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6

孤山幽灵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上海复阳医学期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陈达文文

已采纳

上海市发现30多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14天隔离期内复阳。不时报告的“复阳”病例引起公众普遍关注。一项由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牵头完成的研究指出,已达到临床康复标准的新冠“常阳”“复阳”患者并不罕见,且核酸持续或反复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传染风险增高。该研究相关结果曾于去年9月发表在期刊《新兴微生物与感染》上。

“复阳”指的是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核酸检测提示已经转阴,但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检测为阳性的现象。“常阳”指的是新冠感染者痊愈后,核酸检测较长时间保持阳性的情况。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复阳”与“常阳”很可能是同一类人群。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生蒋荣猛教授,在武汉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对“复阳”以及“常阳”者进行研判和管理。他表示,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复阳”患者是没有传染性的。但对“复阳”患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是必要的。

“经对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这位香港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基因谱系不同。”李太生指出,这一案例说明人体可以重复感染不同毒株的新冠病毒,但这不属于“复阳”,而是二次感染。对此,蒋荣猛表示,部分核酸“复阳”患者可能不是单纯的“复阳”,如果有不同毒株流行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需注意是否为二次感染。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很多方面都突破了我们以往的认知,包括‘复阳’在内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李太生分析,假阴性可能是“复阳”的原因之一。任何实验室检查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目前核酸检测采用的是聚合酶链技术,就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31 评论

2012骏马飞驰

日前,很多地区通报了复阳患者的行程轨迹。这则通报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大家关心的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复阳者还有传染性吗?

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核酸复阳者有没有传染性?防范区和封控区人员能不能出门?解除隔离人员能顺利回家吗?4月11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发布会,相关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说:“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的新冠核酸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复阳率。然而,事实上我们发现这些冠以复阳或复发的新冠康复者,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群的感染或传染。”

胡必杰表示,对于这个问题,2年前就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围绕核酸复阳、是否为新冠复发、是否为再感染、复阳者是否有传染性等议题,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

科技工作者对这些复阳的人群进行研究,一是采集鼻咽、咽喉和肛门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培养,结果均未培养到病毒;二是对复阳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没测到完整的病毒序列,提示这些核酸复阳的标本,其实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换言之,是死病毒,没有传染性。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与第八版相比,有关条款和要求,更加科学。包括解除隔离或出院标准,调整为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采样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较第八版的Ct 值均≥40,可缩短感染者的住院时间。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删除了隔离管理和建议出院后第2周、第4周复诊,有利于感染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国家最新的诊疗方案,缩短住院时间、出院后仅要求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取消出院后复诊,也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严格遵守居家健康检测规定

胡必杰强调7天居家健康监测必须严格遵守,包括: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333 评论

太阳西边出

我认为还是会有传染的风险的,再次转阳之后说明身体里面又存在了病毒,那么只要你与他近距离的接触,没有做好自我防护,还是有可能被传染的。

87 评论

520mengcheng

核酸复阳人员没有传染性,是真的,核酸复阳人员身体里面是死病毒,没有传染性。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新冠出院以及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到底有没有风险的问题,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表示,这个问题,2年之前就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围绕核酸复阳、是不是会新冠复发、是不是会再感染、复阳者是不是会有传染性等议题,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文献资料证明,国内外的新冠核酸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复阳率。

事实上,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复阳或复发的新冠康复者,并不会引起周围人群感染或着传染。科技工作者对这些复阳的人群进行研究:

1,采集鼻咽、咽喉以及肛门拭子等标本进行了病毒的培养,结果均没有培养到病毒;

2,对复阳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没有捡测到完整的病毒序列,表示这些核酸复阳的标本,其实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换换句话说。就是是死病毒,没有传染性。国内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的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与之前的第八版相比,有关的条款以及要求,更加科学。包括解除隔离或这是出院标准,调整为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他们的采样时间间隔为24小时以上,相比较而言,第八版的Ct 值均≥40,可以缩短感染者的住院时间。特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以及健康状况监测,修改成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删除了隔离管理和建议出院后第2周、第4周的复诊,这样会有利于感染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国家最新的诊疗方案,以缩短住院时间、出院后仅要求7天居家健康监测、取消出院后复诊,这都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事实显示,7天居家健康监测,必须严格遵守,包括: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于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总结,核酸复阳人员没有传染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中大可不必造成恐慌。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和谐你我他,共建美好家园的。

