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4

janetwen1390
首页 > 医学论文 > ad转化医学杂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达宝利姜广丛

已采纳

转化医学的实践介绍如下:

转化医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像是Science这样的顶级期刊近年来也增加了Science转化医学这一子刊,希望能通过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来促进转化医学的研究分享与进步。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特以“浅析转化医学与医学实践”为题,从医学发展进程、基础医学与医学各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转化医学产生的必然性,并介绍了我国转化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977 年,Engel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 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医学被定义为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科学, 以治疗和预防疾病、提高人体自身素质为目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定义的危害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生物、心理、生活方式、医疗系统(医疗事故、院内感染等)、环境、社会等, 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健康多因素模式网络。

近几十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基因、蛋白等分子水平;医学新概念不断涌现, 如基因组医学、环境医学、循证医学、整合医学等;

这些新概念体现了基础医学快速发展, 推动了医学实践的进步, 并将对医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 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并不会自动转化为医学实践, 还需要相关研究将这些成果转化为临床、护理和预防医学可用的、系统的医学理论医疗产品和服务。

这篇文章从转化医学: 从基础医学研究到医学实践的桥梁,影响基础医学研究向医学实践转化的原因及对策,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国情及发展对策,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整合医学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论述,其中关于我国转化医学研究。

作者提出,我国也十分关注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基础和临床结合研究基金, 以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2007 年,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Med-X 研究院专门进行转化医学研究。

迄今, 我国已有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研究中心超过12 家。2010 年 5 月, 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转化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国际转化医学学会”筹委会会议, 在香港注册成立全世界首个“国际转化医学学会”。

然而转化研究不等同于已往的“产学研结合”的概念, 体现在它有一个专注于转化医学目标的专门化的研究系统;同时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需要有多重分析技术平台的集成;还要包括一定的市场化运作。

因此我国在发展转化医学研究时, 不能单纯地复制我们以前的经验, 认为建立研究中心, 把从事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科学家集中在一起就能够把转化研究做好。

作者指出,这里不妨关注一下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哈佛大学转化医学中心为例, 该研究中心不是转化研究的主体, 不包含特定的课题研究组。它主要是为转化研究提供信息、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等支持服务, 同时研究“转化研究”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案。

他们认为并不需要为转化医学研究本身专门开辟新的研究场所, 因为开展研究的还是原来进行基础或临床研究的人员, 他们已经有充足的研究场地。而促进大家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是帮助研究人员克服那些阻碍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医学实践转化的因素。

构建有利于转化医学研究的软硬环境, 使有基础研究成果、又有兴趣开展转化研究的科学家了解周边可用的人力及技术资源, 帮助其整合已有资源, 并在遇到技术问题时提供参考意见, 提升他们开展转化研究的能力和效率。

之后文章又探讨了我国转化研究面临的问题,其中提到了前期基础研究成果不多, 重要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少;缺乏做转化研究的一些必要基础技术;转化研究人员的知识准备不足, 缺乏高水平转化研究团队等方面问题。

文章最后指出,转化医学不以拓展人类对疾病和健康的知识为目的, 而是研究如何将已有的知识变成现实的医疗服务,这是医学界对目前医学研究模式反思后的自我批判, 也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医学研究经费虽然快速增加, 但绝对数量仍然不足. 如何使用有限的医学研究资源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始终是医学界和卫生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转化医学研究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90 评论

山东指纹锁

你好!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转化医学杂志

320 评论

零碎的回忆123

转换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生物信息学,同系统医学理论与自动化通讯技术之间的互动密切,加快了科学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变的产业化过程,应用于医药学也将导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扩展资料: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

