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翊
医学营养学;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营养工作者曾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调查,发现住院病人营养缺乏症的发病率高达45%~50%,严重影响了住院病人的治愈率〔1〕。此后十多年,随着医院临床营养支持工作的开展,发达国家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率降低了一半,病人的死亡率也大大降低,治愈率与病床周转率则大大提高,取得了极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与药物、手术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医学营养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医学营养学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医学营养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我们的培养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寻求一种能够适应医院现状的医学营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本课题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医学营养学教学方面的资料,我们对医学营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并且对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医学院校的学生和病员以及病员家属的营养学知识和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听取了相关临床医学、营养学以及教育学方面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国目前在医学营养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就医学营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医学营养学的发展。1 医学营养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规定培养专门人才的标准,也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有的学校把该专业的目标定位在“以营养为手段,解决疾病与康复的营养治疗与支持问题……”,有的定位于“具有营养专长的临床医师”〔3〕,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单纯从临床医疗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群体的合理营养问题。《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临床营养科室的任务“是负责全院病人基本膳食与治疗膳食、诊断膳食、代谢膳食及要素膳食的调配、制备与供应;承担疑难、重危及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制定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及进行膳食指导;检查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营养管理实施情况;开展营养宣教、咨询、教学和科研工作”〔4〕,可见,临床营养师除担任临床医疗工作外,还必须承担群体的公共营养指导工作。因此,我们对医学营养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作如下定义:培养具有医学和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营养管理,以及食品研究开发和食品监督管理,食品营养评价、营养科学研究单位的工作和高等院校营养专业的师资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工作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体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病人膳食指导;掌握食品营养价值的分析原理及技术;掌握食品污染的检测和防治原则,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营养管理的主要技术规范。医学营养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营养专长的医生,可以胜任营养医师、医师、营养师,或担任教学、科研、食品卫生管理及相关单位等工作。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见表1。表1 医学营养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分类(略)从表1可以看出医学营养学专业是在公共基础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安排与预防医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同步,公共课、临床课和专业课程的比例符合教育学规律,专业课程设置也是基本符合学科发展原则的。 教学内容 医学营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该专业学制为4年,共开设50门课程,其中临床实习和营养专业实习各占26周(含节假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学》及《食品毒理学》为该专业主要课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要与临床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打交道,同时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制定出适合于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因此我们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组织行为学》和《卫生财务管理》等人文类课程,此外,我们还开设了《餐饮业务管理》、《营养教育原理与方法》等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
开心一刻0312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都在不约而同地关注一个重要问题——健康,大家都希望能够健康长寿。那么什么叫健康?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要想保持健康,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一、健康的健康理念——保持健康的基本前提为什么用这么拗口的一句话呢?就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有着不健康的“健康理念”,具体表现为:从不注意养生,自信地认为自己只要有技艺高超的医生、疗效卓绝的好药,就能保证健康。恰恰就是这种观念,导致了很多人的英年早逝——钧瑶乳业的前老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古人有“医能治病,不能救命”之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医生虽然能治好你的病,但是如果你自己对你的生命不珍惜,谁也没办法救你的命!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个词——“养生”,这个词真是太好了,保养才能长生;从没听说哪位长寿的人是靠医生和药物治疗来实现的。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即使有再好的医生,也不如不得病,再好的药不如不用药。健康,要把握在自己手中!二、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基本保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不良的心态会导致什么问题呢?中医自古就有“五志过极伤五脏”之说:人的怒、喜、思、悲、恐五种基本的情志分别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宰,在正常的情况下,五脏六腑互相配合,人们的这五种情志能够自然地流露出来,也能够自发地有所节制;一旦情志过极,无法节制,那么就会损伤相应的脏腑。比如说经常生气、大怒不止的人最容易得肝病,反过来,肝病患者,往往脾气不好(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在女性,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喜欢生气的女性一般最容易患痛经、乳腺小叶增生,见到这样的患者,基本上不用问,一看脸色发青、脾气暴躁易怒就可知晓。这些病,与中医所说的肝是密切相关的。整天悲悲切切的人,他的肺功能必然受损,肺功能不好,维护机体表面的功能异常就容易经常感冒、咳嗽等那就不说了,反过来说,肺功能不好的人,往往他也高兴不起来,你看《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大家都知道她得的是肺痨。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体,如果这个主体一动摇,那么保持健康就无从说起。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了一项长达6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75%的人在75岁的时候还活着,其中多是知足常乐的人。好身体和长寿取决于感情上的应付能力,并且保证自己不在心理上受到任何压力,而这要比其他一些诸如锻炼或者是饮食习惯的一些因素更为重要。所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保持健康的基本保证。那么在生活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我觉着最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问题。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妇人,她的两个女儿均已出嫁,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小女儿嫁给一个卖剪纸花的,本来他们生活得都挺好的,但是老妇人总是愁眉不展,为什么呢?晴天的时候她就发愁大女儿家的生意不好,雨天就发愁小女儿家的生意不好,结果弄得疾病缠身。有位智者告诉她说:“晴天你小女儿家的生意更好,雨天你大女儿家的生意更发达,有什么发愁的呢?”她恍然大悟,一身疾病不治而愈。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曾经有人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怎么去发现呢?