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7

小虫超人HC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杂志关于糖尿病的文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喵是kuma酱

已采纳

国际糖尿病研究最新成果 1、减肥手术或能预防糖尿病 瑞典研究人员说,接受减肥手术的肥胖人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迟、甚至预防Ⅱ型糖尿病发病。 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减肥手术有助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最新的研究则为这种手术预防患病提供依据。这项研究始于1987年,目的是探究减肥手术是否可以达到相同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效果。研究初始,参与实验者没人患有糖尿病,他们可以选择是否接受手术。 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发现,1658名接受减肥手术的志愿者每年患糖尿病的几率为1比150。而没有接受手术的1771人中,每年患糖尿病的几率升至1比35,是实验组的4倍。2、压力过大可增加女性糖尿病风险 一定的工作压力可产生积极效果,但过大的压力会损害健康。加拿大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职场压力过大给女性增加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大于男性面临的这一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职场压力过大与女性糖尿病风险增大有关,与男性糖尿病风险变化无明显关联。虽然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科研人员认为,有一些理论可以对此加以解释。比如,面对压力,男女在生理和行为上会产生不同反应。女性的激素特点与男性不同,她们在压力下更容易出现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例如吃高糖、高脂肪的所谓“安慰食品”。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多自主权和更好的控制能力,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提高,压力较小,工作效率也较高。3、 先吃菜后吃饭有助于降低血糖值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就餐时先吃点蔬菜再吃饭,不管有无糖尿病症状,都有助于降低血糖值并减少其变动幅度。大阪府立大学教授今井佐惠子率领的研究小组,将19名糖尿病患者和21名健康人分为两组对照研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的顺序就餐,并连续4天每隔5分钟就检测一次血糖值。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一组中,如果是先从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开始吃,就餐过后2小时,他们血液中血糖值平均达到每百毫升195毫克,而如果先吃点蔬菜再吃米饭,这一数值则是每百毫升160毫克。血糖值明显降低,且变动幅度也降低很多。研究小组认为,这似乎是由于蔬菜的纤维质使得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变慢了,遏制血糖值变动的激素功能似乎得到了加强。4、咖喱或预防糖尿病 泰国研究人员发现,咖喱香料中的姜黄素可能有助糖尿病高风险人群预防糖尿病。 先前一些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消炎和防止细胞氧化。研究人员推断,姜黄素之所以能够预防糖尿病,是因为它可以避免胰岛β细胞损伤,增强细胞功能,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继而调节血糖。纳卡林威洛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小组组长索姆拉卡·臣沙曼说,姜黄素有好处且安全,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早期患者。一家营养学学会的发言人康斯坦丝·布朗-里格斯说:“这(以姜黄素预防糖尿病)看似有希望,却有不少疑问……如果我与病人谈起,会建议着眼于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5、多走路不易患糖尿病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患糖尿病风险高、锻炼少的人群中,每天尽可能多走路的人出现血糖失调问题的几率会比较低。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多走路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不过没有多少研究关注过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路才能起到防病效果。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请1800多人佩戴了一周时间的计步器,以及算他们通常每天走多少步路。分析结果显示,在每天步行不足3500步的人群中,约有17%的人患上糖尿病,而每天步行超过3500步的人,有12%患上了糖尿病。在考虑年龄、吸烟情况以及其他糖尿病风险因素后,研究人员认为,和走路最少的人相比,走路最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9%。6、男性雄性激素含量低或增加糖尿病风险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雄性激素含量低的男性患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会较高,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雄性激素功能受抑制会引发胰岛素耐受,而胰岛素功能是否正常在糖尿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说,他们对一些实验鼠进行了处理,使雄性激素难以发挥作用,结果它们很快就表现出了胰岛素耐受症状。胰岛素可以促进身体分解吸收血液中的糖分,胰岛素耐受就是它难以发挥正常功能,是许多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研究人员因此认为,男性体内雄性激素含量低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因素。进行这一研究的克里·麦金尼斯说,人们通常知道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无论体重多少,雄性激素含量低都会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升。

