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夕夕1976
清肺排毒汤是根据东汉末年(距今1800)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4个经典方进行组合而成的。
根据《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路,以症状辨证为主线,常见病症为:发热、咳痰、喘息、便秘、神昏等;以舌脉辨证为辅助,常见舌脉:舌淡苔白、舌红苔黄;脉大实,脉细弱以寒热辨证为原则,以寒、热为主症候群。
效率97%
2020年3月14日上午,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介绍,截至3月13日,10个省份1261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后,1102例得以治愈、29例症状消失、71例症状改善。
其中,在40例重症患者服用后,已有28例出院;12例在院治疗,10例症状好转,“由重转轻”。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仝小林院士: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97%,无一例患者由轻转重
以上内容参考河南省人民政府-疫情期间“清肺排毒汤”从何而来? 它的经方竟然1800年前就有了?
我们家懒格格
认可。《糖络杂病论》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仝小林。本书系统归纳了糖尿病的临床证治,是仝小林院士临证多年的诊疗心得。仝小林因为该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受医学各界认可,以中医理论、经方为糖尿病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在中药降糖上取得突破。
静静19811215
仝小林从医四论题文诗: 茫茫天地,孰为吾师? 虚怀以待,无处不师. 古之大医,通儒释道. 以儒修行,以释修心, 以道修身,以医修德, 易修变通,情怀众生. 学好中医,悟性为重, 具象思维,首先形象, 然后比象,最后抽象. 医德为品,医道为智, 医术为技,大医精诚. 行善积德,不求回报, 德之大者.救死扶伤, 不思索取,医之大者. 心地善良,为医之本, 普度众生,为医之愿 , 救死扶伤,为医之任. 医道至深,大道至简, 登堂入室,执简驭繁. 繁以简出 深以浅释, 大以小入,长以短起, 真有学问,删繁就简; 真少学问,以简演繁. 中医四求枕典籍而求源头, 研经方而求实战, 探靶药而求精准, 筑融合而求一统。 中医四为 为国粹而继绝学, 为生命而发宏愿, 为传道而解私囊, 为民族而种福田。 一、论读医书《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不读则“头重脚轻根底浅”;《伤寒论》是治病的实战本领,不学则“嘴尖皮厚腹中空”。学中医,要地道、道地。把基本功打扎实,参透一两本书,不要花拳绣腿。《内经》通则医理通,经方熟则医技熟。《内经》是中医“道”的集大成,理尽在其中;《伤寒杂病论》是方之经典,法尽在其中。参透此两本书,功夫自然深厚。真善读书,不善临证者,鲜矣;倘若学富五车而临证拙拙,恐其为真不善读书者也。读书在精而不在多,在思而不在吞,在反而不在从。读书要先看作者的背景。“真枪实战”打出来的、几辈子家传的作者,要好好琢磨其方子和治病套路,读一本是一本;花拳绣腿的儒医之书,最多闲来翻翻丰富与医学相关的知识而已,千万别把那些方子当多大回事;名气很大的作者,未见得会看病,但不会看病的“名医”,肯定是浪得虚名。读名家医案,分早年晚年作品。早年观其胆识,晚年看其老辣。我一直倡导读原文、原案,原汁原味,自我玩味,会心一笑,所得者真。注疏释译者,多参己意,常离原旨。二、论传承茫茫天地,孰为吾师? 虚怀以待,无处不师。传承,在神似,而不在形似。形似者,辨证选方用量与老师类同,此继承之下工,所谓“似我者死”也。倘若不记一方一药,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此继承之上工。若能夯实传统文化,拓宽现代科技,则是“学我者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神似”,缘自“精足”、“气盛”。教不在仙术,而在境界;学不在方药,而在思辨。如是,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我的老师们,都是毫不保留的传授。因为当你有一桶水时,你不会吝啬一杯水;而当你只有一杯水时,你会很在意半杯水。三、论学医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具有系统论的思维、辨证的哲学思想、全科的广博知识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科学研究背景。中国文化、哲学、艺术及现代的科学技术,就是中医的雨露、阳光。树,楞其皮,纵其沟,则雨露存焉;伸其枝,宽其叶,则光合作焉。故人欲进步,必松其姿态,敞其胸怀。学识要渊博,用心要专一。学忌障眼,开阔不留盲域;思贵专一,沉潜方知底触。医者大业关乎命,临证思辨在于精。潜心琢磨真悟道,守得云开见月明。容古典艺术之扎实功底、现代艺术之开放心态和后现代艺术之关注当下于一体,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在中医,则是强调传统经典之全面继承,现代流派之博采精华和后现代求是之攻克疑难。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不开悟,皓首尽蹉跎。悟道中医:晨钟初叩三界白,心底莲花已盛开。忽闻书中本草香,早知堂前道医来。(凡古之大医,儒释道兼通。