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6

赤脚医师
首页 > 医学论文 > 黄龙病代谢产物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2000west

已采纳

柑桔黄龙病为南方柑桔重要的危害性病害,严重流行时,常使大片柑桔区数年之内趋于毁灭。 1、正确识别柑桔黄龙病 一般夏、秋梢发病最重。病树初期最明显的症状是在部份大枝的新梢上出现黄梢,新梢全部叶片老熟之前不变绿,均匀地变为浅黄色,硬化失去光泽.其形状太小,但有些病变厚肥大或畸形甚至黄梢从生,叶片主脉、侧脉和侧脉附近以及叶片基部和边缘开始黄化,逐步扩展形成黄绿相间的斑块,以后全叶均呈黄化,有的叶片的叶脉表现为肿突甚至栓化破裂、黄化,叶片不久既脱落,落叶枝抽生的新梢生长衰弱,有的还表现为类似锰、锌、硼缺素症。 病枝开花早而多、花少而畸形,果实色黄、果小、歪果、斑黄果。其它枝上果实着色后仍然保持青色或着色不均匀,果实酸无商品价值。 根部往往从细根开始腐烂.由根尖逐渐向根基、由须根到支根及侧根和主根蔓延。本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栽培技术密切相关,在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下病情较轻,并可保持一定的结果能力。2、柑桔黄龙病发病规律 柑桔黄龙病病源为病毒或类菌质体,初侵染源主要是果园病树和带病苗木,借柑桔木虱等昆虫媒介传播。 柑桔黄龙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柑桔种类和品种中,枳壳的黄龙病抗病性很强。在一般栽种的柑桔种类和品种中抗性最强的是温州蜜桔、甜橙,抗病性最弱的是桠柑。砧木的抗病性差异一般不明显,都易感病。 3、柑桔黄龙病防治方法 我们有必要科学的认识柑桔黄龙病的发病基理,来预防和治理柑桔黄龙病: 据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介绍,经该所果树黄龙病科研室多年潜心研究黄龙病,发现柑桔黄龙病发病主因是土壤中的元素与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胶膜包裹了树根而不能吸取养料造成烂根,并由于树木韧皮部类细菌的繁殖堵塞筛管引起光合产物及根部吸收养份的运输受阻而发病。 治理柑桔黄龙病的策略应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柑桔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黄龙宝专用药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86 评论

dp73242962

黄龙病是当前我国橘桔区生产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广东自80年代中后期发生黄龙病以来至90年代初期蔓延扩散约100万亩,目前新种橘园尚未结果发病率高达70%—80%,在广西最早柑桔生产大县恭城,仅2006年一年时间就砍掉了139万株感病果树,在桂林市则达到了798万株,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全国种植柑橘约4000万亩因此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150亿元,2011年损失高达1500亿元。 黄龙病又称黄化病、黄叶病、黄梢病、黄枯病,是一种世界性毁灭性的病害,史称柑桔的“世纪绝症”。主要发生于广东、福建、浙江、湖南、广西、重庆和江西等省市,云南与贵州的部分地区,四川南部的部分地区亦有发生。台湾地区发生的立枯病也就是黄龙病。此病对我国柑桔产区的为害极为严重。新栽区橘园在发病后的3—4年内往往失去经济栽培价值,与重病园邻近的新果园则往往不及投产即遭毁灭。 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的认识柑桔黄龙理的发病基理,来预防和治理柑桔黄龙病: 据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介绍,经该所多年潜心研究黄龙病,发现黄龙病发病主因是土壤中的元素与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胶膜包裹了树根而不能吸取养料造成烂根,并由于树木韧皮部的类细菌的繁殖堵塞筛管引起光合产物及根部吸收养份的运输受阻而发病。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黄龙宝专用药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从农科院研究所实验证明,大量施放劣质化肥是导致柑桔黄龙病的最大因素。 黄龙宝专用药肥是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专门针对柑桔黄化病(黄龙病)而开发,根据柑桔类黄化病(黄龙病)的生理发病特征和土壤检测数据,利用高科技有机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技术研发而成,黄龙宝药肥富含13种柑桔营养元素及多种维生素、菌体蛋白、核酸、18种氨基酸、活性生长基与强力促根因子,浓缩天然矿物有机质中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拥有超强螯合能力可分解转化农药残留及化肥遗留有害物质,特有米强渗透免深耕活化土质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生长环境,强化消毒杀菌和上下疏通树体营养筛导管功能。有效固氮、解磷、活化钾功效,提高肥力40%,均衡大中微量元素防治柑桔缺素型黄化,激活自身免疫抗病系统修复受损细胞组织,加速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快速退黄转绿,促根因子30倍强效促进主根须根生长力、附着力和吸收能力,改善树体体质令枝茎繁茂、叶色浓绿、果实均匀,并增加果实维C和糖分,有效增产20%以上,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量,冲施时可配合黄龙叶面肥喷施,适当配合加施少量有机复合肥追肥效果更佳。15日快速见效,操作简单,是一种超高效、超浓缩的防治柑桔黄化病(黄龙病)新型药肥。 治理柑桔黄龙病的策略应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柑桔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284 评论

