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花儿
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
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
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
《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旧有的痼疾)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
中医书籍《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
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
《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探究天人之间的联系)、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天体运动、时空转换)。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
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
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和讲药性的本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
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
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
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
《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
《医学入门》–李梃
《伤寒杂病论》–注释
《黄帝内经》–注释
《中医四大经典》–注释
针灸类:
《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
《经络腧穴学》–教材
《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
《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医经六书(全3册)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医名方录(全4册)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十一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医学入门(上、下)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家金鉴医方类聚(全十一册)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中国藏药(全3卷)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吕志杰著作(河北中医学院)吴中医集(全4集)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
白色犬犬
中医大专自考可以通过相应的考试,获得医师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与是否购买完整的教材全套并不直接相关。自考大专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通过自考大专学习中医,可以更系统地掌握中医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想要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并不仅仅依靠自考大专毕业证书就能实现。需要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医师资格考试才有可能获得相应证书。在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时,需要符合条件,并缴纳一定费用。考试内容主要是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测试,包括中西医结合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科目和不同层次,考试难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自考大专中医专业时,并不能只看重学历证书本身,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以及在获得毕业证书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为将来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做好准备。自考大专中医专业可以为考取医师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仅凭毕业证书并不能直接获得相应证书。需要具备相应条件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才可能获得。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师,需要在学习中注重实践和能力的提升,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
小乖candy
首先要买一套教材,把基本的教材列出来,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这只是基本的,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觉得对于自学比较容易入门。比较快的能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思路。第一门课程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第四门课程,中医诊断学,这课程很重要,是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把中医诊断学学会,后面的课程如鱼得水,中医诊断学主要讲的是如何分析疾病,如何诊断疾病。第五门课程,中医内科学,必修的,中医内科学属于实践课程,里面讲解很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的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都属于实践的课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想学习治疗儿科的疾病,就多专研。医院也不是每个医生样样都精通的,所以这时候需要选择自己的想专研的课程,(正规院校内,外,妇,儿,是必修的,自学的就可以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学,太大量自己也消化不了)如果想往针灸推拿方面发展,在第四门课程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学习经络学,学完经络学在学习针灸学,经络学是理论学科,针灸推拿学属于实践课程。学完这些,以及是个中医的入门学生了,想治病厉害,救死扶伤,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医学院校这时候是在医院学习一年或者两年,临床实践很重要,最好能找个诊所之类的跟个老师学习一两年,就当是的医院实习。 在学习中医最好能同时学西医的课程,(们当时也学的)第一门解剖学,第二门生理学,第三门,病理学,第四门药理学,如果时间多,最好把生物化学也学了,这课程讲解DNA排列,维生素的作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以及自身合成还有需要饮食补充。人体需要多少热量,一天消耗多少,需要喝多少水,里面都有详细飞分析。 西医至少学这5门课程 从中医学教材开始吧!——《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等 虽然这些书并不深刻细致,但基本勾画出了中医学的轮廓。 如果耐不下心,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从问题入手,为自己解答脑子中出现的有关中医学的一切疑问。这样就不用拘泥先看哪一本固定的书了。让疑问与好奇带着前进。但这需要足够多的时间与资料供学习查阅
注释是毕业论文中常用的引证方式,它可以提供论文中的某些观点、数据、参考文献等的来源和解释。正确的注释模毕格式如下: 1. 脚注格式: 在论文中,需要使用脚注时,
参考文献格式及药学的参考文献 引言: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参考文献格式及药学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里面的注释的写法: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而注释则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不
蒙阶段;启蒙阶段重点需要习内容古代医三字经、濒湖脉、药性赋与汤歌诀四经典现代医教育已经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完善作医基础理论、医诊断、药、剂、医内科五门核课程作校
蒙阶段;启蒙阶段重点需要习内容古代医三字经、濒湖脉、药性赋与汤歌诀四经典现代医教育已经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完善作医基础理论、医诊断、药、剂、医内科五门核课程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