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acaZhou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软膏剂是将药物加人适宜基质中,制成易于涂布于皮肤剖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由于软膏有较好的附着性、涂展性,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在皮肤科、眼耳鼻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借助国内外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制出不少新的中药软膏品种,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等,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又称为乳膏剂;含有大量药物粉末( 25%-75% )的称为糊剂。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亦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糊剂主要起局部保护作用。 软膏剂在我国创始很早,公元前 2 世纪在《灵枢经》中即有“涂以豚脂“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软膏剂及其制法和使用,所用基质多为植物油,又称油膏剂。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广泛采用凡士林、石蜡等到烃类物质作为基质,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的新型乳剂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品种明显增加,从而制成较为理想的软膏剂。《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软膏剂有 48 种,其中乳膏剂占 32 种。与软膏剂密切相关的防护用品、化妆品的发展则更快。新基质的不断出现、药物透皮吸收途径与机理研究、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与包装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软膏剂在医疗保健及劳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利用皮肤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这一特点,通过皮肤给药而达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日趋增多。 三、应用前景 虽然中药软膏剂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中药作为外用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软膏剂作为经皮给药的一种剂型,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化,而且已成为克服药物副作用的有效用药途径之一;其次,在医院皮肤科、外科里广泛应用,并在医院的普通制剂, “内病外治”可能成为中药软膏剂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中药材的提取及软膏剂的基质研究两个方面,具体是:首先对中药材的提取进行研究,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药材有用部位进行提取,第二部分是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其次是软膏剂的基质研究,其内容包括三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释放、基质配比、透皮促进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如: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1.中药材的提取 中药材有效部位的提取 研究方法:采用水煎煮(醇沉)法和油炸法对有效部位的进行提取。 技术路线:将各种中药材的原材料按配方加到水中,进行煎煮,获得煎煮液,然后再加入基质进行制备的。 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按一定的比例加水,在一定的温度下,煎煮一段时间,获得煎煮液(对中药材进行两到三次的煎煮),然后添加基质。 可行性分析:目前,中药软膏剂药物的提取常用水煎煮(醇沉)法和油炸法。如复方石苇软膏的制备,将石苇、虎杖、大黄、地榆等用水煎煮,煎液浓缩加入羊毛脂、凡士林等基质制备;复方黄连油膏改为水煮法,煎液浓缩加入凡士林制备;紫草软膏制备,将紫草、白芷、忍冬藤三味加入麻油中浸泡24h,温火加热至130oC左右炸取油溶性成分,因此该方法是确实可行的。 有效成分的提取 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的方法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技术路线:将中药材粉碎后,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三角瓶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 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三角瓶中,按比例添加水,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在一定频率和压力下,超声一段时间。 可行性分析: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声提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因此该方法确实可行。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第1周: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第2周:论文研究方法制定 第3~5周:对中药材有用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获得提取液 第6~8周:软膏剂的基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中药有效成分在基质中释放较好的基质、合适的基质配比以及寻找的合适的透皮促进剂。 特色或创新之处 以前对中药材软膏剂中中药材的提取采取传统的方法,而在本文将超声波提取方法引进去,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后面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需要使用到的试剂仪器设备如酒精、超声波、电炉、温度计等设备都具备了,但是中药材的购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不同批次不同产地不同季节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不一样。 1. 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物处理过程中,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β-环糊精包合可显示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减轻对皮肤的刺激,矫正药物不良气味,在透皮制剂中还能改善药物的透皮吸收性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珠黄软膏中,冰片用3%β-环糊精包合人基质。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声提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 2.软膏剂基质的选择。软膏剂常用基质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吸收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作用,但基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药物的这些特性,这主要是由于基质的组成和性能可影响到药物在基质中的理化特性与皮肤患处的生理功能所致 ,一般认为o/w型乳剂基质中的药物释放、穿透要比w/o型乳剂基质即油脂性基质快 ,同时软膏的基质与药物的性质、分配情况也关系密切。 3.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释放 4.中药软膏剂中各基质配比 5.透皮促进剂 6. 软膏剂的质量标准。中药软膏的一些有效成分至今尚不能确定,其化学成分复杂,并且中药软膏常需添加一些赋形剂,这给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中成药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之一就是质量标准不完备。目前,中药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一些常规标准如外观性状、pH值、粘度、刺激性等项目外,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7.定性定量检测 8.定性方面。中药软膏的性状主要从颜色、粘稠度、气味、质地、手感等方面进行判断。软膏有效成分的鉴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显色反应,如三黄珍珠软膏中小柴碱的鉴别:取软膏5g,在30mL的沸水中煮沸15min后,冰浴冷却并过滤,向2mL滤液中加盐酸酸化并加少量的漂白粉,振摇后产生樱红色即可。除此之外还有荧光斑点鉴别、薄层层析色谱法、纸层析色谱等。 9.定量方面 (1)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利用软膏中药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或某些特征吸收峰的波长来测定药物的含量。 (2)薄层扫描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如意金黄膏中的姜黄含量,结果准确,为如意金黄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yvette0112