故吾以为,为医者,当以儒修行,以释修心,以道修身,以医修德,以易修变通。)悟性来源于勤奋,很有道理,但不全面,悟性和思维类型有很大关系。所以我说,要学好中医,“象思维”类型很重要。首先是形象,然后是比象,最后是抽象。学中医,要注意观察自然、生活。为什么我说要24小时琢磨中医?因为很多的治病道理,就在自然界的规律之中,琢磨透了,治法就出来了。学医三境界:满眼高楼,登堂尚未入室,看书尽信书也;龙飞凤舞,以为天下病无不能治,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返璞归真,知可治与不可治,进退宽裕,信己难信书也。四、论医魂、医德、医道和医术一个好的医生,应当具备医魂、医德、医道和医术。医魂,是做医生的职业之魂,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攻克难关的胆识和气魄;是消除苍生病痛之担当;是维护人类健康之宏愿。所以,当危难之时,需要医生挺身而出,甚至牺牲生命时,你不会犹豫。医德,是做医生的菩萨心,是恪守医家良知的操守。医道,是达成治疗目标之智慧。医术,是实现治疗目的之技术。笔者觉得,医魂,是流淌在医生血脉中的激情、勇气和力量,对医生一生的成就,至关重要。以佛家之普度众生为医魂,以儒家之人文关怀为医德,以周易之哲学思辨为医道,以道家之精益求精为医术。如是,可为上医。(一)医魂、医德作为医生,如果说医德为品,医道为智,医术为技,那么医魂,就是救死扶伤的精神。它集探索、献身、担当于一体,源自大爱、大善和大慈悲。作为中医,除了追求卓越的疗效而外,一定具有浓郁的本土、传统、文化的气息和强烈的民族情感,这才是中医之魂最完美的体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把中医当成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的话,就需要24小时都在思考。我时常在想,一个人如果仅仅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饭碗,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我想我的学生,第一目标都应该是一个好医生。我觉得做医生,是一个很刺激的职业,因为每天都在遇到挑战。以医为生活计则学问窄,以医为菩萨计则道路宽。痴迷于事业者,未必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痴迷于事业。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最要紧的是职业操守。品自梅香风在骨,心即菩萨善在行。行善积德,不求回报,此德之大者也。救死扶伤,不思索取,此医之大者也。心地善良是为医之本,普度众生是为医之愿,救死扶伤是为医之任,传医之术是为医之德。理合规律,法从人意,而情在法外。重情则偏理,重理则寡情。两难之事,中庸以求其共。医生之职,于老弱病残,尤必尽心,此与大自然之优胜劣汰之理似有相谬乎?然重情大于重理也。(二)医道、医术以术看中医则板,以道看中医则活。以民族情怀看中医则格局小,以人类情怀看中医则格局大。医道至深,大道至简,登堂入室,执简驭繁。繁以简出,深以浅释,大以小入,长以短起,诚乃名家之大者,方能为也。真有学问,删繁就简;真少学问,以简演繁。一个好的医生,要有定力。定力,来自素质、经验和自信。尊重生命,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素质;专注疑难,是一个医生技术精进的推手;知行合一,是一个医生事业成功的保障。杂乱无章非学问,一以贯之乃成纲。知行不一空空论,百无一用害无疆。启悟开智为师事,授之以渔变无穷。宗师一门承绝技,学无常师乃大师。退与心谋思己过,进与病谋量浅深。如履薄冰慎进退,出奇制胜打七寸。 (七寸:致蛇以死的要害部位)形而下精,形而上瞻;形神一体,时空全观。专业太关注,为己锁门户。真经在诗外,触类则旁补。扬弃是前进途中的轻装,而不是背叛。陈腐不肯摒弃,淤泥缠身;璞玉无力提炼,输在根基。良知和睿智,永远是做医生最基本的素质和最高的追求。睿智何来?洞察疾病的医道、高超的医术以及社会的阅历和经历。医乃大道,非颖慧者何以登堂;医乃仁术,非大爱者难执牛耳。在疑难病的治疗上,不同思想、不同风格的医生,差异非常之大,这是决定成为普通医生和大医生的关键。普通医生,偶尔去探索,常常不怀疑,总是遵指南。而大医生则是偶尔用指南,常常去怀疑,总是去探索。只有深深的扎根于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的土壤之中,才能在中医的医德、医道、医术、医技上长足进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见症状1.严重鼻鼾并时而停止2.经常感觉疲倦3.日间嗜睡4.早上头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苗青5.不能集中精神、无力及反应变得迟钝6.
截止2020年1月,红斑狼疮在三年内攻克是假的,药品上市尚早,临床试验才刚起步。屠呦呦课题组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DHA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前研究。资料显示,团队以
中医科学院证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查询。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应该属于国家级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
181医院口碑不错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1.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