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6

崔若若11
首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学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送我个时光机

已采纳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柳叶刀》● “袋鼠妈妈护理法”可提高低出生体重婴儿存活率近日,印度卫生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Nita Bhandari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探讨了社区发起的“袋鼠妈妈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婴儿存活率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2015年7月30日至2018年10月31日,这项随机对照的优越性试验在印度哈里亚纳邦进行,研究组共招募了8402名出生72小时之内,体重为1500-2250克的婴儿,其中在卫生机构分娩,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将这些婴儿按1:1随机分组,其中干预组4480名,在家接受社区指导的袋鼠妈妈护理,即进行皮肤接触和纯母乳喂养,并在第1-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接受相应的检查;对照组3922名,接受常规护理。28天后,干预组有4423名婴儿接受随访,死亡73例;对照组中有3859名婴儿接受随访,死亡90例,风险比为,差异显著。180天后,干预组有3965名婴儿接受随访,共死亡158名;对照组中有3514名婴儿接受随访,共死亡184名,风险比为,差异显著。综上,社区指导的“袋鼠妈妈护理”大大提高了新生儿和婴儿的存活率。在中低收入国家为所有出生体重较低的婴儿提供袋鼠妈妈护理,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据悉,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呼吁了十多年,要在卫生机构中推广“袋鼠妈妈护理”,但其覆盖率仍然很低,而在社区层面开展“袋鼠妈妈护理”有望提高覆盖率。相关论文信息:● 靶向药Durvalumab联合铂-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Luis Paz-Ares课题组取得一项新突破。他们探讨了Durvalumab联合铂-依托泊苷与铂-依托泊苷单用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效果。2019年10月4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2017年3月27日至2018年5月29日,这项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3期试验在23个国家的209个地点进行,研究组招募了未经治疗的ES-SCLC成人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其中268名患者接受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进行治疗,269名接受单独铂-依托泊苷治疗。与铂-依托泊苷组相比,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风险比为。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个月,铂-依托泊苷组为个月;18个月时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患者的存活率为34%,铂-依托泊苷组为25%。两组中各有62%的患者发生3或4级严重不良事件,其中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中13例患者因此死亡,铂-依托泊苷组中有15例。与临床相关的对照组相比,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的一线疗法可显著改善ES-SCL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且安全性调查结果与现有资料一致。据悉,ES-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治疗ES-SCLC展现出一定的临床潜力。相关论文信息:《美国医学会杂志》:Vol 322 No 14● 注射关节炎新药sprifermin可恢复软骨厚度美国马里兰大学Marc C. Hochberg研究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探讨了关节内注射新药Sprifermin与安慰剂对骨关节炎患者股骨胫骨关节软骨厚度的影响。该研究发表在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FORWARD是一项为期5年、剂量发现、在10个地点进行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研究组招募了549例年龄在40到85岁之间,患有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 2或3级的参与者。将这些参与者随机分为5组,其中110名每6个月关节内注射100μg Sprifermin,110名每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111名每6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110名每12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108名每6个月注射一次安慰剂。共有474名参与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治疗两年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每6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组的股骨-胫骨关节软骨总厚度比基线增长了,每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每6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每12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4个Sprifermin治疗组的总体WOMAC评分较安慰剂组均无显著改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关节痛,但各组间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综上,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每6个月或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改善2年后的股骨-胫骨关节软骨总厚度,但其临床意义和缓解的持久性尚不确定。相关论文信息:● 手术血肿清除不能改善小脑出血患者预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Joji B. Kuramatsu和Hagen B. Huttner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分析了外科血肿清除术与保守治疗对小脑内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该研究于2019年10月8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组采集了美国和德国64家医院6580名患者的个人数据,对578例ICH患者进行荟萃分析。