烧仙草AO

彭加木(1925~1980),广东番禺人。1947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49年后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赴新疆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独自一人到沙漠里找水,不幸被流沙吞没。 彭加木,著名植物病毒专家,1925年生,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48年任北京大学土壤系助教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筹备处技佐。1949年任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起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72年该所重新组建病毒组,他任组长。 彭加木一生从事生化研究工作30年,在酶、蛋白质和植物病毒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在植物病毒的研究和防治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在担任组长后,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病毒做了广泛调研,解决了病毒鉴定、病毒质粒的分离提纯抗控血清的制备等问题,使该组成为全国植物病毒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研究涉猎甚广,包括柑桔黄龙病、桑萎缩病、小麦丛矮病、水稻普矮病、黄矮病、大麦土传花叶病、甘薯丛枝病、哈蜜瓜花叶病等等。特别是对国际上尚未解决的柑桔黄龙病病源的研究,分离提纯了线状病毒,观察到有类菌质体的存在,而且在线状病毒质粒的细微结构问题上有了新发现。 彭加木和新疆科研事业的结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56年他参加中科院综合科学荒漠考察队第一次到了新疆,并主动要求支援边疆地区科学事业。 1962年彭加木和同事陈善川受命筹建中科院新疆分院,彭加木任分院院长后,竭智尽力,不久发展为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土壤沙漠四个研究所的分院,并为新疆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1963年彭加木被树为"科学标兵"。 全疆干旱少雨,风沙很大,植物灾害十分严重,彭加木带领化学所人员不辞辛苦,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采集病害样品标本,汇集研究资料,回到实验室反复试验,先后分离提纯出了危害玉米、小麦、燕麦、甜瓜、大丽菜、苹果等的病毒,为新疆的植物病毒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局面。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曾写诗赞扬他:"生龙活虎专爱国,忠心赤胆常酣战,驰聘边疆多壮志,敢叫戈壁变良田。" 罗布泊位于南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沿的罗布洼地,自古是闻名中外的"谜地"?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汉唐时代曾是富庶的楼兰古国,随着年月流逝怎么会变成渺无人迹的不毛之地?近百年来有一些中外有志之士曾希图闯入谜地,揭开谜底。热心科学考察和开发边疆资源的彭加木就成为其中一员。 彭加木第一次闯入罗布泊是在1964年,发现那里积存着丰富的盐类,生长着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使他万分惊喜,立志要揭开宝藏之谜。于是计划先从南北、东西纵横各穿越罗布泊湖盆一次,然后再绕湖盆一周勘察。根据他多次探查得到的资料,他断定该地层积存了大量的钾盐,还可能有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准备打开一条通道,对其地理地貌、动植物、水文地质、土壤及考古等学科作一次全面考察,彻底揭开祖国大地的这个千年之谜。1979年冬他又一次率考察队进入,踏勘了20多天,回来后即制订了《罗布泊洼地科学考察方案》。到1980年5月初,年已55岁的彭加木,不畏艰险辛劳毅然又带队前往考察,冒着初夏沙漠地区45℃高温和干热,终于5月底自北向南纵穿罗布泊湖盆中心地带成功,创造了第一次揭开罗布泊神秘面纱的奇迹,探索了其自然环境的面貌,为今后的综合考察打开了大门。 本来,彭加木计划从湖盆南沿出发去疏勒河下游地区考察,再绕湖盆边缘返回湖盆北岸宿营地。但因考察队严重缺水,亟待补充,他就不顾个人安危,在 6月26日傍晚独自外出找水,结果迷途于茫茫沙海之中未能回来。经同行人员四处寻找毫无踪迹,不幸失踪蒙难,为祖国的科学考察事业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彭加木牺牲后,国务院追认他为"优秀科学家"和"革命烈士。

