重复吸入法是根据改良Fick定律来测定CO。Fick定律认为,一定时间内进或出肺的气体量(氧气或二氧化碳)与肺毛细血管血流带走或释放的气体量相等。 二、容量与压力指标 血压、中心静脉压(CVP)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压力指标。虽然无创测量血压的方法已经成熟,但 有创测量方法可提高准确性。  · 血压·  血压作为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是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项目。血压可以反映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同时和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黏滞度等因素有关,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和组织器官的灌注、组织的氧供平衡及微循环的关系密切。正常人的血压和性别、年龄、体位、运动和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血压的监测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无创伤性测压法和有创测压法。  ·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中心静脉压由4部分组成:右心室充盈压;静脉内壁压即静脉内容量产生的压力;静脉外壁压,即静脉收缩压和张力;静脉毛细血管压。 三、氧运输与组织灌溉 根据氧输送和氧代谢理论,血乳酸是反映组织灌注的较好指标,可结合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等指标阶梯性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评估氧输送的传统方法就是测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其测量方法是通过肺动脉导管采集血样,此处取得的血样代表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且充分混合的血。连续评估 SvO2对评估氧输送和氧耗量的平衡很有帮助。如低容量状态或心功能心不全等原因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或严重贫血时,氧输送下降,SvO2会明显低于正常,而在分布性休克心输出量正常甚至增高时 SvO2可以正常或升高。  · 乳酸·  血乳酸是反映组织灌注较好的指标之一,已获得广泛应用。乳酸通常在组织细胞氧输送不足或氧利用障碍时,由于组织无氧糖酵解代谢增加而导致高乳酸血症。大量研究证实,乳酸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灌注。已证明连续多次监测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可作为休克患者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并且乳酸可以快速获得也是其优势:虽然高乳酸血症不仅由缺氧造成,亦可由其他非缺氧因素造成,如药物、应激、肝衰竭等,但高乳酸血症则强烈提示存在异常 ,乳酸下降提示组织缺氧和(或)能量代谢紊乱获得改善。大量研究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包括乳酸酸中毒,通过各种机制参与心肌抑制及血管对升压药物的反应性下降。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  ScvO2是反映氧输送/氧消耗平衡状态的有效 指标,如低容量状态或心功能不全等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或严重贫血时,氧输送下降、组织氧摄取率显著增加,明显低于正常。ScvO2<70%提示氧输送/氧消耗失衡,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如感染性休克患者若复苏期间持续低ScvO2则预后不良 ;在心脏手术患者中,低 ScvO2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而维持ScvO2>70%可降低心脏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经皮氧分压(PtcO2)·  经皮氧分压(PtcO2)仪是一种反映组织微循环情况的仪器,其原理为皮肤被该仪器的特殊电极加热,促使氧气从毛细血管中弥散出来.扩散到皮下组织、皮肤表面,电极监测皮肤的氧分压,反映组织细胞的实际氧供应量,可直接反映皮肤微循环情况.间接反映大血管情况。经皮肤测得氧分压在临床上用于评价微循环障碍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临床上以40mmHg为分界点,PtcO2≥40mmHg表示没有缺血表现:当PtcO2<40mmHg为缺血、缺氧表现。 四、心脏功能 心脏会释放小分子蛋白进入血液中,通常称这些小分子蛋白为心脏标志物,可用来判断心功能。在ICU里面用心脏标志物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早期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越来越流行。因为它仅需要通过采集外周血标本就可以获得,相对来说是非侵入性操作,同时将其用来指导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有极大的潜在价值。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两类蛋白质上:肌钙蛋白和B型利钠肽(BNP)。  ·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是心肌特有的收缩蛋白,被广泛用于心肌缺血的各类研究中。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它们比传统的肌酐激酶MB (CK−MB)在诊断心肌损伤方面更有优势。肌钙蛋白对那些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ICU患者,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肌功能受损有极大的作用。这些有重大意义的早期发现都依赖于越来越敏感的肌钙蛋白检测方法,而这些方法更加促进了肌钙蛋白在ICU内的实用性方面的深入研究。  · BNP·  B型(脑)利钠肽(BNP)由心房和心室分泌。如果液体负荷增加,心肌张力也会增加,就会刺激这分泌。大量的研究证实BNP可代表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LVEF,其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纽约分级NYHA高度相关。 · 参考文献 ·  [1]刘大为,王小亭,张宏民,于凯江,隆云,汤耀卿,崔娜,邱海波,王郝,康焰,严静,周翔,管向东,柴文昭,马晓春,万献尧,许媛,王迪芬,王雪,艾宇航,李建国,孙仁华,林洪远,杨荣利,杨毅,何振扬,陈德昌,陈秀凯,芮曦,欧阳彬,秦英智,胡振杰,晁彦公,黄青青,谢志毅,曹相原,蒋东坡,黎毅敏.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5, 54(03): 248-271. [2]刘大为.休克治疗:行走于微循环与细胞之间[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01):2-4. [3]实用重症医学/刘大为主编. 2版.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ISBN 978−7−117−24199−1 [4]危急重症急救技术规范和实践/黄东胜,杨向红主编,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8−16319−4 [5]ThakkarAB, Desai SP. Swan, Ganz, and Their Catheter: Its Evolution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n Intern Med. 2018;169(9): 636-642. doi:

16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重症医学杂志费用

    这个百度文库有关医学会培训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找他们邮购:

    廊坊电器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实用重症医学杂志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

    百合妖妖199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实用医学杂志查重要求

    在不同的期刊上,期刊要求的查重标准也不相同,一般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在论文中的查重率要在30%以下,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所以就是要保证论文的查重在百分之十

    蓝水晶朵朵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重症医学杂志

    建议: 王艳菲

    糯米团子0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实用医学杂志的重复率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

    HELLO小不不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