根据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152例接受血肿清除术,152例进行保守治疗。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既往抗凝治疗史、血肿体积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对功能性残疾进行评估,共0-6分,0-3分预后良好,4-6分残疾严重。经校正后,手术组在3个月时功能性残疾预后良好所占比率为,保守治疗组为,差异不显著。手术组3个月和12个月时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和,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血肿体积小于12cm3时,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低于保守治疗组;但当血肿体积大于15cm3时,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高于保守治疗组。总之,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血肿清除并不能改善ICH患者的预后,但需根据血肿体积的大小来权衡不同的治疗方式。相关论文信息:● 综合护理项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影响分析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Hanan Aboumatar小组的最新成果,他们分析了由医院发起的结合过渡期护理和长期自我管理支持的项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研究组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进行了一项单点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240名COPD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干预组120名,接受为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项目,由经过特殊训练的护士采用标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COPD的长期自我管理;常规护理组120名,仅出院后30天内进行过渡性支持,以增强其依从性。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估,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共有203例参与者完成了试验及随访。出院时,干预组的基线SGRQ评分为分,常规护理组为分。6个月后,干预组SGRQ评分增加了分,常规护理组减少了分。干预组人均COPD相关急性治疗事件为例,常规护理组为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共有15例参与者死亡,其中干预组8例,常规护理组7例;339例次患者再次住院,其中干预组202例次,常规护理组137例次。总之,在这项针对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结合了过渡期护理和长期自我管理的3个月综合护理项目增加了COPD的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且生活质量并未显著提升,临床实践中应认真权衡是否实施该计划。据悉,因COPD加重而住院的患者往往有较高的再住院率,且生活质量降低。相关论文信息:《细胞》● 研究揭示piRNA如何应对逆转录病毒入侵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Keith Chappell、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Zhiping Weng、William E. Theurkauf研究组,合作发现piRNA对考拉基因组逆转录病毒入侵的反应。2019年10月10日,《细胞》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KoRV-Aγ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并通过水平和垂直转移相结合的方式席卷野生考拉,利用KoRV-Aγ逆转录病毒的这种特性可以直接分析逆转录病毒入侵生殖细胞系基因组的情况。γ逆转录病毒会产生剪接的Env mRNA和编码Gag、Pol和病毒基因组的未剪接的转录本,但KoRV-A piRNA几乎完全来自未剪接的基因组转录本,并且具有强烈的有义链偏向性。值得注意的是,从昆虫到胎盘哺乳动物,未剪接的原病毒piRNA转录本的处理都是保守的。研究人员推测绕过的剪接产生了一个保守的分子模式,该模式将前病毒基因组转录本引导到piRNA的发生机制,并且这种“先天”的piRNA反应在产生反义piRNA前抑制了转座,从而建立了序列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据了解,反义Piwi相互作用RNA调控生殖发育过程中已建立的转座子的沉默,有义piRNA驱动反义池的“乒乓”扩增,但生殖细胞系如何响应基因组入侵尚不清楚。相关论文信息:《细胞——代谢》● 综述:调节性T细胞在组织病理生理和代谢中的作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larissa Campbell和Alexander Rudensky合作综述了调节性T细胞在组织病理生理和代谢中的作用。该综述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细胞——代谢》。研究人员介绍表达X染色体编码的转录因子Foxp3的调节性T细胞代表一种特殊的免疫抑制细胞系,具有公认的预防致命性自身免疫和炎症的基本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Treg细胞还可以对新陈代谢发挥系统性作用,参与组织修复,提示这些细胞在服务和保护组织中具有双重作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综述了Treg细胞支持组织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的多种手段。相关论文信息:● 转硫作用活性促进细胞生长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Craig B. Thompson研究团队发现,当细胞外半胱氨酸受限时,转硫作用的活性可以支持细胞生长。相关论文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研究人员探究了细胞外半胱氨酸受限后转硫作用的调控及其在维持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据报道,随着人类肿瘤大小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人类肿瘤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一部分癌细胞系中的转硫酶的组成性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这些酶是在半胱氨酸剥夺后被诱导的。研究人员发现固有的和诱导的转硫活动都有助于细胞半胱氨酸池和氧化还原稳态。转硫速率取决于细胞进行甲基化反应的能力,其将S-腺苷甲硫氨酸转化为S-腺苷高半胱氨酸。最后,这些结果表明,转硫介导的半胱氨酸合成对于促进体内肿瘤生长至关重要。据介绍,半胱氨酸既充当蛋白质翻译的构建单元,又作为谷胱甘肽合成的限制性底物,从而维持细胞的抗氧化剂系统。除了转运蛋白介导的摄取外,还可以通过转硫途径由蛋氨酸合成细胞半胱氨酸。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投稿事宜: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305 评论

