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0

Nightwish阳光
首页 > 医学论文 > 补中益气汤医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夏唐古特

已采纳

补中益气汤 是李东垣的代表方,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之组成为 黄芪、白术、人参、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 。

其主治为脾胃之证,始得之则声高气喘,身热发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此证与白虎汤之症状略有相似,但二者切不可误用,用之则死,补中益气汤是气少,其热上午重下午轻;白虎汤气盛,其热上午轻下午重。

从其病机来看, 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内伤,喜怒忧恐,劳逸过度,而耗损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李东垣之元气即为胃气,从五行角度来看, 火生土,土不足,则火旺 。阴火上冲如何体现?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阳气不升)。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阳气不能外达),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故补中益气汤证之病机主要有 脾胃虚 ——阳气不能升浮外达、阴火内生。其治疗主要是三点: 补脾;陷者升之;甘温除大热 。

需要注意一点,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症状所写不全,因金元医学只为说理而非重在方证对应。

现在常用的方证对应主要来自于医方考—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懈于言语,恶食便溏(脾气虚不能克制中宫之湿故便溏,脾气虚不能胜谷气故恶食),日渐消瘦(脾主肌肉),此方主之。

主要涉及李东垣之 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补泻法 。

夫脾胃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金受邪(火生土,土生金,土少则金少,被火所扰),肺主一身之气,肺金受邪,故一身之气不行,阳道不通。故需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黄芪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炙甘草之甘温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之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太虚,腹中急痛者,宜多用之。

黄芪 :陈修园所言,入脾胃而主肌肉(通过补脾虚以治肌肉之病),入肺而主皮毛(故可以治疗表皮之疮疡),入胆而主中正之气(临床上治疗胆怯主要有三个手段,一是用桂枝或肉桂,二是用温胆汤以化痰清热,三是用黄芪),入中焦而主决渎之用(肺主一身之气,补肺以补三焦);且黄芪可治疗热(如当归补血汤治疗肌热,燥热,脉洪大而虚;黄芪当归汤治疗热上攻头目)。

人参 :气温,味甘。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能补肺,气促,短气少气,补而缓中,泻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疗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升麻一份,人参三份,为相得也。若补下焦元气,泻肾中火邪,茯苓之为使。入中焦,上补肺气,下补肾气,配寒药则可退热退阴火。人参补五脏基于补脾胃之气,黄芪补五脏基于补肺气。

甘草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以补脾,能缓之也。故汤液用此以建中,生用大泻热火,炙则能温,能补上中下焦元气,和诸药相协而不争,性缓善解诸急也。

白术 :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其苦燥、甘补、温散可使湿去正复,阴火自去。

升麻、柴胡为两位重要之品,胃中清气在下(李东垣多脾胃互用,且胃为主,脾为胃化生水津、传津),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之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薄,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为点睛之品。

升麻 :入胃经,为阳明经之本经药,发散本经风邪,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气上行,若补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有助于脾之升清,为引脾胃之气上升之首选药)

柴胡:少阳经、厥阴经之行经之药,李东垣云:能引胃气上行升腾,而行春之令也。能去脏腑内外俱乏,既能引清气上行而顺阳道,盖少阳之气,初出地之皮为嫩阳,故以少阳当之。春气起则四时气起,春升则万物生,少阳生则诸气升。春夏之气不可降也。(行肝胆之春之气)

陈皮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脾胃虚则升降失司,气陷气滞),故用陈皮以理气,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主理气,入中焦)

当归 :以和血脉。

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湿化成类

升麻、柴胡—风升生类。

李东垣之药类法象,以人法天地。

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中,有一条: 心烦而乱,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气虚之病人为何会有心烦?—因肾水不足,不能制心火,心火不降,故心烦不已(肾火旺用黄柏,肾水亏用生地,肾火旺加肾水亏使肾水不足)。

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用朱砂安神丸亦为泻心止心火。

从加减中可看出李东垣的另一个理论,即阴火理论。

补中—用湿化成药

升清—用风升生药

阴火—用寒沉藏药

此为三大治则。

—芍药甘寒,佐以益气生津,但是不可,芍药属于燥降收类,湿化成类药会与此相争以致使用量愈大。

—川芎和血又行血,其和血之力好于当归,且可助升清。但是不可,川芎属于风升生类药,与当归相比,更易耗气散气,温散会导致黄芪人参之使用量加大,则加大温燥之力,此时需要加大甘寒佐治,使整张方子用量加大。

—即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不可,茯苓为燥降收类,不利于升清,茯苓泽泻尽量不加,若加也是暂时。

317 评论

无敌炒米饭

①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②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330 评论

汀臭崽儿

在我国金元时期有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非常擅长治疗脾胃病,与同时期的其他三位大医并成为“金元四大家”。

直到今天他的学术思想与著名仍然被我们中医后辈推崇备至,他的名字叫做李东垣。

李东垣生活在金元时期,那时战乱与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很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生活艰苦,时常饥不饱食,脾胃病在那时成为了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八个字: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人的脾胃一旦受损,各种疾病便会趁虚而入。

所以,李东垣在治病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脾胃的调理,创立了调脾胃以治病的的名方,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健运脾胃、补益中气的方子—— 补中益气汤 。

