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9

自由自在的GUCCI
首页 > 医学论文 > 失效模式分析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蛋妹妹

已采纳

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引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那影像学的论文又该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吧。

影像学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中的作用。

[方法]2015年3月起本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确立以“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为主题,分析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影像

学检查信息中,信息正确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拟定对策,按品管圈活动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的变化。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由原来的上升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减少医护患三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影像学检查。

信息。

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一个自发组成的小团体,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超声、核磁共振成像等对疾病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由于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中存在较多问题,导致病人不能及时正确完成检查。

为了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本科于2015年1月—2015年7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三病区品管圈开展前(2015年1月)136例住院病人和活动开展后(2015年6月)128例住院病人,

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执行情况,比较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的变化。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任圈长,组员8名,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2名。

确定圈名为“围护圈。

选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候选主题,依据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上级重视、可行性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提

高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绘制甘特图拟订活动计划,活动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7月。

分析现状

圈员自制“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情况现场查检表,于2015年1月的住院病人,记录影像学检查运送的情况。

共调查136例,正确87例,正确率。

设定目标

参照柏拉图得出的改善重点,结合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得出目标值为,改善幅度为。

原因分析

针对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正确率低的原因,圈员对缺失的项目进行鱼骨图分析,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

确定正确率低的原因为:①预约中心人员不知道病人已出院、手术、转床、拒绝或已检查等各项信息,造成运送人员接不到病人或接错病人。

②分管床位的责任护士不了解其他床位病人的情况未及时更改病人检查预约单的身份信息导致通知遗漏。

③实习医生未按照检查流程,将未预约的检查单直接交给病人,或者将未预约到检查项目提前进行,造成检查信息的反复。

④病人因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差异的.影响,造成沟通上的困难和理解差异。

制定对策并实施

①制定一张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汇总表,将检查通知流程规范化[1-2]。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每日由一位护士核对次日检查预约单的信息,将更新的信息登记在检查汇总表上。

中班护士将所有次日检查预约单与检查汇总表上的项目一一核对。

将检查预约单发放到病人手中,并将检查汇总表张贴于病区走廊醒目固定处,方便病人及家属查阅。

次日晨,责任护士将温馨提示卡放于检查病人的床头柜上。

检查运送人员与检查汇总表核对,正确确认病人个人信息后再去运送病人。

②制作温馨提示卡。

当病人外出检查时护士将注明病人去向的温馨提示卡放置于病人床头柜上,可以告知家属及医生,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③完善检查告知单。

将各项检查的地址标注在检查汇总表上,并在检查预约单上进行注明。

效果评价

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及目标达成率:进步率=[(改善后的数据-改善前的数据)/改善前]×100%。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的数据-改善前的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应用于住院病人影像检查信息正确率的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检查的有效性及及时性[3-4]。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最有效、可靠的客观资料之一,及时完成各项检查至关重要,可以为病人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若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检查,会耽误病人的治疗时机,给病人增加安全隐患。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因检查信息有误,运送人员常常找不到病人甚至接错病人,结果导致病人未能进行影像学检查,还有少数病人重复某一项检查。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全体圈员根据本病区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准确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并制定出适合本病区病人检查通知的方案,完善各类表格和提醒设施。

该对策实施后正确率有原来的提高到,极大地降低了信息错误的发生率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各部

门之间的工作效率,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地完成各项检查,避免重复,最终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降低了医疗风险。

4小结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住院病人影像学检查信息的正确率。

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制定出一套规范的、合理的检查通知流程,使护理人员在通知检查时有章可循,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文娟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坤,蔡双宁.门诊及住院辅助检查申请单电子化初探[J].医院管理论坛,2009,2:57-59.

[2]徐佩莲.医院加强超声检查质量管理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9(2):1121.

[3]张琼,张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我国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7):3665-3666.

[4]刘秀玲,曹叶仙.医院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病人陪检风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1B):4068.