阳光365家具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细胞》● 肠道细菌可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Andrew T. Gewirtz课题组发现分段丝状细菌可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尽管清除轮状病毒通常需要适应性免疫,但研究者无意间构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员推测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针对性抵抗RV。并且,这种RV抵抗性可通过共宿和粪便移植来传播。通过加热,过滤和抗菌剂来处理保护RV的微生物菌群,然后将稀释的处理过的微生物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并进行微生物组分析。这种方法表明分段的丝状细菌足以保护小鼠免受RV感染和相关的腹泻。这种保护与先前定义的RV阻抗因素无关,包括干扰素、IL-17和IL-22。SFB在回肠的定植诱导宿主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加速上皮细胞更新。在体外,将RV与含有SFB的粪便一起孵育可降低RV的感染性,表明RV可被直接中和。因此,不受免疫细胞的影响,SFB可针对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和相关的腹泻病提供保护。据介绍,轮状病毒在各种微生物包围中接触肠道上皮细胞,从而提供了微生物影响RV感染的可能性。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提出针对全基因组分析的“白皮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Roseann E. Peterson课题组阐述了遗传多样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机会、方法、缺陷和建议。2019年10月10日的《细胞》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为了方便和促进多族裔和混合人群的研究,研究者概述了主要的方法学考虑因素,并重点介绍了机会,挑战,解决方案和需要发展的领域。尽管研究者认为很难分析来自不同人群的遗传数据,但这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拥有一个扩展的分析工具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据介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关注欧洲裔人群,但重要的是,多样化的人群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参与者之间日益增加的多样性将增进我们对所有人群的遗传结构的了解,并确保遗传研究广泛适用性。相关论文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早产儿两种递增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on Dorling课题组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他们进行了两种早产儿增加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组招募了2804名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快速增加组1224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30毫升母乳,缓慢增加组1246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18毫升母乳,直至达到正常喂养量。快速增加组中有802名婴儿获得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缓慢增加组中有848名。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晚发型败血症,缓慢增加组为;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缓慢增长组为。总而言之,对于超早产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每天每公斤增加30毫升母乳与18毫升母乳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存活率。据悉,早产儿肠道喂养量的缓慢增加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增加了晚发型败血症的风险。相关论文信息:《科学》●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获揭示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Thorsten R. Mempel研究发现,迁移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来预处理初始CD8阳性T细胞,从而确立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命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稳态期间,TGF-β在表观遗传学上调节了静息的初始CD8阳性T细胞,并为在皮肤疫苗接种小鼠模型中形成表皮常驻记忆T细胞做好准备。初始T细胞调节发生在淋巴结中,但不发生在脾脏中,这是通过与周围组织来源的迁移性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依赖性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并且取决于TGF-β激活αV型整合素在DC的表达。因此,通过限制LN的信号,免疫前T细胞库能够为向特异性记忆T细胞分化命运做好准备。据介绍,eTRM细胞是屏障组织中的前哨,以防御先前遇到的病原体。eTRM细胞的产生方式对通过免疫接种诱导自身形成或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揭示前脑突触的节律调控机制2019年10月11日,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Shiva K. Tyagarajan和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等研究人员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组由时间调控,但其蛋白质组由睡眠驱动。采取生化方法,研究人员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本的积累显示出绝大多数的日常节律,三分之二的突触转录本显示了与时间相关的丰度,而与体细胞的振荡无关。这些转录本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时间和功能簇,清晨之前的转录本与新陈代谢和翻译有关,而傍晚的转录本与突触传递有关。全天候表征突触蛋白质组证明了时间门控对突触过程和能量稳态的功能相关性。出乎意料的是,睡眠剥夺完全消除了蛋白质组,但转录本没有振荡。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了突触中信使RNA的昼夜节律,并且按照睡眠-清醒周期进行翻译。