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1

蓝瑟季候风
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慢病管理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吥唥靜尐姐

已采纳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是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但在我国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亟待政府大力扶持,期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关键词:健康管理民生重要作用

最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的行业进入社会生活,“健康管理”映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往往会似曾相识却陌生,引发起新奇和探寻。“健康管理”是干什么的?“管理”那些事情?它为什么会实现在当代生活中……本文对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试做简要的解说。

1健康管理的定义、宗旨和方法

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对人体的健康事务控制管理,提供服务,进行干预。在人体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未雨绸缭,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在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之初,防微杜渐,制订计划进行干预,或将危险症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滋长蔓延,防止其渐衍趋重。

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内涵大同小异,差异不大。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在《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一书中定义为:“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笔者以为,这一论述比较中肯地界定了健康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健康管理的宗旨,乃是调动被管理者及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管理,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收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健康质量。

为了实现宗旨,健康管理需要对健康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实施管理:

从健康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对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查、监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角度综合辨析,提出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建议,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滋生发展,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维护和促进其自身健康。长期跟踪服务,不断循环管理;每次循环周期都要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然后继续运行,促动健康管理对象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管理过程中被管理人的各种监测数据以及变化情况,可供以后在医院、社区治疗时参考,收到合理用药、减少费用的效果。

2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是时代之需

健康管理作为独立的新行业出现,源自社会文明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科学进步方面观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结构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五年(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与公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势在必行。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不可忽视,不容怠慢。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健康是生命的首要之义。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人们期盼幸福快乐,无疑会更加关注和讲求自身健康。然而,国内生态的恶化,激烈社会竞争造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低下,各种慢性疾病的蔓延危害加重,社会保障相对滞后…….都在侵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力不胜任难以解决,这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健康管理这新兴行业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健康素质原本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医疗卫生和保障健康领域尚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大众健康主要为题,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严酷的现实表明:急速蔓延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已经由“细菌病变”转换为形形色色的种种“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生活方式病产生、恶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局面,社会大众对于保护健康关注和切入的重点,应当从大医院医生诊治的方式转向社区预防疾病和对健康管理的方式。不言而喻,这正是健康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有限,而国人实际所用的医疗费用却在飞快增长。例如:1.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1980年为元,到2006年便涨到元,26年中增加了30多倍(中国新闻网);2.早在1994年全国用于慢性疾病的费用,已经超过当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捐款(东方生活网贴《青年报》文章);3.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中国新闻网)。大幅猛增的医疗费用,已经使社会和民众不堪重负,因病致贪、因病返贪的现象并不罕见,使人同情心痛!多有资深专家指出,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状态渐次趋向高危状态,以致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其变化往往是隐微较难轻易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人体健康5大因素中,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态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竟占60%。人类的疾病,有1/3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有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网上见到上海《青年报》曾有载文称:临床论证,肝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从几乎为零上升到70%,而治疗费用只有晚期治疗所用的20-25%。可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陷入危机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药物对抗并不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中国健康教育会会长殷大奎);“我国十三亿人口绝不能靠药物维护健康”(卫生部部长陈竺),确是发聋振聩的经验之谈!在当代,维护民众健康确实要有新思维,要走新路子。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岁。2010年10月16日《工人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200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占总人口的,京沪等大城市平均每5-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亿。老人问题日趋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逐渐衰弱,活动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倍;55岁以上老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而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中国社会正朝着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将要照顾4位老人。可以想见,届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将会对人口素质,尤其是健康水平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瞻前顾后,应时而变,健康管理行业正是大显身手的关键时机,人们预期健康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健康管理的特点

从健康管理产生的渊源、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会演绎出它具有这样几点特征:

健康管理是有许多事务组成的,其中许多事务广泛触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健康教育)、劳动(职业病防治)、体育(健体强身)、环保(生活环境)、卫生、医院、防疫(预防、检测化验、治疗)等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相互制约,彼此纠结。现今,健康管理独立成为新兴行业,在对各类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相关行业、部门、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人多了乱,龙多了旱”,不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既要避免相互推诿,又要防治扯皮纠缠,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积极帮助,形成合力,推进健康管理事业逐渐成熟、兴旺发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今的健康管理行业出自传统的医疗卫生体系,或者说二者极似一对连体婴儿;都承担着维护民众健康的职能;在运行模式、专业操作的手段方式上也有诸多相近相同之处;甚至连从事健康管理职业的员工也大都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或有临床治疗岗位的力,可为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分工毕竟不同,有着明显区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而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界定,尊重职业规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预防”、“干预”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资源的作用,创获最佳的效绩。倘若混淆行业职能的界限,甚至随意扩大地盘,抢夺市场,尊循沿袭传统医院的治疗模式,重心倒置,就会失却竞争优势,丧失活力,陷于自我衰败的境地。

