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8

浮生若梦762
首页 > 医学论文 > 美国肾脏病年会会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后海大鲨鱼鱼

已采纳

建议六十五岁的长辈注射流感疫苗,因肺炎已跃升台湾十大死因第四名 明明家人看起来并不严重,感觉只是小感冒而已,但才短短的时间,却已送入加护病房。 「这是一名七十五岁的男性病人,因为咳嗽、发烧、左下叶肺炎、呼吸衰竭,昨天晚上被送来加护病房。」伴随着呼吸器规律的打气声,住院医师正在描述吴先生的病情。 除了名字与性别不一样,我们每天查房都会遇到像吴先生这样的病人。尤其当时序进入秋冬,也是我们最忙碌的季节。在值班时,只要电话响起,话筒另一端传来的,通常又是另一个吴先生刚刚住院的消息,需要我们立即起床去查看。 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通常病人的家属都感到大大的困惑与不解,因为明明家人看起来并不严重,感觉只是小感冒而已,但才短短的时间,却已送入加护病房。 肺炎跃升台湾十大死因第四名 为什么一个小感冒会变成「肺炎」,或是「呼吸衰竭」,最后还需要送入加护病房?这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病人在罹患肺炎后,初期的症状可能只有咳嗽、疲倦或感到全身无力,感觉与一般的小感冒没有差别,所以他们会认为只要休息一下就会没事,也往往不会想要去医院求诊。 但是,由于年长者的抵抗力通常比较差,再加上有些长辈或许本身还有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或是慢性肾脏病,一旦感染到流行性感冒或肺炎,就会让疾病发作的情况更加剧烈,有时甚至会合并败血性休克、呼吸衰竭,或是多重器官衰竭。 也因为这样,依据卫福部最新公告,肺炎已经跃升为台湾十大死因的第四名,甚至高于糖尿病及高血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防患于未然? 六十五岁以上的长辈,建议施打两种疫苗 对于会造成老年人感染肺炎的流行性感冒或肺炎双球菌,目前我们可以借由「事先」的疫苗接种,让长辈们「被动」的获得足够的抵抗力。 就这两种致病原所引起的肺炎来说,它们都是好发在秋、冬两季,所以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的二月,也是这两种病菌最活跃的旺季。 目前的研究认为疫苗接种对于减少肺炎,或肺炎所引起的并发症与死亡率都相当有效。 另外,对于减少肺炎的再住院率与长期照顾患者的花费上,疫苗的使用也有大大的帮助。若以CP值而言,年长者接受预防性的疫苗接种,是一项相当值得的投资。 容易波及身体其他器官 除此之外,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又称肺炎链球菌)除了会诱发细菌性肺炎与败血症外,还会引起与肺不相关的疾病,例如中耳炎、鼻窦炎、蜂窝性组织炎、关节炎与脑膜炎等,所以肺炎双球菌会感染身体很多器官,是一个需要特别留心的致病原。 造成流感的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除了有可能诱发肺炎与呼吸衰竭,也可能会引起结膜炎、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脑炎与心肌炎,所以身体很多器官都可能会受到波及。 另外,有可能一开始是由病毒所感染的疾病,到最后会并发细菌性感染,不得不慎。 接种疫苗,顾肺又顾心 之前在台湾进行的研究,甚至认为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接种,除了能预防肺炎,也可以让本身就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减少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所以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因此接种疫苗可以「顾肺又顾心」。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接种疫苗的好处,但有趣的是,在华人的观念里,有些人心里还是相当排斥接种疫苗。最主要是他们怕疫苗本身会有副作用,或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宁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有一项在国外做的研究,也可以看出这种微妙的心态。之前在芝加哥华人区域所做的研究发现,年纪大的华人主动去医院接种肺炎双球菌疫苗的比例,与白人相比,还是相当低的,但其实长辈们可以放心,因为接种疫苗主要是让长辈获得足够的抵抗力,这对于长辈的身体来说,是最重要的。 免疫力差的病人,也建议接种疫苗 哪些长辈是罹患肺炎的高危险群,需要接种疫苗?除了之前提到年龄超过六十五岁、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外,还有哪些情况比较容易遭受感染,并且引发肺炎? 就流行性感冒而言,假如曾经罹患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气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尘肺病、中风、癌症或长期居住在安养院,这些都被归类为流行性感冒的高危险群。假如家中的长辈们有这些情况,最好「每年」都注射最新的流行性感冒疫苗。 至于肺炎双球菌,除了本身有心脏或肺脏的疾病是属于高风险的族群外,还要特别注意「免疫反应低下」的病人,例如癌症或曾经开刀,切除脾脏的病患,他们也是需要接种肺炎双球菌疫苗的对象。 施打疫苗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长辈都适合接种疫苗,例如曾经施打疫苗后有严重过敏反应,或是对多糖体、鸡蛋会过敏的人,都不适合接种疫苗。 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 在施打疫苗时,可以两种疫苗同时施打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一个观念,就是「假如感染流行性感冒后,再并发肺炎双球菌感染,病情会更加严重」。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来说,流行性感冒疫苗与肺炎双球菌疫苗这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是由于肺炎双球菌疫苗在接种后,可以维持四至五年的保护效果,所以不需要像流行性感冒疫苗一样,每年都需要施打一次。 长辈们,这样顾好老本 如果在接种疫苗后,有轻微的发烧或在注射处出现红、热、肿、痛、硬块的情况,可以借由冰敷,或服用消炎止痛药,舒缓这些不适感。但如果出现高烧不退或抽搐等症状,就要赶紧送医治疗。 除了施打疫苗外,还可以再多做些什么,以避免肺炎的发生?前文提到,年长者通常是因为抵抗力不好,才会因为小感冒而导致肺炎的产生,因此从「源头」来处理,除了鼓励他们接种疫苗,获取被动的免疫力外,还是要把他们的老本顾好,也就是增加自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就不容易感冒。怎么做呢? ‧运动 我建议年长者要规律的从事运动与肌力训练,并且在训练后,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与奶类,以减少肌肉萎缩。 如果有足够的肌力,就可以防止咳痰能力的衰退,也减少被呛到的机会。 ‧戒菸 对于有抽菸习惯的长者,还是要尽早戒菸,这是因为肺炎通常都是好发在原先就存在有心脏或肺脏疾病的人身上。 但是对于抽菸抽了几十年的人来说,要他们自己主动戒菸,通常是不可能的事。要他们戒菸简直是要他们的命,所以当长辈同意戒菸时,赶紧帮他们预约家庭医学科的戒菸门诊。让医生来帮他们,戒菸才比较容易成功。 ‧进食 有些长辈因为装有活动假牙或咀嚼能力退化,特别偏好软质的食物,例如稀饭,但是在熬煮稀饭时,要注意稀饭不能煮得太稀。这是因为太稀的稀饭,很容易在进食的时候呛到,要是吸进肺部,就很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拍痰器 在长辈们感冒时,要是他们的咳痰能力不好,可以使用拍痰器,帮他们把痰液咳出来,而且定时的帮他们拍痰,除了可以减少浓痰蓄积在呼吸道外,也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 《照顾父母──不让父母的小病痛,变成大危机》

