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8

duduzhu1986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瘟疫神医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曼妙樱花

已采纳

说起“瘟疫”,在古代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几乎令人谈之色变。

因为古代限于医疗条件的原因,和防治等措施难以令行禁止,所以导致一旦某个地区爆发瘟疫,那么这座城的人几乎会死亡殆尽,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那么“瘟疫”一词最早来源于哪里呢?史料记载它最早出自《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其次有吕布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瘟疫在古代具体包括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这在以前是很难被药物可以治疗好的,中药只能起抑制作用。尤其是天花,古代小孩子一旦染上天花那基本上就是宣告死亡。恐怖的当属鼠疫,(又叫黑死病)其中最大规模的比如:明朝末年即崇祯十五年,曾经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过大规模的鼠疫,这场鼠疫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 社会 动乱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在吴中一代有个名医叫吴有性,此人精通医理,他在观察了很多病人的情况后,潜心钻研,认真总结,提出了一套新的医学认知,并且以中医药方治好了很多瘟疫患者,又著书《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 疠气 ”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推崇。

其后清末1910年在东北爆发的“肺鼠疫”也很是恐怖,这次鼠疫是因为两个俄罗斯商人感染后,在坐中东铁路到满洲里带到黑龙江,在哈尔滨和东三省爆发了 历史 上非常恐怖的瘟疫事件,这次鼠疫传染性极高,死亡时间也快。正好当时留学美国的医学博士伍连德受袁世凯之邀回国效命。他在得知瘟疫爆发后,不顾自身安危带人前往东三省开始治疗瘟疫。

当时医学界认为是接触到老鼠,和老鼠身上的跳骚传给人的,最高峰时哈尔滨一天死亡一百八十多人,可是,在日、俄专家建议下,东三省官民几乎把耗子抓绝种了,瘟疫还在蔓延,最后日本和俄国专家都束手无策。但是伍连德认为它的转播途径定然不是这么简单,他在解刨老鼠尸体和感染的人尸体后,认为他们是通过呼吸和空气感染的,他的理论首次推翻了传统医学认识,并且临时发明了“伍氏口罩”,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口罩首次的发明和使用。

但是伍连德的研究结论受到了日、俄专家的反驳,斥之为无稽之谈。法国人梅斯尼是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不相信鼠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他在进行实地调查时,拒绝伍连德戴口罩的防护建议,结果在接触患者后不到三天,梅斯尼就出现一系列症状,最后暴亡。梅斯尼的死,震惊了整个东北以及清政府,这个时候,伍连德的提议才得到清廷的信任和重视。

在伍连德的积极治疗下,开创鼠疫研究室,隔离治疗,通过中医和西医药理治好了东北的大鼠疫,被称为“国士无双”,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开创者等等光荣头衔。因为伍连德在这方面的贡献,1935年他被推举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也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历史 上鼠疫首次大爆是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又比如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感染霍乱后,患者会无法控制地呕吐、腹泻,直至肠胃皆空,而因此引发的脱水使人肌肉严重痉挛、两眼凹陷,直到最后全身青黑,干枯得不成人样,痛苦地死去,情形极为骇人。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从感染疾病到死亡,常常只有几个小时

其他如流感、天花、疟疾在古代爆发率更高,因为没有好的措施往往感染的人到处都是,而朝廷有时候为了防疫可能会把一座城的人困死在里面可谓是生不如死。单说魏晋时期前后爆发过77次瘟疫事件。唐朝三百年时间里,就爆发过二十多次瘟疫。明朝也爆发过不少于十五次。因战争和水患等而带来的瘟疫也是数不胜数。

人类 历史 上爆发过最大十次传染性瘟疫,导致至少有数亿人死亡, 社会 和国家动荡不安,成为了人类 历史 上最大的灾难。

虽然随着现今 社会 ,人类 科技 进步很多疾病得以克制和治疗,像天花在20世界末已经被宣告被人类彻底克服,霍乱、疟疾也已经不在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了。时代进步了,人类对疾病的斗争却一刻也没有放松,从2003年的非典,后来的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猪流感,到今天的新冠肺炎病毒无一不是瘟疫的代名词。人类进步的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地球不是一个人的,是靠人类自己去维护的,人类的无知对大自然的破坏,随意猎杀动物,那么大自然报复了人类也是无可厚非。

在这里我希望人类自己可以爱护这个地球,共同营造美好的未来世界,为子孙谋福还一个绿水青山的大地,让病毒远离我们的生命,愿新冠病毒早日灭尽不在重现,国家经济恢复强胜。