影像学论文

摘要

异位骨化(HO)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X线、CT、MRI、超声与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对HO进行早期诊断。

与传统X线、CT检查相比,MRI检查在HO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费用较高。

核医学检查是目前公认最灵敏的HO检查方法,然而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损害性严重限制了其在诊断HO上的应用。

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尚不成熟,临床上尚未应用。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廉价的优势,临床上应用广泛。

该文就HO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影像学。

早期诊断

异位骨化(HO)指肌肉或结缔组织等非骨组织中出现成骨细胞,并在软组织中形成成熟板层骨的病理表现[1]。

目前HO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刺激、损伤部位诱发的信号转导通路、环境等因素有关[2]。

一旦异位骨形成,就会严重限制关节运动,使关节丧失活动功能。

因此,HO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X线、CT、MRI、超声、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对HO进行诊断,而近年来近红外光学成像、拉曼光谱等技术对于HO的诊断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对HO的影像学早期诊断作一综述。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HO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但X线图像密度分辨率较低,早期HO大多仅表现为软组织病变,与软骨肉瘤、局部感染、血肿等的临床表现类似,因此其特异性差。

依靠普通X线检查多在伤后3~6周才能发现异位骨[3]。

随着HO的成熟,X线图像上逐渐出现点状钙化影,软组织肿胀消除后,钙化影密度逐渐增强,显影更清晰,钙化部位

由外周转移至中心,最终形成成熟的板层骨[4],这是典型的早期HOX线表现。

李文勤等[5]对64例脊髓损伤后HO患者进行X线检查,发现早期X线片中出现水肿引起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

高及由于钙沉积而引起的絮状阴影,随后逐渐出现密度增高的骨皮质和骨小梁,呈云絮状、团块状、索条状,其中20例病灶内骨小梁清晰可见。

对HO连续X线摄片观察可见,骨化区密度逐渐增高,边缘逐渐清晰,骨化区边缘清晰提示异位骨组织趋向

成熟[6],然而往往不成熟骨和成熟骨在X线片上重叠,故较难判断异位骨是否成熟。

总之,经X线检查发现的HO多处于病理骨形成的第3阶段,已错过预防性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等到异位骨成熟后手术切除。

因此,X线检查在早期诊断HO方面无太大价值。

2CT检查

CT检查较X线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异位骨组织,可发现X线检查未能发现的HO微小病变,且能更准确地判断早期HO的位置及形态[7-8]。

Fujimori等[9]研究发现,CT检查对HO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

Fukutake等[10]研究发现,CT图像能显示>的HO结构。

Anthonissen等[11]进一步研究发现,微型CT检查能清晰显示大鼠模型髋关节周围小颗粒状至片状不等的异位骨。

以上均说明CT检查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Brownley等[12]研究发现,多形态微型CT检查在评估HO形成上优于X线检查和单一形态微型CT检查。

临床研究[13-14]证实,三维CT检查能直观、全面地定位HO,正确指导不同入路的切除术。

CT三维重建技术能精确定位增生的异位骨与正常血管、肌肉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也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5]。

有学者[16]研究认为,CT检查可显示出早期骨化性肌炎肌肉组织中伴有或不伴周围组织轻微钙化的不明显损伤。

骨矿化呈带状且表现为类似成熟骨皮质征象时,HO诊断基本成立[4]。

以CT检查为基础的三维放射治疗比普通经验定位放射治疗疗效更好[17]。

虽然CT检查在HO定位、定量方面明显优于X线检查,且对指导手术治疗意义重大,但CT检查诊断出HO时,成熟板状骨已形成,因此其对进行HO早期预防性治疗帮助不大。

3MRI检查

MRI检查对骨组织的显示效果不如X线和CT检查,但它对软组织有较强的分辨率。

有学者[18-19]研究发现,联合MRI与CT检查更能明确HO的诊断。

研究[20]发现,约在伤后即可发现HO病灶的MRI影像学改变。

MRI检查还能显示出HO早期关节滑膜和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以及关节周围的水肿液化,而且相比于X线和CT检查,它在判断异位骨的成熟度方面具有优势[5]。