105 评论

猫猫猫啊哩

彭加木简介彭加木(1925—1980),广东番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61年,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选为上海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的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因科学考察中缺水, 彭加木主动出去为大家找水,不幸失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将他对罗布泊之情、对巴音郭楞之情永远系在巴音郭楞人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中。1946年,彭加木在重庆参加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请愿游行,受到周恩来同志亲切接见。1947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毕业后,到当时的北平大学(即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任助教(这样他就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所大学的共同校友),1948年辞职考入上海中央研究院技工。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任助理、助理研究员;1961年在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直至去世。彭加木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病毒专家和电子显微镜专家。1972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病毒组后,他担任组长。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病毒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解决了有关病原鉴定、病毒质粒的分离提纯、抗血清的制备等问题,使该组成为国内植物病毒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该组对柑桔黄龙病、桑萎缩病、小麦丛矮病、水稻普矮病、黄矮病、大麦土传花叶病、甘薯丛枝病、哈蜜瓜花叶病等等,特别是对国际上尚未解决的柑桔黄龙病的病源问题的研究,分离提纯出了线状病毒,观察到有类菌质体的存在,而且在线状病毒质粒的细微结构问题上有新发现。他个人发表过“黄豆芽植酸酶的研究》、“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疆马脑炎病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桑树萎缩型及花叶型萎缩原体的电子显微镜观测》等论文,对防治这些病毒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直关心新疆的科研和开发事业。曾15次来新疆工作,其中1958年至1960年三年间曾与同事陈善明共同主持中科院新疆分院的筹备和建立工作;他的出色工作受到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写诗赞扬:“生龙活虎专爱国,忠心赤胆常酣战”,“驰骋边疆多壮志,敢叫戈壁变良田”。他曾3次深入罗布泊考察,率领科考人员第一批从北向南纵穿罗布泊。从1957年起,他患上了纵膈膜癌,但他一直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他曾赋诗明志:“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1964年,彭加木被评为中科院的先进标兵。同时还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主席团成员,再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1979年底,兼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80年5月在罗布泊考察时,因外出寻找水源而失踪遇难。国务院追认为“优秀科学家”和“革命烈士”。彭加木罗布泊的三次探险: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彭加木和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罗布泊是块宝地,可能有重水等资源。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质,六十年代我国需花大量外汇购买。他不顾身患癌症的身体,主动请樱为国家找天然重水,但由于时间短促,一无所获,但他的献身精神却感动了人民,人民将其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为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了细致的科学考察,他说:“我彭加木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来的勇气,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此行取得了许多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这次科学考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科学考察结束后,又为中日两国摄制组找到了从古墓地、兴地山进入楼兰的道路,还重走了从楼兰环绕罗布泊到达若羌的丝绸之路中道。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他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因1972 年前是水乡泽国,谁也无法穿越,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赡性的准备。不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人们终于知道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