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化医学

90 评论

yingyingwp

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atedautohemotherapy,O3-AHT,又名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或major autohemotherapy) ,是将一定浓度氧气和三氧混合气体与自体血等容量混匀,再回输到体内的一种疗法。此疗法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逐渐开展,但一直缺乏可借鉴的中文指南或专家共识。为此我国三氧医学相关专家组织撰写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供大家参考。经过多次修订,本共识已发表于2018年12月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转化医学杂志》上。一绝对禁忌证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2.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3. 血小板减少低于50X109/L、严重的凝血障碍4. 严重的不稳定性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5. 急性酒精中毒6. 大量失血、急性出血、贫血(<90g/L)7、水电解质紊乱8. 癫痫发作9. 血色素沉着病、接受铜或铁剂治疗的患者10、抗凝剂(枸橼酸钠)过敏11、妊娠12、严重肝功能不全二相对禁忌证1.女性月经期。2.未成年人不建议做O3-AHT,建议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3.年龄上限无严格规定,80岁以上老年人可选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三O3-AHT期间相关药物影响1.治疗期间不建议口服维生素或抗氧化剂,但治疗前后可以服用。2.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本疗法可能增加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降压作用而导致病人血压过低。3.抗凝药物: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期间进行O3-AHT。四临床应用建议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临床经验,本共识将O3-AHT治疗疾病按适应证、效果不确定疾病、正在研究疗效及安全性的疾病和不建议开展的疾病等进行分类。根据循证医学(EBM),参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及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疾病证据等级制定方法,将O3-AHT治疗的疾病可以分为四类【1、2】:A级证据:有良好的科学证据证实O3-AHT的临床益处远超 过潜在的风险。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同质性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同种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B级证据:至少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的临床益处大于潜在的风险。基于个体随机置信区间小、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C级证据:至少有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能够提供的临床益处,但利益风险不能确定。基于没有明确的批判性评价的专家意见、病例报告,或基于生理学、实验室研究,或“基本原则”,或描述性流行病学。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D级证据:主要根据O3-AHT编写组专家临床实,PUBMED数据库暂无相关文献支持。(一)适应证A级证据:无B级证据:1.慢性肝炎【3-4】2.下肢动脉缺血【5-8】3.突发性耳聋【9-10】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性)【11】C级证据:1.哮喘【12】2.多发性硬化【13-14】3.头痛【15】4.痛风【16-17】5.脑梗死【18-19】6.骶髂关节炎【20】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1】8.癌症辅助治疗[22-23]D级证据:1.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失眠3.类风湿(二)效果不确定疾病1.呼吸衰竭:个案报道O3-AHT对改善呼吸衰竭症状有效果,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2.肾功能衰竭:有文献报道O3-AHT可以增加肾小球过滤【4】,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3.银屑病:临床实践O3-AHT对部分银屑病有效,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反而加重。4.高脂血症:O3-AHT对部分高血脂病人疗效显著。(三)正在研究疗效和安全性的疾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从机制上推断O3-AHT有效,临床实践也发现部分病人有效,但需要更多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2.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克雅氏病、小脑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已证实O3-AHT对多发性硬化病有效,对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疗效不明确。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肿瘤除外):目前仅有证据O3-AHT对哮喘有效,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待研究。4.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尚无O3-AHT对这三个系统常见病疗效的证据。(四)不建议开展疾病1.血液系统疾病。2.甲状腺功能减退。3.肺栓塞。五主要风险1、抗凝剂:抗凝剂偏少会引起血栓,而过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2、气体栓塞: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气体栓塞。3、对高龄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引血或回输过快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六副作用及并发症1、O3-AHT可能加重银屑病症状,并出现皮肤水肿,甚至有报道O3-AHT导致银屑病死亡1例。【24】2、三氧化自体血回输过程出现低血压、尤其口服ACEI药物患者,低血压发生几率增高,此类患者实施O3-AHT时应全程监测血压。3、可能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25】4、慢性肾衰合并糖尿病患者,O3-AHT可能诱发高血钾。【26】七操作流程1.每个疗程开始前,应检查血常规、凝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和传染病。2.建议治疗前1小时饮水_300ml,利于血液稀释和引血。3.核对病人信息,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急救设施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4.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首选肘静脉、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等大静脉。5 .建议按至计算采血量,为方便临床应用,通常采血100ml与25毫升抗凝剂混合,也即抗凝剂与血液容量按1:4比例混合。6 .推荐三氧浓度为10-40ug/ml,可以从低浓度开始,随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提高;三氧混合气体与血液容量按1:1比例混合,气体与血液混合后,缓慢摇匀3-5分钟,避免剧烈振荡。7.三氧化血回输速度为75-150滴/分钟(5-10毫升/分钟)。推荐将100ml三氧化血20分钟内输回体内。回输速度按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调节。8.建议拔除套管针后按压5分钟以上,留观15分钟左右。八治疗参数及注意事项1.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或每周1-3次。2.疗程:每个疗程10次,每年两个疗程或更多。过程中所有接触三氧的容器和管路均应选用抗氧化材料或玻璃器皿。4.严禁将任何气体直接注入血管。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转化医学杂志doi

    不是,都是国家级期刊 1.慢性病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慢性病学杂志》以从事慢性病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

    吃货如影随形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转化医学杂志转化分析

    《转化医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华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的,二零一一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加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

    美丽心情day00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转化医学杂志杂志

    不是,都是国家级期刊 1.慢性病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慢性病学杂志》以从事慢性病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

    Arsenalzo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ad转化医学杂志

    转化医学的实践介绍如下: 转化医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像是Science这样的顶级期刊近年来也增加了Science转化医学这一子刊,希望能通过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新

    janetwen139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转化医学杂志》

    不是,都是国家级期刊 1.慢性病学-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慢性病学杂志》以从事慢性病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医院管理人

    PK从来没赢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