Govindarajan等[16]对1例早期腰椎旁右侧骨化性肌炎患者行MRI检查,发现T2加权轴向图显示损伤部位中心

出现不均匀高信号,且在其周围围绕着1圈狭窄的低信号环,低信号环相邻软组织水肿,强化前的T1加权轴向图显示损伤

85 评论

清水绫子

1. 章梓茂, 马兴瑞,高玉臣,理想塑性介质中平面应力静止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 《力学学报》, 1990。2.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层状介质中多个Griffith界面裂纹的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 《力学学报》, , 1990。3.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周期界面裂纹反平面问题的动态应力强度应子, 《力学学报》, 1991。4.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层状介质中多个非共面硬币型界面裂纹的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 《力学学报》, , 1991。5.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 裂纹体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概述, 《力学进展》Vol. 22, No. 3, 1993。6. 汪越胜, 章梓茂. 各向异性液体饱和孔隙岩石中波的传播与衰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15(增刊)。7. 郭慧琴,章梓茂,多级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的概率分析, 《铁道学报》 Vol. 18, No. 6, 1996。8.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广义Rayleigh波的频谱特性分析,《应用力学学报》Vol. 13, No. 1, 1996。9. 汪越胜, 章梓茂. 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 《力学学报》,,1997。10. 黄淑萍,石志飞,章梓茂,关于饱和多孔介质变分原理的研究,《铁道学报》,,1998。11. 延波,章梓茂,疲劳载荷下结构系统失效模式失效概率的一种新算法, 《铁道学报》, 增刊,1998。12. 汪越胜, 章梓茂, 于桂兰. 饱和土层中LOVE波的传播特性. 《振动工程学报》,,1998。13. 黄彬彬,石志飞,章梓茂,压电材料动力学中的某些变分原理,《复合材料学报》Vol. 17,,2000。14. 汪越胜, 于桂兰, 章梓茂, 冯仰德. 复杂界面(界面层)条件下的弹性波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力学进展》Vol. 30,,2000。15. 冯仰德, 章梓茂, 汪越胜. 强震作用下地埋结构的数值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Vol. 11,,2001。16. 杨雨蜂,章梓茂,张骏,双相介质物理参数反演的进化策略方法,《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17.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数值反演方法,《力学进展》Vol. 31,,2001。18.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不适定及其广义解,《力学与实践》Vol. 23,,2001。19. 魏培君,章梓茂,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非线性及其迭代反演,《力学与实践》Vol. 23,,2001。20. 章梓茂,石志飞,黄彬彬,功能材料力-电耦合的几个基本解,《复合材料学报》Vol. 18,,2001。21. 魏培君,章梓茂,韩华,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参数反演的模拟退火算法《工程力学》Vol. 19,,2002。22. 魏培君,章梓茂,汪越胜,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混沌搜索算法,《计算力学》Vol. 19,,2002。23.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单侧摩擦约束夹杂物的瞬态弹性波散射的时域边界元分析—反平面问题,《固体力学学报》Vol. 23,,2002。24. 魏征,汪越胜,章梓茂,波又单相弹性介质向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传播时的反射和透射,《固体力学学报》Vol. 23,,2002。25.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结构—介质单侧接触SH波散射动力相互作用的边界元分析,《工程力学》增刊,2002。26. 魏培君,章梓茂,赵希淑,黏弹性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场奇异性分析,《力学学报》Vol. 34,,2002。27. 魏培君,章梓茂,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固体力学学报》,, 2002。28. 魏培君,章梓茂,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混沌搜索方法,《计算力学学报》,,2002。29. 魏培君, 章梓茂, 求解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几种数值方法,《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3。30. 韩华, 章梓茂, 汪越胜, 魏培君. 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同伦方法. 《力学学报》,,2003。31.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力学》Vol. 22,,2003。32.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双相介质二参数反演的同伦方法,《工程力学》Vol. 20,,2003。33. 冯仰德,汪越胜,章梓茂,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夹杂物与平面波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边界元分析.《固体力学学报》,,2003。34. 杨勇,章梓茂,改进型高层钢框架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 35. Zhang Z M, Ma X R, Wang D, Interaction of Axially Symmetric Waves with an Annular Crack in an Infinitely Long Hollow Cyl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Vol. 48, 1991。36. Wang Y S, Zhang Z M, Wang Duo ,Dynamic self-similar debonding of interface at high velocity: anti-plane cas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Vol. 9,,1996。37. Wang Y S, Zhang Z M, Yu G L. Wave propagation in layer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In: 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 (South Australia, 12/1997). Eds. Hansen C H et al. Australia: Causal Productions PTY Ltd. Vol. 3, 1997。