169 评论

偶是透明哒

有吴瑭,叶桂,李时珍,葛洪,华佗,张仲景六位神医

201 评论

先米团子

1 张仲景

2 华佗

3 葛洪

4 李时珍

5 叶桂

6 吴瑭

301 评论

爱宇冰冰

著名的神医是李时珍。扁鹊。

133 评论

女儿我爱你

1、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虽然张仲景与华佗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两人着重研究的方向截然不同,如果说华佗是实战派,那张仲景就是理论派,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2、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3、葛洪是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众所周知,古代的方士不是那么好当的,基本是天文地理医药化学物理等等都要精通才行,尤其是化学和医药,这两项最为关键,所以这个葛洪自然也是如此了,他不仅是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而且还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4、李时珍出生于明代的医药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的名医;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_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后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但任职一年后,李时珍便辞职回乡。这段时间对李时珍的成长极为重要,因为他有资格翻阅珍藏宫中的大量医学典籍,极大的开拓了眼界。5、叶桂字天士,所以又叫叶天士,他不仅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而且还是古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医药世家,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生计开始行医应诊,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叶桂虚心好学,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6、吴瑭是清末淮阴人士,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应该是考科举进官场的,但由于父亲和侄子的先后病逝,让吴瑭转而开始学医,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探索出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于1798年著成《温病条辨》一书,他的这部书,是祖国治疗温热病较有系统的一部温病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243 评论

lijieqin不想长大

公元1642年的大明王朝,在战乱频发瘟疫横行的背景下,举国陷入混乱恐慌的氛围。值此危难之际,江南一位叫吴有性(字又可)的郎中,凭着精湛的医术编著了一部《瘟疫论》,不仅拯救了无数黎民,还由此成为中国瘟疫学的鼻祖。2013年上映的电影《大明劫》,由冯远征饰演的主角之一江湖游医吴又可,即是以他为人物原型。

一、医者仁心

崇祯十五年,江苏吴县的土郎中吴又可,面对十室九空的家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如果不是这场史无前例的瘟疫,年过半百的他或许此时正背着药箱走街串巷。万历十年出身农家的他,成年后自学几本医书后做了江湖郎中以图养家糊口,在当时这是个很不体面的职业。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却让他这个卑微的小人物,走向了时代的前列。

明末的小冰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特殊的气候使得明朝天灾不断。崇祯皇帝自即位起,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连年大旱,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蝗虫灾。

一时间流民四起,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也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域,到了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江南地区已沦为人间地狱。

“斗粟千钱,人相食,死亡塞道。”,众多医生面对这样的惨状,翻遍了古籍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治疗伤寒的方子去医治,结果可想而知。

身处疫区一线的吴又可,经过调查发现,眼前的一切显然不是伤寒所能解释的,要想根治必须采用新的方法。

于是,他果断地站出来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检古书。”,号召同行们不要在古籍里找答案。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做好防护到疫区询问疫情并记录。甚至为了找出病源,吴又可还在牛棚、猪圈、鸡舍等地蹲点留守,只为能找出科学的答案。

二、治疫良方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临床治疗,吴又可发现瘟疫是由“戾气”引起的。这种“戾气”和风、寒、暑、湿都不同,它不是虚幻的物质,而是从患者口鼻里传出后,再通过气体传入到其他人体内。

戾气能否导致瘟疫,取决于戾气的浓度以及人体的免疫力;不同的戾气侵入的部位不同,引发的疾病也不同;人类的瘟疫和禽兽的瘟疫,虽然都是由戾气引发的,但由于物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

这与现代医学里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理论不谋而合,也是中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找出了病原后,吴又可经过多次临床试验,研发了一个抵御瘟疫的药方:达原饮。

达原饮以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芩、甘草七味中草药为原料。知母滋阴,白芍养血、黄芩清热解毒、甘草补虚调和,槟榔消食、厚朴疏气、草果辛味浓烈,组合在一起能起到极佳的祛疫效果。

达原饮的研制,使得横行了一年多的瘟疫终于被遏制了。然而自此以后,吴又可并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他的这个药方一直被沉寂了三百多年,直到2003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2003的SARS病毒来袭,全世界的医学界都为此束手无策,著名的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用吴又可“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理论,复原了药方达原饮,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三、医道永存

待疫情平息后,吴又可回到了家乡,将他这期间对瘟疫的控制方法写成了一本45页的小册子,而这就是世界上不朽的医学著作《瘟疫论》。

只可惜吴又可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命悬一线的明末乱世,时代没有为他提供安稳的研究条件。

直到几十年后,西方人研制出了显微镜,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学界才发现吴又可的“戾气”说与西医里的“微生物学”如出一辙。

《瘟疫论》是中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专著,这部书中吴又可将瘟疫的传染方式分为9类,这就是著名的“表里九传辩证论”,直到今天还在造福人类。

在没有借助仪器设备的条件下,吴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领先了西方200多年。

就在《瘟疫论》完成后的第二年,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就此终结。能治愈瘟疫却治愈不了人心,家国破碎之际,心灰意冷的吴又可回到家乡行医,从此不问世事,只求造福乡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清军统帅多尔衮为巩固政权颁布了残酷的“剃发令”,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由此引发了江南地区的激烈反抗。心怀故国的吴又可,不肯剃发易服被清廷处死,终年70岁,妻子和儿子也投河自尽。

吴又可的绝学就此失传,然而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在医学领域的成就,就像《大明劫》里的那句台词:“王朝兴衰,唯有医道永存”。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瘟疫杂病的论文摘要

    抗疫作文,要写出疫情的突然和抗疫的措施,表现出正能量。范文如下: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本应喜气洋洋的春节,却冷冷清清;本应热热闹闹的大街小巷,却人影寥寥;本应满怀

    独步幽森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瘟疫的医学论文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Cherry6151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医学论文看瘟疫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ni入戏太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医学论文与瘟疫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勤添Jack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专治瘟疫医学论文

    古人如何看待瘟疫,《黄帝内经》留下了什么治病良方?

    一心跟着习大大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