133 评论

金鳞平面设计

这几天,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 由阳转阴后, 抗原检测又“复阳”。

12月7日,河南的夏女士表示:经历了高烧、浑身酸痛和味觉失灵等几天后,我在家自测抗原结果为阳性。经过居家治疗,12月9日、10日在症状消失后,连续两天抗原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再次自测抗原,结果显示为阳性。

资料图

有类似的情况的还有家住北京的崔女士:我是在12月8日,高烧的第二天抗原检测出阳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已经不发烧了,12月14日在抗原转阴两天后,今天我又开始低烧了。

没症状为什么“又阳了”? 自己到底阳不阳? “复阳”是因为没好彻底?

这些问题让夏女士和崔女士感到十分困惑。

对此,上海长海医院一位感染学专家表示复阳需要经过核酸检测来确认,所谓“复阳”不排除自测抗原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即使核酸检测也显示阳性, “复阳”也并意味不是指疾病的再次复发 ,很可能是当初还没有痊愈,或是体内还残留病毒核酸片段,这种情况不会造成疾病传播。

这两位的情况,一个是出现同住人感染情况,同住人感染势必会造成病毒在居住环境内的扩散,此时处于同一居住环境下的人员抗原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而另一位抗原“阴性”后,又出现了类似症状,不排除该患者仍处在病程内,此时病毒载量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抗原检测敏感性的问题,抗原结果当时呈现假阴性的情况。“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意味着新冠病毒载量下降到了一定范围内,从传播的角度而言,此时患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

对于如果是核酸也显示阳性,该位感染科专家强调, 对于“复阳”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核酸复阳可能是体内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不会造成疾病传播。打过疫苗的群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调动起机体的免疫记忆,3~6月内对于同一毒株的感染可能性极低,只要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必过于担心。

那么,二次感染比例究竟有多高?

我们整理了30余篇国际学术报告,

答案都在这里了!

资料图

“感染后会再次感染吗?”“首批阳过的同事又阳了,是二次感染吗?”近期,二次感染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几周内再次检查出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通常所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其体内感染的病毒没有完全清除,会出现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没有传染力。

二次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康复后再次出现新冠症状、体内病毒量回升的现象。

相较于复阳,二次感染者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CT值一般低于35,而复阳者一般高于35。

此外,二次感染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时间跨度也将缩短。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报告,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间隔中位数为79天(48天-119天),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间隔中位数为65天(43天-97天)。

那么,与此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更高吗?重复感染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更大呢?

奥密克戎更易二次感染

根据15篇相关学术报告,奥密克戎更易导致二次感染。

以意大利费拉拉大学今年7月底发布的报告为例,研究者收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等数个国家91项研究数据,时间跨度为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包含1500万名参与者数据。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倍,达到。

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

资料图

从实际数据上来看,英国在进入奥密克戎阶段前(2022年前),累计二次感染人数并不多,截至2021年12月13日,累计二次感染人数为万人,占当时总感染数的。

而进入2022年后,二次感染人数激增,截至2022年12月7日,累计二次感染人数已达到137万人,占总感染人数的。

资料图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在逐渐减少。

英国二次感染主要集中在第一波奥密克戎阶段,峰值曾达到2万人,即一天内便有2万人二次感染。而在后续几波疫情中,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逐渐下降,目前平均每天有1千人。

资料图

相同毒株二次感染机率小

哪些因素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率?