311 评论

百合海鸥

近日,《美国医学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及《美国临床血脂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刊登了一项来自日本福冈大学与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合作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显示,将稻米油和芝麻油混着吃,有助于高血压、中轻度糖尿病患者降血压血糖。这种混合油降血压、血糖的功效就在于它含有天然抗氧化剂: 如稻米油中含有丰富的谷维素、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 芝麻油中含有芝麻素、芝麻酚、芝麻酚林 。同时,这两种植物油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脏健康。此研究一出,引起了各国医学界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关注。 上图:《美国医学期刊》刊登临床研究,稻米油混合油可以降血糖。 下图:《美国临床血脂期刊》刊登临床研究,稻米油混合油可降血压。 该项为期8周的研究,由日本福冈大学征集了600名患者(300名2型糖尿病患者+300名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和20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者们把这800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糖尿病患者组成的测试组,第二类是高血压患者组成的测试组,针对这两类人进行不同的饮食干预。 第一类: 300名糖尿病患者+100名健康志愿者 1.健康组(100人): 食用稻米油混合油; 2.糖尿病混合油组(100人):食用稻米油混合油; 3.糖尿病服药组(100人):服用格列本脲类降糖药物; 4.糖尿病混合油+服药组(100人):食用稻米油混合油的同时,服用格列本脲类降糖药物。                        第二类:300名高血压患者+100名健康志愿者 1.健康组(100人): 食用稻米油混合油; 2.高血压混合油组(100人):食用稻米油混合油; 3.高血压服药组(100人):服用硝苯地平(抗高血压钙通道阻滞药物); 4.高血压混合油+服药组(100人):食用稻米油混合油的同时,服用硝苯地平。 日本福冈大学的研究者们要求其中的6组志愿者在日常饮食中,包括炒菜和凉拌菜时,加入约盎司(约35克)的稻米油混合油,比例约为80%的精炼稻米油和20%的非精炼芝麻油。在第8周时,研究者通过身体测量和生物指标测定后发现: 第一类糖尿病类变化情况: 糖尿病患者在试验开始后的第4周与第8周,经稻米油混合油干预组(2组)的糖尿病患者,其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别下降了26毫克/分升和53毫克/分升,经稻米油混合油+药物组干预组(4组)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进一步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分别下降了46毫克/分升和27毫克/分升,“坏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而血糖正常的对照组(1组)测试者,两项指标并未有显著改变。 第二类高血压类数据变化情况: 高血压患者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5、30、45和60天,经稻米油混和油干预组(2组)的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与基线值相比,均显著降低(P<)。经稻米油混合油+药物组(4组)干预的高血压患者,SBP、DBP和MAP下降效果比仅服用药物组的效果更明显。而血压正常者的对照组(1组)测试者的相关参数没有出现显著降低(P<)。 通过8周跟踪测试,研究者发现: 1.食用稻米油混合油对健康人的血压、血糖不会产生显著变化; 2.食用稻米油混合油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显著:数据显示,测试者血糖、血压水平都有明显下降;如果患者在服用相应药物的同时食用稻米油混合油,他们的血糖、血压下降水平比只服用药物的患者高出两倍多。 3.研究者还发现,稻米油混合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增加“好胆固醇”含量。而只吃药物的患者在胆固醇水平方面并没有改善。 近年来,受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加速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约有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成年人总数的1/10,预计将在2040年增至亿人;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呈现“三高三低”特点:“三高”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在服药人群中,盲目服药、擅自间断服药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如果能找到一种科学的食疗方法,能辅助患者安全、有效地降血压、降血脂,对广大患者来说再好不过了。《美国医学期刊》发表的稻米油混着吃能辅助降血压、降血脂的研究成果则刚好给出了解决方案。但需要强调的是,稻米油混合油无法替代药物。(注:以上研究内容引自《美国医学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临床血脂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稻米油更符合亚洲人膳食需求 稻米油作为健康功能性食用油,富含谷维素、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E等多种活性营养素,尤其符合亚洲人膳食需求,在日本、泰国、印度和西方国家备受推崇。稻米油的功效,除了近期《美国医学期刊》和《美国临床血脂期刊》上刊登的能辅助降血压、血糖外,早在2013年,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苏宜香教授和朱惠莲教授,专门针对谷维素含量不同的稻米油,进行了小鼠睡眠剥夺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稻米油具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稻米油起源日本,日本人食用稻米油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那时的稻米油多用于药用。日本真正将稻米油转向食用方向,是从昭和8年(1933年)开始的。那一年,维生素B1发现者、日本科学家铃木梅太郎指出“日本人饮食生活中缺乏维生素B1”,从而开启了从米糠中提取谷维素及食用稻米油的新时代。日本是个极其重视食育的国家,在膳食搭配、健康饮食习惯以及疾病预防上,有一整套健全的体系。也正因此,由于稻米油含有谷维素等丰富的营养素,在日本,它被指定为中小学生营养午餐用油。现在,日本的薯片、蛋黄酱、风味调料和很多食品都在使用稻米油,日本也是将谷维素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的国家。 稻米油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并不影响中国稻米油技术的发展。据了解,国内的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很早就预见了未来家庭对功能性食用油健康消费升级的巨大需求,10年前就投入研发,在借鉴日本稻米油萃取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所生产的稻米油脂肪酸比例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黄金比例”。 稻米油成油不易,主要从稻谷的米皮米胚(米糠)中提取,稻米胚只占到稻谷的5%,却含有64%的稻谷营养精华。 也正因此,稻米胚被联合国称为“未被有效开发的天然营养源”,如果能积极开发利用, 稻米油和谷维素将为改善中国人的膳食健康、国民体质,尤其是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54 评论