本发明工药巴布剂基质是由下述天然及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按重量比混合构成聚丙烯酸钠2~10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聚乙烯醇1~6份 明胶2~10份高岭土6~18份 亚磷酸~1份硫酸铝钾~份 水30~60份甘油2~10份其中,聚丙烯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为粘性基质,甘油为保湿剂,明胶为赋形剂,高岭土为填充剂,硫酸铝钾等为交联剂。中药巴布剂的制备工艺如下A组分将明胶加水8~16份,在40~60℃下溶解,然后加入亚磷酸、硫酸铝钾、高岭土搅拌均匀。B组分将聚丙烯酸钠分散于甘油中,然后加水11~22份溶解成透明胶体。C组分聚乙烯醇加水11~22份,加热至60~75℃溶解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备巴布剂基质混合A组分和C组分,在40~60℃下搅拌均匀,再加入B组分,在40~60℃下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膏体。一般橡胶硬膏剂在加入配方药剂后,涂于裱褙材料上,其涂层很薄。此种硬膏剂的基质所载药剂为西药,含药量毋须很高,故不须基质有很大载药量,此种基质不能加入中药浸膏,制造中药巴布剂。本巴布剂基质具有载药量大的特点,药与基质之比可达1∶4-10,因而适宜加入中药浸膏制成中药巴布剂。其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将中药稠膏与本巴布剂基质搅拌均匀,然后涂布,加膜,切割即得。经药效学实验-用小鼠温水浴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两种方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1小时动物痛阈明显提高,疼痛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别。说明皮肤给药1小时后即显示镇痛作用,并持续到12小时。用二甲苯耳肿胀试验进行该品抗炎实验,表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同时也进行了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通过含药巴布剂和不含药基质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作用,观察24、48、72小时,未见红斑和水肿出现。说明该含药巴布剂和不含药基质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过敏性实验通过含药巴布剂、不含药的巴布剂基质及阳性药2,4-二硝基氯苯对豚鼠皮肤多次致敏(0、7、14d)和最后激发(28d),观察6、24、48、72h。阳性药组在6、24、48h全部动物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和水肿,致敏率为100%,而含药巴布剂和不含药的巴布剂基质组动物皮肤未出现异常反应。结果表明该中药巴布剂及其基质对皮肤无致敏作用。本发明有下列优点1、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现象,保湿、透气,贴着舒适,方便。2、不污染衣物,贴敷期间需揭下时,还可以重新贴上。3、载药量大,适用于制成中成药外用贴膏,且与药物相溶性好。4、基质材料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5、基质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不破坏药物有效成分。6、所用基质原料全部国产,成本低廉。实施例1中药巴布剂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混合构成聚丙烯酸钠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份聚乙烯醇份 高岭土份亚磷酸份硫酸铝钾份明胶份 甘油份水份实施例2A明胶加水15份,加热使在60℃溶解,再加入亚磷酸、硫酸铝钾,使溶解,加入高岭土、氧化锌,搅拌均匀;B聚丙烯酸钠用甘油分散,加水20份溶解;C聚乙烯醇加水20份,加热到70℃溶解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DA加C在50℃搅拌5分钟,再加入B搅拌15~20分钟,即得巴布剂基质膏体。实施例3按重量比将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各1份;肉桂、荆荠、防风、老鹳草、香加皮、骨碎补各2份;白芷、山奈、干姜各3份,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渗漉,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的稠膏,按生药稠膏重量的再加入水杨酸甲酯、氮酮、薄荷脑、冰片、樟脑、颠茄等贴膏剂常用药物,混合均匀,成为浸膏,将浸膏加入巴布剂基质中,二者比例为1∶4~10,搅拌炼合均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经切割即制成含中药巴布剂。经药效学实验,用小鼠温水浴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两种方法证明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耳肿胀试验亦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经三个月40℃下加速实验,各项物理性状均无变化。说明该制剂稳定。通过该含药巴布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皮肤局部作用,观察24、48、72小时,未见红斑和水肿,说明该中药巴布剂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权利要求1.制造巴布剂的中药巴布剂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由下述天然及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按重量比混合构成聚丙烯酸钠2~10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6份聚乙烯醇1~6份 明胶2~10份高岭土6~18份 亚磷酸~1份硫酸铝钾~份 水30~60份甘油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巴布剂的中药巴布剂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的原料重量比如下聚丙烯酸钠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份聚乙烯醇份高岭土10份亚磷酸份 硫酸铝钾份明胶份甘油20份水55份3.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巴布剂的中药巴布剂基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A组分将明胶加水8~16份,在40~60℃下溶解,然后加入亚磷酸、硫酸铝钾、高岭土。B组分将聚丙烯酸钠分散于甘油中,然后加水11~22份溶解成透明胶体。C组分聚乙烯醇加水11~22份,加热至60~75℃溶解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备巴布剂基质混合A组分和C组分,在40~60℃下搅拌均匀,再加入B组分,在40~60℃下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膏体。4.用权利要求1所述巴布剂的中药巴布剂基质所制造的,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中药巴布剂成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将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各一份,肉桂、荆荠、防风、老鹳草、香加皮、骨碎补各2份,白芷、山奈、干姜各3份,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渗漉,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的稠膏。按生药稠膏重量的加入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颠茄,氮酮等贴膏剂常用药物,混合均匀成为浸膏。将上述浸膏加入巴布剂的中药巴布剂基质中,中药浸膏与基质比例为1∶4~10,经搅拌炼合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经切割即成含中药巴布剂。
皮肤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时间犹如间隙中的沙一瞬间便消失无踪,很快就到年底了,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
功能化妆品概要 1.1功能化妆品的界定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作为化妆品和制药工业革新,以及消费者对化妆品态度转变的结果,化妆品和药品的界线因为交叉而更加模糊
化妆品是国家投资比较少,包袱比较轻,同时又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妆品营销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在对国
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要怎么写,当医生有很多总结报告要写,非常的麻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皮肤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一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下册)》(赵辨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下册) 作者:赵辨 编 出版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