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99

汀臭崽儿
首页 > 医学论文 > 痿病脉络瘀阻病机分析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equila1114

已采纳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大多因为肺热、湿热、脾胃虚弱、肝肾亏虚。

98 评论

黑粉精灵

wěi bìng

flaccidity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accidity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痿病(flaccidity disease[1][2])为病名[3]。是指以四肢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渐至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出《黄帝内经素问·痿病论》。痿病亦称痿病躄[3]。

本病可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肌肉、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多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3]。

四肢痿病软无力[3]。尤以下肢痿病废,甚至肌肉萎缩[3]。

《证治准绳·杂病》:“痿病者手足痿病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

《儒门事亲》卷一:“躄者,足不能伸而行也。”

《医学原理·痿病症门》:“痿病者,痿病弱无力,不能收持之谓也。”

《黄帝内经素问·痿病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病躄。”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病疾起矣。”

其发病原因,《内经·痿病论》谓因五脏之热,以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并有肺热叶焦,发为痿病躄之说[3]。又阳明经脉虚,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与劳累过度,居处潮湿,也可导致本病[3]。

仲景在《伤寒论》中认为伤寒病汗、吐、下后可以成痿病;在《金匮要略方论》谓酸伤筋,咸伤骨亦足以致痿病[3]。

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病[3]。

后世又有暑痿病、夏痿病、食积痿病、血虚痿病、气虚痿病、肾肝下虚痿病、痢后痿病等名[3]。

痿·肺热津伤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fluid consumption due to lung heat[1])是指肺热内盛,耗伤津液,以始发热,或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呛少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痿·湿热浸淫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inundated dampheat[1])是指湿热邪气浸淫,以四肢痿病软,身体困重,或微肿麻木,尤多见于下肢,或足胫热蒸,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红体大,苔黄厚腻,脉细数濡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痿·脾胃气虚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虚弱,肢体失养,以起病缓慢,渐见下肢痿病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神倦,气短自汗,食少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痿·肝肾两虚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liver and kidney[1])是指肝肾亏虚,肢体失养,以病久肢体痿病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痿·瘀血阻络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collaterals[1])是指瘀血阻滞络脉,以四肢痿病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时有拘挛疼痛感,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治疗法则,《内经》谓“独取阳明”,朱丹溪主“泻南补北”[3]。汪石山《医学原理》谓:“宜用东垣健步丸加燥湿清热之剂,如苍术、黄芩、黄柏、牛膝之类为主,详其挟痰、挟热、挟湿、挟气虚加减施治。……”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3]。

《张氏医通》卷六:“痿病证……大都起于阳明湿热,内蕴不清则肺受热乘而日槁,脾受湿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湿之候。举世糜不以肾虚为事,阳明湿热从无齿及之者。……”

296 评论

blackiron.sh

1)风火牙痛血从牙龈齿缝中出者,名曰齿衄,又称牙宣。引起齿衄的原因主要有火及虚两端。 热毒内蕴:症见恶寒发热,经汗出热仍不退,齿衄,或有其他部位出血,血色初起鲜红,日久则血色淡红,伴有烦躁气急,口干欲饮,骨节烦疼,纳呆,便秘,口臭。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可用黄连解毒汤加生地、藕节等。 )暑湿泄泻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胶结胃肠。 脉症: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或便秘或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处方:枳实12g 大黄12g 山楂9g 槟榔9g 厚朴9g 黄连9g 神曲15g 连翘12g 紫草9g 木通6g 炙甘草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肠麻痹,肝硬化腹水,不完全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 不学温病好多年,果然生疏了。。。

84 评论

烧卖吃饱了

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他可能会出现气郁血瘀的情况,这会引发身体的多种疾病,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有可能出现月经不调。