38. Wang Y S, Zhang Z M, Yu G L. High-speed self-similar debonding of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orthotropic materials: the anti-plane shear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Vol. 87,,1997。39. Wang Y S, Zhang Z M. Propagation of Love waves in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luid-saturated porous layered half-spac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103,,1998。40. ZF Shi, SP Huang, ZM Zhang, Variational Principles of Fluid Full-filled Elastic Solid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 20,,1999。41. P. J. Wei, Z. M. Zhang , Dynamic response of planar interface crack between viscoelastic bodies,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0。42. Wei P J, Zhang Z M and Wang Y S. Scattering of P wave by a cylindrical inclusion partially debonded from its viscoelastic matrix. In: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 (HongKong, 7/2001). Eds. Cheng L, Li K M and So R M. HongKo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1。43. 魏培君,章梓茂,汪越胜,Interaction of Plane P Wave and Cylindrical Inclusion Partially Debonded from Its Viscoelastic Matrix,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Vol. 18,,2002。44. P. J. Wei,Z. M. Zhang,Scattering of inhomogeneous waves by viscoelastic interface crack, Acta Mechanica, ,,2002。45. P. J. Wei, Z. M. Zhang , Inversion of material parameters of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cta Mech. Solid Sinica, Vol. 15,,2002。46.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ransient scattering of SH waves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frictional contact interface – a 2D time domain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 19,,2003。47.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ime Domain BEM Analysi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a Cylinder Embedded in Soil with Frictional Slip at the Interface.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 23,,2003。48.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Analysis of transient waves scattering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smoothly contact interface by BEM.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4。49. Feng Y D, Wang Y S, Zhang Z M. Transient scattering of plane waves from an inclusion with a unilateral frictional contact interface—a 2D time domain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4。50. Liao-Liang Ke, Yue-Sheng Wang ang Zi-Mao Zhang. Propagation of Waves in an Inhomogeneous Fluid Saturated Porous Layered Half-Space with Properties Varying Exponential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05。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临床效果分析

    一、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从本质上讲,循证医学是建立在以下5项相互联系的观念上的:①临床决策的根据是现有的最佳科学证据;②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决定了需要寻找的证

    Emily1473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疼痛科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1前言 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广大群众对医疗方面最重视就是护理安全的管理问题。在医院内患者在治疗过程与护理的过程的体现就是护理安全,在当今时代发展中,护理的安

    刺xin的刺刺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医学期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网上年检。1、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在电脑上插入一证通,选择企业,填写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2、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

    健康&平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总有效率分析

    据学术堂了解,医学论文从结构上,要分为4个部分: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IMRAD结构。这些个部分也是一篇医学论文的主体,而要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

    没腰的麦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妇产科发展模式分析论文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妇产科是医院风险科室较高的科室之一。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产科护理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妇产科

    sjloveyuliqi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