180 评论

佛罗妮曲奇饼

彭加木简介诗一首彭加木 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彭加木(1925-1980) 广东番禺人。著名科学家。 1947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49年后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赴新疆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独自一人到沙漠里找水,不幸被流沙吞没。1925年出生于广州石井镇搓龙村,1947年毕业于中大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61年开始,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为全国著名的植物病毒专家。 1980年6月,彭加木率科考队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途中失踪。点击观看更多图片据新华社电中国科学探险队在神秘的罗布泊东缘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有可能是26年前失踪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遗体。一支科学探险队13日在距罗布泊东缘最近的城市甘肃敦煌集结,14日一早将向彭加木失踪的区域进发,试图确认新的发现是否为彭加木的遗体。 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学家彭加木曾发起并组织大规模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进入罗布泊地区次数最多的中国沙漠研究专家夏训诚是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他1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专访时说:“目前还不知道那具遗体是否就是彭加木同志。不过根据发现的地理位置分析,距当时彭加木同志失踪的地点不远。” 此次在彭加木失踪地附近发现干尸的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董治保研究员。他去年冬天在那里进行野外考察时,在一处偏僻的沙窝里发现这具干尸,旁边没有任何衣物或其他物品。根据国家关于科学考察的规定,科考队在发现人类尸体等遗迹时,必须维持原样,在原地妥善保护,不得随意移动。因此,科考队决定,做好位置标记,撤离发现地,等春天气候条件允许时再次进入。 夏训诚说:“彭加木同志离开营地时随身携带两台相机、一只水壶,穿着一双翻毛皮鞋。这些物件是确定遗体身份的重要证据。”他说:“我们这次还将对发现的遗体进行采样,在找不到其他证物的情况下,将通过DNA测定,比对彭加木同志亲属的DNA信息,从而确认遗体的身份。”点击观看更多图片图:2001年,来自广东的探险者在彭加木失踪纪念点为彭加木献上绢花,以表纪念。林伟生/摄点击观看更多图片图:彭加木家人1990年在彭加木失踪纪念点埋下一个铁盒,内有他们亲笔书写的“寄语”。 (林伟生提供) 新闻链接:彭加木罗布泊失踪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当时由于缺水、断油,考察队在罗布泊东南的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受阻,安营扎寨。在向当地驻军发电报求援的同时,科考队长彭加木17日上午独自离开营地,并留下字条:“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 随后,新华社于6月23日最早报道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20集系列片 《寻找彭加木》 神秘莫测的罗布泊 二十五年不解之谜 风沙掩埋着一个生命的传奇 《寻找彭加木》 (20集系列片) 山东电视台 三箭集团 神秘莫测的罗布泊 二十五年不解之谜风沙掩埋着一个生命的传奇 《寻找彭加木》 (20集系列片) 主要内容 一. 背景 25年前,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科学家彭加木率队进入新疆罗布泊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过程中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当时,包括后来相当时间内,有关部门多次努力寻找,先后累计动用人员上千、飞机一百多架次,仍然没有找到彭加木,事情的真相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茫茫戈壁掩埋着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二. 内容 25年后,一支由科学家、军人、电视记者以及企业界人士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沿着彭加木的足迹重新进入罗布泊,他们希望破解25年以前的谜团,寻找一个生命的传奇,续写曾经中断的历史,同时也对罗布泊的自然之谜进行严格的科学探察,揭开蒙在这片土地上神秘的面纱。 伴随着恶劣的自然环境,科考队的寻找和探察充满了波折和艰辛,每一次小小的进展都伴随着更多的困难,每一次绝望之后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危险带来的恐惧,发现带来的快乐,进入罗布泊的生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条探索之路,也是一条发现之路,悬疑、紧张、刺激,有极强的叙事性、纪实性、观赏性,信息量大,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感人,催人奋进。 拍摄及播出 一. 山东电视台国际部组成13人前方摄制组及4人后方统筹组,调用4部摄像机,一台便携式编辑机,随考察队全程追踪拍摄。 二. 整个活动将拍成一部20集大型系列片,每集20分钟,山东卫视将在2005年春节前后连续播出。 三. 活动期间,山东电视台还将调动卫星传输装置,充分利用其频道资源优势,在《山东新闻联播》(晚6点30分)、《今日报道》(晚9点30分)、《早间新闻》(早7点40分)、《新视界》(晚8点30分)滚动宣传时段(每天1—27次),播出有关活动的宣传片、花絮、综述、访谈等类型节目,形成收视热潮。 合作 一. 主要合作单位: 1 三箭集团 2 中国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4 新疆军区 5 山东电视台 二. 投资(另案) 三. 回报方式(另案)

228 评论

Ilovesmile

请看2006年5月18日出版的《南方周末》,这份报纸我有,上面有对彭加木的介绍以及失踪的来龙去脉。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动物内科代谢病论文

    动物医学的论文不难的,主要是有数据支撑。当时也是不会,弄了好久都没过,还是学姐给的雅文网,写的《安徽省猪病流行病学调查》,很快就搞定了美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简史—

    十二季财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黄龙病论文

    Huanglong first citrus disease in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haoshan area

    Rachelchel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黄龙病的论文

    Huanglong first citrus disease in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haoshan area

    Lemonice柠檬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代谢性脑病论文

    人脑是由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等6个部分组成,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因此脑干功能受损会直接导致呼吸功能停止。人体一些部位

    janesmonke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柑橘黄龙病的论文

    糖橙黄龙病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必须及时阻断病房要喷洒消石灰粉消毒。柑橘黄龙病通过螨虫传播病毒。柑橘类生长过程中,硫胺素、乙酰胺、睾酮、睾酮、睾酮、

    甜菜阿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