180 评论

涅槃0531

血瘀的症状有:1、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2、两颧部有细微红丝,两侧面颊部常常会有红血丝的出现。3、身体上有哪里疼痛,且常常伴有淤青或者是皮下出血的状态。4、面色晦暗或容易出现褐斑。5、容易有黑眼圈。6、容易忘事(健忘)。7、口唇颜色偏暗,一般口唇的颜色是暗紫色或者是由瘀血或者是瘀斑的表现。8、面色晦黯,面部的色泽比较黑暗,皮肤粗糙呈褐色,是血液长期流动减慢导致的表现,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舌下的淤血也是比较明显,脉细涩。

332 评论

sunbaby8893

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指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血瘀出现在肢体、头部等身体各个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心绞痛会出现胁肋部疼痛,血栓瘀阻在头部,会出现脑萎缩、脑梗死等症状。

107 评论

叮叮猫儿要飞

常见证候风热牙痛:表现为牙齿胀痛,受热或食辛辣之物即痛甚,患处得凉则痛减,牙龈肿胀,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肿而热,口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而干,脉象浮数。风寒牙痛:表现为牙齿作痛,抽挈样感,吸受冷气则痛甚,患处得热则痛减,时恶风寒,口不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迟缓。胃热牙痛,表现为牙齿疼痛,以胀痛感为主,牵引头脑或牙龈发红肿胀,满面发热,口渴,时欲饮冷,口气热臭,恶热喜冷,或唇舌颊腮肿痛,大便秘结,尿黄,舌质偏红,舌干,舌苔黄,脉象洪数或滑数。虚火牙痛:表现为牙痛隐隐而作,牙根浮动,唇赤颧红,咽干而痛,心慌头晕,虚烦不寐,腰脊酸痛,舌红少津,舌苔少,脉象细数。气虚牙痛:表现为牙痛隐隐,痛势绵绵,牙龈不甚红肿,或虽肿胀而不红,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倦怠乏力,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小便清而频,舌体淡胖,舌苔薄白或苔白,脉象虚弱或虚大。龋齿牙痛:表现为牙齿蛀孔疼痛,时发时止,如嚼物时伤其牙,则立时作痛,舌脉如常。鉴别分析

98 评论

雯浩天使

你好,我只能讲大的思路,如下:一:1,类似大头瘟,我们按西医病命叫腮腺炎 2,少阳阳明同病。火热之邪气充斥阳明胃腑和少阳经脉 3,少阳阳明同解之 4,大柴胡汤加减:柴胡45克 黄芩15克 龙胆草15克 枳实10克 白芍30克 丹参30克 生甘草6克 酒军15克(酒军最后5分钟放入药里煮,否则没用)二:1,中医病明只能从类似胸痹来说,因为你写的太简单。 2,湿热充满三焦气化 3,内外和上下兼治疗,从少阳转枢机由内达外,又从上 中 下三焦分消湿热之邪,由小便以及汗液以分消之。又患者年纪过大,清除湿热要估计正气,一旦脉 神色显出无力则必须兼扶正。 初步定方子如下,因为患者情况写的不够详细,所以定一个中等剂量的方子,临床可自己再斟酌:柴胡10克 黄芩10克 藿香10克 佩兰10克 茵陈15克 杏仁10克 白寇仁10克(最后5分钟放入白蔻仁来煮) 生苡仁45克 法半夏15克 生姜15克 生甘草6克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痿病脉络瘀阻病机分析论文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大多因为肺热、湿热、脾胃虚弱、肝肾亏虚。

    汀臭崽儿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胃络瘀阻病机分析论文题目

    医学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那么医学相关学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相关学科论文题目有哪

    军大大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瘀热入络病机分析论文摘要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会吸烟的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痰瘀阻络病机分析论文

    有一部分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的朋友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说他是痰瘀互结证。 那么,什么是痰瘀互结证?严不严重? 痰瘀互结,就是一个

    jennyzhao70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气郁血瘀病机分析论文

    “气滞血瘀大多是因患者忧思过度,或者久坐少动,致肝脾失调,气机淤滞,不能畅达,气滞而血瘀,通降失常,气血瘀滞,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或因饮食不节,暴饮暴

    人艰不拆XP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