就得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三、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对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几点起床、几点吃饭等这样一成不变的、机械的作息时间表。.我更愿意把规律解释为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根据季节的交替,来相应地制定我们的作息时间表。中医自古讲究“天人相应”,什么意思呢?人来自于大自然,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产生的,我们脏腑活动、气血运行在很多地方与大自然的变化是有着相似的规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去适应这样的规律,而不是违背这样的规律,才是健康之道。《黄帝内经》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就是养生。文章开篇就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一段文字用很简练的语言说明了为何古人能够健康长寿,而当世之人却年过半百而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顺应自然的规律。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来修正自己的生活规律呢?《黄帝内经》里面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古训,那么我们如何在起居上体现这个道理呢?说到这个问题只要明白大自然阴阳变化规律,就不难做出决定了。春季:寒气虽然还是比较重,但是阳气渐盛,万物复苏,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我们人体的各项功能也该渐渐恢复。我们可以早点起床,适当地在做一些活动,引导人体阳气的生发。夏季:阳气越来越旺盛,万物茂盛,生机勃勃,经过春天的生发过渡,人体的阳气也渐渐地调动起来了。我们早晨要早点起床,可以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当然根据自己的体质要适度,不能影响上午的工作),此时的锻炼较之春天可以稍微加强,以助长人体阳气。秋季:阳气由盛渐衰,经过春生夏长,各种作物果实成熟,应该收藏了,人体的阳气也该渐渐地休养生息了,我们的生活节律也要作相应地调整,虽然同样是早起,但是晚上应该早点休息。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封藏。春天的生机,全靠冬天来孕育,所以北方的农村有“猫冬”这一说。这个时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所以在起居上我们要早睡晚起——即使想进行适当的活动,早晨也不要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再锻炼,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得病的危险。四、均衡的饮食搭配——保持健康的重要支柱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如果不吃饭,健康何从谈起?但是吃饭却不仅仅是把东西装到肚子里就算了事——要想保持健康,我们得尽可能保持均衡的饮食搭配,如何均衡呢?我最想说的就是不要偏食和选用应季的蔬菜。不要偏食,从营养学角度大家都明白,偏食不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营养。我从五味应五脏的角度说说偏食的危害:古人将味道分为五类:酸、苦、甘、辛、咸,分别入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大家都知道治疗感冒要用辛散的药物如生姜、大葱、芫荽、薄荷一类,就因为感冒属于肺上的病,而辛能入肺,所以可以治疗感冒。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过于食用辛味的东西,比如辣椒、胡椒一类,就会发现这一段这个人火气很大,很容易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辛能入肺,肺气过盛则伤肝,所以就表现出肝的问题了。同样的道理,过于食用甜的东西也能伤肾;过于食用酸的东西能伤脾胃;过于食用苦味的东西能伤肺;过于食用咸味的东西能伤心。另外饮食也有寒热性之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质选用不同的食物。什么叫做应季的蔬菜呢?就是在某个季节应该成熟的蔬菜。对于反季节的蔬菜,我一直持保留态度,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的规律,在相应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食物,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也是最适合这个地区的人食用的——这就是自然规律。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偶尔尝尝鲜,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不喜欢有些人以此作为炫耀并且乐此不疲。五、适当的劳作——保持健康的重要方面《三国志?吴普传》说到华佗创五禽戏的时候提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人若要健康,得有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能过头;适当的运动能够促及消化吸收,使气血通畅。人体如能气血通畅、百脉调和,就不会生病了。事实也是这样,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道理都是相通的。现在有很多的锻炼方式比如太极拳、跑步、散步、静坐、跳舞等等,想要运动的话,如何选择运动种类呢?因为种类太多,很难具体地给大家说清,我就给大家说一个大体的原则,那就是老年人、脑力劳动者或性格内向的人、平素运动较少的人、阳气不足的人,可以选用一些“动”的锻炼方式,比如太极拳、散步等等,运动量由小到大,以感觉身上微微有汗为度;体力劳动者、活动已经比较多的人,性格急躁的人等等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静”的锻炼方式,比如打坐调息一类的,以感觉到心旷神怡为度——当然不要强求,应该循序渐进。
方孔金钱
说起养生,其实说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份健康,而我们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足够的食品营养摄入和自身养生知识的积累。想要健康的体格,不仅需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最重要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两大要素。同时,养生和饮食与人的经络和气血密不可分,那么,如何才能够有足够的气血呢?当然就要在饮食、作息等细节上面下功夫,我们不仅要按时作息和自然生物钟保持一致才能走健康之路,还要合季节多吃时令的水果蔬菜以及药材类食物等,让我们能够让身体有足够的气血让我们精神焕发。另一方面,我们要有畅通的经络。这是在告诉我们不管任何季节,适当的运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方法才能达到养生,以保健康。健康,让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养生等生活细节来保护自己的身体,让我们都能养出一份健康,养出一个好心情。关键字: 健康;食品;养生;医疗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谁都想健健康康的生活,而各种疾病总是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健康。现代的医疗设备比较健全,并且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个疑难杂症正在迎刃而解,但更多的健康来自我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中的细节,因为许多疾病的预防都在于每个微小的细节。饮食的搭配首当其冲,但知道是一回事,付之实践又是一回事。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可以提供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还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同时,丰富的维生素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肠道疾病。充足的水分可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人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必须依赖充足而且搭配合理的食物。人体需要的40多种营养素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果一种食物没有营养,那人们就不会称其为“食物”了。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淘汰保留下来的食物,都有其特定的营养价值,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贡献。但也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够提供我们身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特点。譬如谷类食物的糖类和B族维生素,豆类食物的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动物性食物的优质蛋白等等。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需要的,你不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只有把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保质保量地供给人体充足和全面的营养,这就是“平衡膳食”。
医学营养的科学观及误区
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内容。比如,调查某个社区街边的小吃摊,看他们提供食品的质量以及营养素含量,然后,通过有多少人每天在这里就餐,研究居民的膳食偏差。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专科护士主导临床营养知识培训在危重症护理学组的实践 3、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4、
这都行。。。。。
饮酒与健康【关键词】 饮酒凡含有一定酒精(乙醇)成分的饮料,统称为“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类含乙醇的饮料逐渐成为人们的需求,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