首先,与首次感染的毒株有关。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毒株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便是奥密克戎,再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

但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毒株为德尔塔,或是奥密克戎,那么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机率便较大。

资料图

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递减

其次,二次感染风险和感染时间也有关系。

根据12篇相关学术报告,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远,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便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在感染奥密克戎3到5个月间,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距离首次感染6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性已低于25%。

此外,与Alpha、德尔塔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体保护性的下降幅度更大。

在感染Alpha、德尔塔后的3至5个月,感染者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仍分别达到、,此后下降幅度有限,最低值依旧在60%以上。

资料图

特定职业更易感染

二次感染的风险还和职业有关。

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易二次感染, 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今年8月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调查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

据统计,学生、行政/文职人员的二次感染率为,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二次感染率最高,占统计人数的,医师的二次感染率也达。

相较于学生、行政/文职人员,医师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其倍,而护理人员的风险则达到倍。

资料图

性别对二次感染的影响较小。

年轻人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从年龄上来看,根据8篇学术报告,相较于老年群体,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

法国国家公共卫生机构在今年3月发表的论文中观察了法国2021年3月2日至2022年2月20日二次感染情况,据统计,累计二次感染人数达到万人,占总感染人数的,其中为二次感染、为三次感染。

而在二次感染的患者中,18岁至40岁的占比最大,为,其次是低于18岁、41岁至60岁人员,二次感染的占比分别为、20%。而老年群体的占比较低,61岁至80岁的占比仅为,而大于80岁的占比为。

资料图

从美国华盛顿州发布的10月12日发布的报告来看,18岁至34岁也是二次感染的主要人群,占比为,而65岁以上人群仅占。

需要解释的是,年轻群体更易二次感染,不是生理原因,而是与其社会活动情况有关。

美国俄亥俄州护理研究中心(CVCR)的学者解释,相较于老年人,年轻群体的社会活动更频繁,更容易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中,因此二次感染的机率更大。

疫苗能有效降低二次感染概率

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呢?

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公共卫生研究所 (IPHV) 学者表示,相较于年轻群体,老年群体之所以二次感染率较低,是因为他们通常优先接种疫苗,包括第三针加强针,由于疫苗接种率较高,二次感染的机率便下降。

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已接种者的倍。

并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多,二次感染的风险逐渐下降。

根据5月发表在MedRxiv上的研究论文,相较于未接种疫苗且未感染的患者而言,此前感染过非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为44%;而随着疫苗接种计数的增加,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也不断增多,对于已接种三针疫苗且有感染经历的患者而言,抗体的有效性达到83%。

并且,接种疫苗也可有效降低二次感染的住院风险。

同上述论文,相较于未接种疫苗且未感染的患者而言,接种3剂疫苗后,体内抗体对于防重症的有效性达到91%。

资料图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二次感染的有效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根据意大利学者的研究,当疫苗接种超过120天(即4个月后),已接种者与未接种者间二次感染的风险缩小至倍。

资料图

根据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今年8月发表的论文,完全接种两剂疫苗后,其有效性在14至60天内最高,为。而在疫苗接种4个月至6个月后,有效性仅剩。

二次感染重症率下降

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病死率等。

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今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是很罕见的,只有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

根据雅典大学医学院今年9月发表的研究,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以轻症状为主,特别是在奥密克戎感染者中,轻症状的占比达到,较为严重与紧急情况的占比则为、,都低于首次感染。

资料图

并且,二次感染出现合并症的机率也有所减少。

合并症是指与原发疾病同时病发的一种或多种疾病,包含生理与心理上的情况。

同样根据上述雅典大学医学院学者的研究,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患者中无合并症的占比提高,出现多个合并症的占比也有所减少。

资料图

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表示,即使是老年群体,二次感染所带来的住院风险都有所下降。

根据其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2264名长期护理中心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的患者,仅为首次感染入院的21%。

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期刊上海

    临床检验医学核心期刊很多,诸如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 中国实用诊断学等,更多医学核心期刊和相关论文发表,请关注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dp2404497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医学期刊重复率

    临床检验医学核心期刊很多,诸如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 中国实用诊断学等,更多医学核心期刊和相关论文发表,请关注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天龙过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上海地区医学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cHeN&Li$Li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上海医学期刊研究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百年帝国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上海医学期刊官网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洛林小叮当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