据介绍,神经元形成了将RNA和蛋白质转运到遥远的树突和轴突中的机制。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揭示睡眠-清醒周期中突触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和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睡眠-清醒周期引起的突触蛋白质组磷酸化的日常动态。相关论文发表在2019年10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在24小时内分离出的小鼠前脑突触神经小体应用了先进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可准确定量近8000种磷酸肽。一半的突触磷酸化蛋白在休息-活动和活动-休息过渡时具有最大振幅的节律。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通过磷酸化对突触功能的总体时间控制,包括突触传递、细胞骨架重组和兴奋/抑制平衡。睡眠剥夺消除了突触神经小体中所有磷酸化周期的98%,这表明睡眠-清醒周期而非昼夜节律信号是突触磷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睡眠和觉醒压力均有反应。据悉,昼夜节律通过调节转录、蛋白质丰度和功能来驱动生理的日常变化,包括睡眠-清醒周期。昼夜节律性磷酸化调控外围器官中的细胞过程,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突触活动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受NMDA调控法国巴黎塞纳河神经科学大学M. A. Diana小组,研究发现甘氨酸门控GluN1/GluN3A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成年内侧缰核厌恶情绪的控制。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们发现,GluN1 / GluN3A受体在小鼠成年MHb的神经元中起作用。在MHb中没有甘氨酸能神经元专长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通过GluN1 / GluN3A受体调节神经元活性。降低MHb中的GluN1 / GluN3A受体水平可以防止产生厌恶情绪调控。甘氨酸通过兴奋性甘氨酸能NMDA受体控制负值情绪联想,这项研究借此扩展了甘氨酸的生理和行为含义。据介绍,当与其他结合甘氨酸的亚基GluN1结合时,非经典的NMDA受体亚基GluN3A和GluN3B可以产生纯被甘氨酸激活的兴奋性电导。但是,尚未在天然成人组织中鉴定出功能性GluN1 / GluN3受体。相关论文信息:● 数据分析揭示史前社会不平等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Heidi Deeg,Philipp W. Stockhammer和Alissa Mittnik研究团队,合作发现欧洲青铜时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揭示和理解史前社会不平等背后的机制是一项重大挑战。通过组合全基因组数据、同位素证据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数据,研究人员超越了考古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超区域方法,从而揭示了青铜时代社会地位、继承规则和迁徙的复杂性。他们采用了深层的微区域方法,并分析了来自德国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中期的农庄相关墓地的104个人的全基因组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历经几代的个体家庭包括一个高地位的核心家庭和无亲缘关系的个体,这种组织伴随着父权制和女性外来配偶,该体系在700多年来保持稳定。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的系统回顾近日,加拿大西部大学教授Rodrigo Bagur及其研究团队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大型数据库中搜索2019年1月25日之前发表的论文,筛查口服抗血栓药物来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有20个试验被纳入网络荟萃分析,共包括4803名成人参与者,9种干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中度确定性证据支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少隐静脉移植失败。在不同的抗血栓治疗中,大出血、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这些试验的异质性和不连贯性差异较大。总之,这项网络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术后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应充分权衡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cn投稿事宜:.cn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268 评论

相关问答

  • 眼科学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以下是猎考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考研:眼科学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100212 眼科学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它

    壹贰叁肆43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学论文最新研究进展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自然

    lingling882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心内科最新的研究进展论文

    心内科护理论文研究方向如下:1、心律失常的护理进展。2、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3、心脏病介入诊疗的护理研究。4、PTCA的临床路径。5、PTCA术后生活质量的研

    11月de蔷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最新中药学研究进展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隐形冠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外科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医学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那么医学相关学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相关学科论文题目有哪

    佳音音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