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主要治疗中气下陷。

中气就是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不仅身体输送营养物质,还对脏腑的位置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那么中气下陷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第一,中气下陷的人 脾胃功能比较差,胃口不好,消化也不好 ,吃一点东西就饱了,稍微吃的不合适就会不消化,胃里堵得慌,很长时间后打个嗝,还有饭菜的味道,还会经常拉肚子。

因为胃主腐熟,脾主运化,就是胃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初步腐熟,脾再进一步加工,把有用的精微物质运输至各个脏腑、四肢、头面,把没有的糟粕运送至肠道,变成尿液和粪便排出。

如果脾胃之气虚弱,那么胃主腐熟、脾主运化的功能减弱,胃肠运动无力,所以会导致胃口差、消化不良、甚至粪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食物。

第二,中气下陷的人经常感到 疲乏、身上没劲,不愿意说话 ,整天懒洋洋的,就是我们所讲的“ 少气懒言 ”。

时间长了,还会有 面色萎黄、头晕、出虚汗 等症状、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低血压、低血糖症状。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将吃进去的食物进行消化加工,再把营养物质运输至脏腑、四肢、头面,脾胃之气虚弱,营养物质不能充盈头面、四肢,所以会导致全身无力、面色五华,甚至头晕、冒冷汗。

第三,中气下陷的人会有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 的症状。

因为脾主升清,脾气不仅能把精微物质上输至心肺、头面,这种上升的力量还对保持体内脏腑的位置有托举的作用。

在生活中,中气下陷的人也比较常见,他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或者平时比较喜欢刻苦钻研,大多身形消瘦,与常年的劳心劳神损伤脾胃有关。

补中益气汤为什么可以治疗中气下陷证症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补中益气汤的组成。

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升麻6g、柴胡12g、陈皮6g、当归10g。

如果你感觉不好记,我可以给你一个趣味记法:

“麻人甘术,胡皮当芪”——长麻子的人赶猪,(拿了张)虎皮当大旗。

黄芪是君药,是最主要的药,黄芪可以补气,可以补五脏六腑之气,尤其擅长 补脾肺之气 ,在治疗气虚的方子中必不可少。

《本草备要》中讲黄芪“ 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 。

黄芪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药效比较缓和,不像人参一般骏猛,它是缓缓地补,并且补气守中有通,它进入到脾胃之后,缓缓地、柔和地流动,一点点得补,力道绵柔而稳健。

人参,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药,大补元气,不是小补,而是大补,但一味药组成的独参汤,就有回阳救逆之效,可见补气功能之强盛。

如果说黄芪补气犹如成年男人一般绵柔稳健,人参就犹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强壮霸道,很多人一吃人参就上火,所以换成药效比较缓和的党参,价格也比较实惠。

白术,除了补气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效就是 健脾祛湿 ,是祛湿的神药,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术,一切脾胃虚弱、痰湿困脾之症都离不开它。

白术有一股很好闻的气味,凡是带有香味的药都有醒脾的功效,白术还有带有一丝丝甜味,甘味入脾,白术性温,还有一定的燥性,脾喜温喜燥,所以能够 燥湿健脾 。

脾胃为后天之本,好比一个任劳任怨的搬运工,如果体内湿气太多,就会困住脾,让它无力干活,而白术正好能够把湿气给排出,所以能够健脾,督促脾更好地干活。

炙甘草味甘入脾,能 补脾胃之气 ,还有 调和诸药 的功效,可以将这些药拧成一股绳,使劲儿往一处使。

升麻和柴胡,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用于气虚不足导致的 脏腑下陷 。

古人告诉我们,上越必降气,下陷必升举。下垂、下陷之像,也是气虚之像,像胃下垂、子宫下垂,这就好比 汽车 轮胎没气了,就会瘪下来一样。升麻和柴胡就是给车胎打气的。

少量的升麻和柴胡,使整个方子补中有升,升阳举陷,“ 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 ”。

升麻“ 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 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

升麻、柴胡二药苦平味薄,具有清轻清升散的特性,少量地用他们,可以借助它们的升发之气,振动清阳,和上面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气的药想脾胃,一举扭转 中气下陷 的局面。

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补血。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好比太极八卦里的阴阳鱼,阴阳和合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气虚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虚的。当归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就是补血的,让气血生化有源。

整个方子既能 补气健脾 ,又能 升阳举陷 ,简直是 少气懒言、脾胃虚弱、头晕头昏、脏器下垂 等症状的人们福音。

如有以上症状,可以服药两周,药店也有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 可供选择。

在李东垣生活的时代,人们生活困苦,饥不饱食因此脾胃大多不好,而在现代,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条件已大大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压力非常大。

思虑伤脾,再加上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所以得脾胃病的人也不在少数,也更需要补中益气汤为我们的脾胃保驾护航。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补气药在男科中的应用论文

    中药处方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药处方共850份,回顾性分析中药处方中的具体用药品种、使用次数等相

    我的太阳000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药学汤剂论文

    浅谈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关键词】 传统汤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

    1024个西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药学汤剂论文范文

    tāng jì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ecoc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ea herb [朗道

    旭子如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糖尿病益气养阴论文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1987分撒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补中益气汤医学论文

    补中益气汤 是李东垣的代表方,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之组成为 黄芪、白术、人参、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 。 其主治为脾胃之证,始得之则声高气喘,身热发

    Nightwish阳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