这场照护父母风暴,你我无法避免。 据估算,台湾近6成5企业有员工曾因照护父母而离职,此刻面临照护失能父母庞大压力的上班族,高达220万人,而你我就可能是其中一人。 照顾父母,就从最容易被忽略的9个关键病痛开始。 而当照护父母时,子女如何不让自己倒下,也成为病人? 台大医师给你全方位预防照护书。 特别企划:照顾父母时,8个子女最焦虑的问题,一一深度解析。 36则暖心提醒,让你照顾父母不孤单。 「不是小感冒?怎么会呼吸衰竭?」 「不是小毛病吗?为什么会住进加护病房?」 父母急转直下的病情,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懊悔又揪心。 但,这其实可以避免。 照顾父母,就从不轻忽他们的小病痛开始。 9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病痛,对父母来说,却可能隐藏大危机: 肺炎跃升台湾十大死因第4名,高于糖尿病及高血压,肺炎与感冒如何分辨?退化性关节炎常伴随忧郁症?「一碰就断」,骨质疏松常被轻忽?许多癌症,都与老年肥胖有关?老年忧郁症常被低估,甚至没被治疗? 12种父母常见的疾病,这样预防与照顾: 失智症与健忘如何区分?心肌梗塞发生时,「救心」可以救命吗?使用针剂的胰岛素控制血糖,一辈子都要打吗?中风后「3小时内」送达医院,就能救回一命吗? 17种面对与处理方式,从生理、心理、经济压力与何处寻求资源等面向剖析,让你在照顾父母时,也照顾好自己: 放下照顾者要完全牺牲自己生活的盲点;家人除分担医疗费用,也补贴照顾者的生活费用;让照顾者每天、每周有固定的休憩时间;当需要协助时,请记得求援。 长年担任重症加护病房的主治医师,最让张医师震撼与心疼的是,免疫力不佳,且有慢性病的父母往往因为自己或家人的轻忽,备受病痛折磨,甚至住进加护病房,接受更漫长、辛苦与煎熬的治疗。 因此,他希望这本书,除了能让父母有更自在与健康的老后生活,他也想告诉所有读者,不轻忽疾病发生时的小征兆,就是照顾父母最好的方式。 作者简介 张胜南医师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心脏科主治医师、重症加护病房医师、重症专科指导医师、台大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 成功大学医学系毕业,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候选人。 曾获台大医院云林分院加护病房最佳主治医师、财团法人跨世纪医疗促进基金会医学研究奖、台大医学院研究生优秀著作奖、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第二届青年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目前为台湾内科医学会会员暨内科专科医师、中华民国心脏学会会员暨心脏科专科医师、中华民国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会员暨介入性专科医师、中华民国重症学会会员暨重症专科医师、中华民国高血压学会会员、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会员。 曾发表演讲:「亚太心律学会年会」大会演讲(印度,新德里);「欧洲心脏学会年会」大会论文海报报告(西班牙,巴塞隆那);「欧洲心脏学会年会」大会演讲(德国,慕尼黑);「亚太心脏学学会年会」大会论文海报报告(日本,京都);美国ATVB(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年会大会论文海报报告(美国,亚特兰大)等。 粉丝专页「南书房集-张胜南医师」 部落格「南书房集(张胜南医师)」