健康管理以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事关国计民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大事,当然带有较强的公益色彩。现今由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独立成为行业出现的时间仅有十年左右,缺乏经验,基本上采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以民营的商业方式运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初创阶段经营成本偏高,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接受服务的对象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所以,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大都举步维艰,“门前冷漠车马稀”,其专业功能尚未明显发挥,社会影响还较微弱。这种存活空间狭窄、缺乏发展活力的困窘局面亟待扭转;迫切盼望政府伸出援手,把健康管理纳入卫生医疗改革的大局,在产生政策、资金投入、配套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4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人们珍惜生命,期盼健康;健康管理可以使人远离疾病,维护健康。然而,不少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发现疾病之前忽视预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惜财赚钱”,舍不得花钱用于健康服务,甚至认为自己没甾没病,何必花冤枉钱去干什么预防。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管理观念、作用、效益等等信息深入人心,家户欲晓;提高健康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大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要等到生病之后才去被动关注健康。

据2010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伊格罗纳博士日前在青岛对该报记者称:“人类疾病中,90%都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他非常强调培养良好的生活反方式。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已达到同样健康标准的花费计算,在预防上每多投入一元钱,在治疗上就可以建制减支元,并且能够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把少量的钱花在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能明显减低患病风险,即使在患病甚至后期治疗阶段也会节省巨大的费用。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我们既要建立科学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要理性的投入一些资金,参与运用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与人人休戚相关,它服务大众,使大众受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健康管理,务请积极支持,人人参与。我期望并相信,这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128 评论

大V呀大V

首页期刊导航论文中心期刊检索论文检索新闻中心期刊 首页 > 《中国医学人文》 > 2022年14期 >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作者: 幸代英 医药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分享打印同系列资源/ 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幸代英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 643010摘要:目的:在具体实施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咳喘、失眠、肩颈痛、便秘、眩晕等慢性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应用价值更高。关键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慢病管理;应用研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出现各种慢性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慢性病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而在对患者的慢性病问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具有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文章就具体探讨了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性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45至75岁,平均年龄( ± )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40~ 77岁,平均年龄( ± )岁。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病管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结合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且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好常规的护理交接班工作,要能够针对患者在慢性病疾病的影响之下容易出现的压疮、口腔等方面的问题强化管理,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护理及管路护理的措施,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以及做好针对患者的管路护理,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适度采取专科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做好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要能够使得患者的基础生活需要得以有效地满足。患者在接受慢性病管理干预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常规管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护理工作开展中,要能够结合患者所患慢性病的危险程度以及个人健康水平,为患者进行个人健康计划的制定,并且辩证地为患者采取适合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1]。如果患者自身存在排便困难的问题,护理人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实施推拿的护理干预,并且配合按摩患者的支沟穴、足三里穴以及中脘穴,每天对患者进行三次的穴位按摩,进而达到对患者的排便进行促进的目的。如果患者自身处于长期卧床的状态,护理人员则需要能够在依照常规方式对患者实施翻身拍背护理的前提之下,做好针对患者的下肢穴位按摩工作,要能够注意按摩患者的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承山穴、以及委中穴,每天对患者进行三次按摩,同时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避免患者在卧床期间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患者自身是糖尿病患者,而且患者已经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那么为了降低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的概率,则需要能够通过使用温经通络散中药足浴,辅助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周围神经病变问题进行干预,患者每天需要接受一次足浴护理,单次的时间为15~20min,使得患者的肢端血液循环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眠问题,则需要对患者的涌泉穴、三阴交穴以及百会穴进行艾灸,刺激每个穴位,艾灸刺激的时间为20~30min,患者每天接受一次护理干预,共需要接受10次干预,促使患者的阴阳功能、气血以及脏腑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达到调整患者睡眠情况的目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眩晕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的内耳穴以及外耳穴进行耳穴压豆干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颈肩痛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于患者的风府穴以及风池穴进行刺激,如果患者字自身存在腰腿痛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的承山穴以及委中穴进行刺激,进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情况,如果患者的慢性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说明护理干预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护理干预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说明护理干预无效。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病情的改善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统计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n(%)组别例数(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n(%)观察组6540()23()2()63()对照组6534()20()11()54()值讨论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慢病管理论文题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医生应该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dyanne198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慢病管理的毕业论文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任何一门独立的专业性学科都应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的基础,护理学的护理理论或模式在指导护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

    烂Pandad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慢病管理的论文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

    蓝瑟季候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慢病管理学生论文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任何一门独立的专业性学科都应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的基础,护理学的护理理论或模式在指导护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

    家军小太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慢病管理的相关论文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随之而引起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snowwhite白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