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1

甜品达人范范
首页 > 医学论文 > 大城市病策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mingzhu

已采纳

策论文的写法:确定主题、谋篇布局、细节填充。

1、确定主题: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分析题干都是第一位的,题干要求针对“政府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方向进行写作,“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关键性的“对策主题”就成为了接下来大作文的主题和核心要点。

2、谋篇布局:如何谋篇布局、排兵布阵关系到整个大作文的结构和骨架,这篇文章是要求写成一篇策论文,那我们整篇文章就要围绕“对策”这个要素来展开,大作文的总论点谈对策,分论点也必须着眼于对策。

3、细节填充:构建完整个大作文的写作思路,仅仅是搭建好了骨架,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要想让文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还需要对细节做进一步的填充。对于这道策论文,我们要把对策的内容丰富性放在重要位置。

272 评论

张凉凉2779

针对大城市常出现的大城市病,专家认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路。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可达性,力争实现“出行方便、换乘便捷、指示清晰、停车有序、乘车文明”目标。重点解决轨道站点、医院、学校、大型商场、社区服务中心周边50米,公交站点、出租候车点、自行车停放点的配套,方便市民出行。 完善集疏运系统,把更多的道路资源让给客运交通。当前,大量集装箱卡车、货车在中心城区通行,不仅使城市道路资源日益紧张,带来交通拥挤,而且使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当前对大城市人口的严控政策使外来人口问题成为焦点,而城市的外来人口聚集区作为进城外来务工者的重要生存空间,也将在新时期面临挑战。外来人口聚集区一般是指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以“城中村”为基本依托单位,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生活的区域。多数外来人口聚集区已经发展成为农产品批发、商贸市场、家居建材、仓储物流等中低端产业的集散地,成为外来农民工城市落脚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外来人口聚集区采取了“城中村改造”措施。 对外来人口聚集区采取改造治理措施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或者说是为了解决“城市病”问题。不过,对此存在不同的学术讨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造外来人口聚集区有利于城市治理,理由是由于聚集区中的外来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生活环境较差以及文化的边缘化等原因,在城乡差距面前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失衡,而“城中村”加剧了区域性“失范”,使这些地区的城市犯罪率高发,会引发治安等社会治理难题。外来人口聚集区往往不仅成为“脏乱差”的城市边缘地带,也成为社会问题的多发区。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外来人口聚集区存在一定的功能合理性,认为外来人口聚集区的产生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在打破以城乡隔绝为特征的二元结构和作为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承载了外来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及城市产业发展等系统功能。在外来人口聚集区中,当地村民与外来人口之间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复杂分工,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不仅对当地失地农民具有自我保障的积极性与必要性,也能够缓解外来人口的公共需求与政府体制机制滞后形成的矛盾关系,具有难以替代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中村”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环境中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城市病的对策论文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1、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只求规模不问功能,盲目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沉默的苏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城市病。论文

    “城中村”的存在,为本地农民增加收入、以房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级差收益提供了机会,为外地人口以低房租成本和生活成本在城市谋生提供了方便。但是,城乡结合部的自我无序

    candy晓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城市病论文

    “大城市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公共资源十分紧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极其尖锐。一般来说,大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大的发展空间等等。这就导致了人

    肖肖肖肖肖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治理大城市病

    例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过度膨胀,出现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人口过多等问题,被称之为“大城市病”。未来大城市发展应该采取多中

    999966开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城市发展与城市病论文

    杨保军:我国城市化概述杨保军:大家好,今天借这个机会,利用一点时间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中国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什么是城市化?这个问题跟在座各位有关

    朱迪迪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