157 评论

壹秒钟变rabbiT

刘志红早年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医疗系。1986年考取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黎磊石院士,从事IgA肾病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先后有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问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和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1993年7月,刘志红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深造。两年中,她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取得了3项国际领先的肾脏病研究成果,两次在美国肾脏病年会上发言。 她的美国导师兴奋地对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黎磊石院士说:“客座研究人员一般要两年才能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刘志红却一年之内就发表了重要论文,真是个奇迹。“刘是我见致到的最勤奋、最刻苦的人。”1996年,刘志红带着自费采购的上万美元国内奇缺的实验试剂、设备器材及文献资料回到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98年11月,刘志红在第31届美国肾脏病年会(被国际肾脏病学界公认为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学术讲坛)上,从基因水平揭示了免疫球蛋白A肾病与紫癫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为这一近20年来肾脏病界反复争辩得不出结论的国际性难课题得出了完满结论。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8年肾脏病年会论文

    肌肉萎缩这个疾病是一种多发疾病,很多时候会发生在人们的器官,还有的时候很多患者的脑部也会出现萎缩的现象,而更常见的是一种四肢萎缩疾病,而四肢都出现了萎缩的话,那

    hj黄小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眼科年会会议论文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

    老李重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美国肾脏病年会会议论文

    建议六十五岁的长辈注射流感疫苗,因肺炎已跃升台湾十大死因第四名 明明家人看起来并不严重,感觉只是小感冒而已,但才短短的时间,却已送入加护病房。 「这是一名七十

    浮生若梦76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华肾脏病学会会议论文查询

    1. 陈楠等:骨成形蛋白-7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10(5):343-3462. 陈楠:重视肾结石的诊断及内科治疗。中华肾

    白白桃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肾脏病年会论文汇编

    "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的治疗无法让萎缩的肾脏恢复正常。因此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保护已经有病变的肾脏,延缓病情的进展。如果是单侧肾脏萎缩,另外一侧肾脏正常,通常病情并

    草泥马叔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