慧心永梅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有过妊娠糖尿病的病史,是将来患有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有些报告显示,妊娠糖尿病人群在产后的筛查率并不理想,人们对相关风险的认识可能还很不足。考虑到近年来孕期女性年龄更大,肥胖率也在上升,更进一步推动了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更新了最新证据,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一般,妈咪吃甜食和水果是不会导致妊娠糖尿病的。所谓的「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怀孕时却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它的发生率约百分之一到三。主要会发生高血糖现象是因为产妇的身体对碳水化合物产生了耐受性不良而使得血糖偏高。在您怀孕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变化是会随着怀孕期的增加、人类胎盘泌乳素(HPL)、动情素及黄体素等荷尔蒙分泌浓度的升高而改变,一旦身体对胰岛素的阻力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便会更加大,而妊娠糖尿病也就这样悄悄的发生。一般而言,妊娠糖尿病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通常在怀孕前,就已经是诊断为糖尿病;另外一种则是在怀孕期间才发生或首次被诊断出有耐糖不良的情况。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有哪些的影响呢?

由于母血和脐带是相通的,因此胎儿也处于高血糖状态,胎儿的因应措施就是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消耗母体而来的高血糖,因为母体通过胎盘到胎儿的血糖过高,胎儿的体重会比较重,各个器官也长得比较大,但这并非是好现象,因为各器官必须更费力的作功来运转各器官的功能,所以胎儿也会觉得比较累,而胎儿则可能会造成:先天畸型、胎死腹中、新生儿死亡、巨婴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黄疸症或低血钙症等,这些问题处理起来都相当麻烦。若未能及早发现妊娠糖尿病并予以控制,将容易导致巨婴症,生产时发生肩难产或需要剖腹产的机会会大增。

分析及结果

这是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全面检索了2000年1月-2019年12月、产后至少随访12个月的,有关妊娠糖尿病和后续2型糖尿病的人类研究证据(以英文发表),最终纳入20项研究,覆盖万女性,包括近万名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和万名对照组女性。

统计分析发现,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随访10年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几乎是妊娠期血糖正常女性的10倍!相对来说,这些女性的短期发病风险就急剧升高,随访5年内发病风险是健康对照组的17倍。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妊娠糖尿病(GDM)妇女中2型糖尿病(T2DM)的相对风险(图源:BMJ)

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产后约年内2型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为,而健康对照组中,这一数字仅为。不同人种、族裔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女性的年龄、体重指数和研究年份也对这一相关趋势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团队认为,这些数字凸显了具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更应注重预防2型糖尿病,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干预,尤其是在产后前几年

如何预防与建议

由于妊娠糖尿病会对宝宝带来许多伤害,目前在妇产科门诊及妈妈教室都有针对妊娠性糖尿病之孕妇给予卫教,所以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咪最好能到具专业的妇产科、小儿科医师及营养师的医院进行定期产检。

同时应鼓励先生陪同产检,参与整个怀孕过程,了解应注意事项,产检不应该再是妈咪一人的事。接受正确的血糖控制并且好好配合医师的治疗指导,在严格监督下,才能降低母亲与胎儿的合并症,以确保健康与安全,达到最好的结果。

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咪,将来得到糖尿病的机会会比一般人高,所以产后不但每年要验一次血糖,也要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尽早发现并控制血糖,虽然饮食控制是很辛苦的,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和顺利的生产,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有任何疑问,应该和您的医师或卫教室的护理人员作密切地联系。

108 评论

飞毛腿0615

这是要花钱的

1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尿糖病的论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吃尸体的秃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学杂志关于糖尿病的文章

    国际糖尿病研究最新成果 1、减肥手术或能预防糖尿病 瑞典研究人员说,接受减肥手术的肥胖人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迟、甚至预防Ⅱ型糖尿病发病。 先前研究

    小虫超人H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糖尿病有关的论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

    虎虎生威201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糖尿病的一些结论文章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可遗传,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

    再也再也不吃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糖尿病的论文

    护理论文是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某种护理问题或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和说明的一种论述性文章。那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天蝎工科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